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

廣州城上,知州仲簡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敵軍,嘆了一口氣的,最初有兵患的時候,他還不相信,一個小小的邊民首領,能夠連續攻破廣南路的衆多城市,打到廣州城下。

也因此,失去了最先的機會,幾場軍事行動的戰敗,再加上一些重要的城市失守,這才讓依智高氣焰囂張了起來,甚至動用了超過10萬的部隊,圍困廣州。

10萬部隊之中,到底有多少精銳,暫時不知道,可是按照之前的幾次交手,依智高的手中,大概有3萬精銳,這中間,有大量的裝備,是攻破了北宋的城市之後獲得的。

就製造業來說,北宋天下無雙,哪怕是在定海軍沒有把剛纔輸入之前的,各種的兵器,吊打周圍國家,連遼國西夏,都不是北宋的敵手,更別說依智高了。

少數民族,或許一個小隊武器可以弄到,大規模的話,就不行了,如果能夠在依智高最初的時候,就把他撲滅的話,事情就不會惡化到現在這種程度。

現在,廣州城已經集中了周圍10萬軍民,依靠着這些民衆,再加上廣州的龐大的城防,這才勉強守住。

可是在仲簡的手中,士兵數量太少了,真正算的上職業的,也就是3000人左右,跟依智高有巨大差別,加上2萬多民夫,這才能夠守住一波波的攻擊。

在圍城之後,短短的3天時間之中,依智高就發起了最少20次攻擊,雖然每一次損失慘重,可是也給城牆上面,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悲觀的心情,讓廣州城岌岌可危的。

整個高層,除了海上巡檢王世寧之外,其他都有退縮和投降的想法,包括仲簡也不例外。

不過連續的攻擊,也讓依智高部士氣全消,他們在連續攻擊了三天之後,停下了攻勢,讓廣州城喘了一口氣,迅速的恢復城防,並且做好下一次攻擊的準備。

派出去的信使,是在依智高圍城之前派出去的,應該已經送出去了,可是從北宋汴梁到廣州,龐大的距離,讓這些人都知道,短時間,是不可能獲得支援的,或許的,在湖北,江西一些支援能夠的提前來到,可是那些地方的支援,根本就沒有多少,未必能夠打退依智高。

4天的修整,依智高部開始重新攻擊,這次,他們沒有選擇城牆,而是水門。

廣州是一個靠海的城市,港口也是重要的樞紐,跟陸地上面,高大的城牆不同,珠江口哪裡,有一個水門,如果從水門進行攻擊的話,效果會好一點。

密密麻麻獨木船,開始佔據了珠江的水面,在這樣的密集攻擊之下,很有可能水門將會不保,仲簡想要放下斷龍石,徹底的截斷水門,可是王世寧提出了反對,因爲阻斷了水門,就會讓他們唯一出擊的可能喪失,不利於圍城作戰。

王世寧只是海上巡檢,負責廣州的提轄是王鍇,他早就對王世寧不滿,開始準備以通敵的理由,拿下王世寧。

對於王鍇的想法,其他人,特別是仲簡,心知肚明,可是王世寧是所有守軍將領之中,爲一個主戰派,幾次提出,由水師巡防出戰,騷擾依智高,防止被徹底的圍困。

這是一條路,卻相當的危險,依智高佔據了人數和地利的優勢,一旦這樣的突擊沒有效果,他們也喪失了一個,在城破的前提下,有可能逃走的路。

水師的船,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會動用的,如果真的依智高攻破了廣州,他們還有家眷,可以通過水師的船隊,從海上逃生,只要逃出廣南,就安全了,跟廣州一起滅亡的想法,只有王世寧一個,幹掉了他,一切就簡單了許多了。

就在王鍇準備動手,在戰爭到來的時候,作爲軍方最高的將領,王鍇有這個能力幹掉王世寧,他招呼親兵執行的時候,在箭樓哪裡,傳來的一陣的騷動。

依智高的獨木舟,距離水門還有一點距離,他們的速度,可能要一炷香的時間,才能夠抵達水門,就算會產生波動,也不會這麼大的騷動,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王鍇和仲簡,第一時間想到的,會不會是水門的守軍,因爲壓力的關係,投降了,這不是不可能的,圍城之中,很多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這個時候,顧不上幹掉王世寧,讓親兵把王世寧給捆起來,然後登上城頭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的。

王鍇和仲簡一起登上城頭,他也看到了騷動的來源,在廣州城,珠江口的外側,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了一連串巨大的船,差不多有70多艘,最大的極爲巨大,有些像是定海軍的艦船。

廣州的發展,在這個時代,不怎麼樣,可是也不是無所知的,作爲整個廣南的核心和咽喉,這裡也算是跟定海軍打過交道,只不過沒有辦事處,偶爾定海軍的船過來購買補給,順帶的,拿下來一些東西銷售的。

“去看看,是不是定海軍的旗號!”王鍇拉過來一個精銳的弓手,弓箭手的視力都相當的好,站在高處,應該可以看出來。

因爲距離太遠了,弓箭手看不清楚,不過似乎這個船隊,他們的速度相當的快,才一盞茶的時間,就已經從珠江口的外面,進入到了內側,距離廣州城只有5裡的樣子。

這麼近的距離,或許對於眼力不好的,看不太清楚,可是眼力好的,可以清晰的看到上面的旗號的,北宋的標誌是首先的,定海軍的標誌緊隨其後的。

實際上,王鍇和仲簡,都知道,看到大船,就不可能是依智高,如果他們有大船,何必用獨木船呢,大船,特別是超大的船隻,他們肯定是來自北宋的。

在孤立無援,被圍城的前提下,突然有了援軍,這對於廣州城的這些官員來說,絕對是一個讓人振奮的利好,可是他們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了起來,這倒是偶爾路過的運輸船隊,還是接到了他們的求救宋軍

如果是前者,那麼必須要給他們信號,雖然大船不怕小船,可是小船多了,還是軍隊的前提下,還是相當的危險的。

相對於水師,這個大船的船隊,他們更加強大,而且更加安全,也更有可能離開。

可是他們不懂啊,仲簡看向王鍇,王鍇也明白了仲簡的意思,實際上,在有外援到來的時候,他們的心態都已經放在了能不能逃走上面,殺不殺王世寧,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很快的,王鍇囑咐了親兵,把王世寧給帶來,很快的,王世寧就來了,他也知道了來了丁海軍的船,對於定海軍的船,他也只是看過少許,還沒有能夠接近,從遠處看不分明,不過另外一個東西他看懂了,他愕然的說道:“這應該是戰船,因爲,上面有戰旗!”

趙信雖然製作出了大量的西式帆船,可是他沒有過去歐洲的海軍體系,很多東西都是依靠摸索,在訓練,捕鯨,還有戰鬥之中逐步的完善的,其中也吸收了很多關於北宋的東西,這個戰旗和戰鬥陣營就是如此的。

戰鬥陣營已經改了,北宋水師的陣營,更加適合小船和接舷戰,可是到了炮戰,講究的是t,佔據了t的首位,就可以擁有強悍無比的戰鬥力。

可是戰旗卻沒有更改,懸掛戰旗,並且利用各種的旗語通知艦隊進行整體的攻擊,成爲了一個習慣繼承了下來。

戰旗不是輕易懸掛的,一方面證明了艦船有相當的戰鬥力,另外一方面,還表明了,最少有相當級別的武官在上面。

武官?定海軍有武官呢?他們畢竟距離的很遠,也沒有跟定海軍打過交道,就算是瞭解更多的王世寧,也不太清楚。

他們不知道,在戰旗的後方,還有一個大大的孫字,這是孫吉的標誌,孫吉現在可不是簡單的武官,定海軍提轄,差不多是3品武職,是目前定海軍,級別最高武官。

聽了王世寧的話,王鍇和仲簡愣住了,他們最大的希望,這些是定海軍偶然到這裡的船隊,沒想到,不但是船隊,還是戰船,這個東西出現在這裡,到底是爲什麼,他們的求救,或許現在剛剛到了汴梁,這個船隊就來了,速度有這麼快麼的?

如果是半道上遇到的,要在哪裡遇上,福州,還是泉州?

不管如何,只要是戰船,那麼對他們就更好了,只要這個戰船能夠在河面上,打出優勢,他們就可以順勢從水門出去的,逃出昇天,至於艦船攻擊陸上部隊,這個從來都沒有想過,戰船就是戰船,他們在水戰無敵,可是一旦上了陸地,那就是軟腳蝦。

王世寧不理會臉上露出喜色兩個上司,繼續的觀察定海軍水軍的動作,因爲距離開始接近,這時候依智高部也發現了這個龐大的船隊,開始紛紛的轉向,放棄攻擊廣州,而對付這個突如其起來的船隊。

大概距離獨木舟羣還有3裡距離的時候,船隊突然停下來了,珠江口相當的寬敞,卻不足以容納所有的一等戰列艦一字排開,定海軍採用的是雙排的縱列結構,最前面頂着四艘主力艦,雙排一共8艘船,差不多,就是接近800門火炮。

3裡的距離,對於定海軍的火炮射程來說,是最適宜,也是威力最大距離,只要火炮發出的,肯定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從雙方開始接近,王世寧就目不轉睛的看着一切,定海軍的作戰方法,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樣,沒有藉助大船的高度和衝擊力,直接攻擊獨木舟,而是拉開距離,可是拉開距離了,把船身對着幹什麼,這會失去速度,一旦被獨木舟迫近,那就麻煩大了。

不同的作戰方法,帶來的調整和作戰也完全不一樣,王世寧懂得的,是接舷戰,而定海軍目前採用的,那是絕對的炮戰。

丁海軍的一等戰列艦,那也是考慮了經英國的戰船模式,一共4層的船上,側舷開闢大量的炮位,當一個個黑洞洞的火炮,被推出來之後,宣告了依智高部在江面上的命運。

依智高動用了差不多1萬多人,獨木舟,竹筏在內,一共弄了3000多艘,密密麻麻的佔據了整個江面,可是在超過這個時代武器的火炮面前,他們都是靶子。

戰艦調整到位,整理了所有的位置,保證每一個角度,絕大部分的炮位,都沒有遮擋,在這樣的攻擊陣營之下,最少有600門火炮,可以向前攻擊。

孫吉拿着望遠鏡,站在指揮台前,他輕輕的下令,傳令兵們用旗語把這個命令發出去的,所有船隻接到命令,大量的命令聲在船上響起,準備,裝填,發射。

訓練有素的炮手,他們可以把整個過程大部分都簡化掉,在經過了一系列的準備之後,火炮開始轟鳴了。

600多門火炮,一起在船上發射,那個動靜可是驚天動地,遠處,在廣州城頭上面的王鍇和仲簡,他們沒有想到,這麼響的武器的,頓時被嚇了一跳,仲簡差點從城頭掉下去,還是身邊的家丁眼疾手快,拉住了他,其他人也是如此,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聲音的,都嚇了一跳。

王世寧當然也是被嚇了一跳,可是他更平靜,這或許是類似的火藥的東西,可是這麼遠的距離,有作用麼。

定海軍使用的,大部分是實心彈,龐大的,密密麻麻的實心彈,越過了3裡的距離,向着江面衝擊,因爲珠江不比大海,江面相對比較的狹窄,也就沒有躲閃的地方,600發的命中率還是很高的。

當一個從火炮之中發出的實心炮彈,集中了一個大一點的竹筏的時候,直接竹筏四分五裂,竹筏上面所有的人都被犁一遍,血肉模糊。

哪怕600門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命中的,可是威力已經展現出來了,更別說,訓練有素的炮手,很短時間就可以再來一發的,整個珠江江面上,成爲了一片修羅地獄,無數血火在上面閃爍,血流成河。

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熱潮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
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熱潮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