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

求救是求了不少,如果向北方的,說不定,還可以過去,但是北方,就算是最近的遊牧民族,都被定海軍清理了上千公里了的,從白海黑水部分的女真,到蒙古的大型部族,甚至一些契丹忽略的部族。

這些人員幾乎都被集中氣力,到綏化附近去建城去了,在這一片區域,除了定海軍建設的城市,就沒有遊牧民族的位置了。

看起來有些浪費,龐大的草原,本來應該成爲牧場,如同西北一樣,如果定海軍綜合的利用,把草原的面積全部的都給利用上的話,這個草原,能夠形成的效果非常的出衆。

可惜,現在,定海軍在整個北方,也就是不足千萬的人口,聽起來比較多,可是在海參崴,綏化一線,集中了七八百萬的人口之後,真的沒有精力放在草原上了。

未來,在面對着瀋陽爲核心工業化改造之後,當移民了足夠多的人口,建立起一連串的工業體系之後,肯定還是要開發這些草原的。

明明是有價值和開發的可能的,白白放過,從來都不是定海軍的風格,同樣的,定海軍的民衆,健康的發展,是一定要有足夠的膳食結構,而草原上面的生態就是做這個的,再加上定海軍的一些補充,當然會爆發出更高的產能。

只不過現在不是機會,定海軍經過了這一番的直接擴充,一下子拿到了比北宋更加龐大的土地,到現在,還有西夏的故地還沒有拿下,哪裡遼國的勢力較弱,只要派遣幾萬人,就可以拿下了,可惜,就是太遠了,也沒有這個機會。

這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如果元昊知道遼國滅亡了之後,肯定是要向這邊移動的,連遼興宗在巔峰時候,元昊都不怕,雖然在遼夏之戰之中,元昊吃了大虧,可是後來的報復還是可以的,並且從遼國掠奪了足夠的人口。

只要修整一點的時間,就肯定會收回原來的土地,知道了遼國滅亡,肯定也會這麼做。

現在的定海軍的力量,連守好原來的土地,已經是相當的不容易了,更別說拿下更多的領土,開發草原,註定是幾年之後的事情,現在是不行的。

遼興宗派遣到北方的信使,肯定找不到什麼可以求救的人。

至於遼興宗向北宋都求救這一點,是出乎趙信的預料的,可是南方一直都是防守比較嚴密的。

定海軍主要防守的,是消息泄密,防守的是北宋的那些密探,他們長期活躍在情報部門的,如果真的想要越過的話,那就有些防不勝防。

沒有等到北宋的密探,因爲整個定海軍的動作太快了,很多密探連反應都沒有,就被控制了城市。

在大軍面前,他們的力量是微小的,在不明白趨勢之前,他們不敢輕舉妄動,或者還想着,繼續刺探一些有用的情報,在這種的情況下,反倒是遼國的這些信使撞了進來。

30萬大軍,除了佔據了一些戰略要點之外,其他的都在關鍵的點位駐紮,再加上望遠鏡的出現,除非在夜間潛伏,度過關鍵的40多公里的距離,否則,根本不行。

遼國根本沒有想過這麼多,看似穩定的,沒有守軍的道路,到處都是埋伏。

在精銳的射手面前,300多米,甚至400多米,根本不會安全的所在。

遼國派出的20多信使,除了12個直接撞上了定海軍的巡邏隊,被抓住,其他的,都是被冷槍打死的的。

遼興宗寄予厚望的這些信使,沒有找來任何的求救,他就如同困守的老鼠一樣,惶惶不可終日。

而在開始攻擊的第八天,也就是綏化出兵的第六天,綏化的一隻先頭部隊,跟南方的4萬人軍隊會和,來到了東京城下。

這個除了中京之外,最龐大的一個城市,這個時候,看起來絲毫沒有損傷,可是9萬人抵達,把它圍了一個水泄不通,其中,守軍也開始掙扎,派遣了一隻7萬人的騎兵衝了一下。

面對着火炮和火槍的雙重打擊的,7萬人只是支撐了一盞茶的時間,就崩潰了,損失超過4成,潰散的回城,從此再也不敢出城,城牆彷彿成爲了他們最後的一根稻草,可是他們不知道,城牆根本不能給他們太多的防護。

9萬大軍,一共擁有80多門攻城炮,大大小小的火炮,也超過了400門,這些就算是放在19世紀末期,都能夠稱之爲可怕的火力了,在這個時代,那絕對是超常規的黑科技的。

守軍眼睜睜的看着定海軍,在城牆的前方,擺下了大量的火炮,然後半個時辰,威力強大的攻城炮,直接把城牆給打城了篩子。

這一次,定海軍,沒有選擇速攻,只剩下的東京和中京,他們也不需要怎麼的趕,只要拿下就好了,這樣還可以降低傷亡。

對於定海軍這一次攻擊來說,傷亡率很少,可能一個城下來,最多就是一兩百,少的,十幾個都有可能。

除非是開城投降的,不然的話,在攻擊城池之後,總是要打巷戰的,如果對方嚴防死守的話,巷戰肯定要死人的。

就算是海灣戰爭時候,拿着比伊拉克高出幾十年的武器,代差恐怕是好幾代的前提下,都會出現傷亡,更別說火槍只是稍稍超出這個時代。

在巷戰之中,千變萬化,有時候,突然發生的變化,攻擊軍隊貪功冒進,肯定是會遇到波折的,死傷幾十個都有可能。

小城尚且如此,更別說東京這樣的龐大的城市,遼國經過了一系列的削弱之後,東京收縮了一部分的兵力,支援到了中京,可是東京到現在爲止,還擁有15萬以上的軍隊,這一隻軍隊,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用無可匹敵的實力,強力的攻擊,震懾守軍,這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只不過,需要的時間稍稍長一點。

實際上,這一戰一共進行了12天,400門火炮,不以殺傷爲目的,只是摧毀城牆,東京的城牆,被火炮清理了一遍,不說是全毀,可是也毀滅了大半。

強大的攻勢,加上之前定海軍的野戰能力,讓城內的遼軍惶惶不可終日,特別是在火炮的威脅之下。

雖然定海軍儘可能的控制,可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更別說是威力強大的火炮,偶爾偏離,或者說火炮攻擊的範圍之中有守軍,死亡都是大概率的時間。

12天的時間,遼軍損失的人員有限,只有4000多人,可是這些人的死狀相當的悽慘,還是無可抵擋的那種。

長期壓迫,再加上城牆已經破了,終於讓東京的守軍,徹底的失去了抵擋下去的勇氣,最終,在留守的帶領下,全部投降。

東京的陷落,只是比中京早了一步,而在東京陷落之前,三路大軍就已經一起合圍了,除了圍困東京的10萬大軍,守衛在南方,斷絕消息的20萬之外,剩下的60萬大軍,差不多有7成左右,聚在中京的城下,一個個的拔除掉,就剩下最後的一箇中京城了。

不過,在只剩下一箇中京的時候,卻沒有繼續的攻擊,這一次不攻擊,並不是爲了給中京施加壓力,而是爲了等人。

他們等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趙信,趙信是丁海軍的首腦,之前因爲北方太過寒冷,也不是太重要的關係,只是去了海參崴繞了一圈,鼓舞一下士氣。

可是現在,把整個遼國的土地都給拿下來了,甚至連遼國的中京都要拿下來,這個可是重要的節點。

遼國,曾經是整個中國最強的勢力,也是大陸上的第一強國,中京或許沒有汴梁繁華,可是重要性猶有過之,這麼一個關鍵的點,趙信必須要過來的。

之前趙信很少的出海,原因很簡單,這個時代,船不太保險。

可是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特別是把西式帆船給吃透了之後,加上了中國式帆船的水密艙,船隻的安全性能大大的提升,更別說,從定海軍,走海路,一路都是在邊界,進入渤海之後,更是更加的安全,這一路比曾經去海參崴更加的安全的。

趙信是4天前,從遼東那邊登陸的,然後快馬抵達了這裡,整個遼國,有能力抵抗的,都被清理了,只剩下一箇中京如同一個熟透了的果實一般,留在那裡。

42萬大軍,聽起來不算多,可是真的擺在一個城的外圍,可是如同山一樣的密密麻麻的,非常的嚇人。

龐大的軍隊,實際上,負責戰鬥的很少,絕大部分都是爲了監控遼國的人員的,爭取儘可能多的俘獲,目前還分佈在遼國北方的18萬人,幾乎相對平均的分佈在已經被佔領的遼國的那些城市。

哪怕是經過了一系列的損失,遼國現在,還有300多萬的人員,這個數字並不算多,可是趙信並不想浪費,人力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資源,定海軍之所以會發展到這種程度,跟這個時代,北宋龐大的人力是分不開的。

如果趙信不是穿越到北宋,而是在太平洋之中任意的一個島國,哪怕是有通天的本領,也不可能發展到這種程度。

沒有了北宋的龐大人力,只有島國幾百未開化的土人,恐怕幾年的時間,趙信還在解決生活必需品的問題,哪怕是有卡牌系統也沒辦法解決,更別說現在,即將滅亡遼國。

遼國的滅亡,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定海軍從這一戰之後,就無法掩飾自己的目的了,連遼國都給幹掉了,趙信登上高位的目的那是一目瞭然,上最不濟,也是一個遼國皇帝,這種情況下,跟北宋的關係,就會變的微妙了起來,原來支持他的市場和原料,或許會出現問題,如果不好好的處理,說不定,定海軍會迎來一陣的危機。

之前準備了很多,幾年的時間,在北宋大力的興建各種鐵路,也進口了數目龐大的原料,這些足以支撐定海軍很長的時間了。

這中間,最關鍵的是糧食,定海軍在北宋大力的推動科學的種植,加上農家肥和化肥的雙重作用,讓北宋的糧食豐產,除了自己使用之外,大部分都被定海軍用固定的價格給收購了。

這是一舉兩得的,定海軍儲備了零食,而北宋的農民也獲得了收入,不至於穀賤傷農,可是相對而言,定海軍的收益會更大一點。

在目前的糧食儲備的前提下,可以供定海軍在沒有收穫的前提下,吃上5年,這中間,沒有加上定海軍因爲養殖,捕撈所產生的食物,有了那些,可能支撐個七八年,甚至是十年都有可能

這個時間之中,定海軍就算是被北宋封鎖,也早就能夠把遼國的土地開墾出來,做到自給自足。糧食如此,原材料,同樣可以支撐定海軍的高速生產2年左右的時間,只要把遼國徹底的消化,在龐大的人口和生產力的推動之下,把遼國和北方的原料給使用出來,到時候定海軍一樣可以發展,還可以發展的很好

在趙信抵達了之後,滅遼就已經近在眼前了,中京是遼國的國都,也在遼國和漢民的努力之下,興建了規模龐大城牆,這些在攻城炮面前,真的如同紙糊的一樣,最後一戰,定海軍爲了顯示實力的,拿出了最少800門攻城炮,這些火炮一共進行了半個時辰的攻擊,無數的穿甲彈,被打在城牆之上,在可怕的攻擊力面前,整個中京的城牆坍塌了,很大的一節都垮塌了,遼國中京向定海軍張開了大門。

之後,整個的攻擊,都是在爭奪這個缺口上面的,遼國不知道向這個缺口之中填充了多少人,可是這一切都是徒勞的,又是半個小時之後,另外一段城牆垮塌,然後是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

龐大的中京城牆,就如同一個個定式爆破的遊戲,終究有被清理乾淨的那一天。

面對着這樣的情況,本來,向着最後困守一搏的遼軍,所有的一切願望都給落空了的,他們在經過了激烈的防守,損失了最少5萬人之後,選擇投降,而遼興宗不願意的投降,最終自焚在遼宮之中。

整個遼國徹底被拿下,原來屬於遼國的土地,包括了北方控制的那些遊牧民族,到了這個程度之下,徹底的被納入到了定海軍的管轄範圍之中了,遼國,這個曾經強大,爲北宋心腹之患的存在,終於,歸入了故紙堆之中,遼國滅,而定海軍取而代之。

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三百六十四章第四百三十五章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膠和蒸汽機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
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三百六十四章第四百三十五章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膠和蒸汽機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