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

建文二年的十二月,一場大雪覆蓋了廣袤的長江南北數千裡土地,也將移山鋪上了一層銀裝。江南的雪就跟江南的山水一般,小巧、素雅,小小的玉元觀和小小的山坳,有如披上了一層淡雅的素錦。

周無憂早已將這些天打獵所得的兔皮剝下,鋪在了臥房牀榻上,奢侈的用書房中上好的宣紙將破損的窗戶重新糊上,再用幾塊大石在臥房中搭建了一個簡易竈臺,埋上竈臺中剩餘的木炭,燒上一鍋熱水,一個溫暖的供暖臥房便成型了。

周無憂的傷勢盡復,臉上的痂痕已然消去,身上的傷疤也大都褪了,只留下些淡淡印子。小腿的骨折居然被自己奇蹟般的養好了,沒有留下一點殘疾,不得不說是一件讓他高興的事情。

脖頸上掛着的小玉墜還在,只是這麼久了,周無憂一直不知此物何用,左看右看都只是一枚普普通通的玉墜而已。

周無憂提着柺杖,帶了個麻布口袋,翻牆出去了。他計劃弄幾隻野兔回來熬湯,這東西不僅可以充飢,兔皮還可禦寒。最早的那根木杖已經斷折,自己前個月找到根好木料,削製成了一根上好的木杖,這根木杖更加結實,分量也更沉一些,而且杖身筆直,實在是柄好工具。?? 鴻隙3

周無憂來到林子裡,在一個土洞前看了看,又在周圍的雪地上仔細查探,看到一串凌『亂』的動物爪印,不禁微微一笑。

自從頭一回在這個土洞中抓到兩隻野兔,他便留了個心眼,在裡面撒上一些小米、野果之類,然後每隔十日再來查看,往往能發現有野鼠、野兔之類遷來此洞安居,便都成爲了周無憂的盤中餐、身上衣。

他也不急,躲到十幾步外的一叢灌木後,耐心的等着。半個多時辰,便見兩隻肥碩的灰鼠從洞中探出尖嘴,長長的鬍鬚顫抖着,嗅着外面的氣息。周無憂得知洞中確切有獵物,便從灌木後鑽了出來,幾步趕到洞口前。

灰鼠忙縮回了身子,周無憂便將適才蒐集的一蓬鬆木堆放在洞口,點燃火折燒着,頃刻間,濃濃的煙霧便順着洞口灌了進去。他又飛奔到數十步外的一顆松樹下,那樹下正是土洞的另一出口。

將麻布袋口對準出口整個罩住,不透一點光進去,獵物出來時以爲還在地道內,徑直便會往裡鑽,這是最省力的捕獵方法,周無憂三個月來百試不爽。

果然,不多會兒,猛然有兩個活物鑽進了麻布袋,周無憂趕緊拉住袋口向上一提,好傢伙,怕不得有六七斤的分量。用木杖對着麻布袋猛敲了幾下,將灰鼠擊昏,也不去看,將口袋紮了個結,放在一旁。

從口袋中找出幾根碎骨、小米、榛子之類,全部扔進土洞中,周無憂美滋滋的扛着布袋就走。他要到林子深處弄些青棗回去,這東西冬天也能生長結果,最是爽脆,林中深處便有好大一片。

行了不到半個時辰,周無憂來到那片棗林處,用柺杖順着棗多處捅了幾下,瞬間落下一片雪花,將頭髮脖頸全都蓋上了一層。暗笑自己太着急,將雪花抖落,彎下腰開始拾棗。撿了三四斤,裝到另一個麻布袋中,周無憂扛起兩個布袋,便往回返。

卻忽然聽見身後似乎有人輕輕喊了一聲。雖是大冬天,周無憂也立時嚇出一身白『毛』汗。這三、四個月來一直是自己一個人,猛然聽到有人說話,一時之間還真是不適應。

定了定神,他將兩隻布袋放在地上,小心翼翼的往聲音來處走去,手中木杖握得緊緊的。約行十來步,轉過兩顆棗樹,發現有人躺在地上,衣袍髒破不堪,已辨不清顏『色』,髮髻散『亂』,嘴脣上還有血跡。看上去,依稀是一個道人。

周無憂在周圍查看了一遍,確定只此一人,便又回到那道人身邊,推了推。

那道人半睜開眼,無力的叨咕了幾句,周無憂聽不清,將耳朵湊到道人口邊,卻聽他道:“小友,煩請小友……援手,送貧道回去……必有厚報。”

周無憂猶豫了片刻,自己在此躲避了三四個月,也不知外面怎生一個光景,若是尚有官兵追捕,怎生是好。可若是將這道士扔在荒郊野外不理,豈不是害了他的『性』命。當下道:“你這是要往哪裡去?”

那道人若斷若續道:“小友,煩請將貧道……送至林外……玉元觀,貧道乃觀中道士。還需攙扶一二,貧道……已然乏力了。”

周無憂一愣,不由臉『色』古怪,自己在人家地頭好吃好喝了那麼久,卻不想在這裡遇到正主了。

他不是殺人滅口的主,壞人『性』命、奪人道觀的勾當是絕計做不出來的。當下只得把道人攙起,揹負在身後。道人指了指地上,他又將道人落在地上的包裹拾起來,道人將包裹接過,緊緊挎在肩上,方纔好似鬆了口氣。

周無憂又回去撿起自家兩隻布袋,一併系在腰間,便往玉元觀迴轉。他此時已經一十三歲,因從小強健體魄,吃得也好,此刻背上的道士也不重,帶上兩隻布袋,仍舊不累。

到了觀門口,那道人從腰間『摸』索出一串鑰匙,遞給周無憂,周無憂按指點取出一把,終於將鎖了自己數月的鐵將軍打開,頭一次堂堂正正由大門而入。

也不待道人指點,周無憂直接揹着道人來到臥房,放置在牀榻之上。那道人『迷』『迷』糊糊間也沒發覺有異,閉眼道:“還請小友往右首邊……丹房內,第二個……架子上有個黃木葫蘆,請幫貧道……取來。”?? 鴻隙3

周無憂趕過去,果然見第二個架子上有個黃木小葫蘆,以前曾打開過的,只是當時發現裡面都是些黑灰『色』的粉末,刺鼻的『藥』氣薰的人眼淚直流,便再未碰過。

將葫蘆取回,周無憂又取了些清水過來,那道士將道袍敞開,周無憂駭然,只見那道人胸口一片青紫之『色』,瞧形狀隱約是一個手掌印。道人用清水合着葫蘆裡的粉末,捏成薄薄一層,敷在胸口青紫之處,又灌了些粉末進口裡,喝了幾口水,長喘了一口氣,倒在牀榻上『迷』『迷』糊糊間便睡着了。

周無憂用溼巾將道人臉角和身上稍作清洗,終於瞧清這道人的相貌,五六十歲,面相極好,一縷長鬚在下巴上飄灑。

周無憂呆立良久,將那道人頭腳放正,脫去道人袍服和鞋襪,蓋上被褥。他又倒了些水補進鍋內繼續燒着,坐在鍋旁,怔怔出神。

既驚訝於那道人胸前的傷勢,又感觸於多年後故人重逢,一時之間,也不知自己在想些什麼。

適才他已看清,這道人依稀便是八年前臨街巷遇到的老道,回想起這座道觀的名字,便終於肯定,那道人正是當年的玉元子。卻不想,多年後竟然在此重逢。先前是自己奔波逃亡,最後關頭攀崖而下,不知不覺間來到此處,依仗這老道的道觀養好傷勢,逃得一條『性』命。此刻養好傷的自己,卻又在林中將受傷的老道救了回來,莫非冥冥中自有天意?

果然是應了那句話,有緣千里來相會。

然後,又想起道人胸口上的手掌印。前世武俠小說也讀過,似乎什麼玄冥神掌便有這樣的效果?『摸』了『摸』脖頸上掛着的那方小玉墜,想起郭如龍曾經言道,這物事與一門絕世武功有關。難道這世上真有小說中所描述的那些神奇武功?如果真有,能夠學一些倒也不錯。

這老道既受此傷,說不得也是武林中人,卻不知他的成名絕技是什麼?八卦掌?兩儀劍?師從何門何派?莫非全真?亦或武當?

不得不說,周無憂前世深受武俠小說之害,此刻滿腦子的各種武林門派和絕世奇功。

要是能從他身上敲點功夫出來……

周無憂不禁『露』出愉快的笑容……

第6節 兩種嗜好、兩種人生第3節 那一睜眼的微笑第3節 戰亂中的措置第4節 絕境第2節 齊老四和鄭石第11節 簡寂觀的現狀第3節 三個問題第6節 鳥人第8節 內功初成第8節 首徒第2節 齊老四和鄭石第2節 甲五第3節 三個問題第3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11節 憤怒的犀牛第7節 嗜睡的三吉道人第4節 絕境第8節 “丁幺五六”的理想第8節 世界上最美麗的誤會第13節 幺五七的幸福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引子第4節 再度揚威太極拳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11節 懸崖峭壁第2節 夜空下那一尊美輪美奐的雕像第3節 費長老的考試題第10節 求證武當山第1節 東龍山下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7節 亡命奔波第4節 難兄難弟第7節 鞏元丹方第2節 三清觀一日遊第11節 門閂等於板磚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8節 天階中品與神通修煉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第13節 幺五七的幸福第10節 指名道姓的事務第3節 悲劇性事件第9節 符魂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3節 戰亂中的措置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6節 世界第一運動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1節 紅袖第11節 遭遇烏龜流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6節 三吉道人的小秘密第6節 本章關乎理論第3節 那一睜眼的微笑第6節 銘文研究法第6節 上院部諸事第6節 銘文研究法第2節 夜涼如水第8節 天階中品與神通修煉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2節 留與後來者第10節 山路第1節 百花門弟子的晉升問題第9節 宿醉第2節 下一位第3節 頂你個肺的賊老天第8節 首徒第7節 叢林遊獵第9節 和諧世界第1節 生死之間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1節 秦師妹和眼淚第8節 糧食危機第6節 新流派的開山鼻祖第7節 青竹林別苑第1節 李副執事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9節 突如其來的人禍第6節 三清山的民主政治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1節 以武會友第9節 麻家兄弟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6節 兩種嗜好、兩種人生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引子第3節 又是金師叔第6節 “貢院五號”落成第2節 三清觀一日遊第11節 山寨版鞏元丹方第6節 三吉道人的小秘密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遙祝諸位第7節 青竹林別苑第4節 難兄難弟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8節 周副掌門
第6節 兩種嗜好、兩種人生第3節 那一睜眼的微笑第3節 戰亂中的措置第4節 絕境第2節 齊老四和鄭石第11節 簡寂觀的現狀第3節 三個問題第6節 鳥人第8節 內功初成第8節 首徒第2節 齊老四和鄭石第2節 甲五第3節 三個問題第3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11節 憤怒的犀牛第7節 嗜睡的三吉道人第4節 絕境第8節 “丁幺五六”的理想第8節 世界上最美麗的誤會第13節 幺五七的幸福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引子第4節 再度揚威太極拳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11節 懸崖峭壁第2節 夜空下那一尊美輪美奐的雕像第3節 費長老的考試題第10節 求證武當山第1節 東龍山下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7節 亡命奔波第4節 難兄難弟第7節 鞏元丹方第2節 三清觀一日遊第11節 門閂等於板磚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8節 天階中品與神通修煉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第13節 幺五七的幸福第10節 指名道姓的事務第3節 悲劇性事件第9節 符魂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3節 戰亂中的措置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6節 世界第一運動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1節 紅袖第11節 遭遇烏龜流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6節 三吉道人的小秘密第6節 本章關乎理論第3節 那一睜眼的微笑第6節 銘文研究法第6節 上院部諸事第6節 銘文研究法第2節 夜涼如水第8節 天階中品與神通修煉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2節 留與後來者第10節 山路第1節 百花門弟子的晉升問題第9節 宿醉第2節 下一位第3節 頂你個肺的賊老天第8節 首徒第7節 叢林遊獵第9節 和諧世界第1節 生死之間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1節 秦師妹和眼淚第8節 糧食危機第6節 新流派的開山鼻祖第7節 青竹林別苑第1節 李副執事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9節 突如其來的人禍第6節 三清山的民主政治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1節 以武會友第9節 麻家兄弟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6節 兩種嗜好、兩種人生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引子第3節 又是金師叔第6節 “貢院五號”落成第2節 三清觀一日遊第11節 山寨版鞏元丹方第6節 三吉道人的小秘密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遙祝諸位第7節 青竹林別苑第4節 難兄難弟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8節 周副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