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賀壽(下)

衆人回頭看時,卻是一位少婦正從外邊兒進來,身上穿着水綠色織錦緞女衫,做“梅蘭竹菊”四君子紋,領,襟、擺、袖口均做一寬一窄兩道元色鑲邊,看着十分清爽。頭上插的並耳上戴的,竟是一整套翡翠頭面,顏色碧綠清透,水頭兒極好的。梅清心道這位必定是曹敏的小舅母唐氏了。

從前曹敏提起,只說這唐氏出身商家,是小舅自己看上了,因着小舅自身沒有功名,唐家雖說是商家,也有三兩位子弟出仕,是以也算是門戶相當,故此娶了進門,據說嫁妝是極豐厚的。進門後因是小兒子媳婦,兼且性子活潑,出手大方,故此上下都極喜歡她。

那唐氏將那畫兒看了半晌,道:“哎呦呦,這可不是難爲我們麼?”陶宜佳便接口問道:“三嬸這可是怎麼說?”

唐氏便指了指門邊兒一對兩尺多高的冬瓜瓶,道:“你們先看看那個。”大家看時,原來那瓶上畫的也是童子,一邊兒兩個男童在蹴鞠,一邊兒兩個女童在摘兒。

“原先老太太只喜歡這對兒瓶兒,日日見了我們,只拿這瓶兒說話,見天的唸叨孫子孫女,如今我和大嫂二嫂好不容易生了兩個哥兒兩個姐兒,可算把這瓶兒的數湊齊了,如今又來了八個,這可不是難爲我們麼?都不知道要被老祖宗唸叨到何年何月去了。”

那唐氏嘰裡呱啦這一通,當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時衆人聽了莞爾不已,芙蓉不敢出聲,只做添茶避了去,梅清和劉芝蘭只抿緊了嘴繃着,曹敏和兩個堂姐妹卻笑得軟做一堆,老太太便指了唐氏,半日說不出話,緩了緩方道:“你個猴兒嘴兒,也不知道臊,不用扯你大嫂二嫂,這不夠數的都要你來。”

衆人熱鬧了一回,老太太又去看那畫兒,見落款是“小東”二字,便問梅清:“這畫兒何處淘來的?這小東先生倒是頭次見到,且是畫得傳神,實在是大家手筆。回頭我讓她們再去淘幾幅來。”

梅清見問,只得道:“不瞞老太太,這個不過是我畫着頑的,趁個熱鬧而已,老太太既要,我回頭閒了再畫幾幅就是。”

衆人聽了均是一驚,須知閨秀們一般書畫均會那麼兩筆,可若是認真起來,當真像樣的幾乎沒有,一則老師難尋,真正的大家自是不願意爲閨中女兒做教習的;便是有個把兒願意的,教的也只是皮毛;二則閨秀們也難下苦功,畢竟尚有許多好玩兒的物事,書畫再精通總是無甚大用。

如今聽說這畫兒竟是梅清自己所做,陶老太太和唐氏均正容又打量了梅清一番。陶老太太便道:“好丫頭,我不過說說罷了,如今這一幅你嬸子只在這裡叫苦,再拿幾幅來還不吃了你去。”衆人自是湊趣又笑了一回。梅清只跟着微笑,打定主意少說話。

又坐了一會兒閒話了一回,見賀壽的人絡繹不絕,曹敏便與陳劉二人告退,老太太便對曹敏道:“你好生招呼着,回頭午膳的時候坐到我旁邊兒來。”。三人便往園子裡逛去。

陶家的園子不算大,勝在景色怡人,山水玲瓏,粉牆曲折,最有趣園中一池荷塘,做成半月形,名曰“月塘”,據說乃是因着“月盈則虧”的說法,故此只做半月。

塘上設有小木橋一座,寬僅兩尺,欄杆不過尺餘高,如今夏日荷開得且是茂盛,人行橋上如行中,意境非常。塘邊栽着垂柳,另有水榭長廊,在其中行走,即可賞景,又不虞日曬雨淋之苦,顯是了心思的。

轉過月塘,卻被粉牆阻隔,粉牆做波浪起伏,白牆碧瓦,中間是石雕的漏窗,樣繁多,雕工精細,細細看去滋味無窮。轉過粉牆,便見一座涼亭,飛檐翹角,高懸一匾,寫着“悠悠亭”,木質的楹柱刻着對聯“清波盪漾聽撫琴,蓮池微醉看**”,也不知是什麼人的手筆。

如此三繞兩轉,梅清早已失了方向,只隨着曹敏四處走動,也遇見幾位別家的女眷或是男子,均由陶府的人陪着,竟然還有兩位也是理王府待選的秀女,應是陶家其他女眷請過來的。

想想也不奇怪,既然這類場合有相親的作用,但凡像樣些的閨秀都極可能是秀女身份的,看來風氣要比想象的開放一些,皇家並沒有吃不了那麼多還非霸佔着的意思,允許秀女們接受這樣的邀請。除了當面介紹見禮,梅清只守着“千言不如一默”,雖說被暗諷了幾句小家子氣,自是不放在心上。

在悠悠亭坐了一刻,裡面幾位千金就着亭中的對聯談起詩詞來,聽了半晌,且是無趣。看看近午膳時辰了,梅清幾人便緩緩向設席的溪橋閣而去。不想半路撞見陶三夫人唐琳正與兩名青年男子走來,原來是唐琳的兩位孃家侄子,算起來應該是曹敏的表哥。

一位是唐家大爺的次子唐凱,年約二十上下,一張四方國字臉,鬍鬚颳得極乾淨,下巴上只見大片的青色,平添了幾分剛毅。也不知唐家走了什麼關係,如今在宮裡做三等侍衛,又娶了兵部郎中沈文勇的小女兒。算是唐家小一輩裡十分出色的人物了。

另一位卻是唐家四爺的長子唐儀,今年才十六歲,以“儀”爲名,果真生得儀容出色,長眉鳳目,頗具書卷氣。雖說年紀不大,已中了秀才,舉止之間極是沉穩的,穿着淺駝色暗緞長袍,上織折枝蓮,其間還有蜻蜓點綴,倒是十分映襯這夏日風景,袍子的領襟和下襬均用素色緞做邊,做工十分精細。

梅清不禁多看了唐儀兩眼,心想,這少年倒是挺講究的。聽說最講究的袍子上的都會變化,不知這個小傢伙是不是這樣的人物。心裡想着,面上倒帶出暗暗的笑容來。因爲心理年齡實在老大不小,是以梅清看來這些男子都只是少年,一點春心都不曾盪漾。

忽聽陶三夫人唐琳問道:“陳姑娘偷偷笑什麼呢?快說來聽聽。”梅清便大方說道:“沒什麼特別,不過是看到唐公子這折枝蓮的袍子,覺得和頭前兒看到的荷塘極是應景的。又想起個說法,據說有那極講究的人家,出門穿的袍子上的是會變的。譬如早上穿的袍子上兒只是含苞,待到下午那兒便開了。”

劉芝蘭倒奇道:“這兒是繡上去的,如何會變。”曹敏已是想明白了:“這必是兩件一模一樣的袍子,只是繡的不同,一件是含苞,一件是怒放。”大家聽了自是恍然。

剛說了這兩句閒話,忽聽唐儀道:“咱們這許多人在路上站着說話,豈不是礙着旁人通行,不如換個地方好些。”

第67章 議親第14章 出門第181章 信任第170章 拜訪第7章 秀女(上)第196章 前路第73章 贓物第36章 辯白第16章 陶陶第76章 課程第185章 參與第106章 蛛絲第81章 移魂第191章 強買第35章 誣陷第201章 逝去第163章 出窯第41章 相送第172章 在商第193章 琉璃第190章 困境第42章 陳府第100章 半張第72章 研究第105章 祝案第121章 故事第96章 陳娟第162章 去錦第171章 超憶第4章 變化(上)第101章 問話第109章 候選第10章 投壺(下)第89章 漲價第79章 刺殺第60章 亮相第14章 出門第182章 初見第179章 尋覓第12章 駕到第47章 姐妹第170章 拜訪第147章 銀子第53章 月季第65章 心服第131章 動靜第86章 雪球第17章 合作第7章 秀女(上)第20章 調理第96章 陳娟第29章 毒(下)第96章 陳娟第164章 鬥瓷(上)第154章 溝通第129章 秘密第195章 秘辛第134章 有事第134章 有事第83章 相見第139章 冷暖第140章 吾心第181章 信任第87章 連鎖第136章 緣故(下)第85章 不得第172章 在商第62章 牛皮第94章 不知第154章 溝通第58章 水仙(上)第20章 調理第175章 處理第165章 鬥瓷(下)第90章 談價第182章 初見第57章 回程第191章 強買第23章 蘿蔔第116章 其後第24章 賀壽(上)第56章 談話第193章 琉璃第127章 出行第197章 取捨第71章 夜深第199章 天窗第39章 消息第14章 出門第12章 駕到第107章 新生第114章 狹路第77章 蘭亭第71章 夜深第177章 跌倒第24章 賀壽(上)第19章 詢問第19章 詢問第107章 新生第130章 畫卷
第67章 議親第14章 出門第181章 信任第170章 拜訪第7章 秀女(上)第196章 前路第73章 贓物第36章 辯白第16章 陶陶第76章 課程第185章 參與第106章 蛛絲第81章 移魂第191章 強買第35章 誣陷第201章 逝去第163章 出窯第41章 相送第172章 在商第193章 琉璃第190章 困境第42章 陳府第100章 半張第72章 研究第105章 祝案第121章 故事第96章 陳娟第162章 去錦第171章 超憶第4章 變化(上)第101章 問話第109章 候選第10章 投壺(下)第89章 漲價第79章 刺殺第60章 亮相第14章 出門第182章 初見第179章 尋覓第12章 駕到第47章 姐妹第170章 拜訪第147章 銀子第53章 月季第65章 心服第131章 動靜第86章 雪球第17章 合作第7章 秀女(上)第20章 調理第96章 陳娟第29章 毒(下)第96章 陳娟第164章 鬥瓷(上)第154章 溝通第129章 秘密第195章 秘辛第134章 有事第134章 有事第83章 相見第139章 冷暖第140章 吾心第181章 信任第87章 連鎖第136章 緣故(下)第85章 不得第172章 在商第62章 牛皮第94章 不知第154章 溝通第58章 水仙(上)第20章 調理第175章 處理第165章 鬥瓷(下)第90章 談價第182章 初見第57章 回程第191章 強買第23章 蘿蔔第116章 其後第24章 賀壽(上)第56章 談話第193章 琉璃第127章 出行第197章 取捨第71章 夜深第199章 天窗第39章 消息第14章 出門第12章 駕到第107章 新生第114章 狹路第77章 蘭亭第71章 夜深第177章 跌倒第24章 賀壽(上)第19章 詢問第19章 詢問第107章 新生第130章 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