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

1936年10月10日上午8點30分,帝國的第一枚原子彈“盤古”試爆。

宋彪昨天夜裡幾乎就沒有睡,上午簡單的用餐之後就一直在書房裡等待消息,直到8點42分,國防大臣陳其採才親自手持絕密電報走進御書房,將報告呈遞給宋彪,稟告道:“皇上,試爆成功了。”

聽到這話,宋彪不免長長的鬆了口氣。

憑心而論,帝國在覈武器的投入規模上絕對不像美國當初的開銷那麼大,畢竟有成功的模式可供參考,而且耗時更長,準備週期更長。

從震旦大學開設核物理系至今,帝國爲此已經準備了整整二十五年。

陳其採續道:“稍微具體的一些數據報告可能還要等兩個小時才能送過來,大約等到月底,中核院纔會給出一個更爲全面的估測和研究報告。”

宋彪很滿意的頷首道:“能成功就已經是很不錯了,每一位參加工程的研究人員都要獎勵,不過爲了保密起見,這些事還是要秘密處理。儘快將初步的評估報告交上來,另外,你去通知內閣讓顧總理前來覲見。”

陳其採默默點頭,這就退出了御書房。

等他離開後,宋彪讓陳嘉佑將201S02工程的簡單介紹信息都整理出來,做了一份初步的簡報,蓋上絕密的章印。

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中央保密局就將最新緊急統計的測試數據呈遞上來。也就在這時,顧維鈞臨時推掉了兩個行程和會議工作,匆匆抵達中央宮宣政園覲見。

召見他進了御書房後,宋彪並沒有急着將消息告訴他,因爲內閣直到現在也並不清楚這裡面的很多事。

讓人給顧維鈞賜坐之後,宋彪才和他說道:“今天找你來,其實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說起來也是一件好事,很好的事。”

顧維鈞笑道:“如今帝國好消息連續不斷,每日不停。可真正讓陛下稱之爲很好的事,臣下真是想不到,想來一定是真正的好事,舉國之盛事,那當是可喜可賀,臣下當先恭賀皇上。”

宋彪則道:“不管是你,還是前任歐陽賡總理,包括第一任的唐紹儀總理,你們都知道帝國201工程有特殊的直屬保密局管轄的絕密分部工程。這些工程大體也都是和軍事有關,爲了保密起見。內閣通常也不需要通報,而內閣只需要對保密局按預算撥款即可。在這一系列用S編號的特殊工程,201S02工程以及與之配套的其他三個工程前後跨度長達十五年,從有201工程以來就一直存在,如今這個工程算是初步成功了,在這十五年中,內閣爲此總計支付了超過7億中圓的開支,軍部和內廷調撥的經費加起來也超過了10億中圓,如此巨大的開支足夠我們建造十幾艘皇帝級高速戰列艦。其實。這些還只是一部分,在過去十年中的很多政府基建投資也是圍繞這個項目而運轉,比如說劉家峽水電站、龍羊峽水電站、神木縣火電站等等,如果將這些項目都加入進來,我們爲此的總開支估計超過了50億,想一想也真是很可怕,可這個世界上就是這樣的道理。有付出纔能有回報,如今這個計劃終於有了第一步的成功,既然是在你任上成功,你也必將留名青史。”

顧維鈞既是驚訝。又很不解,實在想不出什麼樣的工程需要如此龐大的開支,就繼續問道:“不知道皇上所說的這個201S02工程到底是什麼樣的項目?”

宋彪道:“簡單點說就是一個炸彈,只是威力比較大。如果咱們以軍隊常用的TNT炸藥爲計算單位,這樣的一枚炸彈大約有六百公斤,實際的威力則相當於2萬噸的TNT。這就意味着,我們一架很常規的轟炸機都可以載着它飛到敵軍上空,一次性消滅幾十萬的部隊。”

顧維鈞大爲震驚,驚訝的幾乎說不出話來,他當然不敢相信皇上所說的這番話,只是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

宋彪知道他想不明白,將陳嘉佑整理的一份簡報交給他,道:“你看完之後就明白了,這份資料只能在這裡看,看完之後就會繼續交給保密局保管,一個字都不準泄露出去。”

顧維鈞自然明白這個情報的重要性,謹慎的頓首稱是,將這份關於對核武器簡介的報告仔細的翻看一遍,這才大概明白了皇帝所說的這種秘密武器到底是什麼。

等他看完,不免大呼一聲道:“皇上啊,既有此物在,國家何愁天下爲敵?”

宋彪微微頷首,頗爲贊同的感嘆道:“是啊,此事一直以來都是由我親自負責,你身爲總理也不知情,如今成功了自然要通報於你,讓你心中也有一個底氣,不用太擔心蘇日等國的戰爭威脅,當然也不適合過於緊迫的強硬,這裡面的尺度,外相出身的你自然可以把握的非常好。按照中央政府和軍部現有的總支出規模,這樣的核彈每年大約可製造六到十枚左右。如果有需要,戰爭時期全面增加開支,預計能達到每年二十枚左右的程度。”

顧維鈞這才明白核彈雖好,造價卻很高。

他大致思索了一段時間,和宋彪問道:“皇上,能否緊急增加開支預算,先將核彈的規模增加到百枚左右?”

宋彪擺了擺手,道:“這個東西有它的一定客觀規律,我們目前有一個反應堆用於發電,只要有工業原料,基本能自產炸彈級的特殊材料,每年造六枚左右的成本並不高,主要開支是繼續用於新的研究,以及日常的維護。核彈的日常維護開支很高,所以。增加的太多也不是很好的事情,就按照目前的速度慢慢累積,大約積累到三十枚左右,基本就足以消滅任何對手的作戰意志。”

顧維鈞覺得自己還是不問此事爲好,因爲201S系列的工程具體情況如何,內閣一概不得而知,每年固定撥款加起來也就是3億中圓的規模,而且這個款項通常是由四大政府信託公司和國外債券投資收益對等支付,對中央財政的影響很小,加上軍費開支。201S工程的總開銷每年也不過4億中圓,帝國內閣還是承受得住。

既然承受得住,內閣自然不可能因此和皇帝頂撞,畢竟這些都是皇帝親自負責的事情,絕對輪不到他們管。

顧維鈞默默點頭稱是,又道:“此等事宜一概皆是皇上親裁,但凡所需,臣下當盡忠而爲,絕不敢有任何疏忽怠慢。”

宋彪也不是很在意的嗯了一聲。道:“反正是個高興事兒,你注意保密就是了。國之利器,不可輕示於外,如果蘇日知道我國已經研製了這樣的武器,同樣立項加緊研製,三四年間成功,最後吃虧的說不定就是我們,所以,你不需要再告知他人。”

顧維鈞再次點頭稱是。

此時的顧維鈞內閣已經很穩定,宋彪也親自出面說服了曾經和顧維鈞競爭總理的陳其採、楊兆麟等人。說服他們作爲國內和光復黨的政治精英繼續留在內閣效力,而宋教仁則繼續他的組黨之旅,試圖進一步整合小黨和地方黨派,真正組建一個能與光復黨相抗衡的在野黨。

相對於1935年的經濟衝突和不穩定,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匯率提升對經濟的短期衝突影響已經逐漸減弱,而中美英法六十多個國家地區簽署的《上海國際貿易公約》的作用則開始顯現。時隔六年,中國對英美等國的出口重新開始大幅度增長,帝國龐大的國際貿易順差仍然是歐美短期難以扭轉的局面。

對於歐陽賡內閣後期因爲中央投資項目大範圍增加而導致的部分貪污問題,顧維鈞上臺之後也承諾推動《國家廉政法案》的修訂案。繼續加強反貪處理,採取雙向處罰原則,不僅對貪污官員、公員收取十倍以上的處罰,對賄賂人員也將收取超過二十倍的處罰,並對造成國家及國家利益損失的情況提起更高的刑事審判。

這是一個主義的時代。

德國有國家社會主義,蘇聯有共產主義,法國有左翼主義,美國有保守主義和自由資本主義,中國則有自由民族主義。

光復黨的導向就是自由民族主義,但又吸收了左右兩翼思想和政策,屬於中間政治黨派的自由民族主義,國家政策則屬於典型的功利主義,部分政策保守,部分政策自由,一切有功利主義而論。

在顧維鈞上臺之前,爲了爭取全國2477萬選民的投票支持,他做出了很多承諾,其中也包括進一步增加福利體系,在人均收入和最低收入的增長呼聲要求不高前,顧維鈞吸收左派主義思想,提出在任期內建立全國性的工農社會養老保險,下一個任期則將要建立全國性的公立醫療機構和全國醫療保險。

宋彪對他這樣的政策導向還是很滿意的,中國發展到今天這種情況,確實也需要和英美德法那樣建立初步的社會保障體系,畢竟中央政府有錢,中國的勞動力人口也年輕化,並且年輕人口的教育程度也在逐漸提升,完全撐得起這樣的長期負擔。

這時,內廷一等內侍官陳嘉佑中將再次步入御書房,向宋彪稟告道:“皇上,章駿已經提前飛回中央機場,因爲有急事彙報,他希望能提前覲見皇上。”

“哦?”

宋彪還挺奇怪的,原先章駿發電回報說是兩天後才能回到國內,他將書桌上的檯曆記錄翻看一眼,確認今天並沒有其他特殊的事情,就同陳嘉佑吩咐道:“那就上午接見吧,你另外通知蔣雁行,讓他下午過來吧。”

陳嘉佑點頭稱是。

等陳嘉佑離開御書房,宋彪繼續同顧維鈞問道:“你今天有什麼緊急的行程嗎?”

顧維鈞回答道:“下午央行和中央調研局要舉行一場針對近期地產價格上漲是否過快的論證會,臣下晚上直接拿到論證報告即可。也不是必須要參加。”

宋彪頷首,卻道:“這種事情還用討論嗎?顯然是上漲過快,去年就漲了近一倍。這種事連我都很清楚,內廷在上海也有一些物產,均價漲了近一倍,一年就漲了這麼多,明顯是很不正常,你們要讓百姓如何安居樂業?中國不是歐美,外國可以允許的事情,我們未必就能允許。幾千年之傳承,德政仁政之國,豈能坐視百姓無家可居?房子漲價厲害可以調控,也可以增加居民住房供應,至少要讓普通百姓有房可住,是不是這個道理?”

顧維鈞謹慎的答道:“皇上所言甚是。”

暫時正好沒有其他的事情,既然顧維鈞今天也沒有太多的事要忙,宋彪就讓他陪着自己去御書房西側的慈政園轉一轉,走一走。散散步。

宣政園是中央宮的正宮,位於正宮的皇極殿西側。也是皇帝日常工作和居住的日方,宣政園繼續向西就是慈政園,這是一個傳統的江南園林,人工堆砌了規模宏大的假山的一條蜿蜒仿真的山溪,又稱溪園。

宋彪平日若是看書或者辦公累了,就會到慈政園裡走一走,有時若是不太正式的聚會也會在這裡置辦。

在溪邊散步片刻,宋彪在心裡整理一番思路,這才和身邊的顧維鈞叮囑道:“中國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是不同的。我們不能單純的發展資本主義,也不能單純的發展社會主義,這就意味着我們必須走一條中間路線,所以,我們現在提倡自由民族主義路線。要自由,也要民族,而中國的民族精神和政治傳統是一貫的。這就是仁政思想。我們必須給予國民更爲富足的生活,讓百姓更爲富有,人人得以安居樂業,人人富足。房價上漲固然有利於經濟的增長和解決就業。但如果讓百姓居無定所,家無片瓦,那就是不對的。中國文化之精髓就在於中庸和仁政,中不偏,庸不易,不偏不便,堅持公正平和之政策而不偏移,不變換,持之以恆,此乃中庸之道。仁政者,兼濟天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必須要貫徹這一思想,撫卹百姓,照顧窮困者,扶持善富者,持以公正之理,善待各國,無分弱窮富強。之於房價一事,我以爲必須儘快予以平衡和調控,讓房價迴歸良性增長,但靠政府出臺政策抑制房價只能是治標不治本,政府應該做的是提供更多的公屋,廉價租給百姓,讓百姓可以住在更好的環境裡,在農村,在城市,政府都當有所支出。只是我們也當要限制政府的權責,過大的政府不好管,貪污舞弊之事也會層出不窮,所以在公屋之事上,應該由政府撥款捐助社會機構負責,而不是直接由政府負責,同時也要號召社會各界共同興辦公屋。”

顧維鈞一直在很謹慎的思索,等宋彪說完這番話,他才答道:“皇上所言甚是,臣下回去之後一定加緊論證此事,待內閣確定,國會批准之後,政府必當全力督辦此事,以仁政爲政府之中心施政愛民。”

宋彪點頭,並沒有繼續在公屋和房價這個問題上討論下去。

房地產投資總是市場投資的一個主要渠道,這很正常。

每個時代都有一批特殊的致富者,帝國這個時代裡的富裕者最早來源於大豆時代,那還是一戰之前的事情,當年闖關東種大豆致富者多不勝數,東北那年月之中靠倒賣大豆、煤炭、鐵礦、柞蠶絲而致富的人更多。

此後的另一個風起雲涌的階段是帝國175項工業計劃,一大批中小企業家和技術工程師被175項點中,在政府的支持下創辦起大量的新型企業,由此拉開了帝國現代工業的大幕。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不管是炒股票的,還是倒賣煤炭大豆的,因此而積累起鉅額家底的人很多。

社會發展之中,國家經濟開放,富庶的國民總是會越來越多,他們的資金需要尋找投資的渠道,而整個國家的中產階層數量開始增加到更高的水平,成爲國家的支柱,他們的財富也需要一個更合理的投資渠道。

這種渠道之中最簡單的莫過於房地產,特別是像上海、北京、廣州、瀋陽這樣的大城市。房子的價格總是向上漲的,而要緩解這種上漲,除了出臺一些限制性的稅收政策進行調控外,最根本的辦法還是爲國民創造良好的投資渠道,比如說證券、企業債券市場的穩定發展,對於絕大多數的國民而言,最簡單的投資理財和保值渠道則應該是國債。

國債的利息適當提高,這本身就是一種最簡單的理財。

除了在匯率提高時期,宋彪對顧維鈞內閣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提議要求穩定國內經濟秩序外,在這兩年裡。宋彪一直沒有和顧維鈞就內閣的工作做過太多的探討,也沒有太多的建議和要求。

這並不是宋彪對顧維鈞內閣的工作都很滿意,而是他希望中國的君主立憲制能夠繼續穩定的向前推進,中央內閣政府應該有擔當,有錯就要承擔錯誤,只有這樣,中國的民主和自由,以及中國的君主立憲體制和法制建設才能穩步發展下去。

今天正好有這樣的時機,宋彪還是決定同顧維鈞就內政問題討論一番。採納與否都看顧維鈞自己的想法,他並沒有強壓於內閣的設想。

兩人就在念慈園的溪流邊散步。邊走邊談,也會找個地方坐下來促膝而談。

顧維鈞內閣在外交上的工作一直是把握的很準確,特別是在亞盟建立之後的這兩年裡,對外工作抓得很好,也開始逐步加強對中印邊境的尼泊爾、錫金等國的滲透和影響,對緬北撣邦高原地區繼續採取分化政策。

帝國將中央外援主要集中在伊朗,同時要求伊朗承擔更多的亞盟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責任。

只是在內政上,顧維鈞內閣基本還是延續了前任歐陽賡的大體政策,並沒有根據帝國的發展推進新的想法。全國電網計劃是唯一的新政規劃,這同樣也是歐陽賡內閣時期就已經制定的方向。

就利用這個機會,宋彪對此也做了一番批評。

帝國發展到今天這個水平和國際地位,過去的規劃已經很難適應今天的情況,比如在貧富差距上,現在肯定比以前厲害,隨着世界各國的經濟狀況逐漸復甦。想要繼續保持帝國的科技領先地位就必須要有更大規模的投入和政策引導。

教育、安全、經濟、醫療……在各個方面,帝國其實都面臨着一個新興的大變革,如果提前做好這方面的改革,帝國就還能平穩的發展。如果不能提前做好這些工作,社會矛盾就會激化,國家發展也會遭遇障礙。

宋彪對此有他的一些看法,首先,他提倡建立一個“中等稅收、中等收入、中等福利”的三個中等國家,繼續推行中高等職業教育的普及化,促使帝國更多的偏向於工業國,而不是金融國,中國的人口太多,金融服務國並不能真正的解決大部分的就業問題,哪怕是英國也做不到。

所以,中國的目標還是要成爲一個領先世界的工業強國,做一個“中等稅收、中等收入、中等福利”的發達國家,而這種三個中等的政策也最有利於工業的發展,稅收、收入、福利越高,對於工業發展的障礙也就越大,反之則容易使國家工業整體水平過於集中在低等工業和基礎輕工業領域。

圍繞着這個目標,帝國必須要有全國公屋計劃和全國性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國家福利的特徵不是高,而是全,對所有人都要平等和全面,但又不過於太高,以免對政府財政造成過於龐大的壓力,反而拖累國家經濟的長期競爭力,使得政府能夠長期保持在中等稅收的國家經濟環境之下。

從唐紹儀內閣時代開啓的175項工業計劃和1540教育計劃,到今日顯然已經是非常不合適了,工業計劃一定要調整,要制定一個新的十年長期工業發展綱領,通過市場政策,而不是政府直接投資來扶持企業的發展。

隨着全國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的發展,帝國現在更需要建立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等學府和一大批更爲嚴格、高效、優秀的職業院校。

特別是高科技和高素質的人才培養上,帝國應該建立一個更全面的國家精英人才戰略。

過去中國對海外公費、自費、社會資助留學都是追求量的增長。每年要求派遣一萬人,現在則要追求萬人讀博士的新層次,繼續通過公費、自費、社會資費的方式向海外每年推選數千名博士留學生,保持在海外的萬名博士留學計劃。

宋彪的設想就是啓動一個“萬海博”計劃,不管是本國外派留學生,還是邀請外籍博士來華工作、創業,總體要保持每年一萬名海外博士進入中國工作的幅度,本國博士教育也要進一步加強,讀研讀博的經費還是由國家出資一半、貸款一半,本科、高專教育需要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得到足夠的助學貸款。中等專科則繼續保持義務制免費教育。

在科研領域,201工程還是要繼續擴大規模,要對企業科研給予稅收扶持和政策扶持,要給予專項資金貸款,要通過建立新的工業計劃,同201工程相互緊密配合,相互保障工業和科技的共同進步。

宋彪的想法屬於比較浪漫主義的,不一定就真的可行,即便他這樣的計劃都通過了。內閣如何規劃和執行也是很困難的事情,所以。他也並不要求顧維鈞總理都按照他的設想來推進。

他當然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對國內現有的問題仔細推敲之後提出的建議,何況他畢竟是皇帝,只要他願意,隨時可以廢除現任內閣。

顧維鈞很是慎重的一直都在仔細聆聽,其實這些建議對他啓發很大,也似乎是給他指明瞭方向,他肯定是一個很優秀的外交官,但作爲總理大臣還是缺乏自己的一種獨特的執政思路。

他只是覺得皇上的這番建議過於恢弘。真要事無鉅細的都辦妥辦實在,難度實在太大,回想當年,似乎也就是唐紹儀內閣開啓過這樣恢弘的大局面,但那是百廢待興之時,不得不這麼做,國家從上至下也是齊心合力。

這時。中央軍事情報部的總長章駿已經到了宣政園,正在等待皇帝的接見,住在通州的蔣雁行也在路上,半個小時後就能抵達。

宋彪這就起身同顧維鈞做最後的叮囑道:“維鈞啊。身爲帝國的總理大臣應當要有一種開拓萬里江山的大氣魄,古之以來,身爲名相者皆以改革稱著於世。你是中國之總理,而不是法國、日本那種小國之總理,你要治理的不僅是一箇中國,也是半個亞洲,甚至是一個亞洲和半個世界,你當要有那種氣吞萬里的氣魄方能對得起你的機遇啊。”

顧維鈞默默點頭稱是,心裡不斷盤索着今日皇帝所說的這一切。

他心裡也明白,皇帝所說的這些大計劃固然很難辦理,但也基本就將代表他這位總理近十年,甚至是十五年任期中所需要辦理的一切。

如果他能辦成,辦出精彩,不僅帝國自此一躍而真的成爲天下霸主,他這位帝國總理在歷史中的地位也將超越前面兩任,超越他的岳父唐紹儀,成爲帝國開國以來最爲著名和功績最高的名相。

說起來,顧維鈞當初能在黨內選舉中勝過陳其採、汪兆銘,除了因爲他是皇帝內廷總長出身,和陳其採、汪兆銘一同隸屬帝派中堅,分散了帝派的支持外,又是外相出身,控制着自己的外務派系,唐紹儀在帝國和光復黨中的餘威也是很重要的支持。

說完最後的這一番叮囑,宋彪就讓顧維鈞陪他一起去見章駿。

章駿。

這倒是一個值得說起的人物。

這位從東北軍部參謀二局起步的情報頭子,基本沒有打過真正的大仗,進入軍中之後就一直在情報機構工作,如今已在情報世界中浸淫了近三十載。

日本軍部情報處將這位情報頭子代稱爲“章魚”,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章駿和中央軍情部的一個特徵,那就是情報網絡的四通八達和隱蔽。

帝國的情報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深受重視的,每年都要從軍隊和高校中招募數千人在山西中條山基地進行秘密訓練,大部分的情報工作人員從青年軍校時代就會被髮掘出來,秘密培訓成才。

寬裕的經費也是帝國情報工作發達的一個重要助力。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帝國的情報機構都能招募外國職員和雙面間諜,即便是在蘇德日這樣的國家,帝國情報機構也拖了一批重要人員下水,時刻盯着各國的軍事、科技、政治、間諜等各種訊息。

在帝國最主要的中央軍情部、中央情報總局、中央保密局三大情報機構和頭目中,章駿的資歷最深,又是東北軍時代的參謀官和內廷情報官出身,以最得皇帝信任而著稱。

當然,他也確實值得皇帝信任。

這個人極禁女色,不貪財。不好賭,沒有任何品行不良之處,每天24小時之中20個小時是在軍情部度過。

宋彪回到宣政園的御書房,見到章駿之後就讓他和顧維鈞坐下來,宋彪自己也很隨意的坐在軟塌上,同章駿問道:“你怎麼提前回來了?”

章駿答道:“原本計劃中間抽空去也門一趟,臨時取消了這個計劃。”

宋彪感嘆道:“也門的情況也亂啊,埃塞俄比亞那邊同樣不是什麼好事,只是眼前最令人擔憂的還是西班牙。所以說法國這個國家頭腦不清醒。不管是蘇聯還是德國控制了西班牙,對他都是百無一利。只有害處,對此應該全力予以防範,可他們倒好,當起了甩手掌櫃,還任何蘇聯將人和武器都輸送到西班牙。”

章駿也頗爲不滿,道:“我們已經兩次勸告法國和我國保持統一立場,但阿爾卑.勒布倫總統認爲西班牙左翼政黨和他們具有聯盟性質,表面上是同意和我國保持一致,實際上還是暗中給蘇聯開通航路。”

宋彪嘲笑道:“現在連法國也開始腹黑了。”

章駿想了想。答道:“皇上,法國本來就是一個很腹黑的國家,只是腹黑的伎倆過於粗陋了一點而已,如今這種情況是指望不了法國啦。我回國之前已經和西班牙海外殖民地軍事武裝的指揮官佛朗哥將軍達成了一致的協議,只要我國全力支持他消滅極左勢力,他願意長期和我國保持極其親密的關係,並且承諾保證我國在西班牙及其殖民地的一切特殊利益。”

宋彪想了片刻。同章駿、顧維鈞一起強調道:“中國和西班牙的關係仍然可以再進一步的發展下去,想要牽制美國的門羅主義,我們就必須要聯手西班牙,想要牽制英國在非洲的霸權主義。我們就必須聯手法國,牽制住他們,我們才能更爲輕鬆的發展。中法之間的問題已經是越來越多,特別是在中英和法英的關係不斷改善之後,以及中法經濟糾紛的增大,中法之間的矛盾已經大於合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更應該積極加強同西班牙的合作,正是因此,對於西班牙目前的這種情況也就必須要給予強有力的干預,我建議在亞盟範圍內抽調退役軍官和士兵,組建自由聯軍進入西班牙作戰,扶持完全傾向於我國的政府上臺,遏制西班牙倒向極左或者極右翼。”

顧維鈞謹慎的思索了一段時間,同宋彪回覆道:“陛下,臣擔心此事會徹底計劃我國同蘇德之間的矛盾。”

宋彪則道:“我們過去還是比較擔心激化中蘇與中德矛盾的,現在則沒有這個必要了,蘇聯這個問題遲早是要解決掉的,乘着我們現在優勢最大的時期,不妨可以下狠手直接夷平。考慮我們還可能干預埃塞俄比亞的問題,那我們和意大利的矛盾也會徹底激化,和德意法西斯同盟的矛盾激化也是遲早的事,我總是說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份上,矛盾激化是遲早的事,那不妨在這一前提下儘可能地追求利益最大化。”

章駿先答道:“皇上聖明。”

顧維鈞暫時不知如何回答,考慮一番才答道:“皇上所言甚是。”

宋彪心裡還在考慮其他的一些問題,過了片刻才同兩人詢問道:“你們覺得如今是否應該和法國中斷同盟協約?”

這番話倒是讓章駿和顧維鈞感到驚訝不已,雖說自阿爾卑.勒布倫和法國激進共和黨上臺以來,中法關係一直在開倒車,但還真的沒有進入到那種要中斷同盟關係的地步,從現階段來看,不管是對法國,還是對中國,保持中法同盟關係都是利大於弊的事。

兩人沉默不語,覷覷相視,誰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其實,宋彪考慮結束中法同盟關係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情,只是現在正好有了這樣的機會而已,一旦中國結束了中法同盟關係,實際上就有機會徹底擺脫二戰的威脅。

只要中國願意,中國甚至可以在整個二戰期間都保持騎牆的政策,不受戰爭的影響。

哪怕必須參戰對付日本,中國在打完日本之後也可以繼續觀戰,而不是派兵參加歐洲戰爭,除非英法繼續對中國給予極大的退讓。

這顯然纔是最有利於中國的局面。

中國發展至今,已經沒有必要通過二戰的強力表現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和實力,乘着二戰繼續大撈一筆,一躍成爲世界最強帝國纔是王道的選擇。

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83章 有炮無彈第81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一)第336章 扶不起的法國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270章 領導亞洲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348章 宣戰之前(下)第226章 百年基業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127章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5章 新的弟兄和戰友第12章 關東胡子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57章 蔣家窯戰役(一)第260章 邁向二戰的一年第331章 新秘書長第52章 勇奪沈旦堡(二)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169章 非戰而屈人之兵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120章 塾師第91章 真金白銀第58章 蔣家窯戰役(二)第317章 西南,阿薩姆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313章 一切剝削階級都將滅亡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137章 風格第90章 奇襲遼陽(二)第191章 釣魚島屬於中國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第256章 1958第132章 旁觀者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82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二)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116章 汪兆銘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23章 彪爺的兵營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12章 關東胡子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168章 光復革命之炮轟山海關第42章 黑溝臺會戰(一)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127章第336章 扶不起的法國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132章 旁觀者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39章 滿洲步兵團(下)第33章 爲了去瀋陽第325章 亞盟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代第182章 日韓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309章 在全州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43章 兵者,詭道也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141章 安奉軍而不亂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135章 配股
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83章 有炮無彈第81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一)第336章 扶不起的法國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270章 領導亞洲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348章 宣戰之前(下)第226章 百年基業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127章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5章 新的弟兄和戰友第12章 關東胡子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57章 蔣家窯戰役(一)第260章 邁向二戰的一年第331章 新秘書長第52章 勇奪沈旦堡(二)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169章 非戰而屈人之兵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120章 塾師第91章 真金白銀第58章 蔣家窯戰役(二)第317章 西南,阿薩姆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313章 一切剝削階級都將滅亡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137章 風格第90章 奇襲遼陽(二)第191章 釣魚島屬於中國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第256章 1958第132章 旁觀者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82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二)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116章 汪兆銘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23章 彪爺的兵營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12章 關東胡子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168章 光復革命之炮轟山海關第42章 黑溝臺會戰(一)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127章第336章 扶不起的法國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132章 旁觀者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39章 滿洲步兵團(下)第33章 爲了去瀋陽第325章 亞盟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代第182章 日韓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309章 在全州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43章 兵者,詭道也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141章 安奉軍而不亂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135章 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