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

“呵呵,四郎,我已經知道你的意思了。無非西洋人能來我國朝,我們爲什麼不能去他們那裡?那些蠻夷之地,有商人去就好了,還需遣兵征伐嗎?”這時的劉震卻似乎明白了劉玄話裡的意思。

“大哥,南安州還是呂宋島時,誰知裡面有如此大銅礦?現在我國朝億萬銅錢之用料,十之八九來自呂宋島兩個大銅礦。大哥,你說現在我國朝這會能失了這南安州嗎?”

“萬萬不能!”劉震斬釘截鐵地說道,隨即心領神會地說道,“四郎,你的意思是把西洋人在東邊的銀礦給吞了?”

此時的大秦官兵上下還殘留着前周的“蠻橫”:“我的就是我的,你的,打贏你就是我的了。”

“雖然我國朝商人可以用絲綢等物換回一船船的白銀,可總是要拿東西去換,要是直接歸到我們自己口袋裡,比什麼都強。”

“是啊,這銀子銅錢,誰還嫌多?”劉震笑呵呵地附和道,“原來四郎打的是這個主意。西洋佛郎機人從東邊運銀子來用的是海船,我們要想奪了那銀山,總得也要坐海船去。蔥嶺雪山,以步軍騎射爲上,四郎打小就嫺熟,自然去的。遠海重洋,以船戰爲主,所以四郎纔要藉着這機會好好歷練一回?”

“是的大哥。我們劉家祖傳的習武要訣,生死場上歷練一回,勝過十年苦練。否則的話,大哥你也不會十四歲就披甲,我不會十二歲就陷陣。”

“理是這麼個理,可干係太大,哥哥我這肩膀小,擔不起這個責任。公,你是欽差,一旦有失,我這是失職;私,你是我四弟,要是出了差池,我沒法給老太太和父母親交待。”

“我就知道大哥難以說通。我先以禮相待,陳理服人。既然不通,那我就只能公事公辦,明日就用關防發份滾單,徵發貴軍的‘靖海順風號’爲本官的南下座船。”

劉震一聽,不由長嘆一聲:“四郎啊,你都這麼大的人,都中了狀元定了親,還這般任性固執?”

“”“大哥,你是深知我的性子,這一趟我是非要摻和不可了。”劉玄滿臉誠懇地說道:“大哥,你也知道我南下是去備倭亂的。備倭亂除了岸上打仗,海戰卻是怎麼也避不過。如果我不在去浙東之前藉機好好歷練一番,軍機瞬息變化,說不得到了浙東就要水戰。到時候稀裡糊塗的,只怕比此番還要兇險。”

“老四,你說得這些理我都懂。可這不比陸上死戰,打不贏你自管跑了去,憑藉你的騎射本事,少有能陷入絕境的。可現在這是海戰,萬一不慎,你往哪裡跑?游回岸上來?”劉震苦口婆心地繼續勸道。

“這趟差事,海戰兇險是其一,更兇險的有海賊的內應。按照重明和你的判定,這賊子品階還不低,且還不知道是不是有同夥。萬一出了差錯,陷入重圍,這大海茫茫的,我就是有千船萬舟,想救你也是不及的啊。”

“大哥,這些我都考慮過。旁人顧慮這些還情有可原,可我們久在軍鎮,知道這世上絕無萬無一失的仗等着我們去打。披甲上陣那一刻開始,就是在賭命了。戰事有五六分勝算已經是萬幸,三四分勝算就值得去搏一搏。大哥苦心策劃了這麼久,前前後後都謀算過,勝算少說也有六七分了,我怎麼就不敢博了!”

劉震不由語氣一滯。

看到大哥動搖了,劉玄連忙加把油道:“這趟差事,只有一艘船,可能要遭海賊五六倍人手圍攻,必須聚集精銳方能頂到伏軍齊發的時候,否則就要功虧一簣。可是賊子又有內應,要是大哥將軍中所有好手都聚集在這一艘船上,賊子必定會生疑。我們是生面孔,又能說遼東口音。且這次來金州見你更沒有聲張,裝作是遼東藩臺押解的官吏差役,絕不會有破綻。我、重明、傳嗣,天德、豫春、友德、國勝,還有韓振,各個都是一把好手。有我們加入,豈不又多了勝算。”

劉震坐在那裡默然了許久,最後悻悻地說道:“從小到大都是如此,每回你執意要做什麼事,都攔不住你,都被你說服了。”

第四日,金州靖海軍水寨裡停着一艘與閘船不一樣的船隻,隨着海浪在輕輕地起伏着。它旁邊的碼頭上,圍了數百軍士,披甲持刃,戒備森嚴。爲首的正是劉震,他對着三人說道:“汪船首,老姚,老董,那十二口箱子你們可是都清點過?”

三人齊聲應道:“回大人,清點過了。”

“上面的遼東藩臺和兵馬司的封條,還有我們靖海軍指揮司的封條都驗堪無誤吧。”

“回大人,驗堪無誤,毫無破損。”

“那就好,你們三人在這文書上簽字畫押吧。”

待到簽字畫押完畢,劉震又開口道:“來來,我給你們介紹,這位是遼東藩臺經歷李望貴李大人,這位是司庫主簿林歸令林大人,這位是司庫承務孔序孔大人,其餘這幾位是庫丁。”

然後又介紹這邊道:“這位是靖海順風號的船首汪喜鵲,這位是這次護送的領隊,都武侯姚國盛,這位是副領隊武侯董輝山。

打頭那個叫李望貴的男子非常年輕,上前拱着手,操着一口濃濃的遼陽口音說道:“汪船首,姚大人,董大人,勞煩諸位了,一路上還要多多照應。”

一邊說着一邊招呼庫丁道:“快些,快些把箱子都搬弄上去,都要開船了。”

然後又轉過頭來,笑着說道:“常聽人說,這金陵江南跟天堂一般,聽說有這麼一趟差事,我就厚着臉皮,求伯父給糧臺老大人打了聲招呼,發我應差,可算是能去江南走一遭了。”

大家一聽,就知道這位絕對是官宦子弟,要不然年紀輕輕就成了經歷,遼東藩臺押解的領隊。這一回絕對是假公濟私,趁着辦差的機會去流歷一番江南天堂。而且看這麼多箱子,只怕還有不少“夾帶”。

“敢問李大人的伯父是?”姚國盛笑着問道。

“遼東行省布政司左參議。”李望貴得意洋洋地說道。

幾人對視一眼,果然猜中了。左參議權勢僅次布政使,管司庫的轉運使自然要買他的面子。

董輝山微着眉頭問道:“押解差事不是已經由遼東藩臺轉給我們靖海軍了嗎?”

劉震站在碼頭上,一直看到“靖海順風號”消失在海面上,這才轉身離開。

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
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