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

好不容易丫頭勸着大家不哭了,外面的雨也更加的大了。夏季的暴雨崩天毀地似的掀起暗沉,把京中籠罩如陷黑夜,卻絲毫沒有影響房中諸人的心懷。

哪怕他們的眼淚還沒有幹,甚至有哭的還沒有恢復視物,也不妨礙感受自進京後的一點一滴。重新想一想,沒有進京,也就沒有小龍氏兄弟們這場功名。

子弟們開蒙,有條件人家的孩子興許會在五歲以前學認字,但正式拜入學堂拜先生請西席,七歲以後是合適的年紀,使用的人家也較多。十年苦讀就到十七週歲,恰好當年是應試的年頭,初試就平步青雲到第二年殿試,這個人也十八週歲了。

這樣的人還比較少,二十歲出去中舉的人相對多些。

小龍氏兄弟六個,後來的龍二次子龍顯寧和龍六長子龍顯靖不算。顯邦、顯昌、顯達、顯山、顯貴、顯兆六個人,龍顯邦是年紀最大的,龍顯貴龍顯兆卻比加壽大的不多。這兩個人不折不扣算少年中舉。

不用細想,只粗粗一想,沒有袁訓家學,少年中舉談何容易,都有自知之明不是天才一流。

龍氏兄弟長跪不起,謝氏石氏帶着他們再一次拜袁夫人,又一次拜袁夫人。

“卡嚓!”雷電劃過天際,照亮他們虔誠的身影。那伏在地上的身影沉甸甸的,拜下去的何止是一顆人心。

袁夫人是個習慣在一切事物裡看到她想看到的人,房外烏沉翻滾中,分明看到一對白髮老人對她含笑,是她過世的父母親。

腦海裡浮現出她執意定下親事的那天,再到何止十里紅妝的下嫁,成親後父母親不離不棄,讓外孫女佔住嫡長孫,對袁訓也疼愛異常——直到今天,此時又此刻,袁夫人才覺得她有對得住父母的那麼一點,或者是一滴。

剛擦過淚水的眼睛裡又蓄滿水光,竭力平靜的面龐又有了激動。輕輕的欠欠身子,再擡頭時就什麼也看不到,只見到暴雨連天,再就是面前跪伏不起的兩排人。

謝氏石氏在前,小龍氏兄弟在後。

那緊抓住地面的手指顫抖着,把他們的心情更加暴露無遺。這一代一代傳下來,如今身受的人是他們不是?理當心情起伏如大海巨濤,理當追溯這功名的來源。

“應該回家去,”袁夫人仰面把淚飲泣而下,嗓音抖動着是思念上來:“應該重振龍氏聲威,應該今年就讓祖父見到你們。”

回去的只是龍顯貴和龍顯兆,但小龍氏兄弟齊齊應聲:“是。”袁夫人欣喜的走上前去,一面繼續掉眼淚,一面打算親手一個一個的扶起,好好再看一回那榮耀中的面容。

這個時候,外面有人回話:“回夫人,中了的爺們來拜。”

有人在袁夫人、安老太太擡起眼眸以前打起竹簾子,雖然隔着竹簾子也能見到。但一眼直觀的看過去,老太太也好,袁夫人也好,瞬間瞠目結舌震驚在原地。

院子裡雨幕更像是結成網連成絲,風也隨着狂躥於樹木屋檐中。但不管多肆虐,也絲毫不能動搖黑壓壓跪倒的一片人。

雨在地上打出小漣漪,濺的沒有蓑衣的他們早就溼了衣裳。雨又打在他們面上,很快就成了水人。但沒有一個人不是筆直的身軀,不是恭恭敬敬,不是不管不顧的伏在雨水裡。

爲首的是哪位舅爺,袁夫人和老太太這會兒心情也認不出來,外面又黑也是真的。只聽到爲首的人用奪過雨聲的大聲道:“本科殿試取士三百餘人,全國十三省,本省中了三十三人,全在這裡,全由侯爺的家學而出。”

在他身邊又有一個人大聲道:“謝國夫人,謝侯爺夫人,謝老太太,我等這裡行禮了。”

齊唰唰的又拜下去,在後面還不時有沒有中的人過來,想到今年中的不少,想到袁家招待的情意,也跟着行起禮來。

袁夫人再次喜極而泣,這一回取士人數不少,山西中了十分之一,算是相當好的名次。又有一件是最開心的事情,全由親戚們中出來。不由得她匆忙地扶起龍氏兄弟,快步走到外面,頭一句話說的不是起來。而來舉起手臂對着風雨呼道:“天佑我龍家,理當重振。”

這是個深沉不把事情放在面上的人,今天也讓感染而強烈的表現在人前。

像放了把火,所有人轟轟烈烈的燃燒起來。大雨算什麼,不抵他們此刻的心情。

“天佑龍家,理當重振!”

重起的呼聲裡,讓風雨也滯上一滯。

袁夫人轉過身子,目光放到龍顯貴和龍顯兆身上,笑容加深眼淚也更橫流:“回去吧,收拾東西,定下來就早回去。”

“是。”龍氏兄弟也好,院子裡的人也好,一起答應着。

……

皇帝不滿的對殿頂看了看,雖然殿頂結實又厚,殿中感到的雨打聲不多。但他還是由天氣而心情陰沉,時不時的跟暴雨較上勁兒。

暴雨暴雪暴旱,扯上一個暴字,沒有一件是皇帝開心的事情。他不喜歡也在情理之中。

嘴裡喃喃說的,也正是:“又倒了房子?這雨可以停了!”但老天不聽他的,繼續在下,皇帝愈發絮絮叨叨的自言自語的抱怨,面容鬱悶的批着奏章。

殿門上有人回話:“回皇上,太子快馬又到。”

皇帝面色稍霽,這點兒喜歡不過是想到太子又有外地的最新消息,遠比地方官呈上來的真實。他勾一勾嘴角:“宣。”

很快進來一個人,和一個小小竹簍子。

皇帝更來了興致:“又是點心嗎?上一回送的太上皇太后說好。”揚州細點聞名於全國,但點心不是魚乾,有些點心哪怕用油紙包得鐵緊,走驛站送到京裡也失了新鮮。雖然還鬆軟,但宮裡點心天天吃的人嘗得出來。

如果只是太子出門在外,或者是袁訓出門在外,或者是大學士老王等,也就知難而退,打消寄點心的想法。

但孩子們孝敬吃的心足而強烈,就打上太子快馬的主意。太子的快馬是寄信的,不能成盒的挨家送點心。爲不增加過多分量,分量也就是行路的負擔。孩子們把最好吃的點心——經過他們大吃數日公認的那幾種,只挑出一種來,每個人一塊寄往京裡。

這就不太佔快馬的馬背,也能得到最快。結果是到了京裡以後,跟新鮮出爐的肯定不一樣,卻太上皇太后皇帝皇后讚不絕口。各家的人就更不用說,奉承的話說得堆山填海。

說來說去,也不會誇自己孩子好,只誇太后好,教的孩子們好。

那點心在路上失去的一點兒風雨滋味,全在話裡彌補回來,而且更添十分鮮滋味。

太上皇太后就更覺得點心香甜,偏心的說名不虛傳勝過宮中。直到御膳房做點心的廚子當天就來請罪,太上皇太后才發現話說的過了,安撫幾句打發了他。

事情雖過去,但這就皇帝見到又來了東西,想了起來,猜測一下又以爲還是點心。

他批奏章肚子正空,笑道:“朕倒想着呢。”

“回皇上,這是一簍子鮮桃。除敬上太上皇太后皇上皇后各一枚以外,餘下各家也只有一枚。”來人把竹簍托起,有太監接過打開。

鋪天蓋地的桃香在殿中散開來,白裡透紅的好顏色也讓皇帝眼睛一亮。

在這暗沉天色裡見到一小簍品色俱佳的鮮桃,個個都有成人拳頭大,香的讓人口水也多出來,皇帝不錯眼睛的看了有片刻。

徐徐方問:“又換了住的地方?”他收到齊王從太子快馬上送來的奏章,說遇刺的事情。想來換地方也正常。

來人問道:“正是。殿下一行和太子殿下一行會合,現居在揚州城外丘陵之中。”

“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皇帝又看一眼好看的桃子,越看越覺得悅目。

來人一五一十的回他:“村裡有大片的荷塘,也有新鮮菜餚。不用日常出去買菜,雞魚等也有……”

在這敘述之下,皇帝腦海裡慢慢勾勒出一個小山村,跟他的日子不同,有安安靜靜不怕人的雞鴨,有大片大片的荷花無人自賞,有成片的田畦裡碧油油的菜…。嗯?還有西瓜菜瓜黃瓜。

下意識地往窗外看去,雕刻精美的窗外風雨撕扯得更兇,好似一團烏黑跟另一團烏黑在大戰。不管誰贏了,結局還是陰天氣。

再看一眼新出來的桃子,皇帝心情愈發的不佳起來。他在這裡勞作,那羣人在桃源裡舒坦。人比人氣死人就是這一會兒,皇帝緩緩的沉下臉。

但沒有荒廢該說的話,讓人把太子處送來的公文收下,給太子的交給來人。來人出去,太監請示分送桃子,又把屬於皇帝的洗乾淨,用個翡翠小盤子送上來。

雪白咧紅嘴兒的果子,襯上碧汪汪的珠玉,更成了御書案上唯一風景。

皇帝怔上一會兒,沒精打采重新批奏章,偏巧隨手打開的下一個,裡面是彈劾鎮南王。

“宣鎮南王!”皇帝惱火的往外面傳旨。

……

街上的風雨更厲害,鋪子上幌子殘兵敗將似的搖晃着,行人也稀少的可憐。

這方便鎮南王一路快馬到宮門,正準備一溜小跑的過去,早到路上也可以少挨些雨。“王爺,”後面有人把他叫住。

鎮南王回身,見快步走來的一個太監,是他熟悉的。狐疑浮上王爺心頭,往常這太監總是滿面堆笑,今兒這是怎麼了?

他的神色表示皇帝的心情,鎮南王也能知道。但就鎮南王來想,他的元皓正在外面得力,幾天前剛送一回新鮮點心,太上皇太后喜歡的又賞公主好些東西,又賞了袁家。自己辦事又謹慎,最近京裡也沒有跟自己過不去的奸計,遇上冷臉兒百般想不通。

停下腳步,等着太監到面前好好問問時,太監低低先道:“您小心,皇上宣您的語氣不好。”

“前面見的是誰?”鎮南王鎮定的詢問。

“是外省的人吧,我沒有見過。”這個太監在御書房行走,卻不是皇帝頂頂心腹。

在宮中打聽皇帝看什麼說什麼,是犯忌諱的事情。發作出來吃不了也兜不住。鎮南王也就只結交二等太監。

見他不知道,鎮南王眉頭微皺,暗對自己說當心,指不定誰給自己一黑狀時,“哈哈哈…。”前面一陣諂媚的笑聲。

太監退到一旁縮手,叫着公公。鎮南王打起笑容,不敢怠慢的迎上前去,先阻止對方行禮,再熱情的握着住他手:“這會兒閒?出來逛卻不是好天氣。”壓一壓嗓音更是笑容滿面:“皇上一會兒也離不開你,你怎麼敢出來的?別告訴我,你不當值。你就是不當值,也是皇帝面前要在的人。”

來的這一位,是皇帝的心腹之一。別說鎮南王對他親切,就是太后說他侍候的好,也對他另眼相看。

剛收到皇帝對自己不悅消息的鎮南王想來的正是時候,從這位公公嘴裡打聽一下也好。

但不等他有機會探詢什麼,這位公公把雙手拱起:“恭喜恭喜,王爺,小王爺又露臉了。”

消息一驚又變成一喜,鎮南王想你們哪個是真的呢?含笑拍着他肩膀:“什麼時候得閒,往我家裡吃酒去。是什麼事情,元皓又淘氣了。只有皇上疼愛他,才肯誇獎他。”

“哪裡是淘氣,是適才太子快馬,送來一小簍這麼大的鮮桃。”這位公公能得皇帝心意,說話上有一手,故意的“吸溜”一聲,表現出果子妙不可言。

再笑道:“您想啊,還能不恭喜您嗎?這桃子是能放的東西,至少能大宗兒運回來。但着急上趕的送來了,必然是挑的尖兒,必然是上好的,皇上能不開心嗎?太上皇太后能不開心嗎?皇后娘娘能不開心嗎?這一喜歡啊,您府上又要得賞賜了。這不叫您來了,依我看,就是這件事情。”

頭一回說話的太監已經離開,這位公公說話上也就大膽。如太子快馬,知道的人並不多。如剛纔那位他就不認得。但鎮南王知道,兩個人之間說說卻也無妨。

也幸好那太監走了,不然他也糊塗。

身邊公公還在笑,鎮南王也大約的明白了。爲什麼說皇帝宣他的時候不太喜歡,什麼人告他黑狀,他也心中有數。猜來猜去不過就是那件事情,進御書房的時候,鎮南王這樣想。

“啪!”

幾本奏章摔到他面前,皇帝板着臉:“你瞧,你又縱容他們了!”

鎮南王撿在手上,一看,跟他想的一模一樣。

“……將軍金成密呈鎮南王擅自動用我司兵馬一事,鎮南王鎮守京都,本指揮不到我處。日前來二軍官,持他將令調我兵馬,被我攆出後,來人冷笑不止。第二日,我司兵馬被省中調動,目前不知去向。臣惶恐不安,快馬呈報。”

另外幾個也是一樣,都是跟他過不去。

親眼見到,鎮南王不再擔心。正要解釋,皇帝對着他面上的笑容大爲不滿,惱怒加重地他噪音也提高,不知道的人還以爲他雷霆震怒:“豈有此理!還有臉報功勞!走這一年動用多少人力物力!延寧郡王舊封地查抄的財物,早就讓他們花個精光。如今又去好地方玩去了!”

說完這不講理論財務的話,目光對一旁瞄去。

鎮南王跟着看過去,見翡翠小盤裡有一個桃核。他進來的時候聞見桃香,他家的桃子跟他走岔路,他還沒有見到。但事先聽到心腹公公的話,略一想就心如明鏡。

從殘留的玉白桃肉上收回眸光,鎮南王欠身回話:“調動兵馬是爲剿滅大天教,並不是臣配合忠毅侯遊山玩水。皇上言之有理,忠毅侯遊山玩水實在不該,請皇上降旨宣他回來,狠狠訓斥纔是。”

皇帝悻悻然。

他脣齒間桃的好滋味還有,他還沒有吃足夠,也就對袁訓一行大吃特吃更添不滿。

叫鎮南王進來,本是出氣的。但聽過他的話,提醒皇帝忠毅侯出去遊玩不是別人縱容,正是皇上您本人。皇帝乾瞪眼無話可說,鼻子裡重重一聲哼。

鎮南王陪笑:“元皓也就可以回來了。”

小王爺的魅力又一次散發無限,皇帝抿一抿脣,輕描淡寫:“啊,元皓玩的倒也好。”

“那是皇上您疼愛他,說起來該當的讓他回來了。他五歲了,還在外面玩耍成何體統,太上皇太后是想念他的。”

說到太上皇太后,皇帝更沒了脾氣。太上皇在去年就改變心思,認爲元皓在外面應該好好玩。不然等他上學了,接下來就長大,接下來就當差,就跟太上皇自己一樣沒得玩。

皇帝撇一撇嘴,把鎮南王轟了出去:“朕不要你提醒,太上皇太后那裡,也不許你胡說!出去吧,回家吃你的桃子去!就一枚,想多吃也沒有。你可要給瑞慶分大份兒的。”

鎮南王出來,竊笑不已往家去。皇帝的心思王爺能明白七七八八,因爲在去年太上皇改變心思的前後,鎮南王也發現兒子玩的好。他是親眼看到小元皓借人的小木劍裝威風,又誇口會學大功課。王爺回京後,把派往外面的人更辦的妥當,務必保袁訓一行安全,不讓任何事情打擾兒子學大功課。也恭維了太子不是。

辦完這一切,王爺剩下的就只有埋怨和羨慕。和公主閒暇時,夫妻就互相嘲笑。

公主最愛說:“我的元皓,我的元皓,玩的好。”

王爺最愛說:“我都沒這樣玩過,你少來氣我。”皇帝也沒有玩過,又逢上今兒的天氣不好,想到太子他們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發發牢騷在所難免。

家門外下馬,先問公主進宮沒有,或者有人從宮裡出來沒有。門人回他公主剛進宮回來,據說小王爺又帶了好東西來。

王爺就到房中,見榻上小几上,一個水晶盤子,一枚紅嘴兒大桃子擺得端端正正。

瑞慶公主笑盈盈:“你回來了,”

“我特地回來陪你吃桃子,你分大份兒,我小些。”鎮南王搓着手迫不及待模樣。

“慢來慢來,”瑞慶公主擋住他,笑靨如花地晃動一臉的笑,跟元皓得意時不差分毫。

這種笑,推敲根源應該稱爲長公主之得意的笑。

又有一句氣死人不償命的話,從長公主雪白銀牙間逸出:“這是遠路送來的,咱們放着每天看一看就好。要說吃它,我吃飽了的。”

鎮南王錯愕:“不是一家只有一枚?”

長公主更加搖頭晃腦:“父皇有一枚,母后也有一枚不是。這麼大,你看看,父皇怕母后一氣吃完不舒服,母后也不許父皇一氣吃完。剛好我就到了,母后分了我些,父皇也分了我。”

感嘆一聲:“真是好吃,這個我捨不得吃了,咱們放着吧。每天看一眼。”

這一位又調皮了。聞言,這是鎮南王唯一的想法。他裝作的黑下臉:“你吃了,還吃飽?我可一口沒嘗。”

長公主漫不經心狀:“這好辦,家裡有桃子,也好也香甜,給人送一盤子給你,你盡情的吃就是。”

“我把你打一頓信不信,你吃了,還故意氣我,還家裡有的是。家裡有的,哪能跟元皓送來的相比。剛纔我見皇上去,如果我沒有猜錯,皇上只有一枚,吃了正在生氣。你再不給我吃,我也要生氣了。”鎮南王把臉更沉些。

長公主沒繃住,銀鈴似笑聲響亮地出來。退後一步,也不忘記手指刮臉:“沒羞,我的元皓送來的就是好的,我的元皓玩的多好。”

“你少氣我。”鎮南王再這樣回過妻子,興沖沖坐到榻前。見公主雖說放着擺着看吧,其實桃子是洗過的。

瑞慶殿下親手取過小刀和盤子,也肯讓他拿大份兒的。夫妻吃了這個桃子,都誇一聲:“好吃,玩的真好。”

……

雨勢漸小的時候,皇后的鳳轎在御書房不遠處停下。轎外的宮女惴惴不安:“娘娘,這裡還沒到玉階,遍地是水,您走不過去。”

轎內傳出來的嗓音猶豫不定:“我沒打算從這裡走過去,我要再想一想。”

宮女不再說話,除去轎外天地之威的雨聲以外,四面一片寂靜。皇后輕撥簾子,見不遠處有官員和宮人走動,但他們的腳步聲讓雨聲吞納,聽來聽去,只要把雨聲忽略,還是安靜的嚇人。

經歷過靜夜或幽深那種寂靜的人會知道,這種安靜裡有一種充斥在腦海中。

那就是自己的心跳聲。

“通,通”每一聲,有時候表示主人的懼怕,在皇后這裡是她的緊張。

握在身前塗滿蔻丹的手指間,有一個玉鈿金匣。裡面裝的不知道是什麼,但只看皇后愛惜的親手捧着,只能是她的心愛之物。

她看一眼匣子,再往外看一眼御書房垂掛的簾子,心跳就越厲害。

問自己:“真的要進去嗎?真的要討好他嗎?”直到轎外隨行的女官柔聲催促:“娘娘,咱們在這裡呆了有一刻鐘,柳夫人還等着您。”

這話好似一石激起千尺浪,浪頭上只有一件事情,狂摧猛折的把皇后雜亂心思撫平,充斥在她心頭的,也就只有這一件事情。

想到自己對柳夫人說過的話,皇后一咬牙:“去御書房。”

皇帝聽到回報,好一會兒尋思不清楚。皇后主動找他呈報事情,由宮人來,也就罷了。皇后本人來了,皇帝再也想不出別的原因。

難道就一個桃子跑來?皇帝眸底有了陰霾。人已經到外面,說不見會拂了太子。叫進來不痛快也可以斥責,皇帝就冷淡地道:“宣。”

皇后進來的時候,面上帶着難堪。這面容一看就不是爲關心來着。皇帝不客氣的劈面問道:“桃子只有一個,你又想鬧什麼!”

皇后還沒有站穩,也就沒有行禮。站着的她驟然聽到這句話,耳朵裡跟無數針刺似的,頓時後悔自己不應該來,不由自主的又羞又氣,幾乎摔倒在地。

踉蹌着步子穩住自己的時候,和皇帝對了對眼。這一看,皇帝是怒氣滿面,皇后也火冒三丈。

“我……。”本來是想分辨,但一張嘴火氣引動,皇后爲過來的原因硬生生重閉上嘴,在皇帝更繃緊面容的神氣裡,把個臉兒漲得紫紅,吃吃着,才又解釋出一句話。

她的淚水在眼睛裡打着轉,帶着屈辱把金匣子送出來:“知道只有一個,我這個送過來。”

皇帝大吃一驚,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一位是送東西來的。

案几後的皇帝,和孤單站着的皇后,心頭同時浮起一些事情。這是最近半年頻頻發生,令兩個人沒有明白的言語交鋒,但內心都極不痛快的瑣事。

起因是太子等送來的東西,皇帝總比皇后吃的快。吃完了,就去皇后那裡蹭。每一回皇后讓宮人暗示提示攔下來沒表示不滿,但臉上寫的明明白白她不喜歡。

皇帝也就不喜歡,也就以爲皇后忽然跑來,爲的是檢查他有沒有昧下今天的桃子。

太子等送來金絲小棗,每包九十九個,皇后宮中每一包打開都數一遍,皇帝已經聽說。

棗都能懷疑動她手腳,對桃子起疑心想來正常。

卻沒有想到,皇后的一句話出來,皇帝愣在當地。他直直的盯着皇后,倒不是不信她的話,而是不知道她怎麼了。太子送的東西她把得很緊不是嗎?就這麼一枚,她卻肯拿出來?這是今天的風雨吹暈了她不成。

纖細的手指打開金匣,皇后把皇帝直盯盯看到,以爲他不相信自己。親眼給他看也就是了。

一枚水靈靈的鮮桃,過於乾淨是洗過的,沒有桃毛影響視線,出現在匣子中。也因爲乾淨,和皇帝剛吃過覺得不錯,他一眼認出就是送來的那個,格外的誘人。

皇帝會爲自己誤會妻子而內疚嗎?他倒不會,只是不自在上來。默默的對殿裡侍候的太監頷首,太監會意走上來,接在手中放到案几上。

皇帝還是沒有話,勉強地道:“就這一個,你也送來?”沒有推辭說不要,是夫妻間早就生分,不要不會認爲是體貼,只會當成不賞臉。要了呢,像自己笑納,還可以出出半年裡去吃東西壓的一口氣。

他就先收下來,再客氣這一句。

皇后心急,見他收了,要說的話急不可耐。雖然陪出來的笑臉很假,但卻努力的燦爛,小心地道:“太后還不許接加喜,柳家實在是心意誠……”

話聲突兀的出來,又突兀的止住。皇后這才發現自己說了什麼,而皇帝還有客套問話。

沮喪佈滿皇后心頭,更像對皇帝招認,她肯割愛這唯一的桃子,是爲了柳家接加喜。

加喜四月過了生日,因爲抓週抓了女婿,柳夫人就興興頭頭的收拾房間,以爲可以接加喜。接了整一個月,太后就快對她怒目而視。柳夫人和皇后尋找對策,兩個人剛剛正在說話,太后宮裡送出桃子,說是太子遠路送來。

對吃的東西,皇后最近看到就想和皇帝生氣,哪怕皇帝不在面前。她就想到這個主意,既然都只有一個,拿一個桃子換句許接加喜的話,不知道行不行?

換成別的人家,可能引人一大笑。雖說桃子是遠路來的,但宮裡有的是好果子,會想皇帝纔不會答應。

但只有皇后知道,近半年皇帝吃她的東西跟從沒見過似的,凡是送來份量少的那種,皇帝表現出最愛吃。

她就來了,但沒沉住氣。以爲皇帝接了,就放心的說出請求。

殿中的寂靜中,皇后又聽到自己心跳聲。進退兩難的她原地傻眼,卻不管怎麼轉心思也不願意離開。

眼珠子在桃子上面也轉轉,她東西也送了,這就離開不是太丟人。可再說呢,又對皇帝失望已久,並不願意跟他爭執,也要想想太子在外面,不能讓他擔心。

她僵在原地,不知該怎麼辦纔好。

皇帝打破這沉默,說的陰陽怪氣:“不許接加喜?你應該去往太后宮裡送吧!朕爲了他們乾的好事情!已經惹得太后不喜歡,加喜的事情朕一個字不想提。”

冰涼的語調好似深海久蘊千年的寒氣,把皇后整個人都冰封起來。她微嘆一聲,知道這趟過來的異想天開。於是,對桃子狠狠剜上一眼。

她就這一個,既然不辦事,那是不是…。

還你?皇帝看出她的意思,冷笑一聲暗想休想!“取刀來。”他吩咐着太監送上一把金刀,當着皇后的面親手把桃子分成兩半,比了比,把大的一半給了皇后:“給,總是你的份兒,這大的一半給你。”

皇后就呆住了。

無數片段在她記憶中打開,星辰墜地似的轟然一聲。無數的轟然讓她生出天旋地轉之感,不得不扶住額頭才找回方向。

重壓,讓她垂下面龐。她不敢再看對面手持果子手,免得和記憶中許多手持果子的手重重疊疊。

許多的手。

有在桃花下面的,“給”,送了過來。有在星月下面的,還有……在鴛帳中的。不想,已經是點點灼痛人心,樁樁刺痛人心。更何況面前又有一隻避不開躲不掉的在眼前。

曾經的溫情衝破心底的閘門沒頭沒腦的出來,曾經的傷痛也隨之而來。

他們曾是恩愛夫妻,他曾不管不顧任她受難兩年……淚水悄悄的爬上眼睫,身子也微起搖晃,眸光已經紅了,又一句不耐煩的話過來,把皇后即將的失態打斷。

皇帝皺眉,雖然只是一瞬間,但他是皇帝,有誰敢讓他等呢?自覺得等得太久,皇帝生氣地道:“你要還是不要?”

皇后驟然驚醒,還有失魂落魄。急步過去,也忘記行禮,奪也似的拿走一半果子,按捺不住的送到脣邊一口咬下。皇帝這纔看出她不對,卻見到皇后也不辭行,邊吃邊加快步子,往殿外去了。

皇帝莫明其妙,第一眼沒明白,也沒打算想。把另外一半吃了,他多吃一半,往日和皇后的爭風有贏的感覺,又沒讓皇后如願,心情恢復大好,精氣神一起上來,接下來一氣批着奏章也沒有覺得累。

附帶的,對袁訓等遊玩的不痛快也點滴不剩。

……

見到皇后回來,柳夫人迎上去:“可答應了?”皇后搖一搖頭。柳夫人並不奇怪,太后把持着,皇上要是輕易答應倒讓人詫異。

皇后說去送果子,柳夫人也慫恿她去,是盼着帝后多見一面。

但見皇后帶着侷促不安,並不是生氣。柳夫人慢慢的問着:“皇上有沒有說娘娘親自送去,他很喜歡。”

“他並不喜歡。”皇后如實的告訴她。

柳夫人想這也在情理之中,這對夫妻有幾年冷如冰霜,不是一下子能化解。

帶笑勸着皇后:“不收您自己吃。剛纔我聞見香,我就喜歡上了。那麼大個兒的,娘娘您別一下子吃了,仔細肚子疼,賞我些……。”

皇后弄了弄衣帶,更不自然:“沒了,”支支吾吾道:“皇上和我分吃了。”

這一刻再也沒有比柳夫人更開心的人,作爲當事人,皇后倒還沉浸在矛盾中。

柳夫人心花怒放:“這就太好了,”對她來說這也算今天進宮的收穫,並不比接加喜差。也就更想弄明白這事情的鉅細。

wωω ☢тTkan ☢¢ ○

怕皇后不肯說,帶上幾分鬼鬼祟祟,跟做偷人心思的賊似的,也分明就是在當這種賊。柳夫人笑得眉眼賊兮兮:“娘娘您早就應該這樣,就一個果子,您理當和皇上分着吃。兩個人吃纔有味兒。”

“不是我。”皇后心亂如麻,她分不清這算是幾年來頭回的親近,還應該記仇皇帝分明一張冷麪孔,也想和人說說。

柳夫人就更喜歡了:“是皇上分的?您送了去,就一枚,皇上心疼您吃不到,他不分怎麼捨得吃?”

皇后的心思由不得跟着這句話走,但艱難的掙扎着:“可是,他的沒有分給我。”

柳夫人雙手一拍:“您忘記了,送來的東西,皇上難道沒有一大份兒嗎?爲什麼還要往這裡來找?指不定今天的果子又分給了誰。皇上對臣子們,是愛惜的很呢。”

皇后輕易的就讓她說服,放棄內心的糾結,垂一垂眼簾:“這倒也是。”皇后也打聽過,皇帝的東西吃的快,與賞賜臣子們有關。

柳夫人的話輕易就都能接受,柳夫人眉開眼笑的回家去,皇后獨坐了一下午,想來想去越想越糊塗。是親近嗎?

她以爲已死的心又有了幾乎看不見的生機,她本以爲夫妻們這輩子再也不會有任何親近的機會。

在這個下午,讓太子的一枚桃子打破。

……

桃子,到處是桃子。有掩在綠葉中的,有傲然在枝頭的。最大最紅的對着日頭在笑,冷不防一個棒子出來,輕輕一捅。熟透的桃子翻身落下枝頭。

下方一個籃子墊着布等着,頂在額頭上,桃樹大多不高,離籃子很近。桃子完好無損落入籃中。

“下一個。”竹籃下面露出韓正經的面龐,原來這是他的額頭。那用棍摘桃的,是胖嘟嘟的元皓。

齊王看着他們倆個就想笑:“這法子虧你想得出來。”元皓笑嘻嘻:“不然沾一手桃毛,會癢的。”又相中另一個又大又好,叫上韓正經過去。

關安過來,把一封信送給齊王。齊王打開看上一眼,神色凝住不少。再看一遍,他蹦了起來,叫着:“凝念,快來快來看這個……。”

------題外話------

感謝親愛的關心中,仔在這裡感謝了。

差點把標題起成一個桃子的案件,後來想想沒有案件嘿嘿嘿。

第161章 ,我不謝你奈我何?第646章 ,大功課第93章 ,表妹很多第139章 ,攀比第223章 ,產女第236章 ,纏綿第705章 ,離開第272章 ,親事喜人第825章 ,柳大哥第147章 ,寶珠不拜年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88章 ,還牙第584章 ,蕭氏兄弟哄公主第482章 ,寶珠心地人人服第165章 ,簪花第673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26章 ,相見第699章 ,幫人的事情總在意料中。第816章 ,往北往北第六百九十八章第606章 ,天豹歸來第六百九十八章第726章 ,金殿鬥第204章 ,擔起自己的責任第446章 ,加壽金殿打人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278章 ,確是男胎第664章 ,誰是誰的局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283章 ,寶珠也出手第285章 ,讓袁訓坑的教坊司第404章 ,橫刀自刎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127章 ,撞見第488章 ,蕭戰來幫忙(二)第815章 ,傾國傾城第52章 ,靜謐的寶姑娘第112章 ,東窗第430章 ,丞相是個程咬金。第149章 ,回門第549章 ,兄弟第55章 ,求救第302章 ,榜眼小二第355章 ,小稀奇寶貝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124章 ,當初,沒看出來?第79章 ,討債鬼上門第479章 ,自然第444章 ,特大黑鍋柳至背第202章 ,聰明人第517章 ,齊王第780章 ,新年理舊話第298章 ,蕭儀之死第842章 ,皇帝水軍湊熱鬧第337章 ,逼死龍懷文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839章 ,梁山王的狡詐第131章 ,成親(一)第21章 ,示好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833章 ,加福產子第466章 ,陳年舊事解開第483章 ,居心不良得懲治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842章 ,皇帝水軍湊熱鬧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318章 ,讓鄙視的陳留郡王第726章 ,金殿鬥第358章 ,袁將軍和沈將軍的秘密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101章 ,願聘寶珠第507章 ,袁二重出宅門第491章 ,歐陽定毒計第714章 ,拍馬蹄子第721章 ,縣主喜歡的,本王亦喜歡第348章 ,福王識破舊二爺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205章 ,與姐姐相親相厚第137章 ,賀喜第712章 ,福及家人第651章 ,私密好地方共享第4章 ,老太太高興第254章 ,暖飽思銀魚第348章 ,福王識破舊二爺第702章 ,又多一個傷兵第55章 ,求救第326章 ,送女眷們返京第6章 ,方明珠第532章 ,龍氏威武,小王爺難纏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171章 ,親事的原因第100章 ,動心第428章 ,處罰皇后第420章 ,懶貓瞌睡多
第161章 ,我不謝你奈我何?第646章 ,大功課第93章 ,表妹很多第139章 ,攀比第223章 ,產女第236章 ,纏綿第705章 ,離開第272章 ,親事喜人第825章 ,柳大哥第147章 ,寶珠不拜年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88章 ,還牙第584章 ,蕭氏兄弟哄公主第482章 ,寶珠心地人人服第165章 ,簪花第673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26章 ,相見第699章 ,幫人的事情總在意料中。第816章 ,往北往北第六百九十八章第606章 ,天豹歸來第六百九十八章第726章 ,金殿鬥第204章 ,擔起自己的責任第446章 ,加壽金殿打人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278章 ,確是男胎第664章 ,誰是誰的局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283章 ,寶珠也出手第285章 ,讓袁訓坑的教坊司第404章 ,橫刀自刎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127章 ,撞見第488章 ,蕭戰來幫忙(二)第815章 ,傾國傾城第52章 ,靜謐的寶姑娘第112章 ,東窗第430章 ,丞相是個程咬金。第149章 ,回門第549章 ,兄弟第55章 ,求救第302章 ,榜眼小二第355章 ,小稀奇寶貝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124章 ,當初,沒看出來?第79章 ,討債鬼上門第479章 ,自然第444章 ,特大黑鍋柳至背第202章 ,聰明人第517章 ,齊王第780章 ,新年理舊話第298章 ,蕭儀之死第842章 ,皇帝水軍湊熱鬧第337章 ,逼死龍懷文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839章 ,梁山王的狡詐第131章 ,成親(一)第21章 ,示好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833章 ,加福產子第466章 ,陳年舊事解開第483章 ,居心不良得懲治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842章 ,皇帝水軍湊熱鬧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318章 ,讓鄙視的陳留郡王第726章 ,金殿鬥第358章 ,袁將軍和沈將軍的秘密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101章 ,願聘寶珠第507章 ,袁二重出宅門第491章 ,歐陽定毒計第714章 ,拍馬蹄子第721章 ,縣主喜歡的,本王亦喜歡第348章 ,福王識破舊二爺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205章 ,與姐姐相親相厚第137章 ,賀喜第712章 ,福及家人第651章 ,私密好地方共享第4章 ,老太太高興第254章 ,暖飽思銀魚第348章 ,福王識破舊二爺第702章 ,又多一個傷兵第55章 ,求救第326章 ,送女眷們返京第6章 ,方明珠第532章 ,龍氏威武,小王爺難纏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171章 ,親事的原因第100章 ,動心第428章 ,處罰皇后第420章 ,懶貓瞌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