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

瀋陽的東陵衛俗稱東大營,明代就是駐軍重地,此後一直是滿清八旗營在東陵一帶的駐營,營區已有兩百餘年的歷史,規模龐大,稍加改修就是很合適的新軍營區。

在宋彪遷入此地之前,俄軍第一集團軍和第五集團軍陸續都曾將這裡作爲駐軍總部,在第五集團軍替換宋彪的第14軍駐軍遼東半島後,宋彪就正式撤回到東陵衛的軍營區。

此時的滿洲步兵師已經按照宋彪的意見,在新滿洲步兵師的舊部基礎上改編爲俄國遠東軍第15軍,也可以翻譯爲“東北新軍”,下設六個步兵團、第1炮兵旅、第1預備炮兵旅、第1山地旅、第1騎兵旅、第1運輸旅、第1工兵團、第1偵察團、軍部指揮一團、軍部指揮二團和四個民兵大隊。

全軍編滿總計要5.8萬人。

宋彪是一個舉重若輕的人,所謂舉重若輕就是能派給別人做的事情堅決派出去,自己只抓着大的方向和最重要的幾件事,比如說軍事訓練和軍官培訓。

因爲是沿用了此前新滿洲步兵師的舊部,阿列克謝耶維奇.布魯西洛夫上校、馬爾託斯中校和帕基洛夫中校等人繼續暫時在第15軍任職,軍部參謀一處也依然是屠瓦涅爾少校負責,參謀二處則照例由蔣方震負責,馬爾託斯中校擔任軍訓處總教官,一貫和宋彪不合的鄧尼金少校被調離出去。不再負責全軍的訓練工作。

宋彪還是繼續採用原有的規劃。通過依附俄軍發展的方式加快自己部隊的正規化建設,包括全軍培訓也全面採用俄軍莫斯科步兵士官學校、騎兵士官學校和總參謀軍事學院的教材。

在遼陽會戰和此後的遼東反攻戰中,宋彪最早在黑溝臺會戰之前招募士兵就特意錄取了一批讀過書的識字青年,歷經戰火的洗禮,陸續都提拔起來擔任排長、連長職務,並且爲他們專門開設了一個士官速成班,由他親自擔任總教官。

這些人中有一個叫郭鬆齡的新兵連長,作戰勇敢,在此前開設的士官速成班中就已經脫穎而出,總之。看起來是一個很不錯的人選。

在蔣雁行等人的熱情邀請下,宋彪這段時間也再次招攬了十四位從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青年士官,在各團擔任教導員,其中不乏像吳祿貞、劉文錦這樣的革命青年。宋彪將吳祿貞提出來擔任文化教導員。負責民族主義和現代國家主義的教育工作,以及文化課的普及工作,更多的事情則暫時不在他目前要考慮的範圍,也沒有給吳祿貞時間和他談那些貧瘠的、初級的、懵懂的革命理論。

至於在賺錢的這個領域,宋彪一貫是沒有閒着,一路打到遼東半島,他順手將日本人在遼東半島強佔的那些物資、地契、碼頭都奪取到自己的手中,順道繼續通過俄軍的幫助將鞍山的三十年煤鐵專營權也買了下來。

前前後後,他在整個東北佔了四萬三千垧地,受戰爭的影響。除了撫順、通化和渾江一帶,其餘的田地都搶在7月份之前種了這一季的玉米,他將這些地分拆給六家米行經營,總行是位於瀋陽的裕豐行,各地的煤鐵礦則統一劃歸遠東煤鐵公司經營,通過馬德尼道夫將軍的介紹,從俄國洋行聘請了一位叫米久諾夫的大班擔任總經理,又將在這家洋行擔任買賣的早期留美幼童的容星橋請過來擔任副總經理。

戰爭是一場暴利運動。

宋彪在這場戰爭中奪取到的利潤幾乎讓他一躍成爲中國的首富,雖然此時還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這一點,而他甚至也沒有花費多少精力用於賺錢。精通俄語,以及在俄軍中的特殊地位讓他很輕易的招攬了一批俄國商人爲他工作。

想要發展的快,將事情全部分派給合適的人負責,這就是宋彪舉重若輕的基礎原則。

清晨的陽光灑落在整個東陵衛營區的各個校場上,在這個駐紮着三萬餘名中俄兩**人的地方。每天早晨的訓練都是那樣的熱鬧,甚至是有點混亂。

這些天裡從各地招兵站補充進來的新兵太多。新兵營的訓練總是像是一場滑稽喜劇一般充滿了各種喜感,宋彪一大清早就起牀了,雖然要忙碌的事情好像很多,逐一分派下去後,他也就騰出了足夠多的時間去關心他最在意的事。

帶着自己的警衛營,宋彪穿着一身灰白色的俄軍夏季高級軍官制服和嚴肅光滑的黑色鹿皮軍靴,領口還是那枚聖喬治十字勳章,軍刀上因爲鑲嵌了聖安娜勳章,也成了象徵勇敢和高貴的聖安娜軍刀,實際上還是庫羅帕特金總司令官閣下親贈的那柄恰希克黃銅柄軍刀,只是裝飾比過去更爲奢華。

他就如此冷峻而刺眼的站在校臺上,用望遠鏡縱觀全軍的訓練,背在身後的左手裡提着黑黝黝的馬鞭,似乎是隨時準備抽人一冷鞭子,讓每一位帶隊訓練的士官都感到畏忌。

在他這樣高貴的強者面前是沒有人種論的,不管是俄國人,還是中國人,日本人,或者是法國人、德國人,面對他這樣的青年之名將風範,誰都得低下頭顱。

他接待過原先跟隨日本滿洲軍第一軍的歐洲觀察團,也接待過跟隨俄國第一集團軍的德法觀察團,德法觀察團的那些外國武官在後期決戰中都是主動邀請在他的軍隊裡觀戰,沒有哪一個將領,沒有哪一個外國武官敢於在他面前暴露那種盎格魯撒克遜的高貴感。

軍人是用刺刀說話的。

宋彪的刺刀亮瞎了整個世界,至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日俄戰爭將會是人類歷史上被討論最多的戰爭。而別奧.弗拉基米爾.宋將軍則註定是這場戰爭中最大的爭論點。

當他站在校臺上縱覽全軍的訓練,士兵和將領們除了害怕之外,還有一種空前的自信,跟着“亞洲拿破崙”打仗的感覺是很瘋狂的,人類對於名將的那種崇拜永遠未曾停止過,永遠是最爲熱衷的頂禮膜拜。

現在已經沒有人敢於和宋彪爭論四期訓練法的優劣性,哪怕是曾經擔任了俄國騎兵學校校長的阿列克謝耶維奇.布魯西洛夫上校也不敢,在俄國遠東軍第15軍,這裡的一切都是宋彪說了算的。

他只要簡短的吩咐一句,就會有無數人跟在後面去執行。恨不得立刻將他的要求和指示變成現實,不管是俄國兵和俄國將領、參謀軍官,還是蔣雁行、趙庭柱這樣的中國士兵、將領、參謀軍官。

在宋彪舉重若輕的指揮棒和黑黝黝的馬鞭之下,整個遠東軍第15軍就像是一輛完整的馬車瘋狂前行。在每一個點滴中都嚴格按照宋彪的要求發展下去。

在晨光的照耀下,宋彪冷漠的看着眼前的數萬名士兵和他所有的部下,金色的光芒照在他年輕且如劍劈一般剛硬平滑的臉頰上,在他那雙明亮銳利的眼睛裡反射出彩色的斑斕。

他就這麼冷峻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確認自己的要求是否得到了最好的貫徹。

超過一萬五千人的新兵被填塞到部隊中,讓部隊進了一個嶄新的調整期,帶着某種奇特的掙扎在校場上展現出各種不協調,但這些很快都會成爲歷史的一部分。

宋彪對此已經是深有經驗,只要堅持練下去,也許在半個月之後。部隊就會變得更具整體性,他將會再次見到那種整齊劃一的場面。

那將是振奮人心的一刻。

這就是隊列操練的意義所在。

夏季的好處就是可以無所顧忌的操練全軍,特別是東北的夏季,宋彪正在加緊調整他的季節性訓練規劃,在近期安排更多體能訓練,要求士兵每天完成至少五公里的越野訓練,有時候要攜帶行軍負荷,更多的時候不用,至少目前還不需要讓士兵練的那麼痛苦。

這絕對不是紅軍的專利,傅作義在**也是如此要求自己的部隊。所以,體能訓練並不是決定戰鬥力的關鍵因素。

關鍵因素在於所有人都要練,爲了做出最好的示範,甚至連宋彪都要帶着警衛營參加越野訓練。

對於自己的部隊,宋彪一貫強調將士同等的大家庭觀念。同甘苦,共患難。紀律要嚴明,下級要嚴格服從上級,上級也要體貼下級,要建立一支彼此之間都有感情的鋼鐵部隊。

宋彪漸漸將他的注意力轉移到楊鐵生的第4步兵團,這是一支幾乎沒有參加過任何戰鬥的部隊,但也是唯一嚴格按照四期訓練法實施軍事訓練的部隊。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楊鐵生在通化完成了六個新兵營的訓練,爲宋彪在戰後補充了1.1萬人的新兵,而他自己也很狡猾的抽調精銳填補到自己的步兵團裡,他麾下的20位連長和73位排長都在通化參加過前三期的士官速成班。

考慮這個步兵團的特殊性,宋彪將蔡鍔派遣過去擔任教導員,和楊鐵生配合工作。

雖然幾乎沒有參加過任何戰鬥,但僅從訓練的表現來看,楊鐵生部的第4步兵團確實是很不錯的一支部隊,仔細的看着他們的訓練表現,宋彪就在心裡琢磨是要給他們找一個練兵機會。

在從旅順回來的途中,宋彪順道安排趙庭柱帶兵配合一個騎兵團在遼中縣將馮麟閣的土匪武裝打的一敗塗地,可惜張作霖的那一股部隊縮在新民府的承德縣、廣寧縣一帶,實在是鞭長莫及,否則也要一併幹掉。

一如既往,在晨練結束後的兩個小時裡,宋彪利用這個時間召開軍事例會,部署新的工作,遠離了戰爭的諸君此時恰是最爲愉快的時候,大部分的將領都在等着晉升,蔣雁行等人在迎接着新的生活。

在正式編列爲俄國遠東軍第15軍後,在馬德尼道夫將軍的安排下。宋彪本部的諸位部下也都安排了滿洲步兵、騎兵之類的軍銜。類比俄軍軍銜。

張亞虎、趙庭柱、陳武、楊鐵生、蔣方震、蔣雁行、蔡鍔、張孝淮八人爲步兵少校,薛長慶爲騎兵少校,許葆英爲炮兵少校,反正都不是正規的俄軍軍銜,對俄國遠東軍來說也並無特別的意義,馬德尼道夫將軍一次報批上去,庫羅帕特金總司令官代表遠東軍司令部簽字認可即行。

不管怎麼說,此時的宋彪麾下也算是將星雲集,僅畢業於日軍士官學校的尉官就有蕭星恆、張鴻逵、劉賡雲、高曾惠、易甲鷳、張顯仁、吳紹麟、吳祖蔭、李士銳、段蘭芳、王廷楨、吳祿貞、華振基、盧靜遠、單啓鵬、張紹曾、章駿、徐方謙十八人。

大體是以湖廣和直隸兩地爲主,這些人的能力和軍事學識並不是很高。但在這個時代相比其他人還是要高出一籌,宋彪也是不惜餘力的招攬,比起他們在清軍各武備學堂擔任教習,或者是在各標統當個統帶。宋彪一律給他們雙倍薪俸,在他的部隊直接當軍官將領,不管來不來都先匯過去五百銀圓做路費和安家費。

對這些人在這個階段而言,五百銀圓都是一筆很不小的收入,像張鴻逵、劉賡雲、段蘭芳這些人都是在清軍有官位的,起初過來也只是看一看熱鬧,到了之後稍稍觀看幾天這就真的決定留下來了。

宋彪的名將之聲早已傳遍九州,作爲一名軍人,誰不想跟着這樣厲害的將領打仗?如果都跟着一羣窩囊廢,一旦打仗了。那可都是丟腦袋的事。

由於他這支部隊的成長過程都較爲特殊,每個團都採取了雙領導制,一名團長搭配一名教導員,另設多名指導員,每個指導員負責督練五六個連隊。

加上俄軍部隊的影響,加上士官速成班和培訓班的運轉,宋彪的部隊確實是在快速的轉向現代正規化,按照這種速度再發展一年,即便俄軍撤離之後,他這個部隊也已經基本成型。打遍中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就算是和日軍再次開戰也並無多少困難。

宋彪召開軍事例會的時候,各團旅將官和主要的尉官都必須出席,會議室裡坐滿了五十餘人,中俄各佔一半。兩邊的參謀軍官陣容也大致相當,總體來講肯定還是俄**人這邊的水平更高。

兩個參謀處各自負責分發中俄文的會議概要。讓各個將官都大致先清楚宋彪準備說些什麼事,等大家都看的差不多了,宋彪纔將手裡準備的例會資料放下來,道:“我已經決定在東陵衛開設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一期開設兩個班,一個是進修班,一個錄取班。進修班的第一期學員比較多,總計四百五十人,都是各連隊抽調的青年士兵和低級士官,絕大多數都讀過幾年私塾,他們大多數都是我們在黑溝臺會戰和遼陽會戰之前陸續招募的士兵,經過這段時間的鍛鍊,對現代戰爭都具備一定的瞭解和經驗,所以,進修班主要是在基礎知識和理論上進行強化,同時加強規範化學習。錄取班採取在東北、直隸、山東、山西開設考試的方式公開錄取,第一期招收一百五十人。進修班的學制編排是一年,錄取班的學制編排是一年半,同時加設爲期半年的部隊尉官見習。在此之前,我已經和布魯西洛夫上校,以及俄軍遠東軍副參謀長馬德尼道夫將軍討論過具體的細節,本校將由布魯西洛夫上校擔任第一任校長,任期爲三年。主要教官都由俄軍資深教官擔任,我軍另外抽調二十名教官輔助,此外還會安排一部分俄語翻譯。大致的情況就是這樣,因爲人手較爲緊張,所以各位基本都要參加這一計劃,辛苦之處,希望諸位能夠理解。”

宋彪先用俄語說一遍,再用漢語說一遍,隨即繼續和蔣雁行諸人強調道:“東北新軍的諸位同仁在這件事上應當更爲努力,務必全力以赴。我在籌建東北新軍之時,不用東北軍和關東軍之番號,而着重強調一個‘新’字,正是要以此軍爲東北之希望和中國之希望。朝廷在各地所舉辦的新軍都有各種限制,並未能真正理解現代國防和軍事之精神。甚至連形式也疏於簡陋。各種陋弊橫行延續,名爲新軍,實爲舊軍簡單翻新。所以,我軍纔是中國現代國防希望所在,我竭盡所能邀請諸位前來,正是要邀請諸位同我一起同甘共苦,共同爲中國現代國防而努力。諸位都是有識之士,自然要承擔更多的重擔,還請各位務必奉獻你們百分之兩百的精力,爲國家命運而努力。我知道諸位之中有改良派和革命派之爭。但我所秉持的只是利國主義,凡真正利於中國者,纔是我們應該堅持的道路,無論是要改良。還是要改革,凡此種種都是要建立更強盛之中國,都是要建立現代國防力量,所以,我想請諸位務必明白這個道理,在我的指揮之下團結一致,共同努力,不要私設組織,以一時之激情卻斷我國家之未來。”

蔣雁行諸人當即頓首稱是。

宋彪對自己這邊的本部將領幾乎照抄日軍的嚴格軍律,以極其嚴格的紀律強化全體之精神。大家神情肅嚴,絕無半點敢於怠慢的地方。

見大家都已經同意他的意見,宋彪繼續說第二件事,還是先用俄語和布魯西洛夫上校等人說道:“第15軍的未來是要以新的方式長久留在東北,維持東北的局勢,一方面要保證中國的領土完整,抵禦日軍在英美等國的支持下侵佔東北領土,另一方面也是要保證俄國的利益。此兩點是諸位繼續我軍效力的原因,考慮長遠,我已經計劃在日後投建一家本地的兵工廠。生產槍械彈藥,保證軍需物資的自給。我已經和馬德尼道夫將軍做過洽談,遠東軍同意將位於長嶺子的軍工廠搬遷到金家屯一帶靠近中東鐵路的區域,科爾尼洛夫中校,你對長嶺子軍工廠是最爲熟悉的。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負責,要儘早將搬遷工作完成。並且儘快恢復正常的生產,包括從法國購買新的設備機牀,以及從法俄等國聘請更多的技術工人和技師,最好要就此制定完善的計劃,在近期提交給我。”

科爾尼洛夫中校很有把握的答道:“這沒有任何問題,我會盡快完成這方面的工作,就目前來說,我們首先還是應該加強炮彈和彈藥的生產,確保自己有足夠的彈藥,此後再從生產步槍入手。只是我們需要的火藥、鋼材和銅材該如何採購?”

宋彪道:“暫時先從國外進口,以後再考慮逐步開設各廠。”

科爾尼洛夫中校道:“那我就先做好這方面的整體計劃,想辦法先從俄國尋找較爲合適的人員籌建各附屬工廠。”

宋彪微微頷首,再和蔣方震等人吩咐一番,讓他們加緊配合俄方的工作,隨着工廠的擴大,最終還是要由本部的人經營,而不是一直依賴外國。

此後,宋彪連續談了幾個新的議題,包括營區的二次修建、騎兵訓練和炮兵訓練的問題,因爲瀋陽一帶缺乏合適的炮兵訓練場地,宋彪打算在蒲河鎮和棋盤山區以北的地段尋找一個比較空曠偏僻的地方,將炮兵旅的營區轉移過去,在那裡進行常規的炮兵訓練,騎兵訓練場地在此前已經決定設置於團山子和長嶺子一帶。

宋彪對於東陵衛營區的二次修建投入了一大筆錢,他在這裡也是要有長久經營的打算,就算他可能未必會成爲東三省總督,但那樣又何妨呢,他還是會繼續在東陵衛保持強大的軍事壓迫力。

如果他最終成了東三省總督,他也會將總督衙門遷移到東陵衛,就在這裡設置東三省的軍事和政治中心。

爲此,他在東陵衛一帶大量購置土地,從後陵前堡到大廟子、砂石場,從馬官橋、金家屯到陵前堡,這一大片約4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他納入東陵衛軍事營區。

在此之前,這裡一直是清軍八旗營的駐軍地,全勝之時也有萬餘駐軍,前堡、後堡、西堡都是這一時期的產物,如今就利用這個基礎進行改建,從美國和俄國購入設備修建多棟大浴室。

從宋彪回到瀋陽遷入東陵衛駐軍,他的人生就已經開始了一個新篇章。

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215章 震旦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180章 蜀道難第241章 帝國海軍向前衝第99章 舊部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52章 勇奪沈旦堡(二)第81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一)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138章 一葉之舟第244章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第56章 再交戰,“鋼軍”第五師團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帥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80章 布魯西洛夫上校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167章 天下亂了287章 首都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310章 有何所懼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54章 戰爭財第250章 大蕭條第215章 震旦第160章 東北騎兵(一)第93章 遼陽會戰(二)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352章 核武第338章 猶太的利弊第80章 布魯西洛夫上校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181章 會黨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5章 新的弟兄和戰友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第90章 奇襲遼陽(二)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249章 陳光甫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281章 萬達豐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27章 南甸屯之戰(下)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160章 東北騎兵(一)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307章 導彈反擊(二)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165章 和談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第88章 日軍的詐術第252章 201S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92章 遼陽會戰(一)第132章 旁觀者
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215章 震旦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180章 蜀道難第241章 帝國海軍向前衝第99章 舊部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52章 勇奪沈旦堡(二)第81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一)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138章 一葉之舟第244章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第56章 再交戰,“鋼軍”第五師團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帥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80章 布魯西洛夫上校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167章 天下亂了287章 首都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310章 有何所懼第279章 糊塗的勝利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54章 戰爭財第250章 大蕭條第215章 震旦第160章 東北騎兵(一)第93章 遼陽會戰(二)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352章 核武第338章 猶太的利弊第80章 布魯西洛夫上校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181章 會黨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5章 新的弟兄和戰友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第90章 奇襲遼陽(二)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249章 陳光甫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281章 萬達豐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27章 南甸屯之戰(下)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160章 東北騎兵(一)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307章 導彈反擊(二)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165章 和談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第88章 日軍的詐術第252章 201S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92章 遼陽會戰(一)第132章 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