導彈襲城戰對加速結束兩伊戰爭,客觀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認真分析這次導彈襲城戰,南華聯邦參謀部認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地地導彈部隊開始成爲遠距離作戰的主要力量,在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和伊朗對對方重要城市、工業和軍事目標的空中打擊,主要是使用飛機臨空轟炸和少量機載導彈的遠距離襲擊,因此,雙方的飛機損失都比較大,僅伊拉克在戰爭進行到第四年的時候,就損失飛機98架,儘管後來有蘇聯的援助,但飛行員的損失短期內無法彌補,在這種情況下,伊拉克人把目光投向了地地導彈。
因爲,一枚飛毛腿B導彈價值50萬美元,而一架米格- 25飛機的價值是400萬美元,伊拉克損失一架飛機,就是8枚導彈的價錢。
在以往的空中作戰中,伊拉克空軍總會有程度不同的損失,因此,爲了避免飛機損失的增加,伊拉克把地地導彈作爲對付伊朗的殺手鐗武器,這樣,既減少了空軍的損失,又收到了理想的作戰效果,實踐證明,伊拉克的這一次選擇是完全正確和十分明智的。
2,準備充分是伊拉克取得導彈戰勝利的前提,這次導彈襲城戰,儘管是雙方你來我往,但由於伊拉克準備充分,而伊朗準備不足,實際上是伊拉克的地地導彈在唱主角。
伊拉克在以往的導彈戰中,由於其所掌握的飛毛腿B導彈射程只有300公里,打不到伊朗首都德黑蘭,因爲德黑蘭距離伊拉克邊界有520公里,所以,在前幾次的導彈作戰中,伊拉克一直處於十分被動的地位,自己的首都屢受導彈攻擊之苦,卻對對方的首都無能爲力。
若使用空軍進行報復,則由於要深入伊朗腹地,在突破伊朗的對空防禦時,無形中又增加了飛機的損失,算來算去,代價太高。
爲改變這一被動局面,伊拉克採取了兩大戰略步驟。
一是同蘇聯簽訂合同,引進飛毛腿B導彈。
二是從西德高薪聘請導彈專家對飛毛腿B導彈進行改進,改進後的導彈射程從300公里增加到700公里,取名侯賽因導彈,同時進行了大量的儲備。
與此同時,伊拉克還在縱深地區大量地構築導彈發射陣地,對於這些情報,伊朗竟毫無所知,始終認爲,伊拉克的導彈對德黑蘭是鞭長莫及,所以,在策略上伊朗沒有應對的辦法,從而失去主動。
3,集中火力,突擊城市,城市遭襲,震撼性極大。
在這次兩伊導彈部隊的作戰行動中,雙方都不約而同地把對方的城市作爲打擊的重點目標,從而給兩國人民都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慌,特別是對伊朗而言,全國上下一片驚恐。
伊拉克把伊朗的首都德黑蘭作爲此次襲擊的重中之重,使用了135枚導彈進行突擊,佔發射導彈總數的72%。
一個國家的首都是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人口稠密,影響甚大,對首都的突擊起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
由於首都遭到襲擊,給伊朗造成了全國性的恐慌,直接動搖了伊朗當局進行戰爭的決心和意志。
伊朗也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作爲導彈襲擊的重點,只是由於數量上的不足,沒有能產生預期的效果,但同樣也給伊拉克人民帶來了恐懼感。
4,導彈連續突擊,效果明顯。
在1988年以前,兩伊間曾經進行過4次導彈襲城戰,只不過當時由於雙方所使用的導彈數量不是太多,作戰行動不連續,目的也十分有限,因此並沒有對戰爭的進程產生大的影響。
在第四次導彈襲城戰期間,伊拉克汲取了前4次的教訓,準備了足夠的地地導彈,實施了高強度、連續不間斷的突擊,在導彈戰期間,儘管伊朗曾多次提出和談,但伊拉克認爲導彈突擊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沒有給伊朗以喘息之機,反而以更猛烈的火力進行突擊,直到伊拉克認爲其目的已經達到爲止。
5,用地地導彈直接謀求戰略目的。
在兩伊戰爭進行到第八個年頭的時候,爲了顯示軍事實力,體面地結束戰爭,伊拉克制訂了一個十分細緻的以炸逼和的戰略作戰計劃。
伊拉克在戰爭全局總體上十分被動的情況下,大膽地作出了使用地地導彈直接扭轉被動局面,謀求戰略目的的舉措,其以炸逼和的戰略計劃中,地地導彈扮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
對伊朗而言,導彈襲城戰給伊朗造成的損失是十分巨大的,也是兩伊戰爭開始以來,伊朗損失最慘重的一次。
伊朗在這次導彈戰中,始終處於不利地位,並由此引起全國性波動,本來已經擁有的主動極易手,從而導致最終的失利。
當然,伊朗的最終同意談判,也是國際社會和戰爭中其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導彈的重點突擊,確實達成了伊拉克的戰略目的。
於是,一份清單的出爐預示着南華聯邦對伊朗軍事建設的完整思路,當然,伊朗方面樂不可支。
一,岸防,對艦措施
C-300大型岸防導彈--100枚。
C-300發射指揮車--8輛。
C-200艦對艦導彈--280枚。
C-200艦對艦導彈指揮系統--10套
C-100防空導彈--520枚。
C-100防空導彈指揮系統--10套。
R-1型大型對海監視雷達--10套。
二,陸地措施
L-2導彈發射指揮車--10部。
C-300大型陸基防空導彈--120枚。
C-100便攜式對空導彈--600枚。
C-200中型防空導彈--200枚。
C-200防空導彈發射指揮車--10輛。
三,地面措施
H-200中型地地導彈--1000枚。
H-200火控雷達指揮車--10輛。
四,導彈艇
200噸級導彈快艇--100艘。
300噸級導彈快艇--20艘。
五,潛艇
3000噸級常規潛艇--6艘。
此外,還爲伊朗建立了一條C系列導彈組裝生產線,這樣其封鎖波斯灣的能力實在太可怕了。
實際上,與伊朗石油能力相比,更讓世界關注的,則是霍爾木茲海峽通道的安全。
數據顯示,世界海運的石油中,33%的石油需經霍爾木茲海峽,這是因爲該海峽遏制着產油國的咽喉,中東的主要石油出口國,如沙特、伊朗、伊拉克、阿聯酋,其外運油輪都必經霍爾木茲海峽,然後將石油運至歐洲、美國以及東亞的所有的亞洲國家。
綜合各方的估算,每日經霍爾木茲海峽外運的石油,總量約在1600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