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春夜料峭中

安頓已畢,周無憂見天『色』尚早,左右無事,便欲往觀中四處轉轉。許是來時受了觀中知客臉『色』,麪皮上有些掛不住,又或是對聚源觀比較熟悉,覺得無甚可觀,總之玉元老道十分無趣的拒絕了周無憂的邀約,獨自盤腿上塌,養氣調息,閉目打坐。

周無憂只得自己獨行,出了小院,沿碎石小徑且行且走,一路觀瞧。

對於觀中道士的冷漠,他倒也不放在心上。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必然要有值得他人尊重的實力。如今的玉元觀,闔觀道衆僅區區二人,又都非什麼絕世的好身手,所承襲之樓觀一脈更已式微,人家沒有冷言冷語已然是好的了。

陸陸續續有道士進來,由知客引領入其他院中安頓,周無憂一路上已遇到六七撥,多則十餘人,少則五六人,粗略一算,已然近百。

咋舌之下,周無憂尋了一知客小道攀談起來。他與人熟絡的本事極好,沒幾句,那知客便意氣風發的將此間形勢一一道來。?? 鴻隙8

原來此次大會,不單聚源觀所轄鄱陽湖周邊十一家道觀應召而來,整個湖廣地區嶽州府啓星觀所轄二十五家道觀、長沙府羅凌觀所轄十七家道觀俱都前來,就連浙江衢州府陽武觀也攜下轄十八家道觀與會,合計七十一家道觀,近千道士相聚,可謂一次道家盛會!也虧得聚源觀佔地廣闊,房舍衆多,也才堪堪容下。

那知客談完,怕誤了事,舍下一臉驚訝的周無憂,便即匆匆向觀門而去。

周無憂也顧不得賞遊觀內景緻,忙不迭回到廂房,找老道商量。

玉元老道沉『吟』半晌,方纔嘆道:“有大事啊。”

“我知道有大事了,師兄,你先前便說過了。我想知道到底有什麼大事?”

“我也不知,只是若連陽武觀都參逢的話,應是奉了廬山上的符召了。只不知此次是簡寂觀哪位真人出山?”玉元老道好一陣思索,半晌不得要領。

匆匆用罷火工童子送來的晚飯,師兄弟二人想着各自的心事,俱都無言。

到了夜間,屋外一陣喧鬧,周無憂輕輕推開窗櫺一角,十數名道人在知客引領下佔據了院中其餘房舍,仔細分辨他們對答,卻是來自龍遊的順化觀。

玉元老道忽道:“師弟,這些日子警醒些,若有甚意外,無須顧忌其餘,且先回移山自家觀中。”

只聽得周無憂心中一凜。

聚源觀是大觀,不論佔地規模、房舍數量,亦或觀屬田產,均爲湖廣第一,是以方有財力和條件接納這近千道士。觀中大院套小院,小院連偏院,層層疊疊,不知凡幾。

居北首一處大院中,是一座六丈的五層高閣,閣名“觀星”。

大明正一教護法天師、奉德真人張正行立於“觀星閣”頂層房外,手扶雕花木欄,遙望漆黑的夜空。每臨風吹,便顫顫巍巍咳嗽一兩聲,寬大的紫金道袍連帶着花白的長鬚都不住顫動。

作爲正一教嫡系弟子,自少時起,張正行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賦,無論武功、學識,待人處事,都是一點就透。後爲張川恪真人收作親傳弟子,得正一教精髓,逐漸成長爲正一教中數得上的頭面人物。

藝成後,作爲護法弟子,張正行闖『蕩』江湖,爲正一教鞍前馬後立下無數功勞,數十年來未曾一敗,是爲正一教的中流砥柱!

大師兄張正常逝去後,正常真人的大弟子張宇初接過掌教之位,被朝廷冊封爲新的護國天師、弘德大真人,他也卸下了正一教執法知事的職責,而晉號護法天師、奉德真人,逐漸隱退,不再『操』理教中日常事務。

但身爲世間公認的正一教第一高手,他在教中卻有着一言九鼎的地位。連掌教張宇初大真人在他身前也恭恭敬敬,遇有難以抉擇的重大事務,也時常請教當面。

無數場硬仗,敗在他手下的江湖豪客、武林大俠無數,成就了他赫赫威名的同時,也給他帶來了無數傷病。遇風便咳的『毛』病,便是他五十多歲時和崆峒派大宗老劉繼元一戰時落下的『毛』病,那一戰也奠定了張正行武林宗師的地位。

好在他武功卓絕、內力雄渾,更精通養生之道,是以如今七十餘歲高齡,卻仍無大礙。?? 鴻隙8

“師父,外面風涼,您還是回屋吧。”一位紅臉的中年道人在身後恭恭敬敬道。

張正行仿似沒有聽到一般,仍舊凝視着遠處夜的漆黑,良久,忽道:“宇坤,若是前方無路,只剩漆黑,你會如何?”

道人張宇坤一愣,不明師父之意,略一琢磨,猶豫道:“或可退回,再擇他路而行?”

張正行搖了搖頭:“回不去了……咳……咳……”

張宇坤忙上前攙起師父就往屋裡拉:“師父,您回屋吧!春夜料峭,您身子骨也不如從前了……”

張正行微微一笑,順從的回到屋內,宇坤道人又忙從桌上取過一個青瓷小碗,從陶『藥』罐中倒了一碗『藥』湯,小心翼翼遞了過來。待張正行喝完,將小碗接過,取過軟墊支在黃梨木交椅的椅背上,才退到一旁,用小勺『插』在『藥』罐中輕輕攪動。

張正行靠在椅背上閉目養了會兒神,才又睜開眼,慈和的望着自己這個關門弟子:“宇坤吶……”

“師父……”

“你跟在我身邊也有二十多年了,我這一身傷病,委實是辛苦勞累了你……”

“師父,您千萬別這麼說,弟子本是孤兒,得蒙您收錄門下,傳業解『惑』,教誨經年。弟子心中,師父便是父親,父親便是師父。進些孝道,應當的”

“話雖這麼說……你的師兄們,如今都已成就不小……我倒有心放你出去歷練,可你『性』子綿軟,爲人木訥……我這幾日想了想,待此次事了,便和宇初說說,讓你去藏經閣主事罷。”

“師父……”

“你也別再推辭了,咳……咳……,我知你『性』喜讀書,不愛俗務,去到藏經閣後可以沉下心來好好治理典藏,也算師父謝謝你這麼多年來的照顧。”

能進藏經閣做主事,這是極大的榮耀,莫不是正一教中武藝精絕、經課通熟之輩,在教中地位十分尊崇,正是宇坤道人多年來的夙願。但此刻越聽越像師父在交代後事,最初的歡欣之後,緊跟着卻是驚訝惶恐,吃吃道:“師父,您這是何意,您身體尚健,必能安康長壽,弟子願再伺候師父三十年!”

張正行啞然一笑:“三十年?宇坤,你還真是你,永遠那麼實誠,若是別的弟子,恐怕得祝我長壽不死呢,哈哈,哈哈,咳……咳……”

道人張宇坤低頭慚愧:“師父,弟子不會說話,又惹您老生氣了。”

“不生氣,不生氣。你是老實孩子,我很寬慰。三十年嘛,我是不想了,能到八十便已知足。”話雖這麼說,但張正行自家知道自家事,這數十年來江湖爭鬥,別的傷病倒還罷了,與崆峒派大宗老一戰時落下的肺病,自己苦捱了二十年,卻無論如何熬不住了。

好一個劉繼元,好一招大摩雲金翅手!

若是此次行事順遂,道祖垂憐,老天開眼,或許能爭那一線生機,否則……

想罷,張正行輕輕嘆了口氣。

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第2節 夜空下那一尊美輪美奐的雕像第9節 虎原的賭局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2節 種羣滅絕者第5節 初見陣法第5節 太極傳人第11節 莫名其妙的陷阱第5節 藏經閣的評議會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5節 藏經閣的評議會第11節 劉仁厚的煩惱第8節 趙恆的猜想第8節 臨街巷口的老道第7節 一切均可討價還價第10節 指名道姓的事務第6節 寧靜的擂場第4節 感覺一切良好第9節 口腹之慾第4節 一種淡淡的憂傷第2節 少年甲十三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8節 周副掌門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5節 和尚道衍第11節 皮影戲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8節 內功初成第10節 兩儀微塵步法第9節 不服,敗得不服第4節 難兄難弟第5節 關於戶籍問題第6節 上院部諸事第4節 工分制帶來的煩惱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第3節 三個問題第3節 新的世界,新的人生第1節 豪門福利第1節 生死之間第6節 新流派的開山鼻祖第10節 雨夜中的訣別第3節 往事如煙第5節 陰招頻出第1節 紅袖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3節 往事如煙第9節 山頂洞人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10節 金丹秀士第12節 跑官第4節 一種淡淡的憂傷第2節 種羣滅絕者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3節 三個問題第12節 海賊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3節 繼續以武會友第11節 憤怒的犀牛第4節 虔公和虔婆第11節 周無憂的蝴蝶小翅第3節 又是金師叔第4節 再度揚威太極拳第3節 戰亂中的措置第5節 太極傳人第4節 拯救寵物小白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2節 甲五第3節 那一睜眼的微笑第6節 本章關乎理論第11節 劉仁厚的煩惱第6節 三吉道人的小秘密第10節 虎嘯金刀第2節 三清觀一日遊第11節 清泉島歲月第1節 東龍山下第3節 戰亂中的措置第3節 費長老的考試題第2節 下一位第2節 夜涼如水第7節 八卦乾元總決第1節 生死之間第3節 兩條道路的選擇第4節 苦癟的先天大圓滿高手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4節 保護傘散了第5節 藏經閣的評議會第3節 三個問題第5節 違章建築和自尋煩惱第4節 仙家玉件第3節 新的世界,新的人生第11節 憤怒的犀牛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7節 一切均可討價還價第11節 懸崖峭壁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9節 手足六陽經
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第2節 夜空下那一尊美輪美奐的雕像第9節 虎原的賭局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2節 種羣滅絕者第5節 初見陣法第5節 太極傳人第11節 莫名其妙的陷阱第5節 藏經閣的評議會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5節 藏經閣的評議會第11節 劉仁厚的煩惱第8節 趙恆的猜想第8節 臨街巷口的老道第7節 一切均可討價還價第10節 指名道姓的事務第6節 寧靜的擂場第4節 感覺一切良好第9節 口腹之慾第4節 一種淡淡的憂傷第2節 少年甲十三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8節 周副掌門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5節 和尚道衍第11節 皮影戲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8節 內功初成第10節 兩儀微塵步法第9節 不服,敗得不服第4節 難兄難弟第5節 關於戶籍問題第6節 上院部諸事第4節 工分制帶來的煩惱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第3節 三個問題第3節 新的世界,新的人生第1節 豪門福利第1節 生死之間第6節 新流派的開山鼻祖第10節 雨夜中的訣別第3節 往事如煙第5節 陰招頻出第1節 紅袖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3節 往事如煙第9節 山頂洞人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10節 金丹秀士第12節 跑官第4節 一種淡淡的憂傷第2節 種羣滅絕者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3節 三個問題第12節 海賊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3節 繼續以武會友第11節 憤怒的犀牛第4節 虔公和虔婆第11節 周無憂的蝴蝶小翅第3節 又是金師叔第4節 再度揚威太極拳第3節 戰亂中的措置第5節 太極傳人第4節 拯救寵物小白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2節 甲五第3節 那一睜眼的微笑第6節 本章關乎理論第11節 劉仁厚的煩惱第6節 三吉道人的小秘密第10節 虎嘯金刀第2節 三清觀一日遊第11節 清泉島歲月第1節 東龍山下第3節 戰亂中的措置第3節 費長老的考試題第2節 下一位第2節 夜涼如水第7節 八卦乾元總決第1節 生死之間第3節 兩條道路的選擇第4節 苦癟的先天大圓滿高手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4節 保護傘散了第5節 藏經閣的評議會第3節 三個問題第5節 違章建築和自尋煩惱第4節 仙家玉件第3節 新的世界,新的人生第11節 憤怒的犀牛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7節 一切均可討價還價第11節 懸崖峭壁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9節 手足六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