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

“回稟老太太,前兒我去內閣述職,有前輩同僚給我透了氣,兩浙學政的差事完了可能會調我去江西任左參議。”

“啊,不是說要調你回京嗎?”

“回老太太,京裡沒得合適的空缺,而且這一兩年內閣六部有些動盪,兒子愚鈍,不好參合進去。前輩和好友們便指點我,不如再外放地方。一來可以再積攢資歷功績,二來避避風頭也好。”

“嗯,此話有些道理。只是這次外放,可有什麼章程?”

“回老太太的話,兒子這次去江西任左參議,不比其它實缺,反正上有藩臺,下有臬臺、漕司等衙門,想必務虛的多,於是兒子就想着帶寶玉去任職,一是歷練下他,二是有個幫手。”

“寶玉成了親,是該歷練一二。至於幫手,義哥兒不再做你的幕僚了?”

“回老太太的話。張義侄婿這次春闈又未中,絕了會試的念頭,繼續走官吏仕途。他跟劉四郎關係莫逆,這次自然會先去援徵行轅效用,分潤些軍功,比什麼都強。”

說到這裡,賈政有些氣苦,他也想着參與到援徵中去。可從內閣到樞密院,都知道他是個什麼人。這等軍務大事,下面多幾個划水的無所謂。但上面確實需要做實事的擔着責任,不需要擺幾個泥菩薩供着,便好言婉拒了。

於是想着把寶貝兒子寶玉塞進去,先捐個監生資格,然後去軍前效用,分潤些軍功,也好保個八九品官階,得個實授。反正他對賈寶玉考科舉已經絕望了,還不如走走這條路子。

賈政是看明白,這侯爵以下的爵位看上去榮貴,實際上沒個鳥用。要是沒有實授官職在身,反而容易成爲官爭犧牲品,更是御史們喜聞樂見的目標。在朝中真正能夠延綿不倒的只有軍將世家和真正的詩書世家。

一個靠打仗,一個靠讀書,從前朝到本朝,都少不了他們。遠的不說了,從前周北伐復土算起,將近兩百年了,勳爵世家不知換了多少茬,可劉家、盧家、韓家、楊家、顧家、富家等都還在。頂多蟄伏一兩代,或是換了女婿頂上,繼續在朝中呼風喚雨。

可是他的如意算盤被賈母和王夫人全盤否定。賈寶玉是她們的眼珠子,心肝尖尖,怎麼捨得放到軍前效用?這是決不允許的事情。

賈政只能退求其次,想着把兒子帶在身邊好好歷練下,多少把他身上那頑劣懶疲之氣去掉,有幾分長進就好。而且江西是文學鼎盛的地方,出了煙溪先生、末軒公等諸多大儒,把賈寶玉提拎過去,面授耳染一番也好。

在杭州時,賈政可是親眼看到,原本比賈寶玉還要不堪的薛蟠而今有模有樣的。上有妹夫罩着,下有大舅子提攜着,自己也知道長進,這回準備跟着大舅子一併去援徵,只要去那邊歷經幾仗,回來少不了一個七品實授。

想起來賈政就鬱悶,這等頑劣不堪的薛蟠都能成才,自己璞玉一般的兒子卻還這般混賬。聽說前些日子,感傷幾位姐姐妹妹都走了,跟着媳婦林黛玉在園子裡葬花,還唱了一曲《葬花吟》。

旁人恭維說是風雅之事,賈政卻差點氣死。有這個精力和時間,還不如去多讀幾本經書。

賈政肚子的心思,賈母和王夫人卻是不知。聽了賈政剛纔的話,也是有些頭痛。她們都知道賈政的性子,要不是明國維全力幫襯,就憑政老爺和那兩個清客,如何能把兩浙學政事宜和去年的秋闈辦下來?

人家要奔前程去了,你總不好攔着吧。人家還是劉四郎推薦過來的,論情論理,你都不能耽誤人家。可是沒有幫手,政老爺去江西幹什麼?繼續當泥菩薩?

“去江西赴任怎麼個章程?二老爺有什麼打算?”賈母對這些事情不懂了,也幫不上什麼,只好問道。

“回老太太的話,兒子外放地方的事情,一兩月定不下來的。聽說下月劉四郎要回京來領受聖旨和王命旗牌,到時候兒子去向劉賢侄請教一二也好。”

“這樣也好。這些日子,你先在家裡好好歇着。外放兩浙一年多,確實辛苦你了。”賈母點頭道。

過了幾天,賈蓉帶來一張圖過來,向賈政稟告。

“二老爺,這是束山先生實地勘探過,畫出的園子圖紙。請你過目。”

賈政雖然在工部幹過多年,可那看得懂這個。匆匆看了幾眼,只覺得畫得不錯,有山有水,佈局巧妙,進第有序。

“預算下來要多少銀子?”

“回二老爺的話,修繕花不了多少銀子,都是原有的園子,大部分修整一番便是,推倒重修的不多。預計十五萬兩足夠。只是其它開支要耗費許多。假山玩石要去太湖一帶採辦,木材竹子要去湖廣一帶採辦,還有其它各種,連運費開支算下來要三十二萬兩銀子。”

頓了一下,賈蓉繼續說道,“此外,老太太的意思,新園子裡最好修一處庵堂,請一位有德行的尼姑來爲府上祈福。還希望能夠在江南買十幾個小姑娘回來,請人教導成女伶,搭個戲班,到時德貴妃省親,或其它大事慶典時,也不用從外面請人。這些算下來,怕是也要五六萬兩銀子。”

賈政覺得花銀子有些多,但裡面牽涉到德貴妃省親,還有老太太的喜好,不好駁回,便只得點頭道:“那就辛苦蓉哥兒繼續辦吧。”

回到寧國府後院,關上門,賈蓉置辦了一桌酒菜,叫妻妾陪伴,好好喝了一番。胡氏看他這麼高興,忍不住問道:“大爺,今兒你是怎麼了?這麼高興?”

“輪着本大爺要發財啊。”賈蓉趁着酒興把事情簡單一說,笑着說道:“這一項工程下來,本大爺少不得有十幾萬兩銀子落在荷包裡。”

“大爺,這麼大的好事,西府的璉二爺怎麼不去主持,還主動推到大爺的頭上了?妾身聽說,那兩位不是輕善的主,尤其是璉二嬸子。”

賈蓉愣了一下,不由陷入了沉思。是啊,這麼好的撈錢門路,璉二叔怎麼就推給自己了,自己這些日子一直只顧着開心,沒來得及想這事。如今細細一想,確實很蹊蹺。

回到房裡,一個火熱的身子撲了上來,賈蓉跟她親熱了一番後,躺在牀上又忍不住想起這件事,便跟尤氏說了。

尤氏想了想說道:“想必璉哥兒看不上這十幾萬兩銀子。”

“十幾萬兩銀子他還看不上?”賈蓉驚住了。

“各人有各人的掙錢門路,十幾萬兩銀子璉哥兒說不得一年就賺到了。現在他更看重前途,趁着援徵的大好機會,分潤份軍功,得個實授。聽說西府大老爺在德光城病重了,到時他襲了爵位,又有實授官職,理所當然地分出去自立門戶。到那時,他們兩口子不比現在過得快活?”

賈蓉一聽,說得非常在理,忍不住在尤氏胸脯上摸了一把,笑着說道:“你可真是我的女諸葛啊。”

當初看紅樓夢,覺得賈府男丁,一屋子的人才啊。。。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四)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四)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