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小少爺的心思

周無憂正在書房翻看着《太平廣記》,這部書是宋人李昉、扈蒙等應太宗之命編纂,收錄了漢至宋千年以來民間流傳的各種神仙鬼怪的傳說。全書五百卷,光目錄就整整十卷,若是堆起來,周無憂這間書房得佔去一半。周無憂至今未收錄齊全,僅得零散的一百餘卷。

前幾日剛蒐羅到神仙卷的幾卷散本,立時愛不釋手。這會兒正看到西王母在瑤池與穆王宴飲,暢談白雲山川,探討長生大道。遙想其間瓊林玉漿、仙樂神舞,不由一陣熱血涌上心頭,激動、悵惘難以自持,深深吸了口氣。

書房外狗子叩門聲響起,周無憂略平息了被擾『亂』的思緒,道:“進來吧。”

狗子推門而入,嘻嘻道:“少爺,東林禪寺的廣法大師已在外堂中等您一個多時辰了,說是昨夜忽有所悟,想和您談論佛法呢。”

周無憂嘆了口氣,道:“你就說我有事外出,少則三五日、多則七八日,讓廣法和尚自去罷。”?? 鴻隙2

狗子一愣,有些着急道:“廣法大師佛法精湛,少爺不如還是去見見吧。”

周無憂瞥了他一眼:“狗叔,我說過多少次了,您開銷大沒關係,只是不太過分的,需要多少儘可去賬房支取,您是看着我長大的老家人了,難道一點錢財我還捨不得麼?何必收受外人那點小財?”

狗子臉騰一下紅了,兀自分辨道:“這不都是常例的事麼……”

周無憂自顧自看書,道:“也罷,你去賬房支十貫鈔,打發了他了事。”這廣法和尚佛學淺薄,偌大年歲了,還沒自己懂得多,怎麼看都不像是個有道行的,是故周無憂已懶得搭理。

“可是廣法大師想和少爺探討佛法……”

周無憂沒好氣的道:“他是來化緣的,什麼佛法?有十貫鈔足矣了。”

狗子半信半疑,卻也無法,只得轉身去了。果然,廣法和尚拿到錢二話沒有,立時走人,不由令狗子對自家少爺的見識心服口服。

讀書到天近黃昏,周無憂喚僕『婦』將晚餐送至書房,他前世工作繁忙時便時常邊吃飯邊分析報表,此世父母均已不在,只得自己一個,自然重拾回往日的習慣。

一碗青菜豆腐湯,一碟青絲豆乾,一小盆蓮藕燉排骨,一個黃澄澄的鹹鴨蛋,就着兩碗小米飯,周無憂吃的津津有味,邊吃飯邊看書,不覺已是掌燈時分。

忽聞別鄴外人聲漸起,似乎有莊客在外高聲叩門。周無憂也不以爲意,自顧自吃罷飯食,起身略略在庭前活動了身子,又轉回書房。

過不片刻,狗子領着一位莊客來到書房,向周無憂稟道:“少爺,朝廷大軍途徑東龍山。趙老客打發他兒子來通個信。”

那莊客甚是年輕,見到周無憂後畢恭畢敬道:“少爺,我爹讓我來給您報信。朝廷大軍途徑咱們東龍山,似乎要在此歇夜。莊戶裡如今已經住滿了兵,興許還要來尋少爺。那些兵還都規矩,只佔了屋子,倒是沒搶東西。莊子裡的鄉親們讓小的來問問,可否讓女人孩子們先到別鄴暫避兩日。”

周無憂點點頭:“自是無不可。狗叔把西院給鄉親們騰出來,那裡寬敞,緊着住個百十人沒問題。”

狗子答應着去了,那莊客自回去帶人且不提。

如今已是建文元年九月。自去年五月太祖朱元璋崩殂後,皇太孫朱允炆即皇帝位,晉兵部侍郎齊泰爲本部尚書,翰林院修撰黃子澄爲太常卿,召漢中府教授方孝孺爲翰林院侍講,共參國政。

這幾位老先生早對洪武舊政十分不滿,上任伊始,立馬大刀闊斧的進行政事改革。省幷州縣,裁撤冗員,重定內外大小官制,爲崇文治,以第二年爲建文元年。朝廷氣象爲之一變。

緊接着這幾位就將屠刀對準了各地藩王,首先拿周王朱橚開刀,尋了個理由將其貶爲庶人,發配往雲南去了。

約莫等了陣子,見其他藩王反應不強,於是轉過年來開始逐一對各王下手。首先下詔,令諸王不許干政,同時覈減各王府官吏。見大家還是沒啥反應,老哥幾個以計『逼』湘王**,廢齊王、代王、岷王爲庶人,於是天下藩王終於坐不住了。

要說這幾位確實滿腹詩書,文高八斗,對於從小就被皇爺爺呵護長大、且在儒家經典中薰陶出來的朱允炆而言,實在是難得的知音。可要論到治政,就差太多了。少年皇帝和幾個書呆子這一番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重大革新,看似氣象萬千,實際上已經將文官武將得罪了一通溜!得罪完官僚集團和軍隊,又把皇親國戚往死裡整,可以說將所有的潛在盟友都推到了對立面。?? 鴻隙2

不出所料,兩個月前燕王反了。

一個月裡,通州、遵化、密雲相繼歸附燕王,懷來、居庸關被燕軍攻陷。消息傳到京師,朝野震動。建文帝命大將耿炳文爲帥,討伐燕軍。

八月,朝廷大軍和燕軍在河間大戰,耿炳文大敗,退守真定府。建文帝犯了少年人心浮氣躁的『毛』病,在幾個老書生的勸說下,當即臨陣換將,遣大將李景隆代耿炳文爲帥。

這位李景隆在靖難之役中是出了名的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典型,少年皇帝偏又和他投緣,改了心浮氣躁的『毛』病,反倒“用人不疑”起來。

周無憂這幾個月隱約聽錦衣衛的劉先生傳過來些消息,只知道雙方在河間打得不可開交,似乎燕軍佔了上風。此刻聽說大軍路經東龍山,一想便知道是從南方調來的援兵。好在此刻明軍爲天下強軍,軍紀素來嚴整,自己倒也無需擔憂。

果然,幾個軍丁敲開大門,進來知會周無憂,只說大軍要往北,尚有許多弟兄無處安歇,東龍山下那片山坡適合駐營,大軍要在那裡安營紮寨,便不在周氏別鄴內叨擾了。言語中暗示周無憂應攜牛羊菜蔬等勞軍,以壯朝廷軍『色』。

周無憂無奈,便讓狗子裝上一車糧食、一車菜蔬,牛羊十隻、雞鴨若干前去勞軍。自家來到別鄴內假山頂上,遙望東龍山。只見夜『色』中的東龍山下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不知有多少軍兵在那裡忙碌。

周無憂知道這場大戰的結局,經過四年或五年,建文帝將被趕下皇帝寶座,一代雄主朱棣將登上歷史舞臺。

對這場戰事,周無憂毫不關心,他約略知道戰場都在北方,最後以燕軍攻破應天而完勝,波及不到自家這一畝三分地來。只是田莊的收成恐怕大半都要捐出去做軍餉了。

想罷,又回到書房內,捧起《太平廣記》,繼續挑燈夜讀。

一夜無事,醒來已近正午。周無憂問了問別鄴內的情況,知道明軍果然未來滋擾,便放下心來。又去西院看望了那數十口子莊戶人家的『婦』孺幼兒,好言寬慰了幾句。衆人齊聲稱頌周小少爺年紀輕輕,心腸寬厚,將來必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周無憂啞然失笑,知道自己真想壽比南山的話,做這些事是沒半點用處的,這些莊戶若是知道自己的心思,應該祝自己能找到成仙之路纔是。

第4節 感覺一切良好第4節 感覺一切良好第1節 成長的煩惱第8節 首徒第2節 彈指一揮間第2節 周無憂越獄事件的風波第2節 三清觀一日遊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1節 金光峰的雪第6節 兩種嗜好、兩種人生第4節 拯救寵物小白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4節 工分制帶來的煩惱第11節 一代代的傳承第6節 羅顯的夢想第8節 首徒第3節 往事如煙第2節 莫嫌穿林打葉聲第5節 秋狩序曲第5節 項目可行性分析第10節 金丹秀士第5節 秋狩序曲第8節 趙恆的猜想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4節 夾竹谷的新任執事第9節 自然環境破壞者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1節 以武會友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10節 指名道姓的事務第1節 太極初建功第4節 道上的劫匪第4節 再度揚威太極拳第2節 少年甲十三第7節 緊張的對峙第2節 山居閒暇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引子第6節 三清山的民主政治第7節 八卦乾元總決第4節 夾竹谷的新任執事第5節 違章建築和自尋煩惱第1節 一場皮影戲引發的悲劇第10節 趙小姐的酒量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4節 工分制帶來的煩惱第8節 教練的身體很不適第1節 生死之間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7節 亡命奔波第6節 本章關乎理論第10節 雨夜中的訣別第7節 亡命奔波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7節 緊張的對峙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6節 本章關乎理論第13節 幺五七的幸福第6節 夜色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第7節 一切均可討價還價第5節 低頭?不低頭?第5節 愛豎柳眉的金師叔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7節 鞏元丹方第8節 真氣外放第5節 和尚道衍第3節 又是金師叔第5節 肉包子的香味第6節 新流派的開山鼻祖第11節 門閂等於板磚第8節 糧食危機第1節 豪門福利第6節 本章關乎理論第11節 山寨版鞏元丹方第3節 新的世界,新的人生第8節 周副掌門第9節 和諧世界第12節 偷窺的感覺第13節 兩代大師兄的微笑第7節 大比第10節 趙小姐的酒量第6節 本章關乎理論第6節 銘文研究法第11節 化蝶與牡丹亭的故事第1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8節 先天之境第7節 前龍虎山真傳弟子第10節 兩儀微塵步法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第8節 先天之境第5節 初見陣法第8節 天階中品與神通修煉第13節 令人討厭的小調第3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10節 求證武當山第9節 周無憂的第一座陣盤第1節 李副執事
第4節 感覺一切良好第4節 感覺一切良好第1節 成長的煩惱第8節 首徒第2節 彈指一揮間第2節 周無憂越獄事件的風波第2節 三清觀一日遊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1節 金光峰的雪第6節 兩種嗜好、兩種人生第4節 拯救寵物小白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4節 工分制帶來的煩惱第11節 一代代的傳承第6節 羅顯的夢想第8節 首徒第3節 往事如煙第2節 莫嫌穿林打葉聲第5節 秋狩序曲第5節 項目可行性分析第10節 金丹秀士第5節 秋狩序曲第8節 趙恆的猜想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4節 夾竹谷的新任執事第9節 自然環境破壞者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1節 以武會友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10節 指名道姓的事務第1節 太極初建功第4節 道上的劫匪第4節 再度揚威太極拳第2節 少年甲十三第7節 緊張的對峙第2節 山居閒暇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引子第6節 三清山的民主政治第7節 八卦乾元總決第4節 夾竹谷的新任執事第5節 違章建築和自尋煩惱第1節 一場皮影戲引發的悲劇第10節 趙小姐的酒量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4節 工分制帶來的煩惱第8節 教練的身體很不適第1節 生死之間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7節 亡命奔波第6節 本章關乎理論第10節 雨夜中的訣別第7節 亡命奔波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7節 緊張的對峙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6節 本章關乎理論第13節 幺五七的幸福第6節 夜色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第7節 一切均可討價還價第5節 低頭?不低頭?第5節 愛豎柳眉的金師叔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7節 鞏元丹方第8節 真氣外放第5節 和尚道衍第3節 又是金師叔第5節 肉包子的香味第6節 新流派的開山鼻祖第11節 門閂等於板磚第8節 糧食危機第1節 豪門福利第6節 本章關乎理論第11節 山寨版鞏元丹方第3節 新的世界,新的人生第8節 周副掌門第9節 和諧世界第12節 偷窺的感覺第13節 兩代大師兄的微笑第7節 大比第10節 趙小姐的酒量第6節 本章關乎理論第6節 銘文研究法第11節 化蝶與牡丹亭的故事第1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8節 先天之境第7節 前龍虎山真傳弟子第10節 兩儀微塵步法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第8節 先天之境第5節 初見陣法第8節 天階中品與神通修煉第13節 令人討厭的小調第3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10節 求證武當山第9節 周無憂的第一座陣盤第1節 李副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