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

庫倫西南三百里,伊尼爾山腳,有一大片營地,連綿數十里,密密麻麻的營帳有上千座。這日清晨,天剛剛麻麻亮,太陽還沒有從東邊的山頭鑽出來,營地裡就炊煙四起。人聲,馬叫聲,還有其它各種聲音,就像天邊的雲朵一樣,時不時地飄了過來。

等到太陽從東邊山頭蹦了出來時,營地的各大門打開,數千軍士身着披甲,舉着各色兵器,依次地出來,在營地門前,伊尼爾山腳下整隊列陣。

在伊尼爾山腳一處山丘高處,早早地就搭了一個木臺子,王子騰、劉玄等人天不亮就到了這裡,等待點檢的開始。

在等各軍整隊列陣的時候,劉玄跟王子騰介紹道:“王大人,此地東北三百里是北海行省首府,漠北重鎮,庫倫城。再北五百里就是北海了,那一片廣袤萬里,都是極苦寒之地,一年只有三四個月屬於暖和的時日,其餘都是大雪覆蓋,難以行走,一般人很難在那裡生活。”

“但我聽說那一片還有牧民和化外之民?”

“是的王大人。從葉爾石河(額爾齊斯河)以東,一直到我們關東以北黑水入海口和東里島(庫頁島),烏樑鎮、北三鎮和我們關東山北軍以北的地方,綿延四五萬裡,人跡罕見,從東到西分別住着嘎吉斯人、都波人、拔野人、僕骨人、烏羅人、靺鞨和鄂倫春人。都波、拔野都是室韋人西遷後留下的遺民,爲數最多。突厥、回紇人被室韋人驅出金山、安西、蔥嶺等原居住地,其中一部北遷,盤踞在葉爾石河以東,劍河(鄂畢河)和謙河(葉尼賽河)流域居住,便成了那嘎吉斯人。”

“僕骨人、烏羅人原爲契丹、奚人,前周北伐滅遼,這些人一路北逃,盤踞在北海以東、大黑山(大興安嶺)地區。室韋人興起後,便附爲臣屬,被賜予了呼倫草原。後前周北伐復土,室韋人西遷,部分人就留了下來,向前周稱臣,變成了這僕骨人、烏羅人。”

“靺鞨和鄂倫春人盤踞在黑水、白山和黑嶺山(小興安嶺)一帶,原名女直、女真人,據說前周太宗皇帝甚惡這兩個名字,便將其改爲祖名靺鞨人,另外幾支賜名鄂倫春人。”

“都波人、拔野人有四十萬之衆,嘎吉斯人大約有十餘萬,都以遊牧爲生。僕骨人、烏羅人有二十餘萬,部分以遊牧爲生,部分以漁獵爲生。靺鞨和鄂倫春人有四十餘萬,大部分以漁獵爲生。朝廷設立北三鎮看守着都波和拔野人,呼倫鎮看守着僕骨和烏羅人,山北和東寧鎮看守着靺鞨和鄂倫春人。”

“咦,那個什麼卡,卡吉斯人怎麼沒人看守着?”薛蟠忍不住開口問道。

“不是卡吉斯人,是嘎吉斯人。他們在烏樑鎮轄區之內,不過烏樑鎮主要的任務是防備葉爾石河以西的溫欽查汗國。嘎吉斯人人數不多,且不少青壯都在烏樑鎮效用,充爲義勇。”

李公亮出聲回答了薛蟠的問題。

“哦!”薛蟠應了一聲。雖然他心裡還是搞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看到舅舅王子騰、璉二哥都是瞭然的樣子,也不好再問。真要是出口問了,只怕會顯得他愚鈍無知。

一騎從軍陣中過來,大聲稟告道:“報!諸軍列隊整齊,等待點檢!”

“好。”王子騰整理好了衣裝,欽賜的飛魚服,兩樑折翼帽,配上欽賜的繡春腰刀,端是威武。劉玄也是着飛魚服,只是顏色花樣與王子騰的有異,頭戴着一樑折翼帽,除了欽賜的繡春腰刀,還配着自帶的井中月。

李公亮轉身對薛蟠、賈璉說道:“蟠哥兒、璉二爺,我們該下去了。”

“幹嘛下去,這臺子上看多好。”薛蟠不明就裡說道。

“王大人是正使,持明是副使,都是領皇命的欽差,代天點檢,自然有資格站在臺上接受諸軍檢閱。你我只是隨員,可沒有資格站在上面。”

聽完李公亮的話,賈璉二話不說,拉着嘴裡還叨叨的薛蟠,跟在李公亮的身後下了高臺。在他們身後,王子騰高聲呼道:“請王旗命牌!”

王旗是代表聖上,命牌是代表身負皇命的兩位欽差。因爲只是點檢,不是出鎮或出征,沒有持節,只有這王旗命牌。

等到王旗在高臺前的木杆上升了起來,兩面命牌分立兩邊,幾支人從軍陣跑了出來,陸續跑到高臺前。

“報!錫林軍提監吳進忠奉命領錫林軍軍士五百,列陣受閱!並衆將士恭請聖安!”

“聖躬安!”王子騰朗聲答道。

“報!德寧軍兵馬副使郭臨安奉命領德寧軍軍士五百,列陣受閱!並衆將士恭請聖安!”

“報!呼倫鎮提調牛白路奉命領呼倫軍軍士五百,列陣受閱!並衆將士恭請聖安!”

錫林、開平、歸化、德寧四軍和呼倫、翰北、翰西三鎮的領兵將官們一一稟告,恭請聖安,王子騰也以天子欽差的身份一一回答。

“這就是九邊點檢?”薛蟠在臺下低聲問道。他可是知道九邊有好幾十家軍鎮,怎麼只來了四軍三鎮?

說到這裡,李公亮似笑非笑地說道:“王大人這次算好的,只是來陰山北海點檢,要是輪到去蔥嶺金山點檢,那纔是真苦。那裡的點檢場地在碎葉鎮轄區的熱海畔。開春從京師出發,還得在隴右或安西某地歇一冬,等第二年開春再去。一來一回,至少得三年時間。”

三年?薛蟠不由打了個冷戰,我的個親孃額,下回有點檢,打死都不沾身。

這邊臺下說着悄悄話,那邊臺前諸軍領軍將官稟告完畢,劉玄一一驗過他們的旗號,然後回到王子騰跟前,拱手:“諸軍齊備,請欽差代天點檢觀閱軍容!”

衆人也齊聲高呼道:“請欽差代天點檢觀閱軍容!”

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
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