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章 vanderbil

130章 VanderBil

(美劇《緋聞女孩》那個權勢滔天的VandenBilt家族並不是編劇憑空杜撰,其原型就是範德比爾特家族,連姓氏都是一樣的,包括祖籍來自荷蘭,在紐約擁有第五大街大部分產業等等。)

和康恩斯.範德比爾特達成了一個良好的合作協議後,宋彪開始計劃前往美洲訪問,首先是要去一趟美國,然後再去真正目的地墨西哥。

在此之前,宋彪肯定要將張作霖的那支部隊給強行拆卸掉,與此同步的則是東三省警務系統的現代化,對付〖日〗本浪人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即便不怕〖日〗本的宋彪也需要做更爲長久和穩妥的安排,東三省警務行業的現代化,以及司法體系的現代化和涉外法院系統的國際化都是最重要的工作,做到這三點,宋彪纔會正式的出手對付〖日〗本浪人問題。

不到萬不得已,宋彪犯不着用東北新軍去直接處理〖日〗本浪人和朝鮮難民的問題。

送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夫婦從金州港回美國後,宋彪就親自前往鐵嶺監督裁撤張作霖的吉林左路巡防營之事,將清政府暗中發展的這一萬餘人的部隊強行裁撤,分散爲三支巡防支隊,其餘人則統一劃入遼西軍墾局、延吉軍墾局、渾江軍墾局和丹東軍墾局,劃入當地軍墾農場。

張作霖安排在金州直隸州擔任警務局提調,張作相安排在吉林牡丹江府擔任副提調,湯玉麟直接安排在奉天府擔任副提調,主管遼中縣警務。

至此,東三省各路巡防營都已經被宋彪裁撤一空,以後也不再設置歸屬各知府和巡撫管轄的巡防營,三省各設一個巡防總隊,各府和直隸州下設巡防支隊,縣設巡防大隊,鄉鎮設巡防中隊,屯村設民兵隊,三省鐵路機構總設東三省鐵路巡防總隊,各軍墾局另設巡防支隊,所有巡防和民兵武裝一律歸屬總督府防務局統管。

原各地巡防武裝的槍械五huā八門,宋彪重新統一分配村田22式步槍,通過自行組織生產,以及和德國、〖日〗本、美國訂購的方式確保彈藥供應。在村田22式步槍裝配不足的情況下,纔會繼續列裝莫辛納甘步槍,而東北新軍則統一裝備莫辛納甘步槍,以及少量採用7.62毫米口徑制式毛瑟G98步槍。

通過和德國DWM公司、毛瑟公司合作,東北兵工廠正式引入毛瑟M1896式半自動手槍的生產設備和許可專利,在軍隊、巡防和〖警〗察部隊配備這種半自動駁殼槍。

在處理了張作霖的武裝後,東北所有軍事力量都在宋彪的控制中,他也以軍費緊張爲由,停發原滿清在東北各路八旗營的軍餉。

從鐵嶺府回到軍部,宋彪隨後就再次秘密前往大連,在關東飯店接見了光復會的會長蔡元培和副會長陶成章,此時的章炳麟因爲被舊日好友劉師培揭發曾和張之洞索要兩萬銀圓以放棄〖革〗命的舊事,狼狽的暫時退出光復會骨幹,考慮他的情況比較特別,宋彪出資送章炳麟赴德國留學。

此前雙方的來往已經足夠多,這一次的密談中,宋彪就和蔡元培、陶成章達成最終的約定,以中華〖革〗命會爲〖中〗國光復〖革〗命的最高組織和領導機構,下設新華會、光復會、新政強國會三大分支機構,新華會主要在東北新軍內部活動,作爲新軍內部政黨,而光復會則在民間、學術界和經濟界活動;新政強國會屬於公開組織,表面上以東三省爲主體展開立憲、新政、新學、春秋思想和荀子思想復興〖運〗動等等政治活動,並且作爲中華〖革〗命會各分部組織在外公開活動的一個掩護組織。

三大分支機構以光復會爲主體,光復會主要是在東三省、江浙、〖日〗本發展,繼續下設同仁會、奮進會、愛國青年會、愛國教育會等組織秘密分散在其他各省活動。

按照宋彪的設置,他以宋震旦的代名擔任中華〖革〗命會的總會長,下設理事長、副理事長,蔡元培擔任理事長,舒方德、陶成章、蔣方震擔任副理事長,各分會組織領導擔任常務理事,作爲〖中〗國光復〖革〗命的領導機構。

包括光復會在內,所有光復〖革〗命的分支機構都秘密設有財政處、聯絡處、組織處、保密處、政治處、宣傳處、文化處、武裝處、特務處等嚴密的智能機構,使得所有機構都能秘密的暗中發展和隱秘傳播。

在光復會正式納入中華〖革〗命會後,作爲一些合適的安排,宋彪將蔡元培邀請到秘書局工作,邀請秋瑾加入文工團擔任團長職務,並且通過光復會邀請留學生在〖日〗本組織的春柳社加盟文工團,擴大文工團的實力。

當宋彪將這一系列的事情安排妥當,他就等於是正式確定了“光復〖革〗命之路”在和光復會完全合併之後,結合光復會和宋彪的思想,〖中〗國光復〖革〗命的理論就已經日趨完善。

中華〖革〗命會所領導的〖中〗國光復〖革〗命,旨在“推行中華民族〖民〗主〖革〗命,推翻滿清暴政,建立以漢族皇室爲主體和君主立憲制的中華帝國,復新春秋諸子思想,傳播世界現代思想和普世價值觀,建立新時代的〖中〗國〖道〗德觀,倡導新文化,構建新民族,教育新青年,創建新〖中〗國”。

至此,光復〖革〗命和同盟會所倡導的共和〖革〗命已經截然不同,雙方從原有的合作轉向各行其事,中華〖革〗命會的〖革〗命路線不再追求小規模的簡單的地方民族起義,走一條“以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爲基礎,積極聯絡社會工商各界人士,吸收江浙新軍,積極爭取湖北新軍、四川新軍、廣東新軍,以新軍爲〖革〗命主體,廣泛尋求社會各界人士和愛國學生支持的〖革〗命之路”。

因爲有東北新軍和宋彪在背後作爲最強大的力量,此次的聯合也讓光復會同仁真正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只要一切準備就緒,推翻滿清統治已經不是大問題。

在和光復會的同仁正式會晤後,並且邀請光復會參加到東三省警務系統現代化的進程中,宋彪這纔在李恩富等人的陪同下,以及美國駐華公使羅克希爾的安排下,秘密乘船前往美國訪問。

因爲有羅克希爾公使的積極聯絡,宋彪在上船之前就已經被安排會和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美國財政部長科特柳會晤,抵達墨西哥之後,他想要和墨西哥總統波費里奧.迪亞斯會晤,這件事倒還在繼續安排中。

1906年8月5日,宋彪乘船前往舊金山,此時的舊金山剛經歷過慘痛的大地震,地震很厲害,此後燃起的熊熊烈火更厲害,徹底將整個城市都毀滅了。

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剛回到美國,幾乎沒有來得及回紐約,只是中間去了華盛頓特區一趟就匆匆再返回舊金山,這段時間一直住在舊金山海灣對面的里士滿,這裡雖然也遭受了地震的危害,比起舊金山要好了非常多,損傷很小。

範德比爾特家族的吉本斯範德比爾特航運公司在里士滿有自己的港口和物業,在這裡,康恩斯.範德比爾甚至有一棟規模不算很大的酒店。

這家裡士滿羅格塔大道酒店是康恩斯.範德比爾特的父親所創立的,因爲經營不善,酒店的股份已經大部分轉讓給了加州當地的酒店業大亨。

在威廉.亨利.範德比爾特的一生裡,這樣的失敗投資爲數很多,當然也有很多值得稱道的投資,比如在紐約銀行和麻塞諸塞州州波士頓銀行的投資。

宋彪乘坐遠東輪船公司僅有的一艘遠洋輪船抵達里士滿,並在這裡和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先生重新會晤,就在碼頭上,相隔十二公里的海面眺望對面的一片漆黑荒蕪的舊金山城,宋彪只能是一聲興嘆。

陪同宋彪到美國訪問,並且擔任翻譯之一,以及順道回康州探望同學的舒萱小姐在輪船上就已經看到了舊金山的那一片無盡廢墟,曾經繁華的城市在一場地震和大火中徹底成了廢墟之城,真是讓人難過不已。

她爲此感到悲傷,不僅因爲這座城市裡住着幾萬名華人。

宋彪對此似乎是有話想說,他就和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先生在碼頭附近的木椅上坐下來,短暫的休息片刻,繼續看着遠方的舊金山城。

他淡漠的翹着腿,和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先生一起抽着雪茄,過了一會兒才感嘆道:“這是一場真正的將會書寫在美國曆史上的重大悲劇,但對於萬惡的資本家而言,這又是一場難得的機遇和盛宴。如果我們在這裡有一家銀行,我們會迫不及待迅速購入這裡的低廉物產,提供各種重建的貸款,讓我們銀行成爲舊金山最大的銀行。”

康恩斯.範德比爾特贊同道:“是啊,原來您也是這麼想的,如此低賤的商業投機怎麼能少得了您和我呢?雖然我的祖父在大都會人壽和曼哈頓銀行投入了非常多的股份,我父親又在紐約銀行和麻塞諸塞州州波士頓銀行發生危機之時投入了鉅額資金,佔據了較爲多數的股份,但正如您說的,範德比爾特家族實際上還是沒有自己的銀行公司。在您到來之前,我正在尋思在這裡創辦一家新的銀行公司,因爲要支付鉅額的賠償款,舊金山的大多數保險公司都已經倒閉,並且牽連了衆多的小銀行,一些小銀行則直接倒閉在災難裡。這意味本地有很好的金融業空隙,最重要的一點,現在人們肯定會知道投資保險是多麼重要的事情。我打算買入舊金山市民保險公司,用資金支持他們度過難關,要不了多久,人們都會來買他們的保險。至於銀行,舊金山城市銀行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項目。”

宋彪想了想,道:“我們需要一家大銀行。”

康恩斯.範德比爾特聳了聳肩,道:“沒有人能在大銀行裡持有絕對的控股權,即便是JP摩根先生也做不到這一點。”

宋彪道:“至少在名義上必須很大,那就將舊金山城市銀行改一個名字,稱之爲美洲銀行。也許有人會嘲笑說,你看啊,這麼一家小銀行也敢自稱爲美洲銀行,可沒有關係,總有一天,人們會說,哇,真不愧是美洲銀行。當然,這是一個長遠的計劃,我們只是要有這樣的目標,我並不覺得JP摩根先生就一定比我們高明很多。”

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和宋彪詳細解釋道:“即便是再好的名字,如果沒有聯邦授權,我們還是無法經營跨州銀行業務,這就只能是一家小銀行,首先必須具備足夠充盈的財力和資本,那才能真正的成爲一家跨州銀行,這樣就是大銀行了。

當然在目前的美國,真正有資格開展跨州業務的銀行很少。”

宋彪對此投入的關注是很少的,因爲他根本沒有多少錢投入到這家公司中,他就只是點着頭說道:“是啊,那就先從加州這裡開始吧。”

相比美國未來的那些大銀行公司,此時的範德比爾特家族依然是全美最富有的財團之一,總財富值僅次於洛克菲勒家族,JP摩根雖然極度有名,並且擁有着強大的金融權利,實際上並不如洛克菲勒和範德比爾特更有錢,他的強大是基於整個華爾街金融業的大聯合。

〖中〗國人有句古話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是這個意思。

範德比爾特家族在美國曆史上是出了名的一代不如一代,但也是在20世紀五十年代之後才徹底淪落爲二流富豪家族。

此時的康恩斯.範德比爾特正在想盡辦法籌集資金,甚至不惜將家族在大都會人壽和曼哈頓銀行持有的股份賣掉,他之所以選擇出售這些股份,正因爲洛克菲勒先生已經真正的佔據了曼哈頓銀行的主體部分,雖然沒有洛克菲勒先生和其他的美孚標準石油的持股家族,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在大都會人壽和曼哈頓銀行持有的股份也在逐步降低。

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只是覺得有點悲傷,他祖父和父親留給他的資產,此時正是新興的美國資本家們極力想要爭取到肥肉,人們已經不再畏懼範德比爾特之名了。

當他將這種出售祖業的悲傷之情告訴宋彪,宋彪沉默了片刻,忽然罵道:“你看,我連變賣祖業的機會都沒有,我的錢全部是我在日軍的機槍陣地裡搶過來的。不破壞就沒有重生,一味懷念過去的輝煌是不可能重新創業的。”

聽了這話,康恩斯.範德比爾特還是贊同道:“是啊,該是時候重新找到自己的道路了,如果我們在紐約已經找不到尊重,那就來西部這種小地方欺負一下弱小的對手吧。”

宋彪哈哈笑出聲。

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322章 光復之殤第307章 導彈反擊(二)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234章 201工程第221章 致命一擊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90章 奇襲遼陽(二)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260章 邁向二戰的一年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110章 奉天巡撫蔭昌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185章 帝國總理的覺悟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99章 舊部第32章 暉春馬幫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181章 會黨第57章 蔣家窯戰役(一)第109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三)第171章 恭賀革命第91章 真金白銀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101章 恐宋症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152章 蒙匪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36章 彌天大謊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171章 恭賀革命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40章 沈旦堡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160章 東北騎兵(一)第40章 沈旦堡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91章 真金白銀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316章 釜山之戰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252章 201S第49章 還治其身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222章 功成身退第63章 誰不想做軍閥?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43章 兵者,詭道也第159章 遼西軍馬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第339章 臺灣,臺灣第3章 制勝的科學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127章第49章 還治其身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190章 將星閃耀之全殲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326章 致我們的祖國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260章 邁向二戰的一年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15章 劉銅炮的陰招第153章 溫徹斯特M1907自動裝填步槍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91章 真金白銀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335章 戰爭繁榮第189章 圖們江攻勢第322章 光復之殤第35章 投奔俄軍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333章 摩薩臺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108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二)第352章 核武第5章 新的弟兄和戰友第250章 大蕭條
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322章 光復之殤第307章 導彈反擊(二)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234章 201工程第221章 致命一擊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90章 奇襲遼陽(二)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260章 邁向二戰的一年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110章 奉天巡撫蔭昌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185章 帝國總理的覺悟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99章 舊部第32章 暉春馬幫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181章 會黨第57章 蔣家窯戰役(一)第109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三)第171章 恭賀革命第91章 真金白銀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101章 恐宋症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152章 蒙匪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36章 彌天大謊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171章 恭賀革命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40章 沈旦堡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160章 東北騎兵(一)第40章 沈旦堡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91章 真金白銀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316章 釜山之戰第297章 爲民族而戰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252章 201S第49章 還治其身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222章 功成身退第63章 誰不想做軍閥?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43章 兵者,詭道也第159章 遼西軍馬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第339章 臺灣,臺灣第3章 制勝的科學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127章第49章 還治其身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190章 將星閃耀之全殲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326章 致我們的祖國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260章 邁向二戰的一年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15章 劉銅炮的陰招第153章 溫徹斯特M1907自動裝填步槍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91章 真金白銀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335章 戰爭繁榮第189章 圖們江攻勢第322章 光復之殤第35章 投奔俄軍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333章 摩薩臺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108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二)第352章 核武第5章 新的弟兄和戰友第250章 大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