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 章 大軍雲集

皇帝在帳中睡下不提,再說皇上送出的幾分聖旨,傳達到了各位人等的手中。

他們各自反應不同,其中京營節度使王子騰,接到聖旨之後大喜過望,他本來就是皇帝的心腹。這一次太子造反,他的地位岌岌可危。恐怕京營節度使這個職位,一定會被太子的心腹取代,而他本身甚至可能身家性命不保。而且之前太子殿下已經傳來了幾份命令,讓他交出兵權也好保全身家。但是王子騰知道在這個關鍵時刻如果沒有兵權,自己恐怕就是案板上的魚肉了。

於是對於太子傳來的命令,他是理也不理。只對太子說,如果有皇上的旨意,他立刻交出兵權,在沒有皇上的旨意之前,他是拒不奉詔的。

太子因爲大部兵力已經派去圍堵在皇㎝的皇上了,一時抽不出人馬對付王子騰,所以也只能由着他,等到皇帝下了禪讓的旨意之後,再下旨剝奪王子騰京營節度使的職務,想來京營中的那些人也不敢違抗,王子騰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罷官丟職了。

就在王子騰在營中煩惱,不知所措的時候,皇上送來了這封聖旨,這說明什麼?說明太子並沒有控制住皇帝,而皇帝已經跑到了他的外甥賈珂的軍營中。

這一下王子騰可算是高興了,他們王家和賈家本來就是世代聯姻,兩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這一次憑藉他京營十五萬人馬,再加上賈珂的五萬精銳。就是其他人全部靠到太子那一邊,也不是他們兩個的對手。

王子騰接到聖旨之後,不再猶豫,傳令京營十五萬人馬向賈珂的宣府鎮五萬精兵靠近,打算兩家合兵一處,共同保着皇上覆位。

王子騰這十五萬人馬一行動,立刻就驚動了其他的幾位節度使和總兵。

這五六家節度使與總兵,剛纔也接到了皇帝的聖旨,他們現在正猶豫不決。不知道該聽從皇帝的聖旨,還是投靠太子以博取更大的功名。這時候看到王子鵬統領十五萬京營,向賈珂的軍營靠去,很明顯是要和賈珂合兵一處。如此一來,皇帝便集中了二十萬人馬,對於太子已經具備了壓倒性的優勢。如果他們現在不去與皇帝會合,恐怕到時候都不用皇帝出兵攻打,只要皇帝一封聖旨,他們手下的這些大將就會把他們綁上送到皇帝面前親請賞。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可以猶豫的?於是各路領兵大將一起開動人馬,向賈珂的軍營靠攏。

這六路兵馬加起來十餘萬,會和在一起浩浩蕩蕩的向賈珂一邊靠攏。

既然有向皇帝靠攏的,必定有太子的死忠,其中就有兩部人馬,一部是控制禁軍的兵部尚書霍圖,另一部便是九門提督張弛。

霍圖已經沒有退路了,他殺了北靜王,奪了禁軍的軍權,皇帝是如何也不會饒過他的,於是他一條心跟了太子,已經沒有任何反悔的機會了。

而九門提督張弛,曾經受過太子的恩惠,此人頗講忠義。自認爲受人滴水之恩,必將涌泉相報。因此對太子忠心耿耿,沒有二心。這一次他雖然接到皇帝的旨意,但是馬上就拿旨意,送到了太子面前,向太子表明了自己的忠心,並且讓太子早做準備。

太子拿着皇上的旨意仔細的看了看,然後好像全不在意似的露出了冷笑,他對張弛說道:“你不必擔心,咱們京城中有禁軍和你的步兵統領衙門五萬人馬,再加上遼東節度使的十萬軍隊,如果只是守城的話,就是百萬大軍也攻不進來。我都要看看父皇的軍隊沒有糧食之後,他該怎麼辦?”

張弛聽完太子的話,心中想了想,確實是這個道理。自古征戰打的就是糧草,而現在京城中的糧草全部都在城中。各節都是麾下,雖然帶着一些糧草,但是卻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只要他們守住城池,最後恐怕這些人不得不退去,皇上和太子最後也只能是談判解決事情。

張弛想到這裡可算是放鬆了心情,他雖然忠於太子,但畢竟也是關心自己的身家性命,現在看來是雙方都沒有消滅對方的能力了,這他就放心了。

太子當時表現的非常鎮定,好像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在打發走張弛之後。就露出了本來的虛弱,一下子癱坐在座位上。

他本來以爲萬無一失。滿朝的文武都已經回到京中向他效忠,他只等着皇上或死或降。他就可以登基爲帝了,這一天他已經等了三十多年,沒想到馬上就要成功的時候,卻功虧一簣。想着皇帝統領着無數大兵,將京師團團圍住。而他手下這些人又有幾個真的爲他死心塌地的,恐怕到時候只要皇帝在城外一聲令下,就有無數的人要過來抓他,向皇上請賞。

太子在送走了張弛之後。就命人擺下酒宴,把他的妃子全部召了,開始尋歡作樂,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等待他的不是毒酒就是終身圈禁。

至於將皇上的人馬打敗,然後自己奪取帝位,他現在已經是完全不敢想了。就憑遼東節度使的殘兵敗將,還有那些每天養尊處優的禁軍,以及就知道欺負老百姓的步兵統領衙門。去對付身經百戰,擁有幾十萬人馬的幾鎮精銳,簡直是妄想。還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太子現在已經完全的絕望了。

而這時候掌控禁軍的霍圖,知道太子的舉動之後,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本來想着太子還有些能力,沒想到竟然是個銀樣蠟槍頭,到了關鍵時刻竟然爛泥扶不上牆。連太子都放棄了,可想而知手下的那些軍兵和大將們是怎麼想的。

霍圖想了想覺得不能這樣,自己必須死中求活。這要是讓皇上攻入京城,自己九族都沒有一個能活的。

於是霍圖帶着親兵直接闖入太子的東宮。這時候太子的東宮侍衛已經惶惶不可終日,哪裡有人攔他。當霍圖進入太子的大之後。太子正摟着幾個美女在那裡飲酒作樂。

霍圖上前幾步一腳就把太子前面的桌子給踢翻了。這一下把半醉的太子給嚇了一大跳。

“霍圖你要幹什麼?難道連你也要殺孤嗎?”太子有些氣急敗壞的說。

霍圖現在看着這個無能的太子,氣得心口直疼,“想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還在這裡飲酒,難道殿下想死無葬身之地嗎?”

太子一直聽完他這話,立刻就淚流滿面,“霍大人,你讓孤現在能怎麼辦?當初如果聽孤的直接派人殺上山去,哪會有現在的結果。”

霍圖現在想起當初太子的狠辣,想要直接弒父,是他勸阻了,這才留下了皇上的性命,但是沒想到竟然有這樣的後果。

霍圖現在對於這種情況也有些無可奈何,自己一招失算只爲了名聲,沒想到就害了太子和自己全家,真是悔不當初。

而賈珂軍營這邊,除了兩路人馬違背旨意沒有敢來,其他各路軍馬都浩浩蕩蕩的聚在一起,等到快傍晚的時候,宣府鎮附近已經是人喊馬廝。幾十萬人馬把聯營扎出去幾十裡,當真是聲勢浩大。

皇帝是在下午醒來的,旁邊伺候的戴權,一看皇帝醒來,馬上上前去伺候皇上更衣。皇帝也由着他伺候,現在旁邊只有他這一個奴才了,帶到皇帝洗漱完畢。問旁邊的戴權:“賈愛卿現在在什麼地方?”

“回萬歲爺的話,賈大人一直在門外侍立,爲皇上守衛大帳。”戴權如實的向皇上回稟。

皇帝一聽這話,不由得一陣心疼,這賈珂一直跟在他身邊不停的征戰,帶着他們從遼東節度史的大營中殺出,然後又帶着他們奔波幾十裡回到營中,之後自己休息,他卻不敢有一絲馬虎,還站在外邊給自己守衛,真是忠心耿耿,自己有這樣的忠臣,真是三生有幸。

皇帝馬上命令,讓賈珂進來回話,戴權立刻出帳向賈珂傳達皇上的意思。

很快戴權和賈珂便進入帳來,賈珂一進入大帳,馬上雙膝跪倒給皇上磕頭。皇帝坐在帳內的牀上,趕快命令旁邊的戴權說:“快把賈愛卿扶起來。”

戴權趕快上前攙扶賈珂,賈珂見是皇帝吩咐,也就順勢站起來。

皇帝現在雖然還是穿着便服,但已經完全的恢復了以前威嚴的樣子,只見皇上摸着自己的鬍鬚,問賈珂:“朕發出的命令可是已經傳到各鎮將領的手中?有幾鎮將領尊旨,幾鎮將領抗命?”

“啓稟萬歲,京營節度使王子騰一接到聖旨馬拔營起寨,來到附近紮營,聽候皇上的調遣。”賈珂首先便把王子騰擺了出來,畢竟大家是親戚應該互相幫襯。

皇帝聽說王子騰第一個到來,高興的點頭說:“我沒有看錯他,在危難時刻他還是想着朕的。”

賈珂繼續往下說道:“在王大人到了之後,太原節度使王佐,保定節度使淳于化,青州節度使黃嶺,萊州節度使郭敏,山東總兵林峰,河南總兵陸斌。這六鎮人馬合併一處,也來到附近聽候皇上調遣。”

皇帝聽到這裡,不由得露出冷笑,也不避諱賈珂說道:“這些人恐怕是見你和王子騰合兵一處,他們就是投靠太子也沒有勝算,所以才前來聽候朕的調遣,不過是一羣牆頭草罷了。現在正還用得着他們,等到朕迴鑾之後,再慢慢收拾他們。”

賈珂這時候閉口不言,這不是他賈珂能夠說的事情,皇上現在雖然把他當成心腹,有什麼話都不揹着他。但是他要有起碼的君臣之禮,不能有任何囂張跋扈,否則皇帝這份信任也維持不了多久。

旁邊的戴權見賈珂如此識時務,不由得心中一陣讚歎,他在宮中自幼勾心鬥角,但是像賈珂這樣有眼力見的時候,已經是三十多歲了,這賈珂還不到二十的年齡就理解了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看來至少皇帝在的時候,聖寵不會衰落。

等皇帝發泄完之後,賈珂才小心的問道:“陛下各路大將都在帳外等候,皇上是否見他們一面?”

第 95 章 單人衝陣第 498 章 回陽九針第 315 章 行禮第 446 章 化解第 542 章 覆轍第 651 章 破城第 93 章 搦戰第 300 章 試探第 710 章 王毅之死第 27 章 安置第 698 章 託關係第 708 章 難產第 323 章 九省統制第 636 章 斷糧第 306 章 封駁第 559 章 廟算第 48 章 臘月第 116 章 遊擊2第 15 章 親兵第 15 章 親兵第 233 章 忠臣第 180 章 安排第 279 章 軍權第 499 章 駕崩第 461 章 揚州知府第 692 章 推薦第 571 章 絕糧第 600 章 隱憂第 97 章 偷營第 796 章 後事第 42 章 對話第 302 章 賈府對策第 149 章 死戰第 729 章 鬧靈第 171 章 矛盾第 483 章 出發第 272 章 往事第 438 章 搖擺不定第 14 章 密議第 359 章 對策2第 123 章 對罵第 752 章 斷後第 277 章 昏倒第 263 章 成婚第 691 章 迎春出嫁第 52 章 清水與墨汁第 756 章 孟和身死第 525 章 勾心鬥角第 70 章 抄家與書信第 630 章 出征第 350 章 接駕第 101 章 明主第 672 章 進宮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667 章 勸說第 659 章 回府第 375 章 下旨第 621 章 加封第 55 章 武藝大成第 335 章 都是影帝第 246 章 上朝第 665 章 聯絡第 453 章 金麒麟第 622 章 雞犬升天第 387 章 請君入甕第 266 章 族譜第 315 章 行禮第 720 章 娜仁高娃公主第 93 章 搦戰第 11 章 盤問第 375 章 下旨第 35 章 里正第 347 章 木石第 210 章 朝議第 340 章 出招第 641 章 兵臨關下第 446 章 化解第 606 章 籌謀第 259 章 喬遷第 516 章 恭維第 484 章 族議第 79 章 實驗第 202 章 三年第 257 章 伴虎第 376 章 忠順王第 727 章 去世第 90 章 驗功第 386 章 刑訊第 629 章 火器第 237 章 大軍雲集第 622 章 雞犬升天第 36 章 抄家第 86 章 阿爾斯楞汗第 591 章 大難臨頭第 256 章 曹莽第 116 章 遊擊2第 13 章 極貴第 777 章 刺王殺駕第 687 章 祭祖第 673 章 登基大典
第 95 章 單人衝陣第 498 章 回陽九針第 315 章 行禮第 446 章 化解第 542 章 覆轍第 651 章 破城第 93 章 搦戰第 300 章 試探第 710 章 王毅之死第 27 章 安置第 698 章 託關係第 708 章 難產第 323 章 九省統制第 636 章 斷糧第 306 章 封駁第 559 章 廟算第 48 章 臘月第 116 章 遊擊2第 15 章 親兵第 15 章 親兵第 233 章 忠臣第 180 章 安排第 279 章 軍權第 499 章 駕崩第 461 章 揚州知府第 692 章 推薦第 571 章 絕糧第 600 章 隱憂第 97 章 偷營第 796 章 後事第 42 章 對話第 302 章 賈府對策第 149 章 死戰第 729 章 鬧靈第 171 章 矛盾第 483 章 出發第 272 章 往事第 438 章 搖擺不定第 14 章 密議第 359 章 對策2第 123 章 對罵第 752 章 斷後第 277 章 昏倒第 263 章 成婚第 691 章 迎春出嫁第 52 章 清水與墨汁第 756 章 孟和身死第 525 章 勾心鬥角第 70 章 抄家與書信第 630 章 出征第 350 章 接駕第 101 章 明主第 672 章 進宮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667 章 勸說第 659 章 回府第 375 章 下旨第 621 章 加封第 55 章 武藝大成第 335 章 都是影帝第 246 章 上朝第 665 章 聯絡第 453 章 金麒麟第 622 章 雞犬升天第 387 章 請君入甕第 266 章 族譜第 315 章 行禮第 720 章 娜仁高娃公主第 93 章 搦戰第 11 章 盤問第 375 章 下旨第 35 章 里正第 347 章 木石第 210 章 朝議第 340 章 出招第 641 章 兵臨關下第 446 章 化解第 606 章 籌謀第 259 章 喬遷第 516 章 恭維第 484 章 族議第 79 章 實驗第 202 章 三年第 257 章 伴虎第 376 章 忠順王第 727 章 去世第 90 章 驗功第 386 章 刑訊第 629 章 火器第 237 章 大軍雲集第 622 章 雞犬升天第 36 章 抄家第 86 章 阿爾斯楞汗第 591 章 大難臨頭第 256 章 曹莽第 116 章 遊擊2第 13 章 極貴第 777 章 刺王殺駕第 687 章 祭祖第 673 章 登基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