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2 章 推薦

迎春的婚事過後,在皇室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那個寶貝疙瘩賈寶玉的婚事了。

賈珂對於賈寶玉,可沒有像對賈迎春那樣操心,直接把這事丟給了賈母便不管了。

而賈母年紀大了,對於此事也不能事事操心,所以這件差事最後落在了王太后的身上。

這王太后在皇宮之中雖然名爲太后,但是卻沒有自己獨立的宮殿,只能和賈政一起在康寧宮中居住。

這王太后接了差事之後,自然是要爲自己的兒子操辦一場過得去的婚禮。

因此王太后這段時間幾乎是天天召喚禮部的官員前去議事。

在不知不覺中又過了一個多月,賈寶玉成婚的日子就到了。

到了這一天,那熱鬧勁兒超過了元春的出嫁,但是這一天賈珂只是在賈寶玉叩見賈母的時候,露了一下面便消失了。

文武大臣們都不是傻子,一見賈珂這個態度自然就明白,這位皇上不待見自己這個弟弟。

因此這一天雖然很多人前去給賈寶玉祝賀,但是都是略坐一坐便離開了。

賈寶玉成親之後,這皇室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接下來的幾個孩子,也只有賈探春到了時候,但這事卻輪不到賈珂操心了,自然是有趙太妃爲她操辦這件事情。

如果是以前趙太妃自然沒有權利控制賈探村的婚事,但是現在她的身份以及不同以往,乃是太上皇的太妃。

也可以說是太上皇最寵幸的太妃,自然是有無數的人前去巴結,而按照禮儀她也有資格參與自己女兒的婚事了,所以這件事趙太妃十分的積極。

不說她們在這裡操心,再說賈珂在朝堂之上,今年開始實行的商稅改革十分的成功,因此賈珂想要再接再厲,把他另一件記在心頭的事情也辦了。

賈珂另一個操心的事情,便是想要攤丁入畝,其實賈珂對於政務並不是十分的在行。

但是賈珂畢竟是從現代穿越過來的,在現代許多電視劇書本上耳濡目染,也知道了許多利國利民的事情。

就比如說這攤丁入畝,這是一個既能延續皇朝時間,又能夠解放普通老百姓壓力的辦法。

攤丁入畝,又稱作攤丁入地或地丁合一,是一項重大的稅制改革,將中國實行兩千多年的人頭稅(丁稅)廢除,而併入土地稅。

賈珂實行攤丁入畝的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要極大地延續自己所創立王朝的時間,而且避免像原先王朝那樣兩三百年一輪迴的悲劇。

賈珂作爲新朝的皇帝,希望藉減少賦稅而展現“仁政”,一方面是前朝人口大量增加,戶口難以掌握,造成按人口稅收計算增加困難,因此採行此方式以減少徵收所需成本。

攤丁入畝的實施,使得無產者沒有納稅負擔,而地主的負擔增加,對於本朝人口的持續增加、減緩土地兼併、以及促進工商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

這在賈珂看來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是在天下的地主看來,這卻是一件大大的增加他們開支的壞事。

如果是普通的皇帝要實行這個政策,必須向清朝那位抄家皇帝一樣實行鐵血的手段,鎮壓住天下那些反抗的人。

但是到了賈珂這裡卻輕鬆許多,因爲賈珂畢竟是開國的皇帝,手下的軍權掌握得十分牢靠,那些地主們沒有多少力量能夠和他抗衡。

再一個就是如果新朝要延續前朝的制度,自然是無話可說,但是想要改變前朝的制度也是順理成章。

因此賈珂在幾次大朝之上向文武百官開始吹風,讓他們心中有個準備。

賈珂這裡一透露消息,自然是鬧得滿城風雨,沒有多長工夫,就連南方也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這些文武大臣們對於這件事情倒是沒有多大意見,他們雖然也都是地主,但是主要的收入卻是冰敬和碳敬,以及地方官員和富商的孝敬。

但是那些地方上的地主們卻有些想不開了,按照賈珂的方法,那麼以後那些泥腿子都不用交稅了,所有的稅收負擔都落在了他們這些地主的身上,這怎麼能行?

於是這些人發動自己的親朋故舊,開始向朝廷大員們遞消息,想讓這些人在賈珂面前說幾句好話,最好讓賈珂收回成命。

但是在朝廷上的這些文武大臣們,自然知道賈珂的脾氣,只要是他已下定決心,任何人都不能反抗,所以雖然那些財物都收了,卻沒有一個人敢在賈珂面前胡亂說話。

因此在秋收前的這段日子,賈珂正式向天下頒佈詔令,從今開始廢除了幾千年的人頭稅,從今年徵收秋稅開始,按照攤丁入畝實行。

而和攤丁入畝一同實施的就是官紳一體當差納糧。這也是賈珂和那位抄家皇帝學來的。

事實上隨着土地兼併程度的加深,大量田地掌握在地主鄉紳手中,而這部分人恰恰是優免的對象,從而使賦稅徵收範圍大打折扣。

官紳一體當差納糧有力的打擊了,借優免之名行偷稅漏稅之實的不法行爲,擴大了朝廷徵稅範圍,增加了國庫財政收入。

更重要的事藉着官紳一體當差納糧這一政策,朝廷的實力開始向村鎮蔓延,這使得延續了幾千年的官員不下鄉的潛規則開始瓦解,使得賈珂對整個天下的控制進一步加強。

這也是賈珂留給後世子孫的政治遺產,只要是他的繼任者不改變這些政策,那麼天下就會進一步穩固,王朝滅亡的時間就會進一步拉長。

在秋收前的這段日子,薛寶釵在宮中平安的產下一子,賈珂這段時間對薛寶釵的寵幸已經超過了秦可卿。

所以這個孩子一出生,賈珂便賜名賈薈,直接分爲了齊王。

由於齊王的出生,使得賈珂的後宮開始風雲激盪起來。

在原先巧蓮雖然生了吳王,但是由於巧蓮出生的緣故,秦可卿並不把這個孩子放在眼中。

但是現在薛寶釵卻不一樣了,他是賈府正經的親戚,其身份地位比秦可卿也不差分毫,現在又生了齊王,這個孩子對秦可卿的兒子楚王賈芝有巨大的威脅。

因此上,秦可卿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薛寶釵的身上。

而秦可卿的那個奶孃朱林氏,也在這個時間開始在秦可卿的耳邊活動起來。

“娘娘,現在薛貴妃生了一個齊王,咱們皇上到現在也沒有下定立太子的決心,我看着這是皇上要在幾個兒子中選一個賢能的,所以我看還是讓咱們楚王殿下立刻出閣讀書吧。”

秦可卿聽了之後默默的點頭,他原先看着自己的兒子賈芝年紀幼小,所以不忍心他這麼小就去念書,現在看來必須要領先別人一步了,只有賈芝得到賈珂的歡心,他們母子才能夠在後宮安寧。

“本宮就是同意了也得和陛下說一聲,然後讓陛下選幾個有才學的先生。”

朱林氏眼睛轉了轉,看來現在是把自己的主子推出去的時候了,然自己的那位主子現在也只是一個從七品的小官,也不知道要過多長時間才能夠飛黃騰達。

“娘娘,我倒是知道一個人,此人頗有才華,而且精通庶物,如果來教導咱們小主子,不但能讓他有一身的才學,而且不會成爲那些只知道讀書的書呆子。”

秦可卿聽了眼睛就是一亮,“是什麼人?”

朱林氏趕緊面帶微笑的說道:“是咱們這一回新科的進士王毅。”

秦可卿聽完之後沉默半晌,然後看了看朱林氏,“奶孃和這個人認識?”

朱林氏聽到秦可卿的疑問,心裡也有些慌張,他沒有想到一直對自己言聽計從的秦可卿,竟然在這件事上有所懷疑。

但是朱林氏仍然是面色不改的說道:“這個王毅是我遠房的一個親戚,現在在禮部當一個小官兒,十分的不得志,所以求到了我的門下,我看着畢竟是親戚,而且他還有些才學,所以就答應給他推薦推薦。”

秦可卿聽完之後沉思了片刻,現在秦可卿也覺得自己得奶孃有些可疑了,哪有一個後宮的管事來干預皇子的老師的事情,這已經是明顯的越軌了。

“這件事情我還得和皇上說一聲,看皇上的意思吧。”

朱林氏也知道今天自己有些多嘴了,所以聽完秦可卿的話,便站在一旁不再言語了。

卻說這一天,正是每月的十五日日,賈珂從養心殿處理完正事回來,按照規矩直接就前往秦可卿的坤寧宮。

等賈珂到了坤寧宮,這時候秦可卿已經帶着宮中的宮女太監在宮外迎接了。

賈珂下了車年親自扶起秦可卿,然後夫妻二人一起來到坤寧宮的正殿,各自落座。

賈珂坐定之後,秦可卿立刻親自爲他端上了茶水。

賈珂命了一口茶笑着說道:“愛妃,幾日不見朕看你有些清減了。”

原來秦可卿本來就是一個心思重的人,這段時間開始懷疑他的奶孃之後,把這幾年所有關於她奶孃的事情都想了一遍,是越想越覺得可疑。

雖然秦可卿有心向賈珂舉報自己的奶孃,但是又想到自己年幼的時候全靠奶孃扶持,否則的話自己也不一定能夠活到今天。

因此上秦可卿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左右爲難,有些茶飯不思,所以這纔有些清減。

第 102 章 攻守第 190 章 交接第 586 章 火牛第 101 章 明主第 57 章 阿芙蓉第 315 章 行禮第 64 章 實缺第 210 章 朝議第 750 章 北伐第 582 章 對陣(求訂閱)第 682 章 美人投懷第 13 章 極貴第 303 章 大局已定第 450 章 窺探第 157 章 軍令第 241 章 昏厥第 18 章 連戰第 230 章 家事第 786 章 大破第 474 章 軍情第 508 章 彙報第 703 躲藏第 319 章 彈劾第 482 章 到營第 429 章 示威第 728 章 後事第 372 章 攻守異位第 741 章 明升暗降第 408 章 送行第 702 章 暴露第 292 章 驚恐第 271 章 內情第 778 章 撲朔迷離第 299 章 釜底抽薪第 527 章 發配第 745 章 病入膏肓第 127 章 召見第 656 章 妥協(求定閱)第 753 章 突圍第 476 章 任命第 247 章 賞罰第 291 章 賈芝第 639 章 投降第 163 章 神弓第 698 章 託關係第 792 章 海貿第 554 章 開考第 110 章 通報第 516 章 恭維第 391 章 大勢第 521 章 太監(求訂閱)第 285 章 醒來第 122 章 暗鬥第 332 章 報應第 713 章 薛寶琴第 239 章 君臣父子第 783 章 準備第 634 章 鬥將(下)第 514 章 打臉第 569 章 交戰第 136 章 交接第 496 章 逼宮2第 126 章 管家第 760 章 寶玉第 16 章 世交第 237 章 大軍雲集第 712 章 信使第 457 章 報信第 537 章 調動(求訂閱)第 376 章 忠順王第 500 章 傳信第 704 章 迷藥第 202 章 三年第 647 章 遊擊第 514 章 打臉第 671 章 主客易位第 569 章 交戰第 606 章 籌謀第 18 章 連戰第 194 章 漸變第 639 章 投降第 222 章 上朝第 346 章 銀子第 44 章 回家第 238 章 大帳議事第 443 章 交鋒第 464 章 相告第 453 章 金麒麟第 444 章 稅收第 682 章 美人投懷第 100 章 解釋第 232 章 兵變第 388 章 借刀殺人第 208 章 死守第 17 章 舞戟第 247 章 賞罰第 726 章 彌留第 153 章 見駕第 34 章 審問
第 102 章 攻守第 190 章 交接第 586 章 火牛第 101 章 明主第 57 章 阿芙蓉第 315 章 行禮第 64 章 實缺第 210 章 朝議第 750 章 北伐第 582 章 對陣(求訂閱)第 682 章 美人投懷第 13 章 極貴第 303 章 大局已定第 450 章 窺探第 157 章 軍令第 241 章 昏厥第 18 章 連戰第 230 章 家事第 786 章 大破第 474 章 軍情第 508 章 彙報第 703 躲藏第 319 章 彈劾第 482 章 到營第 429 章 示威第 728 章 後事第 372 章 攻守異位第 741 章 明升暗降第 408 章 送行第 702 章 暴露第 292 章 驚恐第 271 章 內情第 778 章 撲朔迷離第 299 章 釜底抽薪第 527 章 發配第 745 章 病入膏肓第 127 章 召見第 656 章 妥協(求定閱)第 753 章 突圍第 476 章 任命第 247 章 賞罰第 291 章 賈芝第 639 章 投降第 163 章 神弓第 698 章 託關係第 792 章 海貿第 554 章 開考第 110 章 通報第 516 章 恭維第 391 章 大勢第 521 章 太監(求訂閱)第 285 章 醒來第 122 章 暗鬥第 332 章 報應第 713 章 薛寶琴第 239 章 君臣父子第 783 章 準備第 634 章 鬥將(下)第 514 章 打臉第 569 章 交戰第 136 章 交接第 496 章 逼宮2第 126 章 管家第 760 章 寶玉第 16 章 世交第 237 章 大軍雲集第 712 章 信使第 457 章 報信第 537 章 調動(求訂閱)第 376 章 忠順王第 500 章 傳信第 704 章 迷藥第 202 章 三年第 647 章 遊擊第 514 章 打臉第 671 章 主客易位第 569 章 交戰第 606 章 籌謀第 18 章 連戰第 194 章 漸變第 639 章 投降第 222 章 上朝第 346 章 銀子第 44 章 回家第 238 章 大帳議事第 443 章 交鋒第 464 章 相告第 453 章 金麒麟第 444 章 稅收第 682 章 美人投懷第 100 章 解釋第 232 章 兵變第 388 章 借刀殺人第 208 章 死守第 17 章 舞戟第 247 章 賞罰第 726 章 彌留第 153 章 見駕第 34 章 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