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皇帝水軍湊熱鬧

“只是把東安世子留在京裡嗎?”遊沿恨聲,沒來由的把柳至一起恨上。

他回想往事,當年的他兢兢業業,不敢說神捕,勤懇辦公還稱得上。就爲查到柳丞相的身上,丞相一手遮天,反而把他擠走。

遊沿倒有和丞相硬拼的心,當時境遇跟東安世子這一回進京有相同的地方,丞相只有嫌疑,遊捕頭卻兩手空空沒有得力證據,讓柳丞相遠遠的打發走,在小城裡受到奉承丞相的人看管,直到柳至把他調回京裡。

遊捕頭在小城裡並不意志全無,他試圖用很多法子回京,或暗地尋找看管他的人受丞相吩咐的證據,看管的人發現後,對他一席長談讓遊沿沒了性子。

“遊大人你辦案是人中龍鳳,但你遠遜柳家功勳成堆。你在我這裡還能安然度日,真的你把柳丞相扳倒,還有個將功折罪一說,到最後你不能把他怎麼樣,反而招來柳家的子弟,最後難爲的還是你罷了。父精母血輕易散去,你怎對得起家人?安生呆着吧。功勳二字,從來是有特權的。”

在今天東安世子也這樣了,仗着父輩有“功勳”二字,上個月以前還力主拿他歸案的柳國舅也要放過他,只是輕輕一句:“留他在京裡”。遊沿身爲刑部侍郎,深知這種“留他在京裡”,不過是詔獄裡單身牢房呆着養身子。

爲什麼是單身牢房?類似東安世子這樣的人知道事情不少,防着他泄密、防着他胡說、防着他和人在獄裡勾結,他最好是呆在單身牢房,不經允許,不能和任何人接觸,從梁山王到朝廷都安心。

而遊沿想到這裡,當年聽到的一番話再上心頭。

不由得遊沿新仇舊恨一起發作,對柳至赤紅了眼睛,嘶聲雖不高,卻句句是他讓排擠出京的痛苦。

“國舅想說他也有特權了是不是?他上有功勳,後代殺人放火都不會死罪,”一抹冷而又苦的笑容在遊沿嘴角凝住,他神態狀若癲狂:“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老子撒過的溺,能成兒子的楊枝甘露。”

這句話着實難聽,不但把一干子上有父輩的功勳全掃進去,就是柳國舅也結結實實在裡面。

聽完,柳至眼角抽了抽,隨即都沒心思和遊沿生氣,國舅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對自己自語:“我現在才知道功勳子弟還有這麼難聽的解釋。”

國舅這算是給遊侍郎一個臺階下,但遊侍郎在氣頭上哪裡想的起來他罵進去所有人,遊沿眼眸還是赤紅,又悲又憤怒:“難道我說錯。咱們當的什麼差?刑部!費氣力抓一個,扳正臉面一瞧,功勳子弟。腦袋上頂着祖輩的功勳,他爺爺戰死,他太爺爺流了血,到他這裡就成頭上一頂鐵打銅鑄的脫罪帽。那還要刑部做什麼?大家夥兒包括你柳國舅也不必再當差,你回家天天聽大戲,我回家賣紅薯。豈不乾淨痛快。”

柳至一直認爲自己不是好性子人,他可以爲袁訓而忤逆柳丞相,也可以爲皇后而對袁訓動拳頭。但今天遊沿說的步步緊逼氣話,他字字都得聽着,還提醒自己不敢擺臉色。

這個人正在生氣,勾起他生氣的緣由呢,又是自家老丞相。柳至想我不忍氣吞聲,難道要他閉口憋悶不成?

他也不肯答應啊。

忍忍氣,國舅把這些話全聽進去,再從另一隻耳朵擠出去,只拿面前的茶水左一碗右一碗喝着。

品茶本是賞心悅目的事情,現在卻成添堵。國舅悶悶,深覺得對不起這些許好茶葉。

就把心思聚精會神放在烹茶上面,重撮一小把茶葉,泡好,有滋有味的品起來。

茶道上一系列的舉動細而優雅,遊沿不知不覺中讓安撫。想想他如今能站在刑部大發牢騷是國舅所賜,遊侍郎懊惱上來。

讓梁山王拖上一天,給東安世子以造假的機會,雖然夾雜柳國舅與王爺的不和,但說到底是自己做事不夠謹慎。

如果當時給梁山王去一封信,抓不到東世安子,反而可以混賴梁山王處走漏消息。縱然東安世子外逃,也由梁山王追捕。

少一封信釀成刑部在兵部面前的被動,再究原因還有遊侍郎貪功,只想自己把世子拿下,不想分別人半點兒功勞。

這會兒再對國舅大發脾氣,眼看他悠悠然不生氣,倒把自己辦事不得體又暴露一回。

遊沿垂首,長長的一聲嘆息:“唉……”

這一聲帶足後悔,柳至眸中有了笑意,揶揄道:“嘆什麼氣?接着說下去,我聽的正好。”把一碗茶推過來。

澄黃的茶水散發出誘人的香氣,焦躁的口乾舌乾的遊沿正需要,接過一口吞下去。

柳至笑意加深,提壺續水,遊沿一口一碗,烹茶哪有大壺呢,小茶壺沒幾口喝的乾乾淨淨。

遊沿抹抹嘴,覺得一團火氣下去大半。國舅忍不住哈哈大笑的樂了:“我這是大紅袍,可不是牛飲,你罵過功勳子弟,喝的卻也痛快。”

遊沿再聽不出給他臺階下,真的成個傻子。忙道:“我說的人裡可沒有國舅您。”

柳至露齒一笑:“聽到這話我舒坦不少,那有幾句話我也對你解釋。”

“國舅請說。”遊沿恢復他下屬的恭恭敬敬。有時候對柳國舅,遊侍郎雖居年長,卻還真的不敢拿大。

“東安世子殺不得不止一個緣由。”柳至侃侃而談:“上一回拿他進京,他的人馬不服,梁山王彈壓下去。就是皇上殺他也得考慮考慮軍中譁變不說,還有一個原因,以我猜測,皇上也應該留着他長期監禁。”

遊沿輕輕地哦上一聲。

“遊大人你在京外,可曾打聽過東安郡王的死因?”柳至露出凝重。

這一看就是說秘聞,遊沿目不轉睛:“他離我遠而又遠,死活與我無關,不曾打聽過。”

“東安郡王是皇上聖旨逼迫,自刎而死。”柳至輕聲:“靖和郡王也是同樣。”

接下來的話柳至不說,遊沿也意識到處置東安世子的棘手,低手自語:“是啊,說到底郡王世家舊有軍功,不能把老子逼死,再把兒子也逼死。”

而重點呢,在於這一回讓遊侍郎辦砸,刑部沒有過硬的證據往上呈交。

換成別的皇帝,也有可能用一句“其心可誅”,推出斬首。但本朝皇帝不是愛殺人的主兒,原太子近臣的柳國舅推測過,遊侍郎不敢說這個針對皇帝的推測不對。

“你現在知道了,不用再生氣了。”柳至愁眉苦臉:“咱們還是來合計怎麼對付兵部彈劾吧。忠毅侯只會在太子面前和咱們說話,但梁山王只怕要求他在大朝會上和咱們說話。”

大朝會?遊沿和他一起苦笑:“這是生怕刑部不當着百官丟人?梁山王這一手兒堪稱歹毒。”

“我本打算尋個機會,和王爺清算他驅逐咱們的人也就罷了,爲什麼回回打上一頓。就眼前來看,還得再等等。”柳至也有了一聲嘆息。

尚書和侍郎都把眉頭緊鎖,在心裡把梁山王罵個不止。

……

這一天的天氣陰而低沉,在視線裡烏雲滾滾幾乎壓到海面上。海浪的翻騰,也似乎隨時敲打着天空。

不會行船的人都看出這不是水面行走的好機會,而海盜約上岸的日子卻在今天。這讓江家的舊部煩躁不已,因爲他們面前有一個難以揮去的大麻煩。

這個大麻煩就在江水將軍面前站着,附近的這位地方官,再一次請江將軍發兵。

“江將軍,發兵吧,最新消息,四個城讓強盜佔住。今年這是哪塊雲彩不打算下雨,它不下也就是了,卻把氣運妨礙。強盜敢占城?這邪乎勁兒,還真不怕大軍一到,壓他們個粉身碎骨,死後也尋不上望鄉臺。發兵吧,將軍,不能總指望駐軍,水軍雖素習水戰,但離的不遠,三、兩天的路程,去幫把手兒也就回來。”

江水指着變陰暗的海水,還是敷衍:“大人您看,天公不作美,這種天氣上船都難,別說移動巡邏船隻。我不把巡邏船佈置好,跟你走,我不放心。”

江水暗想自己怎麼會發兵助強盜呢?他巴不得越亂越好。亂了就分攻打的兵馬,海盜搶劫更有利。

而這位幾天前到來,長住似的粘着自己的地方官…。江水冷笑,再不走,等海盜到來,趁亂一刀把他殺了,讓他還在這裡廢話多多。

這位大人比鮎魚還粘,從他到來,從早到晚粘的江水不能分身,兄弟們私會也不能。

江水雖不想讓朝廷命官死在自己營裡,但這位大人實在太煩人。

地方官也會看他的眉眼,暗地裡也是冷笑。

自從江強死在梁山王手裡,地方官是縝密的,會監視江家。而京裡也有公文到此,命就地監視。收到強盜占城的消息,地方官大爲不解。

強盜自古搶錢就走,佔地的性質是造反。

他不敢疏忽,一面知會就近駐軍,一面親自來到離他最近的水軍就是這裡。

也有擔心水軍不好調動,他親身到此。也有懷疑強盜另有退路。說不好和江家有勾結,從海上一走,過上幾天別的地方上岸,扮成富商大把的花錢去了,查起來都難,大人親自在這裡牽制。

江水越是不派人,地方官認爲他嫌疑越大,越是把他跟得緊。

兩個人每天鬥完嘴巴比心眼兒,今天也不例外。

江水的身後跟的有人,地方官身後跟的也有人。卻不是他衙門裡官吏。官吏打發去別的營盤牽制,這裡跟的人是本營中水軍。

……

自從江強一死,兵部和梁山王都往水軍安插有人。

江強死在梁山王手下,江水等人恨梁山王入骨,帶着大家不怕拼個你死我活,把梁山王再次公開派來的人公然攆走。但兵部的將軍是從附近水軍調派而來,他們在附近水軍有威望,一旦打起來,隨時能從舊軍中調來人手。江水等雖不情願,也只能容下。

每人軍中的這種人不多,有一到兩位,就足以分裂江家對自己原營盤的控制權。

他們派人說服侍地方官,其實是保護。因此地方官粘乎乎的甩不掉,江水在自己營中也拿他沒有辦法。

……

面對絮叨出兵,只是一拖再拖:“大人,我在安排我在安排,從你說過以後,我就在安排。等我調度好,這裡的水域不會亂,我一準兒出兵。”

仰面對天,裝着好生用心端詳就要到來的風雨。

地方官用他剛纔的話回:“這種天氣難移動船隻,想來更沒有海盜敢在這時候以身犯險,這天氣出兵救援正是時候,將軍咱們今兒就走,趕緊趕緊。”

江水在肚子裡罵他老混蛋,但嘴上打着哈哈:“這可說不好,海盜行船比咱們厲害哈哈,不然能打不絕嗎?哈哈,風大雨就要來,大人您還是安坐房中,這房子是石頭的不怕風浪,等我回話哈哈……”

地方官也在肚子裡罵他老混蛋,但嘴上絕不放鬆。風雨天氣裡海盜也能行船,地方官想我當然聽說過。正是聽說過,纔不能放鬆你們。

磨了幾天,江家一支搪塞的兵馬也不肯出。按理,身爲朝廷命官,聽到地方有難,你沒功夫去,或者不願意去,先出個一千五百的人打發也罷。

要說江水也可以派一隊人先應付地方官,他不肯的原因,除去方便海盜洗劫,又派自己一調兵,兵部派來的將軍們趁這個機會出兵平亂,功勞成了他們的。

兵部趁這個機會給他們升官,將和自己平起平坐。

梁山王處三品將軍不滿員,江強以賄賂早把自己的家將滿員。梁山老王告老的時候揚言要揍前兵部老牛尚書,原因頗拿得出手。

水軍的三品將軍也有定額,江家佔了大半兒,別的地方就成稀罕官職。兵部後派來的將軍在品級上一直受江家餘部壓制。

地方官不給江水任何私下會議的機會,江水也不肯給將軍們升官的機會。這就還是舊局面,江水推辭安置中,地方官緊隨不捨喋喋不休。

……

江水無話可回的時候,就對着翻騰怒濤裝籌劃。其實想自己心事。

隨後會有大風暴過來。也隨時的,海盜會上岸。他們對付風雨的經驗足,卻不是風雨中能長長久久。

原來的計劃,海盜一到,先讓兵部調派的將軍去追,他們追,就調虎離山,方便後面行事。他們不追,江水一怒之下自己追,他自然不會真追,海盜分一隻船裝裝樣子就行,餘下的人正好把兵部調派的將軍殺了,揚長而去洗劫。

而風雨中船飄去哪裡,可以說只有天知道。海上無人小島很多,江家知道的只會比別人多,不會比別人少。江水等人在小島上歇息幾天,等到海盜歸來,分一部分財物給他們。

一半的財物是說好的三成,一部分財物拿去上繳表示功勞。這就既讓朝廷明白離開江家不行,又除去兵部派來的眼中釘。

這計策萬無一失,江水面上有了冷笑,這冷笑因爲他面對海面,不怕地方官看到而陰險無比。

……

就在他想的痛快無比,對就要到來的肆虐場面期盼到濃厚時,有人高聲呼叫:“江將軍,廖春明將軍來拜,楊華青大人來拜……張豪將軍來拜,白卜將軍來拜,袁執瑜將軍來拜……”

江水愣住。

廖春明是離他有三座城池的駐軍之首,楊華青是省裡的大員。張豪?服侍袁執瑜的家將。白卜還用問嗎?又是一根眼中之釘。

沒來由江水心驚肉跳,“不好”在心頭一閃而過。但爲什麼不好還不能明白,來的人又不是他能輕視,只能大步匆匆往營門去見。

地方官還想依原樣跟上,但沒走幾步,石頭後面閃出一個人把他截下,地方官望去,見是保護他的將軍。那人低聲道:“情況不對,廖將軍和楊大人帶着兵馬殺氣騰騰而來,大人,恐生變化,你跟着我們最好。”

地方官打個激靈:“你是說江家要反?”

“反我倒沒有看出來,平時鬼鬼祟祟早就是那樣。要是看出來,我已上報。但廖將軍不會無故前來,不是還有強盜要平,他大隊人馬到此總有緣故。大人,咱們小心爲上。”

將軍揮揮手,他又帶來一隊人,把地方官護在中間,他們也去營門看看動靜。

一到營門嚇一跳,黑壓壓軍隊看不到邊。廖春明和江水正在交談。

江水見勢不對,哪敢離得近,緊閉營門,他在營門之上怒氣沖天:“大人,你們這是作什麼?”

廖春明微微一笑:“江將軍,強盜占城你已收到公文吧?我們追擊到此,這強盜逃到你的營裡。據說勾結海盜要從海上逃走。將軍,打開營門讓我們進去幫你一把。”

江水眼前一黑,本能反駁:“將軍你看錯!我這裡沒有一個人進來!”

白卜嘲笑:“興許你眼花,我們幫你找找也好。”

江水見他從來眼紅,喝道:“白卜,原來是你挑事情?”

受足江家氣的白卜幸災樂禍,哈哈一聲長笑,小聲道:“你也有今天。”

就在這個時候,海面上傳來示警聲。鼓聲震響中夾着人聲:“海盜!”

白卜眼睛一亮:“海盜!”

來的人馬眼睛一亮:“果然這裡有賊,咱們沒有白走一回。”

廖春明聽到要罵:“什麼叫白走一回?袁將軍白將軍怎麼會騙我們!”

江水眼睛一亮:“海盜!”

面對眼前他不能敵對的人馬,面對久受他們折磨的白卜壞笑,面對兵部尚書的兒子袁執瑜,有他在這裡,料來以後和兵部扯皮都不佔上風。

江水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反正他的人馬早就交待過。“嗆啷”一聲拔出佩劍,長呼一聲:“兄弟們,這是逼咱們造反,反了他孃的!”

跟他的人高呼:“反了他孃的!”紛紛都拔出兵器。離得近有些人不是心腹,猝不及防讓搠倒在地。

“嘩啦嘩啦……”大雨在此時傾盆而下,把鮮血流到更遠,也迅速淡下來。

喊殺聲出來——來的將軍們也呼:“奮勇向前,拿下江家!”

士兵們往前,中間就現出皇帝和鎮南王夫妻一行,皇帝面色鐵青,風雨拍打在面上更增加他的憤怒,一字一句地道:“江家果然有反心!”

下一句:“瑜哥,你察覺的沒錯。”

但一扭頭,卻見不到執瑜。

長公主雖不帶兵,也看得出來江水的人寡不敵衆,也就有輕鬆心情。見哥哥尋找,把個蔥白手指點點,爲執瑜邀功:“瑜哥衝在前面。”

“是嗎?”皇帝腦海閃過一句話,虎父無犬子,眼角卻見到鎮南王還在身邊,再就是跟他的侍衛們武藝都精良,也一個沒動。

皇帝大爲不滿:“你們怎麼不去?”

從鎮南王開始陪笑。

皇帝沒好氣,鼻子哼一聲,跟在喊殺後面大步往前。鎮南王等攔住他:

“此處危險。”

皇帝勃然大怒:“可是親臨戰場的機會難得。”

鎮南王來不及對妻子使眼色,讓公主幫着勸勸,皇帝一把推開他,邊走邊道:“哼,我哪裡都去得。天下之大,沒有能攔住我的地方。”鎮南王等人沒有辦法,只能跟着前往。

很快到海邊,見到登船的已登船,地上來不及走的人繼續鏖戰。

海上有人用傳聲的東西大叫:“白將軍,袁將軍,我們奉命來到!”一支船隊上面掛着白、袁字樣往這裡海域來,皇帝認準,命鎮南王等人:“我已到這裡,後退惹人恥笑萬萬不能。瑜哥準備的不錯,安排的有船,我們要一隻。”

海面在風浪下呈現暗黑色,入海的船隻顛簸如孩子手中捏碎的糕餅,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灑落塵埃化爲齏粉。

讓鎮南王乘船他不會害怕,但皇帝前往,王爺雙膝跪地苦苦哀求:“您不爲我們侍候的人想想,也爲天下蒼生想想,有個閃失,怎麼見太子,怎麼見太上皇太后和皇后娘娘?”

提到太子,皇帝眸光閃了閃。自他上路以後,對太子一天比一天滿意。這種滿意在京裡不可能出來,這種滿意建立在太子每天送奏章來看。在太子權限內批閱的,也細細標明,令皇帝一眼就能看個明白。

對皇帝的保護也周到妥當,皇帝這一路走過的地方,都能看出太子調動兵馬維持的痕跡。

如果那一年的謠言成真,說太子出遊結交外官,回京就逼宮。那皇帝這一路上不會好過。

這能看出來真心與假意,就像安王雖沒有出京,但他卻已聯絡城門將軍。用意一搭眼就明。

皇帝收斂怒氣,對鎮南王溫和地道:“說到太子你更不用擔心,還有太子不是嗎?”

把鎮南王一扶,鎮南王不敢不起。皇帝對他在雨中含笑:“我有太子,你有元皓,怎麼,這大熱鬧瞧瞧又有何妨?”

話說到這個份上,鎮南王準備的哭求什麼的都讓噎住,用公主好似也不能勸阻。再說公主眉眼兒正含笑,這準備趕熱鬧兒的勁頭,讓王爺噤聲,讓她勸估計還不如不勸。但他還是不能就此放皇帝上船,飛快開動腦筋尋找方法。

一個人飛步而來,近前拜倒,大喜道:“謝長林見過王爺,也代尹兄見過王爺。王爺,尹兄坐船追擊,我見過禮也就去了。”

鎮南王當他是救星,對他使眼色:“這天氣海上行船兇險吧?”

雨太大,王爺眼神打個折扣。謝長林呢,爲人有大大咧咧之處。以爲鎮南王是慰問,一挺身子昂首而回:“回王爺!自奏命來到水軍,日日研習水性不敢怠慢。就是風浪再大,末將們也能應付。”

皇帝好笑,鎮南王氣的鼻子歪,直白白再問:“我是說這大風雨不是全軍都能應付的吧?”

謝長林還是沒聽出來,雨中人的面色本就好看不了,他慨然又回:“不值什麼!老兵們全經過比這大的風雨。請王爺放心,末將們一定能把江家追回問罪。”

鎮南王隨皇帝上船的時候,氣的嘴脣直哆嗦,喃喃道:“這人不機靈,這人不能當多喜女婿。”

……

大海之威可以驚天地,在地面上的感覺,又遠不如在海上來得震動。

船在海中如風箏在空中左搖右擺,皇帝身上系根繩索才能扶着船艙門站着,還站得東歪西晃,有人護衛也摔了幾跤,不過摔到護衛身上就是。

大雨伴着大浪,一個從空中下來,一個從海上升起,隨時撲人一頭一臉。重重的水砸在身上可不是好滋味兒,因爲高而多,全砸中好似無數硬物平平擊來。

皇帝和長公主不肯進去,護衛們緊隨承受大半,小半兒把皇帝和長公主澆個透心涼。

長公主越澆越開心,笑聲越來越響亮:“哥哥,難怪元皓玩的不想回來,長在京裡雖綺樓玉閣,哪裡有這個有趣。”

這一位從來是淘氣的狀元,搗蛋的榜首。又對孩子們出遊憧憬不已。難得她有機會出遊,跟元皓一樣,遇見什麼都是玩。

“嘩啦”,又一波水浪襲來。水波一下去,長公主格格笑得更爲大聲。皇帝在長公主的話裡就想笑,再看周圍落湯雞,發溼水珠兒滴,都是狼狽模樣。想來自己也好不到哪裡去,不由得也笑。

鎮南王百般請皇帝到船艙內坐下,但皇帝看熱鬧的心大起,堅持他綁在艙口更好。

在這裡視野開闊,能看到執瑜追擊,也能看到海盜船。

那大大帶着猙獰圖案的旗幟,那凶神惡煞的臉兒,讓皇帝發出感嘆,對還在試圖爲安危說服自己的鎮南王道:“要不是瑜哥機警,扮成強盜把兵調動,這些人上岸,亂子可想而知。”

長公主在他身邊,一半兒臉面由皇帝擋住,也就聽得真真的,聞言高高興興:“哥哥,又要給瑜哥升官職了?”

“這怎麼行,他還不到二十就四品,這是特例。不行不行,”天子金口玉言,皇帝不肯答應。

“嘩啦,”又一陣大浪過來,把衆人再澆一回。

長公主抹把海水,就取笑道:“哥哥你看,你說的話這海不答應。”

鎮南王難得對妻子板臉,但今天哪有讓步的心情。王爺沉聲責備:“公主!這話不應該說!”

長公主對他一嘟嘴兒,就地告狀:“我哥哥在呢,你倒要兇我?”

鎮南王啼笑皆非中不措詞:“我兇你有哪裡不對?你有這撒嬌的功夫,不如勸着皇上到安生地方去。聽到了嗎?”

長公主噘嘴更高:“那怎麼行!元皓五歲都會治水,他五歲會什麼呢?不就是跟着摻和。我也攤上這摻和,哥哥下船自下船去,我可不去,我也不勸。”

鎮南王氣結,皇帝大笑,把妹妹誇獎:“說得好。”

兄妹都嫌鎮南王話多,皇帝對他派個差使:“你去幫瑜哥,也拿點兒本事給我們看看。”

等鎮南王走後,長公主又訴一回委屈:“不是我不勸哥哥,是海上不能行船的話,海盜們不敢來,江家不敢逃,瑜哥他們也不會追纔是。”

一陣風浪就把船打翻,料來執瑜等人在岸上閒看着不好嗎?

皇帝安慰她:“瑞慶你說的很是,不就是點兒風浪嗎?”五十出去的皇帝在溼淋淋中興致高漲:“咱們也經一回,回京去可以說嘴。”

長公主又取出一粒丸藥送給皇帝,是她隨身帶着的東西。自然要邀功:“哥哥,我記得住你的年紀,這不,從你說吹海風,在京裡我就備下怯寒的藥丸,再含一丸,這個可以暖身,也可以抗寒。就是爲經風經浪而帶來。”

皇帝噙上,公主也噙一丸,兄妹瞪大眼睛繼續看這熱鬧。要說指揮,他們不是將軍,倒沒有過多言語以免反成干擾。

……

江水沒有想到局面如這樣複雜,岸上有駐軍把守,其中一員老將在風雨中鬚髮飛揚,不時高聲:“大將張豪在此,誰敢作亂!”

他的風頭蓋過廖春明。

江水打聽過張豪的底細,這是一員猛將。

有他們在,不但海盜上不了岸,就是江家餘部也有一半沒有逃出。不是讓殺,就是讓拿。

而水中呢,白卜等人早有準備。奉請廖春明往這裡來的時候,知會早先開到附近水域的戰船到來,一部分到達江家和海盜之間。本營中不全是要逃的,也有戰船隨後追擊。

對江水來說情勢緊急,一不留神命要留下。大聲命人:“衝出去,晚了就逃不走。”又對海盜喊話:“來接我們,咱們說好的,你們不管我們可不行。”

怕海盜見利忘義,江水又叫另一個應該靠譜的人:“班先生,你在哪裡?”

風浪之中有傳聲的東西,不然別人船上根本聽不見。話出來以後,執瑜也就聽到。

見海盜船上出來一個人,生得漢人相貌,執瑜脫口:“班仁!”

要說在這裡的人,誰也不會有執瑜認得清楚。他曾看過班仁親筆寫給巴根的公文,不重要的丟到雪山裡。

對班仁的感覺熟悉在前,見到真人,執瑜直覺上認定:“這是他!”頓時,執瑜火冒三丈。

鎮南王在歪斜的甲板上剛走到他身邊,就聽到瑜哥破口大罵:“原來是你惹出這場禍事!是他,”一扭頭見到姑丈在,執瑜告訴他:“姑丈,那個是班仁,他在這裡不用問了,是他聯絡海盜,又爲江家牽線。”

執瑜連連下令:“不追江家,只追他的船!他是關鍵人物!”

海盜船離得遠,風浪中沒把握全殲,執瑜本來攔的只是江家。但班仁的出現讓執瑜不能忽視,他立於船頭不錯眼睛盯着,從板凳城裡調出來的公文從眼前晃過。

班仁的母親是漢人,給他一張漢人面龐。他應是蘇赫戰敗以後,梁山王報復性攻打高南四國的時候潛入中原。也許還要更早。

所以他能得安王信任,打一個經商的名頭兒,在中原暢通無阻。

執瑜知道放走海盜,下回還能對戰。但放走班仁,他再回到陸地上,能掀起安王風波的他,還會鬧出大亂子。

------題外話------

抱抱仔的新會元,430081226親,感謝一路支持。

感謝親愛的們關懷,感謝你們。輸液第二天就疼的不是很厲害,爲保險,仔又休息了一天。今天可以寫更新。最後的幾天裡因病不能站好崗位,仔深表歉意,並深受教訓。(有時候自己說說不知爲什麼作用不大,希望老天敲打仔這一回就好。)

下一本把好身體關。

下一個更新在後天18號。

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153章 ,我是來吃年酒的第465章 ,爲軍需蕭二費心機第35章 ,誇獎第670章 ,蕭戰鬼計多第221章 ,欽差在此第836章 ,皇帝在海邊,安王妃出手第33章 ,梅花有情,人有情?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222章 ,恩師也狡猾第682章 ,正宗袁二到揚州第240章 ,有勞寶珠定場面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259章 ,關安的來歷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404章 ,橫刀自刎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717章 ,新謠言與方氏無關第664章 ,誰是誰的局第517章 ,齊王第202章 ,聰明人第59章 ,行善與交易第41章 ,媒婆第26章 ,相見第188章 ,夫妻相見恩愛濃第761章 ,柳雲若勝戰哥第96章 ,道理也許是如此第59章 ,行善與交易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583章 ,年三十的夜晚很美好第141章 ,分錢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8章 ,回話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73章 ,相看第100章 ,動心第752章 ,回京第266章 ,敲詐袁家親事的小王爺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271章 ,加壽定親第208章 ,掛念寶珠的親人第713章 ,爲長輩們嘗第707章 ,胖隊長的榮耀席面第172章 ,一家人見面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385章 ,倒運的歐陽家第283章 ,寶珠也出手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743章 ,太子夫妻入藏第403章 ,驚天有波瀾的奏摺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769章 ,胖孩子搶親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33章 ,梅花有情,人有情?第123章 ,刺激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79章 ,討債鬼上門第106章 ,擄走第26章 ,相見第258章 ,寶珠買草場第602章 ,小女婿之爭第141章 ,分錢第355章 ,小稀奇寶貝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793章 ,蕭戰正名第509章 ,二爺這廂有禮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761章 ,柳雲若勝戰哥第291章 ,加壽爭寵第252章 ,厲害的小加壽第407章 ,讓篡改的信箋第118章 ,私房第303章 ,扼死狀元當狀元第171章 ,親事的原因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455章 ,攆走魯駙馬第457章 ,承歡國公的執瑜執璞第560章 ,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626章 ,白卜討錢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679章 ,尋訪故人的鎮南老王第104章 ,吐露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45章 ,恭喜第181章 ,表兇最周到第364章 ,有情有意第558章 ,這招數,有喜了第427章 ,加壽和蕭戰比拼第325章 ,能見加壽小姑娘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418章 ,峨冠的小二第646章 ,大功課第566章 ,黃躍的心思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375章 ,爲玉珠論當年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228章 ,韓家總算出來要面子的人第619章 ,皇帝不同,時世不同
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153章 ,我是來吃年酒的第465章 ,爲軍需蕭二費心機第35章 ,誇獎第670章 ,蕭戰鬼計多第221章 ,欽差在此第836章 ,皇帝在海邊,安王妃出手第33章 ,梅花有情,人有情?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222章 ,恩師也狡猾第682章 ,正宗袁二到揚州第240章 ,有勞寶珠定場面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259章 ,關安的來歷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404章 ,橫刀自刎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717章 ,新謠言與方氏無關第664章 ,誰是誰的局第517章 ,齊王第202章 ,聰明人第59章 ,行善與交易第41章 ,媒婆第26章 ,相見第188章 ,夫妻相見恩愛濃第761章 ,柳雲若勝戰哥第96章 ,道理也許是如此第59章 ,行善與交易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583章 ,年三十的夜晚很美好第141章 ,分錢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8章 ,回話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73章 ,相看第100章 ,動心第752章 ,回京第266章 ,敲詐袁家親事的小王爺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271章 ,加壽定親第208章 ,掛念寶珠的親人第713章 ,爲長輩們嘗第707章 ,胖隊長的榮耀席面第172章 ,一家人見面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385章 ,倒運的歐陽家第283章 ,寶珠也出手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743章 ,太子夫妻入藏第403章 ,驚天有波瀾的奏摺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769章 ,胖孩子搶親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33章 ,梅花有情,人有情?第123章 ,刺激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79章 ,討債鬼上門第106章 ,擄走第26章 ,相見第258章 ,寶珠買草場第602章 ,小女婿之爭第141章 ,分錢第355章 ,小稀奇寶貝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793章 ,蕭戰正名第509章 ,二爺這廂有禮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761章 ,柳雲若勝戰哥第291章 ,加壽爭寵第252章 ,厲害的小加壽第407章 ,讓篡改的信箋第118章 ,私房第303章 ,扼死狀元當狀元第171章 ,親事的原因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455章 ,攆走魯駙馬第457章 ,承歡國公的執瑜執璞第560章 ,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626章 ,白卜討錢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679章 ,尋訪故人的鎮南老王第104章 ,吐露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45章 ,恭喜第181章 ,表兇最周到第364章 ,有情有意第558章 ,這招數,有喜了第427章 ,加壽和蕭戰比拼第325章 ,能見加壽小姑娘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418章 ,峨冠的小二第646章 ,大功課第566章 ,黃躍的心思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375章 ,爲玉珠論當年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228章 ,韓家總算出來要面子的人第619章 ,皇帝不同,時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