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

相對於國土的面積,以中國的實力,只要是各方面不崩盤的話,統治世界,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的,就算是那些已經被弄到中國的那些異族,他們也會被迅速的同化,君不見那些遼人,蒙古族,女真人,還有朝鮮人和日本人,他們在經過了十幾二十年的改造,開始融入到漢民之中,孩子完全是在中國長大,受到的也是中國的教育,最終的結果,當然是同化。

開疆裂土,連地球七大洲之中,除了南極洲,到處都有中國的足跡,科技發展的程度的,也讓中國可以吊打整個世界,連文明程度最高的歐洲人,在中國的攻擊之下,也就是多撐了那麼幾年,還是在定海軍刻意的控制,沒有攻擊的那麼猛烈的前提下,現在還處於未開化時代的黑人,能夠阻擋麼。

在尼羅河流域,傳統的文明古國埃及,整個非洲就沒有多麼強大的國家,之所以沒有對他們下手,一方面,非洲太遠了,跟中國的距離,是整個七大洲之中,除了南美洲之外,最遠的,還有一點,就是黑人的基因有些強大。

連美國,在21世紀,都面臨着黑化的危險,整個美國黑人的數目不斷的增長,預計到21世紀中葉,黑人和拉丁裔加起來,就會超過白人,這是因爲,白人的生育率一直都比較低,在2016年,白人的嬰兒出生只有430萬,可是拉丁裔和亞裔加起來,就超過了550萬。

黑人跟白人,有純白的機率,但是相對較少,黑色的就居多,這是同化之中,最爲擔心的問題,當然了,黑人的一些特點,也真的不適合融入進來,懶惰,情緒化,不穩定話,如果說,把非洲的一部分,給圈佔進來,作爲黑人的保護區,也未嘗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趙信所要管理的,是一個大方向的問題,作爲皇帝,到了今天的這種程度,小事情也就不再去管了的,更多的抓的是綱領性,路線的問題。

經過了最少50多年的發展,定海軍的科技,各方面,都進入到了一個自我發展的體系,趙信的那點東西已經基本上掏出來了,剩下的那些,只是輔助的,比如說,電力應該往哪個方向,消費類電子,計算機應用,互聯網和物聯網。

雖然說,在11世紀,就到20世紀末,甚至21世紀初的科技水平,有些天方夜譚,可是努力爭取之下,目前定海軍的各方面發展,已經不低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整個世界體系的科技水平了。

當然了,這是平均,在一些軍事科技方面,坦克和戰機,甚至連戰列艦都已經出現了,可是在沒有對手的前提下,這些技術,都只是一個摸索和積累,而不是真正的立足實戰,反倒是民用科技上面,發展的很好。

到了1100年,整個的定海軍的鐵路系統,經過了兩代的革新,鐵路跨越了內燃機車,已經進入到了電力機車的程度了,並且平均時速200公里的高速鐵路線路也在興建之中。

就這一項,就已經超過了2戰之前的標準,要知道,二戰之前,在世界上的主要國家,還是內燃機車,甚至連蒸汽機車,都沒有完全的淘汰。

定海軍之所以這樣,是因爲早在蒸汽革命的時代,定海軍就已經發現並利用上了電,在蒸汽機進入到高峰的時候,家用電器,電燈這些東西,也是城市之中的標準配備。

趙信的眼光,可以減少很多重複的,無用的研究,無論是蒸汽動力時代,還是內燃動力時代,電力的發展,從來都沒有停歇過,所以,從蒸汽革命到內燃革命,再到電力,並沒有多少的波折,往往蒸汽機械還沒有用到壽命,就被更換爲內燃機械了,至於電力,在蒸汽和內燃動力的時候,電力從來都沒有落伍,一直到電力機車。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中國控制的區域太大了,如果只是原來,屬於中國的土地,那麼蒸汽機車也就夠了,最長五六千公里的距離,按照一天2500公里來計算,也就是兩三天,這個時間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從連雲港,到德國漢堡,橫跨整個歐亞大陸,一萬多公里的路程,如果還是蒸汽火車的話,最少要五六天,稍稍有些事情耽誤一下,就是一個星期過去了,這對於控制非常的不利。

電力機車,特別是超快速的電力機車應運而生,按照最長的,從連雲港到德國漢堡的這一條路,120公里的平均時速,跟200公里的平均時速,差了太多了,如果前者需要6天的話,後者只需要4天,節約兩天。

看起來,節約的很少,很不起眼的,可是實際上,這對於王國的控制,還是相當的有用的。

更別說,中國除了電力火車之外,還有比電力火車更快的東西,所有跟速度有關的東西,中國都願意去開發,這個被火車速度更快的東西,不是別的,正是飛機。

飛機從內燃機開始出現之後,就開始登上了歷史舞臺,跟原來的歷史上面,飛機是由愛好者們開發,長期沒有進入到統治階層的目光之中不一樣,這個時代,飛機開發,從一開始,就是政府行爲,在巨大的投入和科技支持之下,整個飛機的發展步伐非常之快。

從單發,到雙發,在到四發的重型飛機的,而單獨一個發動機的動力,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從最初的幾十馬力,增加到了1500馬力,甚至是2000馬力。

更龐大的動力,可以帶給飛機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運輸量,同時,在原來汽油,柴油的基礎上面,高效的航空煤油,成爲了飛機的標準配備,現在,在定海軍,正在執行飛行的JM250飛機,它載客人數達到了121位,比之前的五六個,不知道提升了多少,最關鍵的時速,接近800公里的飛行速度,是音速之下,巡航的最高速度,也起到了縮短距離的作用。

1萬公里的航程,在飛行12個多小時之後到達,從東亞到歐洲腹地,可能只用一天的時間,這是以往所不能想象的,正是這樣方便快捷的交通狀況,讓本就適宜居住和發展的歐洲,人口開始稠密了起來。

抓大放小,這是趙信正在做,把交通,政府的機構,監管和科技的發展,都給做好了之後,對於趙信而言,就沒有別的工作做了,一切捋順了之後,趙信已經是花信年華了的,超過60歲的他,更多的把精力,放在自身的身體上面。

身體機能是一個BUG,60多歲的人,無論是身體的外表,還是身體本身的機能,都保持了一個20多歲小夥子的樣子,這個別說說了,想出來都不信。

可是趙信卻是實打實的,一直保持了旺盛而充沛的精力,皇帝,特別是有爲的皇帝,在位時間的長短,直接決定了威信,比如說,後世清朝的康熙皇帝,到了後期,哪怕是即將壽終正寢的時候,對於朝堂的控制,也非常的到位。

乾隆皇帝也差不多,雖然在雄才偉略上面,比起他的爺爺差的太遠了,可是60年的在位,依然是權利強大,早最後對於和珅的安排,就可以看出來,死之後直接清算,一個和珅養肥了嘉慶。

相對於這些皇帝,趙信在位時間更長,如果從登基上面來說,趙信應該是1050年登基的,從這一點開始做皇帝的,在位的時間非常漫長,他做了的80年皇帝,從1050年開始,一直到的1132年,一共是82年。

甚至在1132年,趙信已經是95歲高齡,依然可以處理大量的朝政,卡牌系統的超級力量,讓他到了95歲,還保持着壯年的體制和思維。

趙信不知道,卡牌系統的強化極限到底是多少,可是95歲的高齡,還是皇帝,這個實在太長了,太久了,久到可能就會妖魔化了的。

從來沒有一個的皇帝會在位這麼久,甚至越來越龐大的國土,複雜性也日益提升,這中間,方方面面的問題也出現了。

趙信一邊推動技術發展,電力早在1050年開始出現,80年之中大幅度的發展,讓中國也進入到了電力革命的時代,中國人,沒有了電,就跟少一樣東西。

而科舉制度也被更加適合的大學制度所代替,科學和製造業開始出現,藉助着趙信的力量,用了80年的時間,培養了3代人呢。

說什麼傳統,那些傳統的文人,早在70年的時間之中,被趙信熬敗了,後宮三千,比起老子仁宗,不但不少,而且非常龐大。

從18歲大婚開始,他幾乎把整個皇宮給填充了的,後宮的三千,每一個都不是虛,更加可怕的是他的身體。

七八歲的時候,趙信已經不低於十幾歲的孩子了,到了12歲之後,就身體上面,他已經超過了孫吉這麼一個高手,卡牌系統,對於他基因上面的修改,那是全方位的,不但速度,耐力智慧,還有精力上面。

本身一個晚上,睡3個小時就夠了的,原來,在中國剛剛成立,甚至剛剛並下北宋的時候,還需要大量的處理工作,可是一旦步入正軌,就不用那麼忙了,漫長的晚上,當然要做愛做的事情。

本來,趙信還擔心,如果縱慾過度的話,會減少壽命,會出問題,可是卡牌系統對於基因的修改,非常的可怕,沒有這方面的問題,甚至從某種方面,還有這方面提升。

那麼,是個男人都喜歡的事情,在整個中國,甚至地球都歸屬於他的名下的時候,各地的美女當然也是,一天三個四個,甚至是多的起來,十幾二十個,都沒有任何的問題。

龐大的後宮,雨露均沾之下,當然子嗣也非常龐大,從19歲那一年,擁有皇長子開始,趙信整個在位的生涯,子嗣巨量。

以整個中國的醫療體系,特別是皇帝享受的醫療條件,真正夭折的不多,最終活下來的,一共有196個男孩,457個女孩,加起來超過600個。

可惜,卡牌系統帶來的修改,並不會遺傳,哪怕是皇家一切保障都比較的好,他們也是普通人。

趙信在位82年,時間太過漫長了,從19歲,也就是1058年,擁有皇長子,後續的,幾乎每年都有幾個男孩子,可惜,在漫長歲月之中,留下來的寥寥無幾。

皇室的勾心鬥角,加上朝政和一個無以倫比的父王,能夠活過60歲的寥寥無幾,皇長子是在58歲那年,也就是公元1116年去世,其他的次子,三子,去世的更早。

不知不覺之下,趙信雖然生下了規模龐大的子嗣,到了1032年,準備的退位的時候,留在他身邊的已經很少了,這當然跟趙信的控制有關係。

趙信越來越熟悉自己的身體,在後期的時候,也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機能了,最少說,決定生不生是可以的。

雖然說,在歷史上,也有70,80歲得子的,可是對於一個皇帝而言,太匪夷所思了,大概是70歲的時候,趙信開始控制了,到了75歲的時候,就徹底的斷絕了的。

這樣的情況下,在1132年,趙信覺得,應該把皇位交給繼承人的時候,趙信吃驚的發現,最小的一個孩子也已經35歲了。

35歲,對於皇室而言,應該是比較合適的歲數,如果收有培養的前途的話,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作爲繼承人最好了。

可惜,趙信稍稍看了一下,因爲國力太龐大了,再加上皇室的生活相當的安逸,沒有刻意的培養的前提下,這麼一個最小的皇子,已經廢了。

趙信的孩子們,到現在,還剩下不少,還有最少100個,可是拋開歲數超過50歲的,趙信克不希望,在繼承了皇帝之後,很快就死掉了,哪怕是現在,中國醫療水平非常發達,可是皇帝能夠活過70歲,也是非常少的。

35歲到50歲之間,一共60多個人,可惜挑過來選過去,也沒有任何一個合適,這讓趙信比較頭疼了。

現在的中國,已經龐大到了無法附加的程度,必須要是精英才可以,甚至稍稍差一點的,都可以無法掌控,必須要認真的選擇。

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二百六十五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度作用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
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二百六十五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度作用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