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

張正行靠在椅背上默默盤算着心事,宇坤道人在一旁桌邊輕輕搗弄着『藥』罐中的湯『藥』,良久,樓下傳來極輕的腳步聲,“噔噔”、“噔噔”,轉眼間便到樓下。若非耳力極佳之人,絕然聽不到。

宇坤道人轉向樓口,眼中滿是欽佩之『色』。這“觀星樓”每層都高達一丈,來人兩步便上一層,卻又輕盈無聲,顯是輕功極佳。

聚源觀觀主餘正清急匆匆上得樓來,一見張正行便忙道:“師兄!”

宇坤道人起身施禮:“師叔!”

餘正清衝他一點頭,卻又扭過臉來,向張正行道:“師兄,打聽到了!”?? 鴻隙9

待宇坤道人收起『藥』罐下樓而去後,張正行方纔臉『色』一沉:“都是年過知命的人了,還如此『毛』躁!臨大事要沉穩,你好歹是上觀之主,卻如此沒有氣度!坐下吧,坐穩了再說話!”

道門除各教派總觀外,分上中下三觀。聚源觀是湖廣地區首屈一指的大觀,直接隸屬正一教總觀簡寂觀之下,也是正一教嫡系道觀,能主持聚源觀者,均是正一教親傳嫡系且資歷深厚之人。

餘正清雖然是張正行師弟,但入門較晚,師父張川恪沒幾年便仙壽而去,一身本事基本上都是師兄張正行代師所傳,與他而言,正行真人名雖師兄,實爲師父。

他素來『性』子急躁,捱師兄訓斥了數十年,早習慣了這位師兄板着臉和自己說話,這急『性』子的脾氣卻一點沒改,答應了一聲,找張椅子往下就坐,屁股還沒捱上椅子,便道:“師兄,山東那邊來消息了。馬公公傳話,他們從德州大營啓程返回北平的第二日,王城就出發了。”

張正行深深吸了口氣,強掩住心中的激動,緩緩道:“終於等來了……有沒有具體日子?”

“來的小公公說,交接完糧草後,燕王讓他們繼續回北平押送下一批軍緇,他們十五日前啓程,第二日王城便將一應事務交代給馬公公料理,隻身南下了。”

張正行點點頭:“知道詳細去向麼?”

“馬公公也讓那小公公帶了話,之前打探到消息,白眉僧在安慶出現過。因此,王城當是往安慶去了。”

張正行坐不住了,起身在房內來回踱步,須臾道:“正清,轉告馬公公,他的這份情誼我正一教上下無不銘感五內,今後但有所求,只管吩咐既是。”

餘正清“哈哈”笑道:“那也不至於。當年若非王城,馬公公也不會成了閹人,他是在報自家的仇罷了。”

張正行瞟了師弟一眼,斥道:“這是什麼混賬話!無論馬公公出於何種緣由,總之是助了我正一教天大的力,若非他的消息,我們便要錯過這次良機!咳……咳……咳……”

餘正清見師兄發怒,忙點頭應了,倒了盞茶遞過去:“知道了,師兄,您別上火,師弟知錯了。”

張正行喝了口茶,沉思良久,又開口道:“明日好生布置,切不可走了王城,若有了真信,立刻報知我,我親自過去處理,切不可打草驚蛇。王城功夫很好,爲人也極爲機敏,若是驚動了他,再尋就難了。”

餘正清一張老臉上滿是不服氣:“江湖上以訛傳訛,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見師兄嚴厲的瞪視過來,只得低頭答應了。

“還有,王城拋下一應軍務不顧,卻跑到朝廷勢力範圍的安慶去找白眉僧,這卻是何故?馬公公有什麼說的麼?”

“這卻不知了,我也問過,那小公公不清楚。”

“如此,白眉僧那頭也要抓緊探查,只要能找到他的蹤跡,便能等着王城自己尋過來……”

餘正清咕噥道:“也不能動手麼?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口中得到些消息……”

張正行正『色』道:“大局所需,不容有失!”?? 鴻隙9

第二日辰時,聚源觀三清大殿中聚集了上百人,這些都是各觀主事的觀主和監院。三清殿再大,也容不下千人,而若千人同時與會,那便是典禮了,是議不成什麼事的。因此,其餘各觀弟子俱在自己住宿的房舍院落中等待。

周無憂作爲玉元觀主的師弟、玉元觀裡碩果僅存的唯二之人,被玉元老道報了個監院的名分,也加入到三清殿的大議之中。只是在座的均爲各觀主事的道人,最年輕的也都四十好幾,他年方十四,看起來便是一個小道童,躋身其中,不免惹得他人頻頻關注。

周無憂臉皮既厚,對這些目光中蘊含之意也不自知,反而有種沾沾自喜的自得之『色』,頻頻點頭還以微笑,卻令玉元老道本已發燙的臉皮越發通紅。

他是頭一次見識如此規模的宗教人士大會,故此十分好奇,左顧右盼,四下打量,便如前世某本經典青春偶像小說中描寫的“劉姥姥初進大觀園”一般,還不停向自家師兄問着一些極爲幼稚和淺顯的問題,玉元老道發燙且通紅的臉皮便直接紅的仿似要滴出血來,強行忍住,終於沒有將自己這個不成器的師弟一腳踹出大殿外。

驚奇的發現這上百道士中還有兩位女冠,周無憂忙向師兄打聽,卻不想玉元老道根本不搭理這茬,眼中便如沒有他這個人一般,直勾勾望向大殿前的三清祖師像。

周無憂也順道看了過去,左看右看也沒看出這三尊塑像有什麼異常來,便不再管自家師兄,拉過旁邊一個老道,豪不客套的問了起來。

那老道忍着笑,唱了個喏,道:“那是君山妙義觀的女冠,全真教不二真人所傳清靜派一脈。”

周無憂雖然做道士是不折不扣的初哥,但也實打實讀過很多道書,當年在東龍山下埋頭苦讀,知道不二真人是全真派宗師王重陽真人座下第七弟子,當下便即明白過來,孫不二真人一脈多收女冠,卻是自家少見多怪了。

正挨個打量着身邊的各『色』道人,只聽“鐺”的一聲,銅鐘響後,大家停止相互敘禮,各歸本座。殿中三清像坐北往南,自其下分東西兩列各有數十蒲團,一直延伸至大殿正門處,便如朝廷官員上朝一般,所不同的是一個有座,一個無座。

玉元老道和周無憂也被接引童子領到了自己的座位前,卻是東列最後兩個蒲團,周無憂伸出右手便能碰到大殿的門檻。

擡眼觀瞧,三清像下置放了三個蒲團,一個居中而靠後,且略高,那是留給大明正一教護國天師、弘德大真人張宇初的虛位,另兩個蒲團左右相擁。道門規矩,每逢大會,若是啓用三清大殿,則必安置當代護國天師之位,以示遙拜。

稍傾,三清像後轉出兩個老道士,一個坐到三清像右側蒲團上,便是聚源觀觀主餘正清,另一個老道身着紫金道袍,顫顫巍巍坐到了左側蒲團上,坐穩之後,擡眼打量殿中衆道士。大殿之上頓時一片譁然。

近百道士紛紛起立,躬身施禮。

“見過正行真人!“

“參見奉德真人!”

“拜見天師真人!”

張正行呵呵笑着,安撫大家入座。他這一『露』面,大殿之上更加安靜,靜的能聽到樹葉落地的聲音。同時各種目光交錯來去,相互詢視。連這位道門數一數二的大人物都出現在此地,這次究竟是什麼大事?;

第3節 修真界的勢利眼第5節 和尚道衍第2節 少年甲十三第2節 夜空下那一尊美輪美奐的雕像第3節 張真人的執念第8節 一朵蓮花第3節 修真界的勢利眼第2節 讓人崩潰的靈力敏感性第8節 首徒第5節 忽悠的藝術第13節 令人討厭的小調第4節 保護傘散了第9節 手足六陽經第6節 水亭邊遙祝諸位第1節 太極初建功第6節 武學內家心法第11節 遭遇烏龜流第10節 山路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12節 偷窺的感覺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12節 跑官第10節 柳師叔的滿面紅光第1節 大比之年第7節 月光如水第5節 和尚道衍第3節 張真人的執念第6節 “貢院五號”落成第3節 體驗茶壺人生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2節 讓人崩潰的靈力敏感性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5節 “發出後不管”理念的誕生第9節 山頂洞人第7章 烏山賊第8節 首徒第5節 項目可行性分析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8節 內功初成第8節 周副掌門第11節 周無憂的蝴蝶小翅第3節 費長老的考試題第2節 小少爺的心思第11節 懸崖峭壁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11節 數字緣分第10節 陳老頭很風趣第10節 趙小姐的酒量第11節 懸崖峭壁第4節 我很看好你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8節 先天之境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6節 兩種嗜好、兩種人生第11節 懸崖峭壁第8節 臨街巷口的老道第11節 數字緣分第6節 “貢院五號”落成第6節 本章關乎理論第7節 青竹林別苑遙祝諸位第11節 劉仁厚的煩惱第3節 悲劇性事件第9節 山頂洞人第3節 往事如煙第1節 李副執事第10節 奪人家園毀人田第7節 有人拿錢砸哥第5節 太極傳人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8節 痛並快樂着第7節 鞏元丹方第2節 甲五第4節 金光上人的手帕第2節 齊老四和鄭石第9節 符魂第3節 頂你個肺的賊老天第1節 東龍山下第5節 肉包子的香味第6節 上院部諸事第4節 拯救寵物小白第5節 違章建築和自尋煩惱第4節 難兄難弟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8節 糧食危機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11節 莫名其妙的陷阱第7節 八卦乾元總決第1節 東龍山下第3節 張真人的執念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2節 讓人崩潰的靈力敏感性第8節 真氣外放第6節 夜色第11節 周無憂的蝴蝶小翅
第3節 修真界的勢利眼第5節 和尚道衍第2節 少年甲十三第2節 夜空下那一尊美輪美奐的雕像第3節 張真人的執念第8節 一朵蓮花第3節 修真界的勢利眼第2節 讓人崩潰的靈力敏感性第8節 首徒第5節 忽悠的藝術第13節 令人討厭的小調第4節 保護傘散了第9節 手足六陽經第6節 水亭邊遙祝諸位第1節 太極初建功第6節 武學內家心法第11節 遭遇烏龜流第10節 山路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12節 偷窺的感覺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12節 跑官第10節 柳師叔的滿面紅光第1節 大比之年第7節 月光如水第5節 和尚道衍第3節 張真人的執念第6節 “貢院五號”落成第3節 體驗茶壺人生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2節 讓人崩潰的靈力敏感性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5節 “發出後不管”理念的誕生第9節 山頂洞人第7章 烏山賊第8節 首徒第5節 項目可行性分析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8節 內功初成第8節 周副掌門第11節 周無憂的蝴蝶小翅第3節 費長老的考試題第2節 小少爺的心思第11節 懸崖峭壁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11節 數字緣分第10節 陳老頭很風趣第10節 趙小姐的酒量第11節 懸崖峭壁第4節 我很看好你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8節 先天之境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6節 兩種嗜好、兩種人生第11節 懸崖峭壁第8節 臨街巷口的老道第11節 數字緣分第6節 “貢院五號”落成第6節 本章關乎理論第7節 青竹林別苑遙祝諸位第11節 劉仁厚的煩惱第3節 悲劇性事件第9節 山頂洞人第3節 往事如煙第1節 李副執事第10節 奪人家園毀人田第7節 有人拿錢砸哥第5節 太極傳人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8節 痛並快樂着第7節 鞏元丹方第2節 甲五第4節 金光上人的手帕第2節 齊老四和鄭石第9節 符魂第3節 頂你個肺的賊老天第1節 東龍山下第5節 肉包子的香味第6節 上院部諸事第4節 拯救寵物小白第5節 違章建築和自尋煩惱第4節 難兄難弟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8節 糧食危機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11節 莫名其妙的陷阱第7節 八卦乾元總決第1節 東龍山下第3節 張真人的執念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2節 讓人崩潰的靈力敏感性第8節 真氣外放第6節 夜色第11節 周無憂的蝴蝶小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