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中法之痛

宋彪以在整個歐洲看來也地位崇高無比的華皇身份親自設宴款待霞飛元帥,既是給足了法國人情面,也證明了中法同盟關係牢固不可分割。

這天下午,宋彪就和霞飛元帥一起前往駐守在京都縣中央軍部防區的中央陸軍第1師、第2師視察,此時的趙庭柱已是直隸軍區的軍區司令,這兩個師都是帝國第一批全面實施機械化的陸軍師,現在也被視作帝國坦克部隊的王牌力量。

別看帝國的軍費開支很大,很大一部分都用於長期的科研項目,陸軍裝備大體都還維持在中蘇戰爭時期,確實也沒有必要大規模的更新,新裝備通常只在少數的陸軍師更換積累經驗。

在這兩個帝國中央陸軍的精銳師考察一番後,霞飛元帥的驚訝之情是非常厲害的,他此前完全沒有想不到中國的陸軍會達到這種程度,而且應該是這確實就是他們此前在法國國防委員會內部討論無數次也無法確定的未來陸軍。

第1師的常規駐地是通州縣,第2師的駐地則是在廊坊縣,爲了讓霞飛元帥一次看到帝國兩大陸軍精銳,趙庭柱特意將兩個師都調集到涿州縣演習,帝國安排了一個飛艇搭載着宋皇帝、霞飛元帥、中央軍部總參謀長蔣方震和直隸軍區司令趙庭柱。

他們在離地三百米高的距離凌空視察兩個師的正面進攻演習,宋彪他們早已習慣了這種方式,只有霞飛元帥還覺得非常稀奇。

爲了安全,這艘師從德國的飛艇規格較小,並且採用更爲安全的多氣囊設計和更昂貴的氨氣。

看着兩個坦克旅在前面橫衝直撞,兩個機械化的步兵師快速機動的跟隨作戰,迅速攻陷敵軍障礙區,直接越過防線進攻敵軍後防陣地,這讓的氣勢讓霞飛元帥唏噓感嘆良久。

天色漸晚,飛艇在演習結束後安全的降落到地面,剛從飛艇裡走出來的霞毛元帥就迫不及待的和宋皇帝稱讚道:“尊重的皇帝陛下,您的陸軍已經當之無愧是這個世界上最強的陸軍,沒有之一。”

北方的三月依然還是很冷。

宋彪將大麾披的更緊一些,鎖着眉頭和霞飛元帥說道:“軍費開支也是空前的驚人,但正如我們這樣身經無數次戰爭ul的軍事統帥一樣,我們都知道戰爭就是燒錢的機器,你燒的不夠就別想打敗你的對手,如果我們不燒錢,我們就會賠償一筆更奢侈的鉅款,還會被分割國家最有價值的領土,這是我們都無法承受的失敗啊。

大腹便便的霞飛元帥似乎不相信帝國的陸軍開支也存在問題,笑道:“據我所知,中國的財政狀況在世界各強國中簡直是最好的,除了美國和英國,再也沒有一個國家擁有比中國更多的軍費。”

宋彪道:“不,蘇聯比我們更高,只是他們的國家經濟體制和我們不同,所以我們無法看清楚而已。如果我們總認爲自己的軍費很高,和日本對比一下,我們大體就笑不出來了吧。伊勢事件之後,英日同盟的關係更爲緊密,日本也繼續得到英國的長期支持,這使得他們的經濟發展的很快,在過去幾年間,我們一貫認爲日本纔是國際社會中最多的獲利者。對比他們的海軍,我想即使中法兩國加起來都無法擊敗他們,想一想吧,我的霞飛元帥閣下,這是多麼讓我們尷尬的事情啊。”

霞飛元帥無奈的拎着厚實的黑皮帶,像是捧着自己肥碩的肚子一般的感嘆道:“是啊,真是一個尷尬的事情,但是我們的財政狀況總是讓人惱羞成怒的事情,再也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了,而中國是和邪惡的蘇聯一樣的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國家之一,這就註定貴國必須將更多的財力側重於陸軍,我們對此也非常的瞭解。從現在來看,我們最擔心的事情正在發生,那就是如果蘇德採取相互和平的政策,不管是蘇聯進攻中國,而是德國進攻法國,我們彼此之間都難以給予牽制,當然,比這更可怕的是兩個邪惡的國家聯合起來。”

宋彪心裡冷笑,心想您這位元帥大體是永遠想不到真正邪惡的德國是什麼樣子,現在的德國簡直是人畜無害,哪裡邪惡?也就是法國怎麼看德國都覺得這個國家最討厭而已。

當然宋彪也未曾想到帝國的實力日益擴大逼迫大英帝國一步步的放開了殖民地市場對日本的開放幅度,特別是在伊勢事件之後,這真是沒有預料到的結局。

總之,大英帝國爲了牽制中美簡直是在勒緊了褲腰帶扶持日本,寧可自己的工業受損也和日本簽署了類似於《中美戰略互惠通商條約》的新通商條約,爲日本提供了充足的優惠和廣闊的寄生蟲式的發展空間,就像是大英帝國身體裡的蛔蟲。

這對英國的損傷並不大,因爲衆所周知的事實是在重新實施金本位後,英國本土的工業就嚴重遭受重創,加之世界範圍內的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價格逐步下滑,日本從中國等地進口原材料補充本國工業不足,然後向英國市場出口廉價商品。

另一個因素是中日之間的經貿戰爭基本已經結束,中國在歐陽庵內閣階段更側重於擴大內需,不斷逐年提高工人工資,再隨着工業技術逐步提升上來,中國工業對外出口也逐步向着機械、電氣、汽車、船舶、鋼材等產品發展,只是在紡織業領域和日本仍然存在着激烈的競爭關係,全球棉花和羊毛、生絲價格的滑落衰減了中國在原材料領域的優勢,雙方彷織工業的主要差距目前就在於內需市場的大小在外國市場的佔有率大致相當。

中日的強烈競爭態勢,某種程度上對於雙方都是有益的,雙方都在拼命的提高工業水平,加大技術研究和引入的規模,只是帝國在機牀、電力、汽車領域佔據着更大的優勢。

從經濟總量來看,中日的差距在擴大,從人均來看,雙方差距其實一直沒有明顯拉開。

在1924年,中華帝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突破750億中圓,接近美國的1/2,而日本則接近130億日元,增幅同樣驚人,受全球農產品、礦業產品的大幅度下跌影響,中美相對日本的優勢明顯被縮小,只是中美兩國的經濟發展更爲全面,而日本的軍工業及關聯產業的總產值值佔據整個國民gdp的1/4。

當然,國民產值並不代表各國的實力和潛力,帝國畢竟還有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現階段也不再求快而求穩和內需的不斷擴大。如果遇到世界經濟的大蕭條,只要政策合理,帝國在歐陽扉內閣時期建立的基礎足以保證帝國仍能繼續保持穩步發展,而日本目前這種依託英國殖民地開放的發展受外部的影響太大,一旦遭遇全球的大蕭條就必須通過戰爭來維持發展。

正是因此,帝國在未來的幾年間將會大量轉移軍費用於海軍,快速擴充海軍以預防萬一。

從演習地乘坐一輛長城牌的越野車,宋彪他們一行就這樣的返回演習總部,此前是乘坐飛艇而來,現在坐上這種特別的軍用輕型汽車,身材魁梧肥碩的霞飛元帥不免感到逼厭,卻對這種越野性能強悍的車輛充滿了奇妙的興趣。

長城重工是遠東財團和晉商商幫合股經營的公司,主要基地就在山西,以軍工業爲主體,同時也生產汽車,目前是帝國第三大的汽車公司,而帝國軍部的軍用車輛有四大供應商,正好是四大汽車公司各自分刮1m,越野車就是長城重工的優勢項目。

雖然是第一代的輕型越野車,對霞飛元帥而言也還是很新鮮的,其實對宋彪等人也很新鮮,因爲軍部的第一批越野車訂單也是去年底纔到位。

回到演習指揮總部,在前往招待所餐廳的路上,霞飛元帥就迫不及待的和宋彪感嘆道:“這種動力良好的軍用汽車真是非常好的選擇,法國也應該生產這樣的車輛。當然,此次在帝國的考察對我們確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看來我們確實要更爲勇敢的向前邁出一大步。”

宋彪則建議道:“現在還不需要邁出一大步,但這每一小步都是要走的,其實帝國中央陸軍真正實現機械化的部隊並不多,但在軍費有限的情況下,我們的方法是首先保證精銳部隊的機械化,從中摸索經驗,花費最少的錢試驗各種可能性,總結經驗和數據,不斷累積新的改進,慢慢的向前推進,逐步完善整個陸軍的機械化轉向,這可以讓我們在最小的軍費開支中完成一個大的變革。”

霞飛元帥讚揚道:“是的,這是一個最好的辦法,但正如我們知道的那樣,技術的進步越來越讓我們難以應付新的軍事變化,啊,這是一個軍事的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稍不留神,我們就會被時代所淘汰,而要總能緊緊抓住世界的千變萬化,那又是不可能的事,以及開支龐大的事,在我的軍事生涯裡,我從來沒有遇到過比現在更棘手和複雜的時期,讓我們難以應付,看似有着無數種的選擇,戰爭卻會告訴我們所有的選擇中只有一條路是正確的。”

“是啊!”

宋彪有着同樣的感嘆,道:“但如何採取聯合研製的方式,我們的開支就會大幅度的減小。比如說我們已經開始正式列裝的漢陽步槍,這種步槍從設計到服役,前後已經有十年的時間,期間經歷了三次大幅度的改進和完善,一直都在小規模的部隊不斷測驗。包括在生產上,我們一直不斷改變機械設備和機牀,甚至連基礎工藝都有過多次的變動,總結到今天,它將是我們最完美的步兵武器,並且擁有更爲便宜的生產價格,以及大規模生產的能力。”

霞飛元帥唏噓一番,道:“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它吧。”

宋彪微微頷首,示意趙庭柱親自去拿一支漢陽步槍過來。

因爲陸軍已經正式開始大面積的換裝u引引25型漢陽步槍,這種步槍已經很是常見,特別是榮譽滿身的主力精銳部隊,趙庭柱很快就從一名士兵那裡借了一支漢陽步槍,爲防萬一而親自自檢一番後才轉交給霞飛元帥。

步兵尉官出身的霞飛元帥對步槍自然是再熟悉不過,稍加操作,他就愈發意識到這是一款非常優秀的半自動步槍。

大家都有點手癢,在吃晚飯之前在附近隨意找了一個靶場親自試槍,宋彪也連續打了六發,雖然手感生疏了,可還是命中了四發靶心,霞飛元帥則是十發命中了三發靶心,唯獨趙庭柱是連續七發命中靶心,不愧是常年身處在前線的指揮官,槍不離手。

打不中靶心不能槍差。

何況漢陽步槍是真的很不錯了,自舊13年服役以來歷經三次改進,特別是1925年的改型採用了專用機牀和衝壓技術,在保持精度、射程、威力等數據的基礎上大幅削減了製造成本,也使得大規模生產的效能進一步增加。m1925型還沒有普及,霞飛元帥所拿到的這一支就是m1918/22型,是在舊13年大改型號基礎上的1922年小幅改進型號。

親自測驗了射擊速度後,霞飛元帥有點尷尬,最初中國提議法軍直接使用瀋陽步槍,出於很多考慮,法軍最後選擇吸收瀋陽步槍的部分設計改進貝蒂埃步槍,結果在戰爭中出現了很多讓人不是很滿意的情況,被迫大量從中國買入瀋陽步槍。

因爲法軍列裝的瀋陽步槍數量太多,國防委員會在戰後只能徹底放棄了貝蒂埃步槍,在引入瀋陽步槍專利的基礎上命名爲福煦步槍。

直到今天,福煦步槍相比周邊各國主要列裝的李一恩菲爾德步槍、毛瑟步槍,在性能和造價上仍有着很不錯的優勢,不思進取的國防委員會啊,再也不想多浪費一個法郎用於步槍了,彷彿福煦步槍就是世界步槍的巔峰之作,完全不要法蘭西民族的進取心了。

福煦步槍的優勢其實是很簡單,比恩菲爾德便宜好用,操作簡單快捷流暢,比毛瑟步槍精度高,裝彈快,並且很可靠,能夠適應各種複雜和骯髒的環境,唯一的缺點就是射速相對恩菲爾德步槍慢了一點。

如今在霞飛元帥看來,漢陽步槍就是瀋陽步槍的進階版本,連射速這個唯一的缺陷都沒有,射速之快,令他乍舌,其他不管是精度、威力,還是操作的流暢程度上都沒有任何問題,設計的創新之處也很多。

顯然是真的沒有比這傢伙更好的步槍了,唯一讓霞飛元帥擔心的就是士兵耗彈速度會太快了一點,如果心理素質不好,恐怕一上去就將所有彈藥射光了。

至於在乎彈方面,漢陽和瀋陽兩款步槍的彈藥就是一樣的,直接替換步槍即可。

其實不一樣,新改進的底火配方更加高效,並且將腐蝕性降到了最低限度,因爲這種改進,加上防塵蓋設計的保留,新的漢陽步槍幾乎可以號稱是不用清理的步槍。

爲了這個小小的改進,陸軍可是連續投入了不菲的軍費。

霞飛元帥忽然聳了聳肩,因爲他猜想法國很難接受這個事實,那就是法國人還要繼續引入中國人的槍械專利技術,步槍可是法蘭西民族的驕傲。

他慎重的考慮了片刻,隨即就和宋彪稱讚道:“這真是再好不過的步槍,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想引入它的技術在此基礎上稍作修改。”

宋彪知道霞飛元帥的意思,並不在意的擺了擺手,道:“我們是緊密不可分割的盟友,這不算是什麼大事,而且我們非常支持法國更換步槍,這纔是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嗎,元帥閣下?”

霞飛元帥當即答道:“是啊,誰說不是呢?”

稍作停頓,他又補充道:“此次來中國訪問,我想真是正確的事情,收穫了很多。我必須由衷的感嘆,華皇陛下,正如拿破崙皇帝所強調的那樣,中國一旦從沉睡中醒來,那就將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民族和國家,中法都是兩個歷史和榮譽最爲悠久世界大國,我們的聯合將會有效的威懾所有敢於侵犯我們的敵人,法蘭西和中華民族的親密合作會撕碎所有的敵人,對這樣的判斷,我絕對沒有任何疑慮,如果還有人抱着這樣的疑慮,我們最終會用真正的戰爭證明這一點。”

宋彪呵呵的笑一聲,心想,我就抱有很深的疑慮哦,元帥閣下,你們法國在和平時代永遠是最好的盟友,在戰爭年代也就比意大利好一些啊。

因爲中央軍部的準備工作很充分,也都知道霞飛元帥是一個知名的美食家,即便是在演習指揮所,軍部還是安排了一頓豐盛的中法合璧的大餐款待這位世界知名的軍事統帥。

乘着這個機會,內廷也不失時機的向霞飛元帥推薦帝國皇室御用的雲南香格里拉白蘭地。

帝國目前有三種較爲知名的白蘭地,分別出產于山等煙臺、新疆瑪納斯和雲南迪慶,迪慶白蘭地就用了尼瑪宗的藏音漢譯詞“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白蘭地雖然不具備超過歐洲白蘭地的醇正品質,但其清香之味很獨特,酒味較爲醇厚,霞飛元帥果然是讚不絕口,認爲是他品嚐過的最好的白蘭地。

好,就等你這句話,哪怕是客套話。

晚餐結束後,大家就繼續在酒桌上討論中法軍事合作,此時彼此以前的一些芥蒂都隨之白蘭地煙消雲散,大家暢所欲言,要說技術合作,法國也沒有太多值得帝國在意的新放術。

所以,這種合作主要還是在軍制和軍事思想上的交流,以及雙方通過聯合研製的方式減少軍費開支,相互吸收對方現成的技術和產品,繼續節省時間。

兩個國家在海陸空軍的標準都採取了公制,比如75——炮、105——炮、120——炮,包括坦克、飛機、引擎、裝甲的設計上都是公制單位,這對於雙方的大合作一直有積極的作用。

現階段最頭疼的軍費開支是海軍領域,而且也是中法都要尋求突破的方向,正好帝國在設計新的豫州級戰列艦,採用張00英噸標準排水量和16英寸50倍徑主炮,風格還是德式軍艦,如果這一級軍艦在建造兩艘的測驗很成功,帝國還將會繼續建造兩艘。

屆時,帝國將擁有四艘震旦級、兩艘青州級和四艘豫州級戰列艦,總噸位刀萬英噸,將兩艘聯合力量級戰列艦拆解之後正好達到華盛頓條約的上限。

現在各國海軍的主要競爭方向是巡洋艦,帝國的財政情況比較好,競爭態勢相對厲害一點,帝國的一萬英噸級的巡洋艦基本是採用袖珍戰巡的標準,甚至是袖珍戰列艦的標準來建造,只是將主炮口徑保持在1哄寸的限制。

前者在帝國內部稱之爲重巡洋艦,後者則稱之爲裝甲巡洋艦,實際上就是袖珍無畏艦,而且帝國在設計上是有保留的,只要條約作廢,帝國海軍會立刻將大部分的重巡、裝甲巡洋艦的主炮口徑提升到12英寸。

當初英國和日本死活不肯同意限制巡洋艦的數量、總噸位,實際上就仗着海軍開支保持優勢,現在多少還是有點尷尬的,因爲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重巡洋艦和輕巡洋艦用的是最多的。

法國海軍則是真的沒有錢。

法國甚至連16英寸的海軍主炮都沒有研製,原因就是沒有錢,特別是1呸年強佔魯爾工業區時導致經濟再次重挫,帝國就不一樣了。

如果不計算殖民地,帝國的經濟規模是法國的四倍,財政情況要好很多。當然不是說此時的帝國就真比法國強很多,法國本土目前的工業產值佔總產值的55%,農業基本恢復到戰前水平,城市化率達到99%。

法國因爲大革命期間的土地平均政策,它的城市化率在英法德美皿國中相對是最慢的,即便如此還是達到了40%,而帝國的城鎮化率則在31%左右,僅相當於法國1870年的水平。

確實也沒有辦法,帝國人口太多,疆域太遼闊,在歐陽庵內閣的土地限量政策更是如法國大革命一般減緩了帝國的城鎮化進程。

帝國目前希望是在1950年達到99%的城鎮率,現階段來看難度並不是很大,除非世界經濟出現全面的大規模危機。

有意思的一個地方是帝國的城鎮化在學俄國和法國,這個事情首先要從東北時期說起,當時東北的城鎮化進行和城鎮建設規劃就大量的抄襲俄法,當時和俄法的關係也最好嘛,隨着帝國從東北崛起佔領全國,這種風潮就隨之蔓延到了全國。

各地官員去東北參觀之後,回來都按照東北的框架設計城市規劃,很多城市在老城區開發艱難的情況下就直接徵地開發新區,照抄巴黎那種廣場城市的框架。

歷史是很有趣的東西,一百年前抄襲法國就是潮流和經典……百年後抄襲法國就是沒有創意和庸俗。

當然,改良主義在這裡面的一個特點是還保留了傳統,的一些精髓,比如我們也走廣場城市的道路,但在街道的規劃上就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的這種四方體,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吸收歐洲那種廣場和公園的設計,而且在主體的建築羣上還是大體採納中央建築學會推薦的地區改良主義民族建築設計框架。

反正在宋彪的眼裡,這個帝國時代是很有趣和很可愛的。

帝國現在的經濟總規模是很高的,和英法美德相比,工業化率就不是很高,這和美國1800年的情況很像,工業很發達,但是農牧產業的規模確實是太龐大,而這正恰恰是帝國長期發展之根本。

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決定軍事。

中華帝國的良好財政狀況也真的讓霞飛元帥羨慕不已,中法同盟條約繼續續約,並且要加深這種同盟合作的範圍的事情基本是定了下來,因爲法國的選擇餘地確實是太少了,它必須和中國結盟才能保持自身在世界和歐洲的特殊影響力。

反正都喝了比較多的葡萄酒,包括宋彪在內,大家就是中法兩國的軍事將領坐在一起閒談。

宋彪就談到經濟這個議題,他還是建議中法的合作一定要加深,法國和法國的殖民地必須要向中國更大幅度的開放,允許中國更多的銷售商品和投資,中國市場也更大規模的向法國開放,讓兩個國家變得更爲緊密和團結,走一條共同發展之路。

中國現在還是非常需要法國的人才、教育優勢,法國也需要中國的市場,雙方在技術交流和金融市場上也要有更多的穩固合作,而且中國現在有很大規模的移民需求,如果法國將殖民地市場開放,允許中國移民,中國的人口、資金、技術和設備過去建設殖民地對於法國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簡直就是坐收漁利。

通過這種合作,中國的財政狀況更好,法國的財政狀況改善,中法都能從中受益,都可以建立強大的軍隊,保障中法在歐亞大陸的共同霸權。

包括中國現在控制的殖民地和保護國規模也很大,雙方可以互相享受這種同盟待遇,一起擴大雙方的利益範圍。

法國現在拖欠中國的債務還是很多,每年光是利息就高達引乙法郎,雖然說法國從德國、拉美、意大利等國收回來的債務利息要遠高於這個規模,但如果法國擴大合作,中國就可以將這些債務在法國金融市場轉變成法郎,直接投資於法國及其殖民地市場0

所以,宋彪的態度就是要麼就不續約,大家別搞同盟關係,我幹我的,你幹你的,要搞就一定要搞對雙方都非常有利的大同盟關係,真正達到與英日同盟抗衡的水平。

現在的問題就是英日同盟的海軍確實是太強,中法加起來纔是英國的標準,另外淨多出一今日本,十幾艘無畏艦和超無畏艦橫在中法同盟面前。

很尷尬,非常非常之尷尬。

宋彪是有感而發,說的都是真心話,霞飛元帥則是同樣心有慼慼。

兩個人談了一段時間,說到這個海軍問題都顯得非常沉默,這個事情也要怪法國,當初華盛頓條約談判之時,中國和美國都極其支持法國擁有更高的標準,法國自己考慮財政情況,以及避免和英國發生衝突的需要並沒有積極爭取,態度很平淡。

現在真的後悔了。

沉默了幾分鐘之後,一直在旁邊聽着討論話題的蔣方震忽然說道:“我們是否可以再吸收一個新的同盟國,一個不受華盛頓條約限制的國家,同時有比較大的海軍和工業擴建基礎。”

霞飛元帥想了想,道:“英日同盟也會這麼應對的。”

宋彪則道:“巴西和阿根廷二選一,除此之外基本沒有第三個選擇,澳洲和加拿大都是英日同盟陣營,對我們極度不利。還有一種辦法是讓印尼獨立,但意義不大,而且會遭到英國的瘋狂反對,英國的大陸平衡政策是很毒辣的,它給荷蘭和比利時保留的龐大殖民地就是爲了牽制德國,又用德國來牽制法國,這是一個珍珠鏈般的巧妙政策。”

霞飛元帥道:“支持阿根廷會比較好。”

宋彪明白霞飛的意思,無非就是美國對於巴西有着特別的控制慾望,法國同巴西結盟會讓美國感到震驚,這對於美國所謂“美洲是美國的美洲”的基本國策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宋彪對此卻有一個非常長遠的考慮,雖然事情會比較艱難,但只要抓準機會總沒有問題,而且遠東財團借道美洲銀行在巴西的發展已經有了十多年的歷史,在過去十五年間,巴西大量吸納外來移民,中國移民佔新增移民數量的一半,目前已經達到六十萬之多,在南美各國中,中國人在巴西的數量最多。

簡短的權衡了片刻之後,宋彪還是堅持的說道:“巴西是更好的選擇,當然不代表我們就不和阿根廷、秘魯發展密切的合作。世界總是在不停的變化,我們不是要在南美洲殖民,只是更尊重他們的地位,選擇和他們合作而已,而在美國控制較爲緊密的中美洲,我們絕不涉足而已。當然,在正式的締結同盟之前,我們還需要很長遠的時間進行安排,這需要很多的複雜工作。”

霞飛元帥無話可說,在這種層面的事情上,他還沒有更多的話語權,需要法蘭西共和國的總統和華皇陛下親自協商,事實上增加一些新的盟友是法國急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在歐洲,法國也大量的環繞德國結盟,試圖以此來限制德國。

中國對此是比較排斥的,因爲中國擔心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因爲小國的衝突而將中法和德國再次徹底對立,正是在中國的反對之下,法國和捷克等國簽署的都是較爲低級別的軍事互助、戰略合作之類的協約,並無明確和嚴格的軍事同盟責任。

沒有了俄國這個堅定的同盟,中法同盟在實地上已經遠不如過去的那種影響力,缺乏一種鐵三角的地位。()

第209章 漢武第239章 玉溪與霞飛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209章 漢武第168章 光復革命之炮轟山海關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35章 投奔俄軍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211章 最忌諱的那場大屠殺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36章 彌天大謊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94章 遼陽會戰(三)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225章 總理何在?第14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143章 立藩第35章 投奔俄軍第36章 彌天大謊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19章 前洞嶺伏擊戰(下)第19章 前洞嶺伏擊戰(下)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261章 偉大的斯大林第19章 前洞嶺伏擊戰(下)第25章 又要殺人越貨了第276章 盤古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127章第144章 撫順的刺痛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309章 在全州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71章 軍餉制度第205章 賣軍火的本錢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266章 喬治國王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137章 風格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215章 震旦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152章 蒙匪第341章 人口競爭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309章 在全州第52章 勇奪沈旦堡(二)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205章 賣軍火的本錢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29章 青木宣純大佐(上)第40章 沈旦堡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63章 誰不想做軍閥?第14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245章 下南洋第35章 投奔俄軍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110章 奉天巡撫蔭昌第121章 秋山真之(一)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31章 心血來潮第168章 光復革命之炮轟山海關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
第209章 漢武第239章 玉溪與霞飛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209章 漢武第168章 光復革命之炮轟山海關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35章 投奔俄軍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211章 最忌諱的那場大屠殺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36章 彌天大謊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94章 遼陽會戰(三)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225章 總理何在?第14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143章 立藩第35章 投奔俄軍第36章 彌天大謊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19章 前洞嶺伏擊戰(下)第19章 前洞嶺伏擊戰(下)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261章 偉大的斯大林第19章 前洞嶺伏擊戰(下)第25章 又要殺人越貨了第276章 盤古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127章第144章 撫順的刺痛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309章 在全州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71章 軍餉制度第205章 賣軍火的本錢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266章 喬治國王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137章 風格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215章 震旦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152章 蒙匪第341章 人口競爭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309章 在全州第52章 勇奪沈旦堡(二)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205章 賣軍火的本錢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29章 青木宣純大佐(上)第40章 沈旦堡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63章 誰不想做軍閥?第14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245章 下南洋第35章 投奔俄軍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110章 奉天巡撫蔭昌第121章 秋山真之(一)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31章 心血來潮第168章 光復革命之炮轟山海關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