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八卦乾元總決

天『色』大亮,周無憂起身,以泉水洗漱已畢,用了早飯,來到洞外打了一套太極拳,自覺精氣神已調至最佳狀態,便回到洞府,取出一段棉繩,擱在盛放油脂的小碗中點燃,黑暗的洞府中立時便亮了起來。

周無憂將三枚玉件自脖頸上摘下,按順序在掌中拼湊,三枚玉件合一,柔和的光芒亮起,繼而消退,一枚玉簡從掌上緩緩升起,停在空中。

再次見到這一幕,周無憂一陣歡喜,復又一陣感嘆。穩住心神,閉眼冥想那玉簡,識海中忽有所覺。那感覺玄妙莫測,說是文字,卻非文字,說是圖像,卻非圖像,便如本身便存在的道理,冥想之後便懂了,至於爲何懂了,自己卻不明白。

片刻之後,周無憂睜眼,第一步如何開始,已是成竹於胸。

玉簡所載功法名“八卦乾元總決”,修煉之前,先需將自身鑄成鼎爐,再以鼎爐煉天地之靈爲丹,成八卦之象,得乾坤元氣。此功法霸道渾厚無比,功成之日,渡天地浩劫、霞舉飛昇也是不難。?? 鴻隙7

因此,第一步便是將自身鑄成鼎爐。

如何成鼎爐?其實便是江湖中傳聞的先天。

人有十二正經,即手太陰經、手少陰經、手太陽經、手少陽經、手陽明經、手厥陰經、足太陰經、足少陰經、足太陽經、足少陽經、足陽明經、足厥陰經,又有八脈,即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

十二正經爲體、八脈爲用。十二正經對應分屬的『穴』位,這是固有而明裡的,八脈幾無『穴』道之分,不屬腑臟,亦不分表裡,循體內別道而行,故又稱奇經。奇經八脈主協調溝通十二正經之用。

其中,十二正經分陰陽各六,任脈主六陰經,督脈主六陽經。將任脈及六陰經練熟,督脈及六陽經融合,任督二脈貫通,十二正經以任督二脈爲統,陰陽相合,爲一小週天。

到此,便已步入先天之境,可這只是開始,乃先天之境的最低層次,周無憂所知道的,只有正一教護法天師、奉德真人張正行達到過這個境界。

待八脈與十二正經全部融會貫通,爲一大周天,方算是達到先天之境的圓滿。此刻,內力對身體的改造已初步完成,身體成爲適合養氣煉丹的鼎爐,接下來以此鼎爐修煉,纔算是步入修仙的正路。無數才智卓絕的高人,都是卡在了這裡,無法寸進,終於還是化爲灰灰。

玉元老道所傳周無憂的玄元功,其實便是八卦乾元總決中的起步功法,除了個別步驟和線路稍有不同,基本上都相同。這幾處不同的地方,也不知是當年自己那個便宜師父黃離生記錯了,又或是別的原因,總之與原功法相比,顯得不甚暢快,感覺有些彆扭。此刻周無憂當然按玉簡所載,重新改正回來。

觀想完玉簡,周無憂也有些明白了。之所以黃離生和師兄玉元老道進展甚慢,除了擅改功法外,關鍵在於沒有天地元氣作爲引導。所謂天地元氣,本是天地中自然存在的一種靈力,故此很多修仙之人又稱之爲靈氣。周無憂能在觀想玉簡時體會到那種微涼、滋潤、充實的感覺,那就是靈氣,玉簡本身所帶的靈氣,渺渺然不可言狀。

離開玉簡稍遠,那種感覺便消失無蹤,至少周無憂在山洞中感覺不到。

八卦乾元總決中將自身化爲鼎爐,也即修煉至先天的方法,需要自身冥想出內勁來,以渾厚的內勁自我鑄就鼎爐,這個過程以內勁爲主,卻需要靈氣爲引。因此,同樣是修習玄元功,周無憂佩戴玉件後進境極快,玉元老道不戴玉件,數十年來才通了兩條半經脈。

如今三枚玉件合一成爲玉簡,其中所帶的靈氣顯著增強,周無憂以前只有一枚戴在脖頸上時,只能若有若無的感到一絲,如今卻能在其一尺之內便可體察得到,照此想來,進益必將極快。

觀想玉簡是一件很奇妙的事,他不是書頁,也不是畫面,這是一種感知。觀想片刻,很多事情便能懂得,而那些尚不明白的,自己也知道將來一步一步會慢慢懂得。很拗口,卻很真實。

將合一的玉簡用小繩固定好後重新佩戴在胸前,周無憂閉目入定,按玉簡中的方法修煉起玄元功來。

他修煉玄元功進度很快,曾令師兄玉元老道羞愧欲死,其實是佩戴玉件的緣故,如今已開始衝擊命門『穴』。一般人到這一步沒有個三年五載難以達成,他卻只用了區區數月。

可他不知道的是,此後的他,進步將更快!

修仙注重體悟,不僅體悟在心可以衝擊瓶頸,對於日常修煉來說,體悟得好,也有事半功倍之效。而他的體悟麼……四十年來兩世爲人,有過富貴、有過平淡,可以說閱歷豐富已極。其間更經歷聚聚散散,甚至生生死死!人說生死間有大恐怖,經歷了那麼多,又有一顆十年不變的求道之心,周無憂的體悟早已極深,可以說一顆道心已在他上山的路上悄悄凝結在了心田。如此體悟,怎能不快。

一夜工夫,周無憂內勁衝破命門,直上懸樞!

此後的時日內,周無憂開始了山中寂寞而清靜的修煉生涯。早起打幾趟太極,活動活動手腳,調理調理精神。然後在山中查看查看陷阱中有無獵物,採摘些野菜果蔬。午後回到洞府,閉目小憩半個時辰,然後起身練習玄元功。?? 鴻隙7

山中各『色』獵物甚多,捕獲最勤的當屬野兔和野鼠,都被周無憂薰成肉乾,掛在洞壁上。『毛』皮也剝下洗個乾淨,儲存起來,以備過冬。周無憂也曾打到過一頭約『摸』二十來斤的小野豬,着實大快朵頤了一把,剝下來的皮『毛』可以做一件完整的外套。

當然洞中的油煙和燻肉也曾招過來幾隻餓狼和一條無毒的蟒蛇,餓狼被火堆和木門拒在了洞外,天明後只能怏怏而退,而那條蟒蛇,則煮了一鍋蛇湯,蛇膽也被周無憂吞入肚中,這東西清肝明目,着實是好東西,可不能浪費了。

半個月後,袋中米糧見底,他又帶些銀鈔下山,悄然添購些必須的貨物,再悄然回到山中洞府。日子過得簡單、粗疏,卻不用擔心和勞累,心中除了修行,更無他物。

以這樣的心態和體悟練功,進境極快,今夜破命門,後日過懸樞,再過三日通脊中,不到一個月,氣貫百會,督脈練成!他此刻體內的內勁已初步養成,運行之時便如一隻小耗子般在督脈上下竄來竄去,十分有趣。

督脈暢通,下一步便要開始練習六陽經了。按照當日玉元老道所述,周無憂先從手少陽三焦經開始,以玄元功法,調以呼吸,行轉內勁運行的路線。這幾年來屢次化險爲夷的經歷,讓周無憂感慨自己小強般的命數之餘,也深深明白了自己在江湖中是如何柔弱無力,是以首選手少陽三焦經,以之爲基礎運用太極拳,努力增強自保之力。

“好好修行,天天向上!”

“鍛鍊身體,保衛洞府!”

周無憂用燃盡的木炭在洞壁上劃出兩行大字,給自己鼓勁加油。

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7節 一切均可討價還價第9節 口腹之慾第1節 生死之間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8節 世界上最美麗的誤會第13節 令人討厭的小調第3節 繼續以武會友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1節 成長的煩惱第3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4節 一種淡淡的憂傷第8節 天階中品與神通修煉第12節 偷窺的感覺第1節 百花門弟子的晉升問題第2節 山居閒暇第2節 周無憂越獄事件的風波第4節 關於人生和理想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4節 拯救寵物小白第9節 突如其來的人禍第7節 巴州鬼修第3節 兩條道路的選擇第2節 夜涼如水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13節 兩代大師兄的微笑第8節 趙恆的猜想第3節 那一睜眼的微笑第7節 赤陽峰煉器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2節 夜涼如水第10節 虎嘯金刀第11節 靈眼處的安居生活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第3節 一張課程表第1節 百花門弟子的晉升問題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9節 麻家兄弟第11節 懸崖峭壁第7節 陶子文的月夜追蹤引子第7章 烏山賊第7節 緊張的對峙第7節 鞏元丹方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9節 符魂第6節 鳥人第4節 難兄難弟第8節 內功初成第9節 不服,敗得不服第8節 周副掌門第2節 山居閒暇第4節 工分制帶來的煩惱第4節 虔公和虔婆第4節 崗前培訓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2節 種羣滅絕者第3節 胡大與褚二第5節 肉包子的香味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10節 指名道姓的事務第6節 銘文研究法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1節 秦師妹和眼淚第5節 太極傳人第11節 劉仁厚的煩惱第5節 太極傳人第5節 秋狩序曲第11節 靈眼處的安居生活第5節 違章建築和自尋煩惱第9節 山頂洞人第1節 李副執事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2節 讓人崩潰的靈力敏感性第8節 世界上最美麗的誤會第9節 突如其來的人禍第6節 新流派的開山鼻祖第1節 豪門福利第1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1節 百花門弟子的晉升問題第8節 “丁幺五六”的理想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5節 肉包子的香味第4節 關於人生和理想第3節 悲劇性事件第3節 體驗茶壺人生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2節 周姥姥進大觀園第3節 那一睜眼的微笑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第11節 劉仁厚的煩惱第6節 三清山的民主政治第9節 本章繼續探討理論第5節 項目可行性分析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第2節 齊老四和鄭石第9節 自然環境破壞者
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7節 一切均可討價還價第9節 口腹之慾第1節 生死之間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8節 世界上最美麗的誤會第13節 令人討厭的小調第3節 繼續以武會友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1節 成長的煩惱第3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4節 一種淡淡的憂傷第8節 天階中品與神通修煉第12節 偷窺的感覺第1節 百花門弟子的晉升問題第2節 山居閒暇第2節 周無憂越獄事件的風波第4節 關於人生和理想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4節 拯救寵物小白第9節 突如其來的人禍第7節 巴州鬼修第3節 兩條道路的選擇第2節 夜涼如水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13節 兩代大師兄的微笑第8節 趙恆的猜想第3節 那一睜眼的微笑第7節 赤陽峰煉器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2節 夜涼如水第10節 虎嘯金刀第11節 靈眼處的安居生活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第3節 一張課程表第1節 百花門弟子的晉升問題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9節 麻家兄弟第11節 懸崖峭壁第7節 陶子文的月夜追蹤引子第7章 烏山賊第7節 緊張的對峙第7節 鞏元丹方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9節 符魂第6節 鳥人第4節 難兄難弟第8節 內功初成第9節 不服,敗得不服第8節 周副掌門第2節 山居閒暇第4節 工分制帶來的煩惱第4節 虔公和虔婆第4節 崗前培訓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2節 種羣滅絕者第3節 胡大與褚二第5節 肉包子的香味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10節 指名道姓的事務第6節 銘文研究法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1節 秦師妹和眼淚第5節 太極傳人第11節 劉仁厚的煩惱第5節 太極傳人第5節 秋狩序曲第11節 靈眼處的安居生活第5節 違章建築和自尋煩惱第9節 山頂洞人第1節 李副執事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2節 讓人崩潰的靈力敏感性第8節 世界上最美麗的誤會第9節 突如其來的人禍第6節 新流派的開山鼻祖第1節 豪門福利第1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1節 百花門弟子的晉升問題第8節 “丁幺五六”的理想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5節 肉包子的香味第4節 關於人生和理想第3節 悲劇性事件第3節 體驗茶壺人生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2節 周姥姥進大觀園第3節 那一睜眼的微笑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第11節 劉仁厚的煩惱第6節 三清山的民主政治第9節 本章繼續探討理論第5節 項目可行性分析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第2節 齊老四和鄭石第9節 自然環境破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