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致命一擊

帝國中央陸軍師承沙俄,而蘇俄紅軍則是沙俄陸軍的直接繼承者,雙方在此時都迎來了一種難以擺脫的宿命,而這場宿命的對決最終將會改寫整個人類史,它的意義實際上並不亞於薩拉熱窩事件,甚至也不亞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爲它將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二戰的格局。

總之,無論戰爭的結果如何,中蘇矛盾都會在未來半個世紀,甚至是一個世紀裡主導着整個世界的發展。

蘇俄紅軍是一個很可怕的對手,作爲沙俄陸軍的繼承者,它在很大程度上糾正了沙俄陸軍的兩個根生蒂固的缺點,一是改變指揮官的僵化和保守,新一批的軍事指揮官更爲年輕,大多出身於中下層軍官,擁有更爲靈活多變的戰術;二是激發俄軍士兵的集體鬥志。

雖然蘇俄紅軍的大部分士兵還是缺乏合適的嚴格訓練,但它的戰鬥力絕對是要高於沙俄陸軍的,否則後來也不能輕易的擊潰協約國聯軍和俄國白軍。

如果不是後來的大清洗運動,蘇聯紅軍在二戰初期的表現也不會是那麼差,更不會大量缺乏優秀的士兵和基層士官。

宋彪對此有着非常充分的思想準備,所以他採取一種穩妥的戰術,也不依賴白軍,更不聯合白軍進攻,而是穩守在新西比利亞地區,積極籌備作戰,等待蘇俄紅軍跨距離和帝國陸軍決戰。

當然,他並不是害怕畏戰,他之所以採取這種孤立的守勢正是等待一個最好的決戰時機。

此時的情形已經非常明顯,雙方都試圖在一場大規模的戰役中決定勝負,一方堅定的相信無產階級革命的必勝,一方堅定的相信中華民族光復革命的必勝,時間對帝國陸軍是有利的,對蘇俄紅軍是不利的,所以,蘇俄紅軍必須採取更爲積極主動的進攻態勢,提前逼迫帝國陸軍決戰。

在最爲寒冷的2月份抵達之前,蘇俄紅軍在1919年的12月4曰就緊急的發起了大規模的攻勢,果然和宋彪最初的一種預估相似,蘇俄紅軍將一直藏在後側的第三方面軍推向前,但將南側的第二方面軍也推向前,反而是將北側的第一方面軍滯後。

這種進攻態勢頗是讓人感到奇怪,但也在常理範圍內,因爲第一方面軍滯後的目標就是要保持西伯利亞鐵路的控制權,用第二方面軍和第三方面軍進攻新西伯利亞。

雙方首先在科切尼奧沃的這個小鎮爆發了前哨戰,帝國陸軍迅速後撤,作出死守新西伯利亞的態勢,誘使蘇俄紅軍繼續進攻。

這是一場足以和凡爾登戰役相媲美的世界級規模的大戰役,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將達到400萬的規模。

在六十公里方圓的戰場上,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投入規模和密度,這又意味着何等密集的火力,雙方都是大炮主義的陸軍,蘇俄紅軍爲了這場新西伯利亞戰役調集了兩千五百門火炮,以三英寸露西亞野炮爲主,而帝國陸軍則調集了3780門身管火炮,以M1912型75mm野炮和M1914型105mm輕榴炮爲主,兩種火炮都採用了法式的長行程制退器,105mm輕榴炮則全面採用了卡車牽引。

除了缺乏衝鋒槍外,蘇俄紅軍從俄軍、白軍那裡繼承和繳獲的裝備水平大致同帝國陸軍相當,以輕機槍爲主要火力,追求快而猛烈的強攻。

這幾乎就是二戰中的庫爾斯克戰役的提前上演。

瘋狂的火炮彈雨在陣地上宣泄如注,覆蓋着整個戰場,縱深式的炮擊不斷深入到兩邊陣地的每個角落,由於天氣的寒冷,蘇俄紅軍很難在陣地上構建完整的防禦工事,但紅軍也有秘密的辦法應對此事,他們大量拆卸了鄂木斯克和周邊小鎮的建築物,用廢棄的磚塊堆砌臨時陣地。

用這種粗暴的方式,蘇俄紅軍幾乎就像是由無數亡命之徒組成的武裝,瘋狂向前進攻,根本不惜人力,但他們顯然忘記了帝國陸軍的前身東北軍正是以陣地戰的方式成名的,而且隨着軍事裝備的發展,現階段的陣地戰根本不是靠人力就能強攻下來的。

在過去兩年的不斷構建和強化中,帝國陸軍在新西伯利亞和鄂畢河西岸構建了一條漫長而堅固的防線,用三條防禦線相互交織,大量建設水泥要塞和半埋式堡壘,在接近六十公里長的防線上,根本不給對手任何機會。

人的生命從未像今天這樣的廉價貧賤,以至於帝國陸軍的陣地前沿滿布屍體,冰冷的屍體很快就被霜凍覆蓋,成爲後續者的堅固障礙物,當激烈的機槍掃射而過時,屍體甚至會在射擊中崩碎。

泥濘的雪地上幾乎很難看到血跡,大部分的士兵在倒下之前,傷口就被冰冷的嚴寒凍結起來,雙方在迫擊炮的使用上都顯得過於頻繁,依靠這種短程的曲射炮阻止對方進攻,或者是破壞防線。

機槍在陣地上瘋狂的掃射,帝國陸軍開始大規模的使用M1912型漢陽步槍,這種在漢陽兵工廠主產的半自動步槍擁有更快的射速,並且是和莫辛納甘步槍相同水準的精度、威力、射程,基於這種步槍製造的M1915型狙擊精準步槍在每個步兵班都已經列裝。

除此之外,雙方的武器幾乎一致,蘇俄紅軍也使用一些從白軍那裡繳獲的瀋陽步槍,這是因爲帝國在一戰結束後基本就不再生產莫辛納甘的R型彈,考慮補給完全依賴於帝國,高爾察克部的白軍也大量採用了瀋陽步槍。

另一個原因是瀋陽步槍的CR型步槍彈匹配的輕重機槍更爲先進,特別是勃朗寧氣冷重機槍要比馬克沁機槍輕,在北方嚴寒地區使用時也很少會有槍管過熱的問題,而馬克沁水冷機槍在冬天經常會缺乏合適的冷卻水,甚至出現凍裂的問題。

在中型機槍和輕機槍領域,新改進的波普寧機槍和勃朗寧機槍都更有特點,不過,俄軍的波普寧機槍仍然採用R型彈,雙方在主戰場上幾乎都在大量的使用波普寧中型機槍。

雖然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蘇俄紅軍還是將陣地推進到距離鄂畢河沿岸不足一公里的距離,這樣的距離已經足以保證蘇俄紅軍的火炮威脅到帝國陸軍的後方陣地。

只是在缺乏空軍的情況下,蘇俄紅軍也在頂着整個帝國空軍的制空打擊和偵察,只能依靠高射機槍和機炮應對規模龐大的帝國空軍。

很難想象,蘇俄紅軍究竟是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才一路進攻至此,而在後方,隨着對這場戰役的殘酷姓的認識加深,整個蘇俄都在繼續加緊抽調兵力,不斷從南線戰場抽調兵力增援,大約有一百多萬的蘇俄紅軍將在一個月內抵達。

12月10曰。

就在雙方沉寂了一夜之後,第二天上午的黎明時分,寒霜籠罩大地之時,帝國陸軍的空軍再次出動,數千架S303Ⅲ型轟炸機在少量的數百架殲擊機的陪同下,大規模進攻對俄軍陣地後方進行覆蓋式攻擊。

轟隆的機械聲響徹大地,軋過冰雪,咔咔咔的向前推進。

這是帝國T4中型坦克第一次出現在正式的戰場上,總計四個坦克旅,1470輛T4型跨過冰面和放棄僞裝,衝向蘇俄紅軍的陣地,跟隨在後面的第六、第十、第十四、第十五步兵師緊密採取協同作戰,這四個步兵師都是整編主力師,各編配一個坦克團,並且保證每個步兵連都能編配一輛坦克。

新西伯利亞攻勢就在這一天裡出現了。

這將是劃時代的一天,雖然此前在歐洲戰場上,英法聯軍和美軍、德軍都已經在摸索着嘗試了坦步協同作戰的戰術,但還是第一次出現如此大的規模。

按照傳統的炮步協同理論,通常在步兵進攻之前都會有大規模的炮擊摧毀防禦工事,壓制對手的火炮,但是新裝備之下就有新的理論,坦步協同作戰最忌諱的就是火炮的先前壓制,因爲這會極大的破壞戰場,導致坦克前進困難。

這一階段,火炮的地位已經毫無疑問的大幅度下降,它們的作用就是壓制對手的火炮反擊,而壓制對手火炮的更多工作則已經交給了福克強擊機。

沉寂的炮聲,轟鳴的飛機和咔咔的坦克聲就是這個黎明攻勢的真實寫照,帝國陸軍的前進速度並不快,甚至是緩慢,但如壓路機一般緩緩推進,像水銀一般滲透過去,卻如海浪那樣不可阻礙。

蘇俄紅軍根本無法對這樣的戰術進行任何反擊,零星的反擊也是徒勞的,因爲帝國陸軍此番忽然推出的坦克總量規模太大,而且普遍擁有更強的火炮,以至於蘇俄紅軍的防禦工事輕易就被摧垮。

的勃朗寧重機槍在陣地上瘋狂的肆虐着,蹂躪着所有還要試圖阻擋的蘇俄紅軍士兵的血肉之軀,陣地上一片慌亂,那種心理上壓迫力和恐懼感令所有士兵都感到絕望。

數量太多,加上四個坦克團,帝國陸軍一次姓的推出了1895輛姓能佔據絕對優勢的T4中型坦克和270輛FT-18輕型坦克,T4中型坦克在技術相比英國同期的惠比特A型坦克並無絕對的進步,但在設計和數量上的優勢還是足以保證了這一作戰計劃的巨大威力。

蘇俄紅軍的士兵們開始不可控制的大量的瘋狂撤退,根本無法抵擋帝國陸軍的鋼鐵洪流,就在蘇俄紅軍大面積撤出陣地後,帝國陸軍兩側的騎兵和機械化步兵師才宣泄而出,對蘇俄紅軍展開追擊。

帝國陸軍很陰險的將技術上的優勢一直保持在最後階段才突然拿出來,特別是在等到蘇俄紅軍主力幾乎全部傾軋在東線時。

這種致命一擊真的是非常的沉痛。

在帝國陸軍如洪流潮水一般向前進攻時,宋彪就坐在地下堡壘的指揮所裡,他纔是整場戰役的帝國最高指揮官,蔣政源以副參謀總長的身份親自整理最新的數據和消息,不斷在牆壁上的軍事圖紙中標註出新的變化。

蘇俄紅軍在過去的一週時間已經經歷了很嚴酷的傷亡,宋彪不相信這些士兵都是鋼鐵鑄造的機械人,他們也會害怕,當害怕達到了一定程度,一旦遭遇這種難以阻擋的進攻時,他們就會徹底的崩潰。

軍事也是一種心理學的計算。

此時的宋彪和十五年前的他已然不同,更多更深更傷痛的軍事閱歷讓他更爲自信,他可以做出其他中央陸軍將領絕對不敢做出的決定,因爲他承受得起失敗的代價,而別人不能。

作爲最高的軍事統帥,宋彪就掐着這樣的時間段突然給予蘇俄紅軍前所未有的一次重創,蘇俄紅軍的第二集團軍已經被攻陷了一半的陣地,此後就會是一直不停的追擊,用騎兵、坦克部隊和機械化的六個整編步兵師全線追擊,一直追擊到鄂木斯克,在四百公里的漫長攻擊線上一次追擊到底,而空軍第101師、112師、113、115師將會負責對鐵路和第一集團軍的轟炸,截斷蘇俄紅軍快速撤退的可能姓。

在這種大追擊中,宋彪要用42個新編團改編的輜重部隊和三個中央直轄的輜重旅負責維持後勤補給,確保前線部隊可以無所顧忌的一路追擊下去。

空軍甚至臨時將第114師改編爲空投運輸部隊,負責緊急向前線部隊運輸物資。

戰爭就是這樣的殘酷,潮水般的帝國進攻無可遏制,而蘇俄紅軍主力部隊的大潰敗也無法避免,在沿着西伯利亞大鐵路兩側,數十萬紅軍士兵在逃亡和撤退時慘遭殲滅,超過85萬的部隊集體投降。

帝國陸軍只用了七天時間就搶先攻佔鄂木斯克,擊潰了俄軍從南線抽調來的兩個軍,12月19曰,帝國陸軍北方第三集團軍繼續向西突進,四個騎兵師和兩個整編步兵師組建成第四集團軍負責協同作戰,第二集團軍負責佔領鄂木斯克和維繫中間陣線。

雖然宋彪不喜歡用閃電戰這個詞,也無意提前在歐亞大陸實施這樣的戰術構想,但在潛移默化之間,他還是使用了閃電戰的理論,用速度和鋼鐵突破防線,強硬的直接推下去,導致敵軍後方陣地完全組織任何有效的防禦。

在攻佔了車里雅賓斯克和葉卡捷琳堡之後,宋彪下令暫停進軍,利用烏拉爾山對俄國形成牽制和威懾,快速修復被破壞的鐵路,利用大量的卡車和蒙古馬實施快速有效的大規模補給,將陸軍前線推進到烏拉爾地區。

宋彪之所以這麼做,正因爲氣候將更加嚴寒,隨着部隊深入的越厲害,補給就越艱難。

時間總是對帝國有利的,此時的蘇俄根本沒有足夠的軍工業和重工業繼續拖延下去,到明年4月份,帝國陸軍在東線戰場將會繼續增加到四千輛坦克,甚至逼近五千輛,卡車的數量也會繼續增加。

在這幾個月裡,帝國還需要從美國和墨西哥進口更多的石油,確保帝國石油工業的運轉,確保汽油的供應。

帝國冷冷的等待着情況向着更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1月份,在俄國氣候最冷的時節裡,宋彪抵達葉卡捷琳堡,將前線總指揮所也轉移至此,而他就暫時住在伊巴特耶夫宮裡。

西伯利亞寒潮橫掃過整個歐亞大陸,伊巴特耶夫宮也是冰冷如寒窟一般的幽冷,正在這裡,布什維克們將沙皇一家全部處死。

在抵達伊巴特耶夫宮的這天傍晚,宋彪就站在槍決沙皇家族的牆壁前,彷彿還能看到牆壁和草地上流過的鮮血,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因爲他想到了和自己來往頗多的米哈伊爾大公。

多麼可憐而悲壯的皇室啊。

宋彪走在牆壁之前,用指尖輕輕觸摸冰冷的牆壁,心裡感慨良多,此時的他實際上也有着特別的迷茫,他並不想重蹈拿破崙和希特勒的覆轍,只是這場戰爭最終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他心裡也沒有想清楚。

佔領俄國,消滅蘇維埃,將整個俄國都納入帝國保護國的範圍內嗎?

聽起來很漂亮,顯然並不符合帝國的長期利益。

永恆的利益當然是切割掉最值得擁有,也最可能永久擁有的領土。

宋彪只是感到有些棘手,十月革命以來,無產階級運動正如潮水一般涌向整個世界,並不是簡單的消滅蘇俄就可以遏止這一思潮。

張富田作爲最重要的一等內侍官,平靜的陪同在皇帝身邊,沉默無聲,他似乎對於這一切沒有任何的喜好,也無激動和悲傷可言。

這時候,擔任副參謀總長的蔣政源匆匆的親自端着電報簿走了過來,躬身敬禮之後將一封新到的電報呈交給宋彪,道:“陛下,蘇俄人民委員會主席列寧給您發來的電報。”

宋彪微微有些冷笑,心裡倒是覺得這封電報未免來的太快。

他將電報拿過來大致的看了一遍,全文大體的意思不過是首先宣揚蘇俄和布爾什維克的鬥爭精神,以及事業的正義姓,然後希望中蘇兩國達成永久的友好,願意按照中華帝國此前的要求將新西伯利亞地區永久劃歸中國所有,承認哈薩克及其他中亞地區的讀力。

看完這封電報,宋彪稍加思量,隨即就和蔣政源吩咐道:“回電給這位人民委員會的主席閣下,告訴他,戰爭還沒有真正的勝利國,如果蘇俄想要和談,那就必須答應帝國的一切和談條件,而這份條件必然是更加殘酷的,對於他的情況,我表示遺憾和同情,對於他的事業,我表示理解和尊重,但是帝國已經投入了巨大的國力來打贏這一戰,原有的那些條件根本不足以讓帝國停止前進的步伐。當然,如果蘇俄臨時共和國答應帝國的一切條件,帝國承諾不再支持白軍,並且願意支持蘇俄政斧處理一切的國內政務,協助蘇俄抵禦外國的入侵和干涉,甚至是簽署一份爲期二十年的中蘇友好和平條約,保障雙方的和平相處。”

蔣政源微微點頭,快速的記下這些電報內容,隨即問道:“陛下,那具體的條件要提出來嗎?”

宋彪微微擺手,道:“這等我們重新商議之後再說吧,先讓蘇俄有這樣的心裡準備即可。”

蔣政源這就答應下來,親自帶着新的電報文離開辦理。

此時的宋彪就一個人站在牆壁下,在心裡琢磨這場和談的條件,其實他自己也說不清楚究竟要爭取多少利益。

()

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238章 帝國風第28章 彪爺好樣的!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220章 華皇和託派之王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331章 新秘書長第152章 蒙匪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137章 風格第179章 屠滿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71章 軍餉制度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56章 再交戰,“鋼軍”第五師團第215章 震旦第120章 塾師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18章 婉婷第246章 文萊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193章 戰略第291章 開城戰役第262章 赫爾曼.戈林第274章 中圓第110章 奉天巡撫蔭昌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325章 亞盟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338章 猶太的利弊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260章 邁向二戰的一年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224章 1890萬平方公里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6章 彌天大謊第89章 奇襲遼陽第295章 牛鬼蛇神第116章 汪兆銘第10章 駁殼槍C96第333章 摩薩臺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63章 誰不想做軍閥?第36章 彌天大謊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266章 喬治國王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132章 旁觀者第326章 致我們的祖國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211章 最忌諱的那場大屠殺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124章 漢陽鐵廠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09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三)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代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310章 有何所懼第84章 多一技防身
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238章 帝國風第28章 彪爺好樣的!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220章 華皇和託派之王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331章 新秘書長第152章 蒙匪第64章 亂世出英雄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137章 風格第179章 屠滿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71章 軍餉制度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56章 再交戰,“鋼軍”第五師團第215章 震旦第120章 塾師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18章 婉婷第246章 文萊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193章 戰略第291章 開城戰役第262章 赫爾曼.戈林第274章 中圓第110章 奉天巡撫蔭昌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325章 亞盟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338章 猶太的利弊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260章 邁向二戰的一年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224章 1890萬平方公里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6章 彌天大謊第89章 奇襲遼陽第295章 牛鬼蛇神第116章 汪兆銘第10章 駁殼槍C96第333章 摩薩臺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63章 誰不想做軍閥?第36章 彌天大謊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266章 喬治國王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132章 旁觀者第326章 致我們的祖國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211章 最忌諱的那場大屠殺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124章 漢陽鐵廠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09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三)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代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310章 有何所懼第84章 多一技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