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實力至上

英國在印度西北阿薩姆地區的忽然性增兵讓帝國很不舒服,而帝國在緬北克欽地區的增兵也讓英國很緊張,原本帝國雖然在阿薩姆地區一直有小動作,不斷擴大實際控制區,但中英之間基本還能保持穩定的和平關係。

隨着雙方在西南亞地區的兵力部署呈現對峙趨勢,中英兩國之間的長期矛盾就逐漸顯現出來,英國要維持自己在世界範圍內的輝煌和利益,而帝國則要將英國擠出亞洲。

帝國對英國的外交政策是承認英國在世界其他地區的利益,但同時要極力遏制英國在亞洲的利益,帝國逐漸將英國擠出亞洲,而英國隨着國力的衰落不斷讓步,這個過程可能長達幾十年之久,雙方卻不至於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如果英國不願意逐漸的在這種擠兌中撤離亞洲,甚至不惜以軍事力量來阻止此時,那將會是非常慘烈的一件事。

帝國在亞洲是本土作戰,英國不遠萬里跑到亞洲和帝國決戰,怎麼想都是不明智的選擇,但是英國願意被帝國逐漸擠出亞洲嗎?

顯然不願意。

帝國在克欽地區增兵之後,英國是非常緊張的。

大英帝國曾經說過一句國家之間的名言,那就是“實力至上論”,當他們軍事力量強大無敵之時,他們自由的宣稱有實力的帝國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而當他們實力衰弱,他們纔開始宣稱國家的相互尊重及和平的重要性。

中國對此是真的不屑一顧,但在表面上,中國也承認國家的相互尊重,同時要求英國儘快讓亞洲國家完全獨立自由。

不管怎麼折騰,中國總有辦法折騰英國。

在帝國派遣新的部隊抵達克欽自治府後。英國駐華大使安奇巴拉德.卡爾爵士就前往帝國外務部溝通,確認英國派遣到阿薩姆地區的駐軍主要責任是清剿當地的反英國叛亂武裝,並無要增加局勢緊張的計劃,同時也希望帝國切實有效的控制西南軍墾局,不應該越界開墾,影響當地人的生活。

這就是脫褲子放屁。

同卡爾爵士會晤之後,顧維鈞在第一時間就前往中央宮同皇帝稟奏兩國在外交上的事務。

家人都還留在廬山度假,裕華皇儲留在廬山參加會議,諾大中央宮裡空蕩蕩的彷彿只有皇帝一人。宋彪在這兩天裡顯得特別清靜,每天都只有他一個人吃飯,睡覺和休息。

這讓他有點不適應,畢竟這裡是中央宮,皇室的中央宮廷。

帝國彷彿是在四處交戰。在西南亞、在西北亞、在東北亞、在東南太平洋……帝國同時和英蘇日美同時存在着嚴重的分歧,好像是永無寧日一般,但在北京城裡,生活還是一如既往的平凡,同日本的戰爭也漸漸進入尾聲階段,就像是阿富汗戰爭打到第七年一般,不痛不癢。只有軍費開支讓中央政府備受壓力。

在中央宮。

奢華輝煌的皇宮在夏季裡是如此的繽紛絢麗,竹林靜謐,溪水潺潺,繁花似錦。歷經三十年之建設,中央宮足以堪稱是世界上最奢華絢麗的皇宮,在宋彪皇帝一生的經營之中,這似乎也是唯一觸手可及。可以看得見的實物。

每一年的仲夏都在夏宮和承德避暑山莊度過的宋彪,此時忽然回到中央宮。才愈發覺得中央宮的仲夏也是美麗而幽靜的。

在他這樣的年紀裡,男人總是離不開自己所創造的家庭,但偶爾遠離家人,單獨留在中央宮的生活也別有一番滋味。

他就這樣近乎是無所追求的漫步在御花園裡,享受着午後的寧靜,在兩側都是竹林的走廊裡隨意散佈,整個上午,他都將時間揮霍在中央宮的花園裡,平靜而清寧,可以讓他更多的思考人生的意義。

他想,在這漫漫無際的宇宙中,從宇宙之上俯視下方的星球,誰能看到這皇宮裡靜寂如野的他?

他所努力追求的一切,在宇宙的磐涅中是那麼的渺小。

顧維鈞首相前來求見,正好快到了中午用餐的時間,宋彪就沒有急着接見顧維鈞,而是讓蔣壽麟安排了午宴,準備中午同顧維鈞首相一起用餐。

等到了準點的時間,宋彪皇帝才從寂靜的御花園裡走出來,就在附近的慈政園宴請首相。

顧維鈞在慈政園緊鄰着溪池假山的石舫裡等了有半個小時,這才見到皇帝悠閒的一個人走進來,顧維鈞匆忙起身行躬禮,宋彪皇帝也只是簡單的點着頭,讓他入座一起用餐。

皇室的御宴其實一直是很簡單的,日常用餐,平均每個皇室成員都只安排四菜兩湯和一個甜點,分量都不多,今天的安排更爲隨意一些,因爲只有皇帝和首相兩人單獨用餐,內廷御膳局安排了六個菜,兩個冷盤,外加各有一盅的燕窩。

還和在東北時那樣,宋彪皇帝對紅燒獅子頭有着很不錯的喜好,御膳局每隔兩天都會安排一次,只是口味不停的變換着,川味、粵味、魯味、淮揚系、浙系的燒膾技藝都不一樣,今天是淮揚系的紅燒獅子頭,湯料淡素一些。

在坐下來後,宋彪皇帝就主動用湯勺爲顧維鈞盛上一個獅子頭,道:“今天就你我兩個人吃飯,所以也就不講究什麼規矩了,吃飽就行。”

顧維鈞很是感動,這樣的聖眷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

宋彪倒是想起別的事情,繼續問他道:“你岳父的身體怎麼樣?”

顧維鈞答道:“還行,這幾年裡都還算是硬朗,前些天是受涼了,得了肺炎,倒也沒有大礙。”

宋彪微微頷首,寬心許多的感嘆道:“沒有大礙就好。”

有些話,宋彪沒有說,其實也沒有必要說的太明白。

顧維鈞的婚姻基本算是破裂的,衆所周知,夫婦兩人在外邊都有其他人。只是出於政治上的原因,兩個人也沒有離婚。

這種情況可能也算是在所難免,婚姻本來就是很難維持的親密關係,當雙方不再親密,那就更難維持。

因爲這個事情總體上還是怪顧維鈞,所以,他和唐紹儀之間的關係也就不像前些年那麼密切了,唐紹儀又是那種不甘心隱退的人,所以這幾年間在黨內搞了不少小動作。好在兩人總體是沒有撕破臉,就算撕破臉,沒有唐系的那點人脈和議員的支持,顧維鈞也有足夠的實力成功連任。

宋彪不喜歡干涉這些私事,更不會明說。只是想到的時候啊,還是頗有一番感慨的。

比之唐紹儀,他和三位女婿的關係都還是很不錯的。

其實有很多人並不知道,粟彬是他的女婿。

宋彪確實是非常喜歡粟彬,某種程度上也是往昔的崇拜吧,而且粟彬也確實是很有才華,他的元配病逝之後。宋彪就通過陳瑾做媒,將二女兒安怡公主介紹給他。

安怡公主的婚姻生活也是很不幸的,原先的丈夫是空軍的一名少校,因爲一起意外的事故。神武十四年的時候就犧牲了,此後的安怡公主有一個情人,這個情人是財政部的一名職員,很帥。宋彪見過兩次,但宋彪很不喜歡這個人。因爲這個人實際上是已婚的,至少還沒有離婚。

在宋彪的授意之下,陳瑾只能是被迫以姐夫的身份介入此事,安怡公主最初是看不上粟彬的,而且也不願意做續絃,但這個事情還是一直在安排,包括淑妃也多次介入此事,在中日戰爭開始之前,安怡公主還是同意了和粟彬的婚約。

這個事情前前後後折騰了有五年多的時間,對皇室來說,多多少少不是很光彩,所以也非常保密,連傅作義這種曾經擔任過內廷總長的人都不知道。

現在看來,保密的太好也不是好事。

如果傅作義知道粟彬的近況比較特別,可能就不會將粟彬搞回東北國防軍作戰參謀部工作,粟彬當初要是一直留在第二集團軍當代理參謀長,情況也能好一些,當然也可能和傅作義一起犯錯,因爲粟彬這個人用兵打仗也是很冒險的。

粟彬是大才啊。

宋彪皇帝肯定不會讓他閒着,在粟彬回參謀部不久就將他重新派給陳武,到第四集團軍當師長,隨後就提拔爲第14軍的軍長,朝鮮戰爭正好是一個很特殊的階段,帝國以前和德美陸軍體系很接近,和平狀態之下是沒有軍一級編制的,在中日戰爭期間,這個問題的弊端就變得非常明顯。

按照陳武的提議,現在的東北國防軍已經開始進行軍一級的編制,具體的編制改革由陳武和劉賡雲負責,目前的情況是每個集團軍編設兩到三個軍,而在戰後,軍一級的編制就會繼續取消,繼續由軍區司令指揮各師和旅一級的基礎指揮單位。

粟彬正好乘着這個機會成爲第14軍的軍長,此後就歸屬薛嶽指揮,表現當然是很搶眼的,但是宋彪皇帝很清楚,粟將軍是帥才,而非第一流的將才。

宋彪和粟彬的關係肯定是非常好的,他和陳瑾的關係應該說也是很不錯,畢竟是這麼多年相處下來,安嫺公主的丈夫就不像前兩位那麼有名,只是中央理工大學的一位普外科醫學副教授,可這位駙馬同皇帝的關係倒是最好的,因爲他不忙啊,經常能陪同安嫺公主回宮住上幾天。

想到唐紹儀和女婿的關係,再想想自己,對比之下,宋彪皇帝覺得自己的人生還是很不錯的,兒女們不錯,女婿和兒媳也都不錯,至少沒有混蛋東西。

一個家庭就是這樣,環境很重要。

宋彪皇帝和顧維鈞首相一起用餐,兩人都沒有急於談論英國的問題,只談了一些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大體都和廬山會議有關。

等午宴結束,重新送上茶水之後,宋彪稍微品畷一口綠茶清口,此時才同顧維鈞問道:“你和英國大使會晤的情況如何?”

顧維鈞匆忙答道:“正是要向比下稟報此事,卡爾大使和我國解釋了英國派遣兵力至阿薩姆地區的動機,原則上並無和我國發生軍事衝突的計劃,所以希望我國剋制,同時也要求我們解釋派遣軍隊南下。特別是派遣海軍到南洋海域的目標。”

宋彪簡單的哦一聲,同顧維鈞問道:“對於這個事情,你是如何看的?”

顧維鈞則道:“回稟陛下,臣以爲中英之事,不因以我國爲主,亞盟各成員國反英立場堅定,我國當退居幕後,以保護盟友之立場推動亞盟各國與英國爲敵,並統一亞盟內部意見。一致對英,特別是鼓勵伊斯蘭和東南亞國家與英國對峙對立,此爲上策。至於我國和英國之間,倒是未必需要這麼明顯的對峙,只要中英不直接衝突。我國表面予以英國最高的尊重,暗中逐步蠶食在西南的實際控制範圍,再支持其他各國與英國對峙,使得英國難以顧全全局,難以集中精力與我國在西南和西藏地區糾纏,此乃上策。”

宋彪微微點頭,卻道:“就怕其他各國不那麼好控制。事情反而更容易激化。”

顧維鈞道:“那也當是亞盟之事,而非我一國之事。”

宋彪贊同道:“你這個想法頗有妙處。亞盟成員國日漸增多,各國皆有自己之盤算,但有一點卻是統一的。那便是反英等反殖民立場。”

顧維鈞道:“亞盟之中,現階段真正有能力爲我們分憂者,目前也只有伊朗一國,而伊朗也是過去二十年扶持之結果。沙特等國雖日漸富裕。論實力還是不足,我倒以爲。帝國當給予盟國更多支持,鼓勵各國發展,特別是鼓勵東南亞的發展,此爲長久立足世界之根基。至於當前,鼓勵中東國家與英國擴大矛盾,我國以軍事實力在背後壓制英國,推動亞洲進一步去殖民化爲上策。”

宋彪感嘆一聲。

政客終究是有政客的想法,不過,顧維鈞的辦法也確實更好一些。

如果是以一名普通人的想法,宋彪肯定希望帝國海軍同英國海軍決戰,來一次新老交替,但在現實中,操作這種事情需要非常高的技巧和手腕。

在深思一番後,宋彪同顧維鈞吩咐道:“按照你的想法經辦此事吧,暫時可以不急於激化矛盾,但我要提醒你,帝國目前的海軍優勢大約可以保持五年左右,如果確定還是要同英國海軍予以決戰,需要抓緊時間,越早越好。”

顧維鈞也不由得多考慮片刻,答道:“臣會有合適的安排。”

宋彪並不懷疑這一點,能夠當上帝國首相的人,總是有過人的才華,而顧維鈞最爲卓越的才幹正是其外交手腕和國際性的大視野。

顧維鈞的想法表露無遺,終究還是要利用伊朗等伊斯蘭國家同英國交鋒,如此英國忌憚中國實力而不能實施軍事行動,在整個亞盟的擴張中逐步敗退,直至喪失在亞洲的影響力和殖民地。

宋彪雖然懷疑這種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最終還是難免避開戰爭的可能性,但他依然願意支持顧維鈞首相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執政。

……

由於在軍事實力上已經存在較大的差距,即便對帝國在西南邊疆的擴張主義感到憤怒,英國仍然願意以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在8月上旬,張伯倫首相派遣外務大臣哈利法克斯爵士訪問北京,希望就阿薩姆問題達成一個和平協約,雙方重新劃定邊境。

依據張伯倫首相的授權,哈利法克斯爵士建議在丁蘇吉雅劃分雙邊界限,等於是承認了帝國在此前十四年前間不斷非法佔領的2.7萬平方公里的地區,在原則上也允許克欽邦居民自有投票決定該邦未來的地位,他們可以選擇獨立,或者是併入中國,留在緬甸。

因爲在原則上,英方不反對居住在克欽邦的華人蔘與投票,這等於是變相的承認將克欽邦併入中華帝國的版圖。

張伯倫作爲保守黨領袖作出如此多的讓步,在國內遭受了自由黨派和工黨的嚴厲批評,可卻並沒有滿足中國的需求。

顧維鈞接受了張伯倫的提議,他在北京同哈利法克斯爵士舉行了兩次雙邊會談,最終達成了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在英國作出讓步的基礎上,雙方承諾不再在西南保持軍事上的對峙。

顧維鈞和張伯倫、哈利法克斯爵士都有不錯的私交,張伯倫首相也曾經在1937年的訪華過程中,同宋彪皇帝有過良好的交往。

國家領導人之間的私交確實有助於兩國之間解決問題,但永遠不可能解決根本的問題,而根本的問題在於英國已經不配擁有如此多的殖民地,而帝國配得上統治新世紀。

中英雙方倒也沒有閒着,爲了保持在國內的支持率,張伯倫首相還是同意了海軍大臣,自由黨領袖溫斯頓.丘吉爾的提議,增加在印度洋海軍的規模,並且通過新的預算,在未來四年內增建六艘航空母艦,裁減六艘老舊型號的戰列艦。

阿薩姆事件的發生,實際上只是讓中英矛盾被明顯的暴露出來,而隨着大英帝國的實力進一步衰退,中華帝國的實力繼續快速增長,雙方在亞洲和亞歐大陸上的利益衝突將會越來越激化,這並不是一紙《中英克欽自治協議》就可以解決的,更不可能靠這一份協議化解雙方的利益衝突。

英國希望帝國減少在斯里巴加灣港的南太平洋艦隊規模,以避免雙方的衝突,並將這一承諾寫入《中英克欽自治協議》中,但是帝國以事情相不干涉爲由拒絕了這一提議,仍然維持南太平洋艦隊擁有四艘航母的龐大編制規模,隨着英國決議加強在印度洋的海軍駐軍,帝國也正式啓用位於波斯灣的蓋提夫軍港,派遣兩艘航母艦隊進駐。

雙方暫時平息了在西南地區的競爭,但在東南亞和印度洋,中英兩國的新一輪競爭又開始更趨白熱化,只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帝國同英國之間將更多的採取暗戰政策。

宋彪皇帝曾經同喬治五世有過非常好的個人關係,顧維鈞首相同張伯倫首相的關係也頗佳,但國家利益就是國家利益,這沒有任何可以含糊其辭的地方,正如21世紀美國通過暗中支持日本、菲律賓挑釁中國一樣,既要打擊對手,又要避免雙邊關係的徹底破裂,最好的辦法就是支持盟國挑釁英國,而非自身直接出面。

中國有實力贏取更多的國家利益,而大英帝國沒有實力保護它所佔據的利益,這就是雙方的根本矛盾,這種矛盾不是任何私人的關係可以調和的,不管是暗戰,還是明戰,不管是挑釁,還是牽制,實力永遠至上。

第218章 婉婷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130章 vanderbil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29章 青木宣純大佐(上)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第246章 文萊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225章 總理何在?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63章 誰不想做軍閥?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274章 中圓第281章 萬達豐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287章 首都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270章 領導亞洲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19章 前洞嶺伏擊戰(下)第229章 親自操刀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代第245章 下南洋第39章 滿洲步兵團(下)第101章 恐宋症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120章 塾師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224章 1890萬平方公里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218章 婉婷第57章 蔣家窯戰役(一)第144章 撫順的刺痛第218章 婉婷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143章 立藩第316章 釜山之戰第23章 彪爺的兵營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帥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36章 彌天大謊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135章 配股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42章 黑溝臺會戰(一)第10章 駁殼槍C96第352章 核武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218章 婉婷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38章 滿洲步兵團(上)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35章 投奔俄軍第137章 風格第73章 紅土崖(二)第226章 百年基業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224章 1890萬平方公里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124章 漢陽鐵廠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249章 陳光甫第245章 下南洋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158章 世交之家
第218章 婉婷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130章 vanderbil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29章 青木宣純大佐(上)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第246章 文萊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225章 總理何在?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63章 誰不想做軍閥?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274章 中圓第281章 萬達豐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287章 首都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270章 領導亞洲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19章 前洞嶺伏擊戰(下)第229章 親自操刀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代第245章 下南洋第39章 滿洲步兵團(下)第101章 恐宋症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120章 塾師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224章 1890萬平方公里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218章 婉婷第57章 蔣家窯戰役(一)第144章 撫順的刺痛第218章 婉婷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143章 立藩第316章 釜山之戰第23章 彪爺的兵營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帥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36章 彌天大謊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135章 配股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42章 黑溝臺會戰(一)第10章 駁殼槍C96第352章 核武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218章 婉婷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38章 滿洲步兵團(上)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35章 投奔俄軍第137章 風格第73章 紅土崖(二)第226章 百年基業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224章 1890萬平方公里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124章 漢陽鐵廠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249章 陳光甫第245章 下南洋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158章 世交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