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大結局

兒子一輩無法選擇,那就把眼光放在孫子輩,或許趙信的子孫,不如趙信這樣,生育瞭如此繁多的孩子,可是在皇室之中,錦衣玉食的,並且有衆多的醫生看護的前提下,平均三四個,還是有的。

按照最小的一個兒子,已經有了35歲的樣子,拋開那些夭折,趙信的孫子一輩,也有近千個,相對於幾十個選擇的兒子一輩,選擇面何止提升了數倍。

趙信可不同於封建皇帝那麼的固化,必須要傳給兒子,再傳給孫子,就比如說,曾經康熙選擇雍正一樣,是因爲一個出色的兒子乾隆。

趙信如果想要的話,他甚至可以繞開兒子,直接把皇位傳給孫子一輩,連在位60年,無所事事的乾隆,都可以擁有如此一錘定音的選擇,在趙信這裡,就更加是如此了,甚至早在七八十年前,在趙信剛剛登上皇位的時候,就擁有這樣一言九鼎的能力,在位了八十年多年的時間,一手把整個中國推動如此偉大時代的皇帝,他當然有這個能力了。

不說對朝堂的控制,單純一個在民衆之中的神化,對於絕大多數的國民而言,他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的命令,不容褻瀆。

1032年開始,設定了新的培養制度,並且從適齡的皇孫之中,挑選,上到25歲,下到五六歲,如果說真的天賦一併的,還可以繼續的放開,並且如果在培訓之中,有一些出色的,也可以加入其中。

經過了一系列的挑選,最終繼承王位的,是他的孫子的,一個25歲的優秀的王室,她是就趙信第127子的第9個兒子的,天賦很好,在長達10年的訓練之中,脫穎而出的出色皇室成員。

1042年,宋神宗退位,長達90年的在位時間,歲數也達到了可怕103歲,雖然說趙信的身體,依然非常的出色,毫不客氣的說,跟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比起來,一點都不差的前提下,如果他想要,一隻到他身體機能下降之前,他都可以坐在這個位置上面。

趙信並不是精力不濟,不能夠承擔皇帝這一個工作,而是專注到一件事情上面,早已經厭倦了。

90年的在位時間,堅定不移的沿着科技的發展,不停的推動,中國的發展,已經步入到了一個快車道,不能說,到底相當於後世那個時代,有些相同,卻也有不同。

科學體系的出現,工業化的基本完成,以內燃機爲動力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已經基本完成了,工業暴漲之下,工業化程度也很高,電力爲主體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進行,同樣,微電子,計算機,還有各種材料學爲主體的新的革命也在進行。。

比歷史上早了800年起步,在加上沒有戰亂,徹底統一在一個國家之下,所有的資源,所有的力量,都不會用於重複的研究,趙信哪怕在後期,沒有辦法的親自參與到每一個科研項目之中,卻可以進行提點,他設計了一個詳盡的發展藍圖,把一切的發展方向,軌跡,都事無鉅細的納入其中,這也成爲了中國科技的最高秘密。

一切都向着更好發展,會不會發展的更好,同樣的,沒有了戰爭的浪費,各種資源,可以更加快捷的融入到民申個科技提高上面。

說實話的,到現在,卡牌第四級已經點亮了,可是距離第五級,還是遙遙無期,那就只能夠慢慢的等待。

在4級的加成之下的,各方面已經獲得了可怕的提升,身體的各方面素質,比起普通人,要高出100倍,最關鍵的是,在整合了大量所謂秘籍和體術之後,趙信總結出了一套煉體和練氣術,可以說,是超人也不爲過。

從成爲皇帝開始,趙信很少在人前展現他的力量了,所以世人對他的認知,還是那個超越了孫吉這個超人存在的,可是實際上,趙信已經能夠做到,赤手空拳,對付一個全副武裝的連隊,在複雜的,無法動用重武器和自動武器的地方,他甚至可以對付一個師。

這就是超人的力量,而在卡牌系統升上了四級之後,關於他長壽的秘密,終於展現出來,原來,按照卡牌系統上面的科技,在卡牌系統的幫助下注入了,各種的基因藥劑,最終可以獲得2000年左右的壽命。

可是,趙信隱隱的覺得,他所總結出來的煉體煉氣方法,還是有用的,上古遺傳的練氣術,還是有很強的作用的,因爲他可以鎖住時間的流失。

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可是因爲練氣越來越敏銳的靈覺,還是讓趙信感覺到了生命力流失的減少,或許能夠有2000以上,甚至3000,4000的歲數。

在尋常的百歲高齡,已經是人間祥瑞的前提下,趙信的2000歲,已經超過無數人的想象了,真的是4000歲,那就真的是人間怪物了。

哪怕只有2000歲,整個人生纔剛剛開始呢的

身體強大,壽命無限,趙信就變成了一個隱士,默默的監控這北宋的發展,最初只是爲了不讓中國的發展偏離,可是後來,特別是中國不停的發展,用一兩百年把其他的人種同化了之後,中國將不在擁有來自外界的壓力,那麼能夠影響的,只有內部。

在中國發展的初期,因爲趙信一直作爲皇帝90年的時期,讓北宋度過了最開始瘋狂擴張危險時期,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多民族和的龐大的地盤,帶來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可是趙信抓住兩點,更加舒適的環境,更加的高效的工作,再加上交通的解決的,甚至在1060年的時候,飛機通過了幾十年的時間,快速的發展起來。

火車的速度達到了250公里之後,未來只能夠在新材料和電動機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高鐵的之後,才能夠得到解決,可是飛機,哪怕是最的簡單的飛機,在動力和空氣學的研究已經到了巔峰的時候,也不一樣,到了1030年,已經擁有了可以以800公里左右的時速,帶着300人左右,橫跨上萬公里的飛機出現的。

地域之間的限制,再一次被壓制,快速的發展,帶來的人口紅利,更加的出色,所以,在1090年,到1140年的50年時間之中,人口再次的暴漲。

漢族爲首的民族,在1090年就擁有了8.5億人口,再併入了整個其他地區的差不多1.5億人,這些人經過了自然的選擇,淘汰,融入到了中華民族之中,成爲了少數民族的一部分,而人口再一次暴漲之下,到了1140年,人口差不多達到了19億左右。

以前,從定海軍擴張開始,人口年增長率在8%左右,這也就以爲着,一般12年之間,差不多可以增加一倍的人口,中國的人口,從1.5億到3億,再到的8.5億的提升,多是來源於這個人口政策。

可是人口的增長,不可能無休無止的增長下去,剛剛加入定海軍,甚至中國的時候,人們的觀念,還沒有徹底的調整過來,生孩子成爲了必然的選擇。

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且完善社會環境長大的新一代人出現,人的想法,就產生了變化,這一個在最初,只是一個雛形,可是幾十年之後,頓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口的增長率開始放緩。

更加出色的受教育環境,更加高強度的工作,特別是不斷上升的成本,高節奏,帶來的自然是較低的生育水準,這也是正常的,複合邏輯的。

如果還是按照以前的速度發展,可能不過百年的時間,就能夠增長到百億,那已經超過了地球容納的重量。

就算是現在,17億的人口,有8億是分佈在中國核心區域的,哪裡也是整個中國最發達,也是城市化進程最大的地方。

3億在歐洲,4億在美洲,剩下的2億,零星的分佈在海島和大洋洲的部分區域,可以說,地域分佈並不均衡。

龐大的國土,不斷的建設,讓90年的時間之中,整個亞洲的發展,超越了時代,而到趙信退位的時候,已經開啓了以電子管,材料爲主體的革命,因爲一體機的存在,在材料學上面,甚至超越了後世。

把人類文明的幾百年的發展,濃縮到了90年的時間,可以說,趙信的先知先覺,已經用到了極點,在此之後,也不能永遠的坐在這個位置上面,必須要做出取捨。

可以說,趙信打下來的基礎,實在是太過可怕了,整個中國,已經擁有了完全讓人無法想象的恐怖的疆域的,充沛到了極點的忍受,甚至連坦克戰鬥機,還有機械化部隊都已經出現。

軍校和各種學科院校的普及,將領們可以批量的製造出來,當然了的,對於中國而言,外部東西,已經不再重要了,不可能有敵人能夠威脅到她,真正能夠威脅到她的,就是內部的力量,可惜中樞的力量強大,戰略部隊,機械化部隊,這幾乎不可能離開中央的支撐,雖然說,一些少數民族的復國組織,她們在不斷的製造混亂,可是相對於大局而言,影響不大。

第二任皇帝,是趙信精心挑選出來的,合理朝堂機制,讓他在任期之中,並沒有出現問題,而高速發展的醫療條件,還是讓他的壽命成功的達到了87歲,雖然,在80歲左右,在他在位55年的時候,他已經成爲太上皇退位了。

之後,繼承人就有些不盡如人意了,不是每個人都有精力,如同趙信這樣的培養,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沒有私心,選擇最合適的,在前面三代200年的時間,沒有太多的問題,可是之後,問題還是出現了。

在500年和800年之後的幾次的大難,最危險的時候,甚至中國就要分崩離析了,趙信把一切都看在眼裡,就算是在最危急的時候,都沒有出手。

這兩次答案,實際上,是野心家的開始的舉措,當時大規模的動亂,整個北宋處於崩潰的邊緣,可是忠於皇室的部隊,最終力挽狂瀾

北宋的外部矛盾不存在,擴張到了極點之後,更多的是種田和對內發展,主要是內部矛盾,從皇室和貴族,到資本家和貴族,再到新型的產業的,種種矛盾之下,最終,還是得到了妥協。

在800年後,第32代宋皇的時候,資本力量佔據了上風,北宋從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變成了君主立憲的制度,皇室只是名義上面的國家首腦,當然了,跟後世英國不同的是,皇室掌握了海量的龐大財富,發展上面,來說,比英國要好的多,通過明裡暗裡控制的海量資源,對於龐大的大宋帝國有着巨大的影響力,皇帝的權利比君主立憲更大。

這其中的,影響力最大的,恐怕就是趙信了,哪怕他退位之後,只要死亡的消息沒有傳出來,都有影響力,500年和800年的動盪,也是如此,那些忠於皇室的軍隊和家族,更多的是忠於這個神話的趙信。

長達90年的執政,已經讓趙信被神話,基本上,整個朝堂,大規模的家族,都是他的鐵桿的支持者,甚至誕生了一批,忠心耿耿的信徒,她們甚至期待着神皇的重新迴歸。這讓趙信一度困擾,500年,和800年的兩次變革,幾乎都跟這些信徒有巨大的關係,。

相對於更加神奇的趙信而言,她們註定找不到蹤跡,卡牌系統跟練氣術的結合,實際上,時間纔是最關鍵的東西,當任何一種東西,長時間的修行之後,必然會發揮出質變,甚至在趙信隱藏的身份之中,還冒出了幾個在某些行業之中的大宗師的,讓她體味了不同的感覺。

2000年的壽命,800年,只是走了4成不到,可是對於一個人來說,不知道要積累多少,地產,地位,甚至是勢力,不過,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穿越北宋版本的來自星星的你,或許是言情,或許是仙俠,或許是科幻,誰知道呢,不過皇宋錦繡的故事,到這裡,就告了一個段落了。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長燒結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膠和蒸汽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
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長燒結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膠和蒸汽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