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法是一個姓蘇鐵匠,這個方法被稱爲兩相法,是一種的快速熔鑄的方法,需要添加一種特殊的粉末,同時還有跟這個相配合冶煉方法。
這個蘇鐵匠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他之前沒打算把這個祖傳秘術,用在這裡,可是3000貫的獎金,特別是這個鐵匠作坊的一些制度很合乎他的想法,索性就拿出來,並且做了一個簡單的嘗試。
在整個鐵匠流程前提下,兩相法是特別的珠聯璧合,效率提升很多,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在冶鐵,鍊鋼,還有打造之中,都有不同效果。
最好的是冶鐵之中,比之前的效率提升了27,同時節約了大量燃料和時間,鍊鋼稍稍差一點,大概是18,煉製之中,卻提升不多,7左右。
這樣算下來,整體的效率,被估算爲11左右,這已經比之前勞力的7提升了很多,對於整個冶煉作坊的好處也很大。
這件事情,再一次的驚動了趙信,他沒有想到,在針對的勞力這個角度也給補齊了之後,還有這樣的提升。
也研究了蘇林的粉末,拿都拿出來了的,還有什麼保密的,這種粉末是一種天然的岩石磨製出來,是天然的粉末。
通過卡牌系統一看,趙信才知道,原因在什麼地方,這是一款催化劑,確切的說,是一種脫硫和脫磷的催化劑。
中國的鐵礦石品位不高,而且絕大多數的鐵礦石,含有磷和硫,這兩種材料,對於鋼鐵的危害很大,都會影響到鋼鐵的品位,所以,在鍊鐵的過程之中,不停的捶打,一些獨特的動作,都是爲了脫去他,這也造成了鍊鐵的時間相當的長。
從趙信改動鍊鐵流程之後,溫度和密封程度已經達到了,可是對於流程沒有較大的改進,原因就在於,改進了之後,效果不好。
可是有了這個催化劑就不一樣了,趙信當然知道,後世,在鍊鐵和鍊鋼之中,都有催化劑。
催化劑,是一種特殊的化合物,在化學反應之中,他本身不會變化,加入之後,卻會促進反應快速進行,或者是降低反應條件,在工業之中的應用相當的廣泛。
趙信只是一個歷史學家,能夠通過後世的諮詢時代,知道一些鍊鐵方面的知識,已經相當不錯,如果要讓他知道催化劑,實在是難爲他了。
可是這個天然催化劑的出現,填補了空白,這個不但可以在這個鐵匠工坊使用,未來大規模的高爐鍊鐵,同樣可以使用,這就大大的節約了時間。
自然界的化合物,天然的礦物這麼多,總不能一個個的試驗吧,這樣下來,先不說時間上能不能達到,就說這個成本上面,已經是非常可怕的。
蘇林在催化劑的使用上面,只是初級階段,他甚至只是按照祖傳的講述來添加,雖然提升不小,可是對於這個的使用,還有些問題。
在卡牌系統的介紹之中,並且加入了自己對於鍊鐵的理解,趙信調整了整個步驟,果然,蘇林沒有開發出這個催化劑的全部功效,冶鐵的最終提升,不是25,而是三分之二,也就是說,效率提升了三倍以上。
同樣的,這個催化劑,對於鋼鐵的提升是最大的,鋼的提升在4成,成品勉強的達到了1成。
看起來總的提升應該是15左右,可是趙信卻不那麼看,任何一方面的提升,換算到總體上,都不會那麼低,這需要調整,需要統籌和調控,這一點,北宋的人不知道,他卻是一清二楚的。
鐵鋼成品,這是鍊鐵作坊的三大支柱,他們產量出現了變化,其中的調整是必須,趙信爲此,專門花了4天的時間,重新的製作出了一個流程。
這還是得益於之前的經驗,因爲之前的調整,根據產量,根據相互之間的配合,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規律,雖然這一次改動比較大,可是還在可以協調的範圍之中。
這次協調之後,很容易的把協調的結果都融入到了生產之中,總體的效率提升了50,這是包括了鐵,鋼和成品,以爲鐵和鋼的效率提升了,負責哪一個環節的人員減少了,同時,最近一段時間,各種細微的調整,不足以提升到整體方面的,也融入了其中。
聚沙成塔,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最終效果非常的不錯,整個工坊的生產效率,再一次的獲得了巨大的提升。
因爲這一個功效的巨大,特別是催化劑,對於未來的鋼鐵工業有巨大的效果,這個催化劑,或許比不上後世,專業化生產的催化劑,可是在效率和性能上,已經相當可以了,最少說,以北宋這個條件,初期是可以使用的。
這種情況之下,最終,趙信做主把這個獎勵提升到了5000貫。
實際上,這種催化劑的出現,對於成本的降低非常可怕,保守估計,冶鐵的成本還會再下降一倍,達到每斤鐵大概17文左右,比之前預計的30文左右,下降了很多,鋼鐵和成品,也會跟着下降,而且幅度不小。
在短短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中,因爲獎勵的關係,提升了兩次獎勵的標準,最高的標準已經上升到了5000貫,這讓所有人都瘋狂了起來,以前還藏着掖着的配方,開始紛紛的拿出來,是都想讓好運氣落到他們的身上。
實際上,還真的有,中國的鍊鐵,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出現,到北宋這個時段,已經超過了1000多年,在這麼漫長的歲月之中,加上王朝更替,多少秘方和絕活,最終都找不到了。
現在暴露出來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在這些秘方之中,有價值的催化劑一共12種,可以用於多種鋼鐵的煉製,甚至是未來鋼材的煉製之中,不但節約了很多的時間,也讓效率提升了。
雖然沒有一款是比蘇林的效果更高的,可是這些催化劑,也都給出了2000貫到4000貫不等的獎金,其他的一些細微的調整也在繼續,鐵匠作坊開始瘋狂前進的步伐,效率比之前剛剛試運行的時候,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這些鐵匠們是親歷者,他們親眼看到了通過調整的變化的,一個個的秘方,甚至是拿出秘方的人,他們這才明白,秘方是這麼用,還有這種操作。
效率的提升,不但造成了產量的大規模提升,平均每天,每一組鐵匠,鍊鐵數字是1500斤,也就是說,以2000組爲數字的話,每天的達到了300萬斤,也就是1500噸,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這個看起來只是普通組合的鐵匠作坊,可能每年的鐵的產量,高達50萬噸。
這幾乎比得上一個的大型的鋼鐵廠了,當然了只是鐵,鋼的產量還不行,一方面,鋼的產量不需要的那麼多,另外一方面,生產鋼的效率,也沒有想象的那麼的多,至於成品,那就更慢了。
不同的鐵匠,分工合作之下,大概只有四分之一的用於生產鐵,三分之一生產鋼,剩餘的在生產各種成品,這樣達到了比較正常的程度。
這樣算下來,每天的鐵的產量大概是375噸,同樣也是一個驚人數字的,剩下的一部分轉化爲鋼,一部分轉化成各種成品。
一個月的時間,調整和改進,逐步的磨合,再加上陸陸續續抵達的這些鐵匠們,最終,在大名府的鐵匠總數達到了3700多人,其中有1000多人,是從資深學徒之中升級。
對於工業化的生產,簡單化和扁平化,是一個突出的方面,鐵匠們爲什麼那麼難的成爲,因爲鐵匠必須熟悉打鐵的一切技能,從冶煉,到鍊鋼,再到打造成型。
在北宋,一個合格的鐵匠,他必須要撐得起一個鐵匠鋪的所有工作。
可是對於鍊鋼作坊,完全不用這樣,每一步都有流程,大部分的流程都相對簡單,只要有一定的鐵匠的知識,正好是這裡需要的,就可以成爲大匠,比起一般的鐵匠,這好多了。
雖然一些資深的大匠,對於這種做法,頗有微詞,可是對於當事人來說,這可是好事情,本身是幫工的身份,卻可以拿到大匠的活,當然是踊躍了。
一些簡單的考覈,說白了,就是上來實操,整個工坊之中,也就是十幾二十個產品,只要能夠熟練的帶領人員,把這些產品煉製出來,或者是在鍊鐵和鍊鋼的操作上面完成,就可以成爲大匠,一旦獨立出去,就享受大匠的薪水。
這種獎勵加上調整,讓整個鐵匠作坊熱火朝天,而且每天的產出也開始攀升新高,工業化所產生的威力,彰顯出來,可是對於王鬆來說,不但沒有高興,反而愁眉苦臉了起來。
原因很簡單,這個鐵匠作坊,目前用人已經超過了2.3萬人,其中大概4000個不到的鐵匠,還有大量的幫工和勞力,按照平均月俸15貫這個數字,一個月的月俸的,就是30萬貫。
這還是其次的,關鍵是鐵礦石和各種原材料,雖然他們所佔的比例不高,可是一個月的期間,也差不多要60萬貫,也就是說,兩者相加過百萬,如果不加快銷售,恐怕,工坊就支撐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