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李肅有擔當

對呂布來說,以他超凡脫俗的射術,刺殺董卓只是舉手之勞。可是他既然不會出手,這個九死一生的任務,就只好由李肅來完成了。

在宮門旁的一處小院落裡等待了良久,李肅覺得自己的腳踝都有些麻木了,這纔有一名軍吏模樣的男子,匆匆走過李肅所在的小巷。那軍吏見到李肅,並沒有說任何話,只是將一塊小小的木牘塞進李肅的手中,便匆匆離去。

木牘是很普通的那種,軍中常常用這種削的極薄的木牘來撰寫文書。李肅低頭看去,木牘上只有兩個字:

安漢。

安漢,便是今天宮城衛士的軍中口令。在兩刻鐘以前,這個口令剛剛從郎中令李儒的口中說出來。有了口令,再配合曾爲執金吾的士孫瑞給他們準備好的腰牌,李肅就暫時擁有進入皇宮外圍的權限。

將口令牢牢的記在心裡,李肅便把木牘遞給身後的一名甲士。這名甲士身材不高,一雙手卻有如蒲扇。他將木牘合在掌心,運力搓了幾下手掌,便有一層木屑粉末紛紛揚揚的落在腳下。顯然,這位古代版碎紙機,使用起來還是頗爲便利的。

時間又過了片刻。這時,有一名大族豪奴般模樣的男子,又經過了這條人煙稀少的小巷。哪怕此人沒有與李肅說一句話,進行任何形勢的接觸,李肅的眼睛還是如同被點燃的篝火那樣,猛地明亮起來。

“出發!”

這個命令,彷彿是從李肅的喉嚨裡一點點擠出來的。但是,不管李肅的聲音變調有多麼嚴重,這一行人的步伐,卻如同用尺子量過的那樣精確。每一步邁出。都是二尺八寸,不多一點,不少一點。

保持這個速度,李肅如願的在與守衛宮門的武士交接口令和通行腰牌時,遇到了相國的車駕到來。由於躲避不及時,李肅不得不與宮門衛士們一起單膝跪倒。向相國車駕的來到行禮。

當然,行完禮之後,此時的李肅一行人,便被衛士們趕到一邊,好爲相國進宮讓路。

在場的飛熊軍衛士雖然高達百人,卻只有中郎將呂布一個人有足夠的地位,可以跟隨相國一起入宮覲見皇帝陛下。所以,這些飛熊軍將士停步在宮城之外,衆星捧月般的護衛着相國董卓。卻沒有繼續跟隨的舉動。

看着董卓下了裝飾豪華的輜車,正兩眼低垂的看着地面,貌似恭謹的李肅,開始計算董卓和呂布兩人的步伐。

九步,八步,七步,六步,五步。四步,三步!

此時。李肅距離董卓,起碼有十四步,但呂布距離董卓,卻僅僅有三步之遙!

——發動,就在此時!

李肅鼓起全身的勇氣,對着十四步以外的相國董卓大叫一聲:

“相國。騎都尉李肅,有事稟報!”

董卓的瞳孔猛然收縮了一下,停下腳步,轉過臉去,看着李肅。

“李肅?汝有何事?”

董卓本就是沙場上打老了仗的宿將。在擔任了幾年的相國高位以後。他的舉動之間,更是充滿了上位者的那種威嚴,彷彿一個眼神,便能將人生殺予奪。面對董卓的恐怖目光,李肅只覺得自己的心跳快要讓胸口爆裂。他鼓起勇氣,臉色漲成通紅,大聲叫道:

“屬下奉郎中令【李儒】之命前來。郎中令剛纔查實了一個消息,確定中郎將呂布與‘貂蟬’夫人……兩人有染!”

李肅的話語,如同一個晴天霹靂,讓所有聽到的人,都猛然變了臉色!

臉色變得最快的人,當然是“緋聞”的男主角呂布。但見呂布英俊的臉龐上一陣青一陣紫,變幻莫測。那種表情,活脫脫便是遭人揭破陰私之後的惱羞成怒,帶着三分殺氣,六分尷尬,卻還有一分慚愧參雜在內。

“你……李肅,你……胡說!”

呂布張口欲反駁,卻是一時間難以想出適合的措辭。

好吧,口才這種東西,向來不是呂布的強項。

相比呂布的劇烈反應,另一位當事人的表現,便平靜得多了。

董卓眯起眼睛,臉上堪稱面無表情。除了將手握在腰間的劍柄上,相國的神色與平常無異。

董卓對於這種姬妾偷人之事,當然不會毫不介懷。就在他聽到這個消息的那一瞬間,董卓差一點兒就要抽出寶劍,一劍刺死呂布這個該死的反骨仔!

不過,一瞬間的衝動過後,董卓硬是生生的按捺下自己的情緒。在相國的位置上坐了這麼久,董卓對什麼人有用,什麼人沒用,應該如何對待有用之人,都有了自己的心得。而他的性子,也在幾年以來的一樁樁無奈之事下,磨礪的越發陰沉。

呂布固然該死,如今卻是董卓樹立給非涼州一系將士們看的一杆大旗。如果因爲一個女人的事情,便將其拿下,對董卓收攏軍心的大計當是極爲不利。

相國府裡的那個任氏,原本在雒陽宮城中擔任女官。後來在靈帝駕崩,新天子繼位之時,宮中按照規矩,將一批年紀較大的宮女放出宮來。任氏便是在那時,被董卓挑選出宮,收爲侍妾的。因爲任氏原本負責管理宮中頭飾、冠冕之類,故而又被相國府的下人們稱爲“貂蟬”夫人。

對於任氏,董卓雖然喜歡她的美色,卻並不太重視。要不然,“貂蟬”夫人也不至於一個人孤零零的被董卓留在長安城內,獨守空閨。那些真正在董卓心裡有足夠地位的姬妾,如今可都是在郿塢裡享福呢!

至於呂布與任氏之間的事情是真是假?

看到呂布臉上的表情,董卓心裡便有了數。

——春秋時期的楚莊王,有“絕纓”之舉1。吾若是將貂蟬送與呂布這廝,能不能得其忠心呢?

——不對,這個李肅,怎麼會是文優的手下呢?

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董卓正要做出自己的決斷,卻聽到那個前來稟報的李肅又急急開口了:

“呂布陰謀敗露,小心他要刺殺相國!”

聽到這句話,呂布差點兒一口老血沒有噴出去!

天地良心,他在此事的發展過程中,從頭到尾。可是絕對沒有這種大不義的念頭!

“相國……”

呂布情急之下,向董卓踏上一步。四周都是董卓的心腹部下,如果不想被董卓的親衛飛熊軍當場殺死,呂布就必須及時想辦法向董卓解釋。

可惜,呂布的這個舉動,卻被董卓的侍衛們誤解了。

就在呂布被指出姦情的那一刻起,對董相國忠心耿耿的西涼子弟兵,便自覺的對呂布進行戒備。而在李肅喊出“刺殺相國”之語以後,西涼勇士們的警戒心。立刻被提到了最高!

——呂布與“貂蟬”夫人偷情;呂布的姦情被發現;呂布鋌而走險,試圖劫持相國;呂布真的行動了!

無需多麼複雜的腦補,沿着這樣一條邏輯線下來,飛熊軍衛士們已經對呂布充滿了敵意。而呂布平時以勇武自傲,在飛熊軍衛士面前也向來趾高氣昂,讓衛士們對他積累起不小的怨氣。兩者一結合,衝突便變得不可避免了……

“止步!”

兩名董卓的貼身衛士,毫不猶豫的抽刀出鞘。對呂布的試圖靠近,毫不留情的便是當頭斬下!

區區兩名“百人斬”。還不放在呂布的眼中。但是,這兩名侍衛的身份,卻讓呂布心中一沉:

——相國真要殺吾?

作爲一個絕世猛將,呂布的動作,甚至還在他的思想之前。就在呂布心裡還在琢磨不定的時候,他的身體。已經本能的感受到對方刀上的殺機。擁有草原巫術“獸性靈覺”的人,絕對不是區區兩名“百人斬”的偷襲,可以暗算得到的。

刀光在眼前亮起,呂布的身體卻不退反進。就在兩柄鮮亮的戰刀揮至最高點,即將開始全力下落之時。呂布卻已經搶入一名侍衛的懷裡,雙手一握,握住侍衛的雙肩,將他一把提起,如提童稚,擋在了另外一名侍衛揮出的刀光面前。

刀光一閃,慘叫聲驟然響起。

不是一聲,而是兩聲。就在侍衛一刀將被制住的同伴從肩頭斬到胸口之時,被制住的侍衛手中的刀,也已經不由自主的切斷了同袍握刀的手腕。

這,便是呂布在進京以後,所新學的手搏之術的威力!

自從數年前,呂布在南匈奴美稷王庭,與手搏高手史阿交手吃了癟以後,他便對這次吃虧念念不忘。作爲一個堪稱從來沒有在單打獨鬥中失利過的強者,呂布決定,以後一定要在手搏這一項上,將這個場子給找回來。

於是,在進入雒陽以後,呂布特意尋覓京師中的第一等手搏高手請教,暗中苦練了數月。經過一番苦練,呂布相信自己若是再如上次那般對上史阿,失敗的人,一定不會是他!

只可惜,自從呂布學習手搏之術大成以後,還沒有機會遇到過史阿。沒想到,事實奇妙如此。他那套沒有在史阿身上發揮作用的手搏,倒是先在董卓面前展示了一回。

此時,董卓剛剛從要不要處罰呂布的考量當中回過神來,見到的便是呂布借刀殺人,廢掉他的兩名貼身護衛的情形……

饒是董卓一心想要拉攏呂布,維持非涼州一系士卒的軍心,見到這等情形,也忍不住怒髮衝冠!(未完待續。。)

ps:??ps:1楚莊王絕纓: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有次宴請羣臣,直喝到天都黑了,就點上蠟燭接着喝,這時蠟燭突然滅了,有個大臣喝高了,就趁黑燈瞎火的當口調戲這位美人,這樣美人一伸手把這個人的帽纓扯下來了。

美人摸黑跑到楚莊王那兒對他說:“剛纔蠟燭滅後,有人調戲我,我把他的帽纓弄下來了,你趕緊命人點燈,一看就知道是誰了。”楚莊王說:“是我讓他們喝酒的,醉後失禮是人之常情,怎麼能爲了要顯示婦人的貞潔而使臣子受辱呢?!”他馬上命令羣臣說:“大家都把帽纓扯下來,一醉方休。”大臣們都把帽纓扯掉,然後點燈接着喝酒,盡歡而散。

三年以後,晉國與楚國交戰,有一位大臣奮勇爭先,五場戰鬥都衝殺在最前面,首先殺敗了晉軍。楚莊王感到奇怪就問這位大臣說:“我的德行不夠高,從來沒有重視過你,你這次爲什麼奮不顧死呢?”

這位大臣說:“我罪當死,上次宴會上調戲美人的就是我,大王您寬宏大量不治我的罪,我因此一定要爲您肝腦塗地,衝鋒陷陣。我就是當年纓被扯下的那個大臣。”之後晉國被打敗了,楚國強盛了起來。

第52節 白波現故人第10節 兩軍窺匈奴(四)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46節 淮陳已被奪第6節 河北鏖戰烈(二)第84節 欲求國中智(下)第62節 冀州強龍伺第39節 勝負終落定第72節 鮑信試應付第49節 公曹當覆滅(上)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60節 子龍搏激流(中)第18節 董卓思時局(下)第55節 惴惴母與子第84節 欲求國中智(下)第86節 難解心內意(下)第50節 自當順人意(四)第18節 掠地需商量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71節 袁術累三軍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60節 梟雄大事成(二)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42節 冀土意未寧(下)第31節 何進立少帝第41節 何得識天機(一)第46節 何爲千金子?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第20節 敵訊水上敗(四)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67節 樂進布鐵騎第12節 張楊諜影纏第1節 豎子安敢欺?(上)第23節 征戰漫天急(二)第36節 張狂行暗計(下)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2節 黃巾據太行(中)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33節 先登浩浩威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57節 貳臣動干戈(上)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2節 豎子安敢欺?(下)第41節 冀土意未寧(上)第60節 子龍搏激流(中)第8節 河北鏖戰烈(四)第8節 青州有變故(下)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30節 顏良意且猶(下)第10節 智士款款析(四)第27節 談笑定軍機第六 卷終一時多少豪傑第11節 臨淄誠難保第8節 兩軍窺匈奴(二)第48節 自當順人意(二)第8節 河北鏖戰烈(四)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74節 易斷勢與局第33節 敵前徐緩動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9節 躊躇黃河岸(上)第53節 遺言藏真卜第7節 智士款款析(一)第22節 伏兵城中來(一)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27節 華雄戰不休(上)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29節 強敵徐徐隨(上)第37節 白波起亂戰(一)第23節 征戰漫天急(二)第54節 迴天因無意(五)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19節 三軍心未定(上)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53節 二袁自暗鬥第27節 華雄戰不休(上)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45節 大刀斬虜敵(中)第40節 幷州初落定(下)第38節 白波起亂戰(二)第68節 孰料伏對伏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44節 且冷眼旁觀(二)第41節 真氣世家子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28節 朝堂擬新帝(下)第4節 劉虞心在帝第36節 關羽破強軍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7節 智士款款析(一)第50節 公曹當覆滅(下)第23節 臧霸露破綻第4節 需勝方由己(下)第51節 當朝有太傅
第52節 白波現故人第10節 兩軍窺匈奴(四)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46節 淮陳已被奪第6節 河北鏖戰烈(二)第84節 欲求國中智(下)第62節 冀州強龍伺第39節 勝負終落定第72節 鮑信試應付第49節 公曹當覆滅(上)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60節 子龍搏激流(中)第18節 董卓思時局(下)第55節 惴惴母與子第84節 欲求國中智(下)第86節 難解心內意(下)第50節 自當順人意(四)第18節 掠地需商量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71節 袁術累三軍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60節 梟雄大事成(二)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42節 冀土意未寧(下)第31節 何進立少帝第41節 何得識天機(一)第46節 何爲千金子?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第20節 敵訊水上敗(四)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67節 樂進布鐵騎第12節 張楊諜影纏第1節 豎子安敢欺?(上)第23節 征戰漫天急(二)第36節 張狂行暗計(下)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2節 黃巾據太行(中)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33節 先登浩浩威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57節 貳臣動干戈(上)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2節 豎子安敢欺?(下)第41節 冀土意未寧(上)第60節 子龍搏激流(中)第8節 河北鏖戰烈(四)第8節 青州有變故(下)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30節 顏良意且猶(下)第10節 智士款款析(四)第27節 談笑定軍機第六 卷終一時多少豪傑第11節 臨淄誠難保第8節 兩軍窺匈奴(二)第48節 自當順人意(二)第8節 河北鏖戰烈(四)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74節 易斷勢與局第33節 敵前徐緩動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9節 躊躇黃河岸(上)第53節 遺言藏真卜第7節 智士款款析(一)第22節 伏兵城中來(一)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27節 華雄戰不休(上)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29節 強敵徐徐隨(上)第37節 白波起亂戰(一)第23節 征戰漫天急(二)第54節 迴天因無意(五)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19節 三軍心未定(上)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53節 二袁自暗鬥第27節 華雄戰不休(上)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45節 大刀斬虜敵(中)第40節 幷州初落定(下)第38節 白波起亂戰(二)第68節 孰料伏對伏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44節 且冷眼旁觀(二)第41節 真氣世家子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28節 朝堂擬新帝(下)第4節 劉虞心在帝第36節 關羽破強軍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7節 智士款款析(一)第50節 公曹當覆滅(下)第23節 臧霸露破綻第4節 需勝方由己(下)第51節 當朝有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