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0 章 備戰

阿爾斯楞汗在草原向南眺望,心中卻想着現在的賈珂這個他的知己和敵人。

從得到的情況來看,現在的賈珂更加不好對付了,他竟然囚禁了南朝的皇帝。

這個賈珂竟然沒有一點兒南朝人的那種忠孝節義,現在賈珂已經是坐穩了朝堂,如果自己再一次南侵恐怕對付的就不是一個宣府鎮了,而是南朝百萬大兵。

但是阿爾斯楞汗卻沒有任何的想要退縮的想法,因爲現在的賈珂已經如此難對付了,再讓它發展下去恐怕就更加沒有機會了。

賈珂這個梟雄也不會坐看草原的強大,他一定會北伐草原,除掉自己這個大患的。

阿爾斯楞汗想明白之後,就向各地發出了詔令,讓所有的部落提前準備,等到秋高馬肥的時候,在王帳集合,然後一起南下。

如果能夠再一次打到南朝的京師,這一回一定不能善罷甘休,至少要除掉賈珂這個後患。

衆草原的英雄們聽到阿爾斯楞汗傳來的命令之後都是摩拳擦掌,他們也想再一次南下,報當年之仇。

只有孟和聽到消息後愁眉不展,他在前幾年的時候,在草原上和賈珂也有過幾次沒有見面的交鋒,他可是知道賈珂的厲害,這個人足智多謀,英勇不凡,一旦和這人開戰,最後一定不能速勝,到時候以草原的財力,恐怕比不上南朝,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危險了。

孟和不能看着草原再一次受到挫折,於是他接到軍令之後,便快馬向王帳奔去。

一天之後,孟和來到王帳所在之地,這裡在祁連山下,水草豐美,是草原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孟和剛剛到了王帳所在地,阿爾斯楞汗就得到了消息。

阿爾斯楞汗對於這一個能爭慣戰的帥才,還是十分的看重的,一聽到他來到了王帳,便命人把他請到自己的大賬中。

孟和見了阿爾斯楞汗,按照禮儀先向他施禮,然後就迫不及待的回稟道:“大汗,在下接到您的命令,說是今年有南下南朝,不知是否是真的。”

阿爾斯楞汗聽完之後沉默半晌才點點頭,他也知道這一次南下有些唐突,恐怕不是那麼輕易能夠取勝的。

“大汗,以在下的意思,咱們還是在休養生息幾年,然後在南下才能保全萬勝。”

阿爾斯楞汗聽了這話滿臉嚴肅,“再休養生息幾年?賈珂這個梟雄能放咱們在草原上逍遙幾年嗎?”

孟和聽到這裡也是有些無奈,現在韃靼人已經是騎虎難下了。自從和賈珂結了冤仇,恐怕雙方只有一個倒下,這場戰爭才能結束。

孟和思考了一下,然後說道:“不如暫時和南朝言和幾年的時間,也能夠休養生息,恢復咱們的元氣。”

阿爾斯楞汗不耐煩的說道:“你別做這白日夢了,你以爲賈珂是個傻子嗎?”

孟和聽到這裡也不再說什麼了,雖然他不希望南下,但是卻無法阻止賈珂的北上,看來這一仗是不能夠倖免的了。

孟和沒有說服阿爾斯楞汗,在回到自己的部落之後唉聲嘆氣,現在的韃靼人幾次招惹南朝這個龐然大物,恐怕不會有好的下場,自古草原和南朝對壘從來都是隻能取得一時的勝利,一旦南朝集中精力,草原必定會被南朝擊敗。

阿爾斯楞汗可不管夢河有什麼想法,他現在除了草原的騎兵之外,還有在西域的僱傭兵可以依仗,這些人大概有十幾萬人,而且一個個人高馬大,用這些人先消耗賈珂南朝的兵力也是不錯的。

轉眼時間就過去了幾個月,又一次到了秋高馬肥的時候。

阿爾斯楞汗按照既定的原則向草原各部發出命令,這些人各自帶着乾糧,便一起向王帳附近集結。

阿爾斯楞汗這一次可以說是傾巢而出,光騎兵就集結了30餘萬,再加上西域掠來的奴隸以及僱傭兵十幾萬,大約50萬人馬。

阿爾斯楞汗可以說是傾盡全力了,因爲光是這些人的吃喝拉撒就夠他受的,以韃靼人的實力也沒有資格進行幾次這樣的遠征。

如果今天這一次不能完全對賈珂取得優勢,那麼以後韃靼人恐怕就再也沒有能力南下了。

阿爾斯楞汗在中軍大帳召見各部落的首領,以及他麾下的大將,再有就是西域的那些個王國派遣的增援部隊。

阿爾斯楞汗居中而坐,幾十個人在兩旁站立,在中軍大帳之外,無數的侍衛樹立。

“衆位,這幾年咱們還算是順利,已經平定了西域的叛亂,並且擊退了大食。現在正是兵強馬壯的時候。這一次南下畢定要給南朝以重創,讓賈珂從此不敢北視。”

站在兩旁的衆將軍和首領聽到阿爾斯楞汗的誓言,都一起歡呼起來。

阿爾斯楞汗看着這些人士氣還算不錯,也笑着點點頭,然後揮手讓他們安靜。

“這一次事關重大,不能不小心,孟和可在?”

孟和聽到阿爾斯楞汗等召喚,趕緊站出來拱手說道:“回稟大汗,末將在。”

“孟和,現命你爲前部先鋒,統領五萬騎兵,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謹遵大汗之命。”

阿爾斯楞汗讓孟和爲前部先鋒,也是看中了他用兵的謹慎,如果換上一個魯莽一點兒的,可能一下子就要中了賈珂的奸計,到時候幾萬人馬就要交代了。

阿爾斯楞汗吩咐完前部,又說道:“敖登格日勒?”

立刻就從衆人中走出一位中年的大漢,這個大漢並不像其他的韃靼人那樣強壯,但是眼睛中卻透着精明。

敖登格日勒走出班來,站在打帳的中央,拱手給阿爾斯楞汗施禮。

“敖登格日勒,你是草原上的智者,現在命你爲後部,壓糧運草不可讓將士們短了吃喝。”

“大汗放心,但有我一日在將士們一定吃得飽飽的。”

阿爾斯楞汗點點頭,然後對其他的人說:“各部的騎兵分成左,右兩翼互住大軍。西域的步兵隨我的中軍一起前進,明天大軍開拔,一定要在15天之內到達古北口,我要用最短的時間到達南朝的京師。”

阿爾斯楞汗一聲令下,整個韃靼的大軍便動了起來,於是這幾十萬人馬加上一些運送糧食的奴隸,浩浩蕩蕩地向古北口前進。

而韃靼人的異動早就被蒙古八旗得到了消息,他們立刻向各部的首領通報。

八旗的首領們接到消息之後,一商量不敢怠慢,馬上就派快馬向京城的賈珂通報。

而在宣府鎮的湯蒯,卻已經提前得到了消息,在阿爾斯楞汗還沒有召開大會的時候,這些消息就已經送到了京師。

而賈珂這時候在幹什麼呢?這時候的賈珂也沒有閒着,他在京城不停的調集糧草,並且傳令在遼東的馮陌,宣府鎮的黃柏峰,各帶5萬人馬到京城與他會合。

這一次賈珂準備帶着三大營15萬人馬一起北上,再加上在古北口的驍騎營共計20萬以及遼東鎮和宣府鎮的人馬,有30餘萬。

這些人馬在秋收完了的時候就已經在京城集結了,只等着賈珂一聲令下就向北進發。

賈珂得到了阿爾斯楞汗要從古北口進攻的消息之後,也不敢怠慢,立刻命令大軍,整頓軍備,準備在三日後向古北口進發。

不說賈珂在這裡準備着北上迎擊阿爾斯楞汗,再說在京城之中,現在也是風雲激盪,暗潮洶涌。

這其中最爲活躍的就是忠順王了。

自從囚禁皇上執掌朝堂之後,忠順王就老老實實的在府中,也不敢出來隨便的生事了。

忠順王這是害怕賈珂記得以前的仇恨,抓住機會把自己給殺了,所以他現在謹慎小心,絕不能給賈珂任何的機會。

但是隨着草原上的消息不停的向京城傳遞,風言風語就連忠順王也知道了。

忠順王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在書房之中連續坐了一晚上,他思前想後,覺得這一回正式恢復他們家江山的好時候。

因爲隨着時間的推移,賈珂的權力越來越穩固,就連地方上的那些官員們也被賈珂換了許多,照這樣下去沒有幾年的功夫,地方上的那些官員就都是賈珂的麾下了。

忠順王打定主意之後,用悄悄的命令自己麾下的那些心腹太監,向各個王府以及皇親國戚的府上傳遞消息。

他們這些人也不見面,全靠着手下傳遞密信來互相溝通。

雖然皇族之中有一兩個不想冒險,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支持忠順王的。

因爲凡是有一些眼光的人,都已經看出了賈珂不是久居人下之輩,他篡位是遲早的。

這些人在信中互相約定,以忠順王爲首,等到賈珂離了京城,他們就集中府中的親兵與小廝,趁機奪取京城的控制權,救出皇帝,然後以皇上的名義號令天下,把賈珂堵在古北口之外。

到時候賈珂就是由幾十萬大兵,如果彈盡糧絕,也只能是一鬨而散。

賈珂自己本人即回不了中原,在草原之上又有一個大敵,恐怕也沒有多長時間可活。

他們想好對策之後,就暗暗的隱藏起來,等的賈珂北上,他們好一舉發動,重新恢復皇室的尊嚴。

第 319 章 彈劾第 690 章 歪打正着第 458 章 上門第 466 章 聯絡第 537 章 調動(求訂閱)第 320 章 朝爭第 318 章 暗潮洶涌第 396 章 人選第 179 章 八旗第 386 章 刑訊第 113 章 栽贓第 32 章 蹊蹺第 743 章 求援第 498 章 回陽九針第 124 章 進城第 643 章 危急第 241 章 昏厥第 55 章 武藝大成第 186 章 阻擊第 710 章 王毅之死第 343 章 家長裡短第 123 章 對罵第 696 章 露相第 636 章 斷糧第 175 章 喜訊第 508 章 彙報第 93 章 搦戰第 714 章 算計第 550 章 利己第 640 章 俘虜第 176 章 冷眼第 501 章 回京第 755 章 驚變第 619 章 齷齪第 447 章 留情第 781 章 懲戒第 502 章 進宮第 215 章 見駕第 592 章 破城第 592 章 破城第 496 章 逼宮2第 329 章 巧蓮有孕第 533 章 納妾第 631 章 先禮後兵第 322 章 兵圍乾清門第 104 章 自首第 697 章 突發第 581 章 兵臨城下第 419 章 弄權第 382 章 口諭第 267 章 家業第 445 章 緊逼第 612 章 正妃第 573 章 相持(求訂閱)第 115 章 遊擊第 319 章 彈劾第 292 章 驚恐第 502 章 進宮第 661 章 成事第 225 章 換將第 258 章 家事第 734 章 國事家事第 216 章 中門第 58 章 驅邪第 620 章 靈前即位第 774 章 中毒第 507 章 回府第 175 章 喜訊第 76 章 方陣第 419 章 弄權第 769 章 孟明去世,雨村上位第 721 章 戰略改變第 518 章 人選第 617 章第 208 章 死守第 797 章 駕崩第 614 章 賜藥第 744 章 頂撞第 555 章 大放厥詞第 165 章 大戰2第 544 章 靈泉第 535 章 異動第 395 章 辭呈第 293 章 人仙第 647 章 遊擊第 80 章 草原消息第 734 章 國事家事第 297 章 病重第 476 章 任命第 661 章 成事第 272 章 往事第 580 章 混亂(求訂閱)第 163 章 神弓第 282 章 迎接第 695 章 姐弟相見第 339 章 猜忌第 526 章 鬧事第 587 章 撤軍第 371 章 請教
第 319 章 彈劾第 690 章 歪打正着第 458 章 上門第 466 章 聯絡第 537 章 調動(求訂閱)第 320 章 朝爭第 318 章 暗潮洶涌第 396 章 人選第 179 章 八旗第 386 章 刑訊第 113 章 栽贓第 32 章 蹊蹺第 743 章 求援第 498 章 回陽九針第 124 章 進城第 643 章 危急第 241 章 昏厥第 55 章 武藝大成第 186 章 阻擊第 710 章 王毅之死第 343 章 家長裡短第 123 章 對罵第 696 章 露相第 636 章 斷糧第 175 章 喜訊第 508 章 彙報第 93 章 搦戰第 714 章 算計第 550 章 利己第 640 章 俘虜第 176 章 冷眼第 501 章 回京第 755 章 驚變第 619 章 齷齪第 447 章 留情第 781 章 懲戒第 502 章 進宮第 215 章 見駕第 592 章 破城第 592 章 破城第 496 章 逼宮2第 329 章 巧蓮有孕第 533 章 納妾第 631 章 先禮後兵第 322 章 兵圍乾清門第 104 章 自首第 697 章 突發第 581 章 兵臨城下第 419 章 弄權第 382 章 口諭第 267 章 家業第 445 章 緊逼第 612 章 正妃第 573 章 相持(求訂閱)第 115 章 遊擊第 319 章 彈劾第 292 章 驚恐第 502 章 進宮第 661 章 成事第 225 章 換將第 258 章 家事第 734 章 國事家事第 216 章 中門第 58 章 驅邪第 620 章 靈前即位第 774 章 中毒第 507 章 回府第 175 章 喜訊第 76 章 方陣第 419 章 弄權第 769 章 孟明去世,雨村上位第 721 章 戰略改變第 518 章 人選第 617 章第 208 章 死守第 797 章 駕崩第 614 章 賜藥第 744 章 頂撞第 555 章 大放厥詞第 165 章 大戰2第 544 章 靈泉第 535 章 異動第 395 章 辭呈第 293 章 人仙第 647 章 遊擊第 80 章 草原消息第 734 章 國事家事第 297 章 病重第 476 章 任命第 661 章 成事第 272 章 往事第 580 章 混亂(求訂閱)第 163 章 神弓第 282 章 迎接第 695 章 姐弟相見第 339 章 猜忌第 526 章 鬧事第 587 章 撤軍第 371 章 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