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宿離山下

核武皇帝

宿離山下的一聲炮響,拉開了整個朝鮮南部戰役的大幕。

5月17日上午10時,傅作義部的東北國防軍第一集團軍率先對日本東亞派遣軍發起全面進攻,萬炮齊發,炮彈如狂風驟雨一般宣泄在日軍陣地之上,大地轟鳴,天空中的轟炸機羣以數百架爲一批次的瘋狂進攻,在日軍陣地之上,滿山遍野都是炮火熾焰。

譚政甫是第10山地師2團第三步兵營的營長,廣東人,畢業於廣州軍事學院陸軍指揮系,今年三十歲,軍銜是陸軍上尉,他在這支帝國王牌山地師部隊服役了八年時間,如果從他14歲入讀佛山青年軍校至22歲從廣州軍院畢業,他在服役之前也接受了長達半年的專業軍事教育,按照帝國兵役法案計算,他的軍齡是16年。

他回憶自己的少年之時,因爲家裡窮,想要出人頭地只能報考免費的軍校,所以纔會走上這條路,十多年的光陰恍惚而過,留給他的是無數記憶中的碎片。

雖然軍官的薪金津貼不像過去那麼相對國民平均水平高出一截,福利待遇和各種優待條款還是能讓譚政甫感覺滿意,他的妻子是薊縣紡織廠的一名會計員,當初也是軍人保障協會負責介紹的,婚姻生活也算是幸福。

第10山地師是帝國的王牌山地師,常年駐守在薊縣抵衛京師,每個月有4天假期可以回家生活,如果是校官。家屬可以隨軍安排工作,那樣就會更好一點。

所以。譚政甫也想早點升到少校軍銜,但這不是他參加這場戰爭的主要原因,他來參戰是因爲他的天職,他職責就是服從上級和中央軍部的指揮。

營裡的每一名士兵和下級尉官都是他的部下,他的朋友,在部隊調至朝鮮半島的時候,他曾經和他們許諾不僅要帶領他們戰勝日軍,也要活着將他們帶回家。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的整個中國。現在的一個共同的家是薊縣峪口鎮的110203營部駐地,那裡就是他們的家,他們是一家人,他們會回去的。

即便戰死,他也要帶着每個人的屍體回到薊縣的國家烈士公墓。

當炮火響徹在對面的日軍陣地上,正在前線戰壕裡的譚政甫沉默無聲的從口袋裡取出一枚銀懷錶,打開來看一眼時間。目光同時停留在懷錶裡的家人照片上,他和妻子在兩邊,兩個孩子在中間。

這是他的全家福。

他想念自己的女兒和小兒子,他想念自己的妻子,默默將懷錶湊近嘴畔親了一下,心裡有種說不出酸酸的感覺。眼睛裡不忍的泛着淚光。

戰爭是如此殘酷。

此刻的他真是愈發能夠感覺到這種殘酷,宛若在人類世界的地獄之中。

在亂箭作戰中,第一集團軍的主力將從報恩郡出發強攻尚州,第10山地步兵師則要從永同郡出發進攻金泉,在第2空降師的配合下切斷日軍北上支援尚州的可能。隨後繞道進攻漆谷,還是要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切斷日軍支援龜尾的線路,兩次都是攔截戰,並且在兩次作戰期間基本沒有時間接受補給,中央軍部的計劃是安排第243空運師在三天後的下午3時至5時空降一批物資補給,只有3個適合的空降地點,他必須在後天上午之前將準確的空降點,也是他能抵達和控制空降區彙報上去。

譚政甫的任務就是接應物資,提前佔領及防守空降區,在此之前還要配合1團佔領金泉。

每一場戰役都是這樣,所有基層指揮官都有不同的任務,相互密切的配合起來就是一場戰役,一個點出錯就意味着更多的錯誤和失誤,整個第二集團軍有755個營長,那就有755個分部作戰計劃,所有人的計劃都是相互關聯的,一個環節對應一個環節。

雖然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計算過的,可在實際的戰爭中很難有哪一個計劃是能順利完成的,總是存在着各種各樣的情況,軍部聯合作戰參謀部和東北國防軍參謀部,以及第二集團軍參謀局都會犯錯,甚至連基礎的情報都有錯。

營部裡已經提前做好了一切準備,譚政甫只是靜靜的等待時間,第22、23輕裝甲師負責進攻尚州,他們要等到晚上纔會全營出擊,作爲先頭部隊襲擊日軍在高地上的幾個前沿陣地,爲第2團打開向金泉滲透作戰的道路。

雖然不用參加第一天的正面進攻,但整個營部還是要儘可能地藏身在工事中,因爲日軍的炮火也能打擊到他們的駐區。

日軍的炮火零星的打過來,天空中是戰機的呼嘯聲,譚政甫坐在戰壕裡,在他這一級通常沒有所謂的指揮所,所有的指揮都是在前線同時進行,他的副營長是福建人陸仁麒,兼任教導長,參謀員是江蘇人吳諍。

他們三人就是營部的三位“總指揮官”,因爲都不是畢業於最熱門的中央軍院和遠東軍院,他們有時也會一起自嘲是二流軍院出身的王牌師小營長。

吳諍在參謀局那邊查詢最新的情報,中午才能回來,譚政甫和陸仁麒兩人一起屯身在戰壕裡,坐在泥地裡抽菸,嘀嘀咕咕的談着後面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

意外總他媽的在所難免。

這話是傅作義的口頭禪,如今的第二集團軍上下皆知。

下面的幾個連長對夜間偷襲日軍高地的戰術安排不是很滿意,士官們都很清楚,這種事簡直是最冒險的,可大家只能接受這一安排,譚政甫能做的就是先派兩個偵察隊過去摸清楚情況,空軍也派遣航空偵察機,儘可能爲他們提供最清晰和全面的航空照片。供他們參考。

雖然空軍奪取了整個制空權,完全壓制着日本陸軍航空隊。但高空偵察機的數量畢竟有限,也不可能每天24小時不停的偵察拍照,通常各部隊的前線情報在每週才能更新一次,像現在這樣的特殊情況,每三天就會更新一次航拍情報,這對基層部隊指揮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數據。

在最新的航拍情報出來之前,譚政甫這邊是不能擅自出兵的,他只能默默的等待下去。

一直等到了中午。在吳諍還沒有回來之前,譚政甫已經覺察到日軍的火炮反擊頻率大幅度的降低,而東北軍這邊推進的速度似乎很快,比他預想的要快很多。

第22師是輕裝甲步兵師,主要裝備是輕型坦克和裝甲步兵戰車,從年初開始少量編配了數十架直升機,那玩意倒是很有趣。對譚政甫這樣的基層尉官而言還是很有意思的新裝備。

可惜,他們山地師還沒有這樣的裝備。

沒過多久,參謀員吳諍就乘坐一輛越野車返回陣地,將最新的軍部情報帶了回來,結果讓譚政甫感到有些不可理解,日軍在前線多個高地的防禦工事不僅沒有明顯的增強。後方陣地的多個炮兵陣地的火炮數量反而大幅減少。

參謀員吳諍同樣對這種情況感到詫異,他問譚政甫、陸仁麒道:“你們覺得這是什麼情況?”

譚政甫沉吟片刻,道:“不管是什麼情況,我們還是按命令在明日凌晨進攻,既然日軍沒有加強工事。下午就讓弟兄們輪休,準備充分。晚上開始動身。”

陸仁麒道:“晚上和下午差不多,日軍沒有空中優勢,根本不可能有辦法偵察到我們的行動,我們可以下午提前出擊,天黑之後發動進攻,而不是等到凌晨,我帶隊。”

譚政甫想了想,道:“也好,但還是我帶隊吧,讓弟兄們快點做好準備,下午兩點30分正式啓程。”

身爲參謀員的吳諍沒有異議,他只是覺得日軍的舉措很反常,同樣的,譚政甫也知道這種情況似乎和第二集團軍主力突進速度極快大有關聯,只是他很難說清楚日軍的動機。

或許是放棄在第一條防線的防守,將兵力大幅後縮,也可能是收縮兵力打伏擊,這就要看日軍的最高方針是什麼。

譚政甫不需要想太多,他的任務是執行東北國防軍第二集團軍部的命令,只是他腦海裡一直有着這樣的疑問。

顯然是有問題的。

全營準備的很妥當,作爲帝國最爲精銳的王牌山地師,203營的裝備是很不錯的,擁有12輛山地輕型履帶偵察戰車,在情況較爲複雜的時候,他們會放棄這些偵察車。

全營出擊的話,這些偵察車還會揹負着大量物資充當運輸車。

他們沒有後勤隊,每個人都是後勤兵,需要比其他部隊的士兵平均多負重10斤左右,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爲他們是山地部隊,他們甚至連牽引火炮都沒有,營裡只有迫擊炮和火箭筒。

山地師和其他部隊有許多的不同,他們是中央陸軍最早採用迷彩服的部隊,全員身穿新發配的40式軍裝,這一次是全軍都開始配備迷彩服,但在顏色上,山地部隊還是棕綠系迷彩。

12輛山地輕型履帶偵察車是全營的寶貝,不僅是迷彩漆色,還有新鮮的綠樹枝葉進行僞裝,全營5個連,加上營部指揮隊總計773人,營部直轄的炮兵連配備六門105mm迫擊炮,連部炮兵隊配備兩門80mm迫擊炮,排一級轄編的迫擊炮班裝備一門60mm迫擊炮,常規步兵師的迫擊炮班則是裝備80mm迫擊炮。

中國陸軍相對世界在整體軍事編制上一直是比較另類的,英法德美日的步兵班全員通常是在10-12人,蘇聯通常也是12人左右,而帝國中央陸軍每個步兵班一般是在13-15人之間,如陳武那種比較特殊的情況,在基層一個步兵班能安排到20人左右。

以日軍爲例,日軍每個步兵中隊會獨立設有迫擊炮小隊,而帝國陸軍則相當於是將這個迫擊炮小隊分拆開安置在各個步兵班內部,帝國陸軍的每個步兵班通常擁有1挺輕機槍、12支m35突擊步槍、2支m1930狙擊步槍、1門60mm火箭筒。其中有兩支突擊步槍配備30mm榴彈發射器掛機,而在山地師。一個步兵班通常會有3-4支突擊步槍配備榴彈掛機。

陳武在第四集團軍做了一個改編,將各迫擊炮班和常規步兵班合併成一個大班,每個步兵班都有一門60mm口徑的迫擊炮,全員數量也增加到20人左右,此外,陳武通過自己在中央軍部的關係說服蔣方震,將他的第四集團軍的輕機槍大部分換成m38通用機槍。

整裝結束後,譚政甫帶着自己的203營在下午3點左右從營部出發。沿着山路一路向日軍陣地西側前進,山地師和各常規步兵師的偵察營都在戰前更換了一批新裝備,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微光夜視儀,這一裝備在部隊的大規模下發使得部隊的野戰和夜戰能力大爲增強。

此次亂箭作戰之前,由於東北國防軍的微光夜視儀裝備程度已經普及到班一級,平均每個步兵班都裝配一套,整個作戰計劃中大幅度的將戰鬥安排在夜間進行。強調各部利用夜視優勢和突擊步槍的優勢,大量在夜間主動搜尋戰機,直屬中央軍部的特種作戰第1師、第2師都已經調配至朝鮮戰場,簡稱特1師、特2師,這兩個師和空降1師、空降2師、空降3師加起來,5個師直屬東北國防軍軍部。由蔡鍔總司令親自調配,此次也有一半投入到亂箭作戰中。

如果作戰順利,譚政甫的203營就要提前孤軍深入的突擊到星州南側地區,爲空降3師的大規模空降做準備,如果作戰極度不順利。203營也要按另外一套計劃前往居昌郡北側的館基裡地區,配合空降3師協防。保護衛立煌部隊不受夾擊——當然,譚政甫現在還不清楚b計劃的具體安排,只有在必須的時候,劉賡雲才直接下令讓他這個營提前南下,不惜一切代價佔領館基裡,哪怕全員損失也再所不惜。

戰爭就是這樣,總有一些部隊是註定要做炮灰的,打成了,你是英雄營,打輸了,這就是你的命。

軍隊沒有人權,只有結果。

譚政甫深知這一點,他也是心懷忐忑之情離開營部,帶着他的203營走向了黑暗的行程。

茫茫夜色降臨,遠離主戰場數十公里遠,譚政甫和吳諍還是能夠聽到帝國陸軍的連綿火炮聲,這是多年來,帝國陸軍再一次依靠炮兵決定戰役結局的大戰役,複雜的地形條件讓裝甲部隊被迫退居二線,只有少量的輕坦克充當前線主力在山嶺間飛馳。

譚政甫坐在一輛履帶裝甲車上,搖搖晃晃的在山嶺間前進。

他其實違反了一個常規的軍事準則,在這樣的時刻裡,他的營部很可能遭到日軍的伏擊,他和吳諍對此都很清楚,爲此,他們前進的速度並不快,並且派遣了兩輛裝甲偵察車在前面探路。

隨着夜色來臨,他終於可以放心的喘息一口,因爲缺乏夜視裝置,日本不太可能在夜間伏擊他們。

他的部隊就這樣的繼續向前,在山路間崎嶇前行,這裡的道路如此複雜,輪式車輛甚至無法通行,這也是他們山地部隊要裝備履帶裝甲車的原因,如果這種在t15基礎上改進的mbv4型履帶裝甲偵察車給了常規陸軍,那才叫真正的雞肋,但對203營來說,mbv4就是前所未有的好寶貝。

譚政甫也羨慕裝備mbt33坦克的主力裝甲營,可那玩意在他們山地部隊根本沒法用。

全營的大部分士兵都只能靠步行,常年累月在燕山羣嶺中鍛鍊的身體素質讓他們足以堅持半個月的這種程度的行軍,即便每個人的平均負重達到了40公斤。

怎麼說的呢?

堅持就是勝利吧。

提前4個小時抵達了第一階段的行營地區後,全營停下來休憩補充體能,不能生火的情況下,全員都是靠壓縮餅乾和白開水補充體能。

大家默默無聲的各自分散在草地裡,有幾個士兵幸運的抓到了一條蛇。因爲不能生火,只能剝掉肉用錫紙小心翼翼地包起來。等着以後再燒了吃掉。

這就是苦中作樂呢,總之是很開心的一件事。

天空之中,戰機飛馳而過發出尖銳的呼嘯聲,日軍遠處的陣地上噠噠噠的防空機槍聲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帝國近乎是完全佔領了天空,日軍陸軍航空隊的少量戰機根本未能阻擋帝國空軍的第一波強攻,隨着日軍的機場基本被轟炸了一番,日軍後續再想奪取制空權的可能性已經爲零。

在這黑暗的夜色中。最可怕的事情纔剛剛開始,帝國陸軍安排了數量衆多的類似於203營這樣的精銳部隊在夜間發起單個規模較小而範圍極大的突襲戰,破壞日軍後方陣地,兩個空降師也將夜裡降落。

士兵在前線赴死決戰。

做出偉大決策的總指揮官卻能名垂青史。

士兵們和基層的士官們藏在草叢裡抽菸,大家不能說話,只是相互用眼神打着招呼,也許再過兩個小時。彼此再熟悉不過的他們之間就會有人犧牲,至少現在沒人在乎這件事,如果有人犧牲了,那就爲他們報仇吧。

這他媽的本來就是參軍纔會有狗屁事情。

命運就是這樣的。

軍營裡什麼樣的人都有,愛國的熱情讓很多更奇特的人也參軍了,有鄉下的農民。有工人,有法學院的學生,有年輕的醫生,還有父母總存在隔閡而感受不到家庭溫暖的富有公子。

短暫的休息了二十分鐘後,203營將所有的裝甲偵察車更爲仔細的僞裝起來。派遣一個連作爲先遣部隊偷襲敵方的軍營,在製造出一定程度的混亂後。部隊才能在少數的幾輛裝甲車的掩護下對敵軍陣地實施攻擊。

他們只有一個營的兵力,不可能去進攻大規模的陣地,而他們的任務是在大部隊抵達之前不斷切掉一些會阻礙前進的日軍小規模的防禦點,使得日軍無法確定哪一方面纔是真正的主力。

雖然發配了微光夜視儀,但這種東西的造價畢竟是有點離譜,每個步兵排纔能有一個,由排長負責在夜間指揮,其他人還是有點像睜眼瞎,可總是好過日軍。

203營的行動整體上還是非常大順利,夜裡10點對1143要塞發起突襲得手,切斷日軍周邊兩個高地陣線的聯繫,隨後在此駐守了一天,直到後續的大部隊抵達,他們才繼續向前行動。

再向前就真是連綿的山地了,連履帶裝甲車都已經成了累贅,全營徹底步行前進,在主力部隊進攻金泉郡的同時,悄無聲息的乘亂插入敵後,晝伏夜行,在5月20日凌晨時分抵達星州南側的上虎澗。

這裡是洛東江的上游地帶,全營秘密潛藏在山林裡,按照作戰計劃,這一天的晚上9點左右,空降3師就會降落在這裡,他們將要負責接應空降3師,確保空降3師不會降落在敵軍的陷阱中。

WWW ¸tt kan ¸¢ O

偵察了周邊的情況後,譚政甫給東北國防軍第二參謀局發電,確認本地安全,但卻沒有得到回電,在三次發電無果後,譚政甫開始擔心情況有變。

譚政甫說不清楚大致發生了什麼,只是感覺不妙,所以將吳諍和陸仁麒都喊到一起商量,按照道理,即便第二集團軍主力部隊作戰不利,也應該發電讓他們繼續南下,或者是執行其他任務。

吳諍認爲情況肯定有變,應該立刻撤出這一地區,他們是一個營的兵力,不可能長期隱藏在日軍大本營附近的山野中,也許下午就可能被發現。

譚政甫和陸仁麒則希望堅持到晚上9點,如果確認空降3師沒有抵達本地,他們立刻執行第二套方案,直接南下攻佔館基裡鎮,那裡也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朝鮮東南部的地形類似於東北,都是大規模冰川活動留下來的古大陸遺蹟,山溝多而山勢起伏連綿,館基里正好位於多個山溝的交叉口,也是日軍據守居昌郡的北門要塞之地。

全營被迫分散在山林裡等待,直到晚上10點半,空降3師還是沒有抵達,譚政甫被迫將3連留下來繼續看守他們臨時修建的工事,而其他三個連和營部則繞路返回聽留點,帶着營裡的那12輛mbv4裝甲車前往居昌郡,如果到明天上午6點還沒有等到空降3師,3連也南下館基裡同營部會合。

正是帶着這種茫然的心裡,譚政甫帶領自己的203營繼續南下前往館基裡,兩地相距只有40公里,但全部是崎嶇的山路,直到第二天上午10點,全營才抵達館基裡,慶幸的是日軍在此地的防禦並未有增強,讓他很輕易的在夜間奪取了日軍要塞,並隨即就在日軍防禦工事的基礎上繼續修建新的工事,加強防禦。

直到此時,譚政甫才通過無線電得到了東北國防軍參謀部的直接電令,讓他驚訝,他們第一集團軍的第22、第23師兩支王牌精銳師因爲孤軍深入,被日軍畑俊六部在尚州打了一場圍殲戰。

日軍將主力部隊一分爲二,少部分兵力負責攔截張自忠部,集中六個師團在尚州,再用兩個新編的師團引誘傅作義孤軍深入,最後在尚州集中六個師團圍攻第22師,孤軍深入的第22師雖然得到了第23師的救援,還是慘遭重創。

雙方此時還在尚州激戰,因爲張自忠部遲遲不能突破日軍防線,傅作義將第3步兵師也調入尚州救援,通過東北國防軍參謀部的調遣,將空降3師也招了過去,這才勉強保住第22師,但是整個亂箭作戰計劃的核心已經被打亂。

損失慘重的第一集團軍急需修整,已經很難繼續對尚州強攻,這就意味着日軍隨之有可能南北夾擊衛立煌的第二集團軍。

軍部電令,要求203營務必竭盡一切努力堅持到明天夜晚7點,傍晚6點20分,空降2師的兩個營會直接降至館基裡周邊地區,在此之前還會有六十架次的補給物資。

譚政甫很驚訝,他無法相信傅作義這樣的全國知名的大將和上級居然會被日軍打敗,而且是在局勢全面佔優的情況下,但他並沒有慌張,因爲他覺得自己還有可能完成軍部的任務。

譚政甫收到參謀部急電的時候已經是下午4點,距離他奪取日軍館基裡防線只有兩個半小時,收到電報之後,他甚至來不及同參謀員吳諍商量就立刻部署了各連的任務。

此時的譚政甫和203營的全體官兵們都不知道,一個戰爭史中最爲著名的新戰役即將在這裡打響,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

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138章 一葉之舟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281章 萬達豐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331章 新秘書長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帥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28章 彪爺好樣的!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304章 戰爭如棋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193章 戰略287章 首都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204章 北四省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32章 暉春馬幫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55章 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336章 扶不起的法國130章 vanderbil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14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221章 致命一擊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333章 摩薩臺第33章 爲了去瀋陽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33章 爲了去瀋陽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109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三)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152章 蒙匪第121章 秋山真之(一)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302章 父子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160章 東北騎兵(一)第322章 光復之殤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72章 紅土崖(一)第223章 自由價更高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304章 戰爭如棋第291章 開城戰役第109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三)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
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138章 一葉之舟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281章 萬達豐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331章 新秘書長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帥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28章 彪爺好樣的!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304章 戰爭如棋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193章 戰略287章 首都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204章 北四省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32章 暉春馬幫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55章 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336章 扶不起的法國130章 vanderbil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14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221章 致命一擊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333章 摩薩臺第33章 爲了去瀋陽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33章 爲了去瀋陽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109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三)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152章 蒙匪第121章 秋山真之(一)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302章 父子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160章 東北騎兵(一)第322章 光復之殤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72章 紅土崖(一)第223章 自由價更高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304章 戰爭如棋第291章 開城戰役第109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三)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