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

狄青在命令人員,挖掘這個地道的時候,還留了幾個轉折,保證爆炸的威力不傳送過來,可是他們依然要跑,這是地道,是臨時挖掘的,是爲了追求速度而挖掘的地道。

平時都不怎麼的安穩,更別說在爆炸到來的時候,說不定,爆炸的威力,就可以讓這個地道坍塌,所以必須要跑出去。

爲了生命奔跑,這或許就炸藥點燃者的想法,在見過炸藥炸塌城牆之後,沒有任何一個人的願意在中心嘗試一下,嘗試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亡。

哪怕是遠低於這個數量的炸藥,混雜了一些別的東西,都能夠造成方圓很大區域的絕地,這一次數量更加龐大。

好在,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在他們瘋狂狂奔的時候,導火索根本就沒有到達可以爆炸的區域。

實際上,在這兩個人逃出地道的時候,導火索依然沒有到達位置,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導火索在瘋狂的燃燒着,速度不快也不慢,死神即將降臨,可是遼將還一無所知。

現在的遼將,很是奇怪,雖然說,箭雨遮擋了大部分的視線,可是就他所看到的範圍之中,對方並沒有趁着這個機會攻城。

這讓他的不少佈置,都落空了,可是這樣真的好麼,不趁着弓箭手還有體力的時候,在遠程的幫助之下攻城,到之後,弓箭手的力量下降,頂着攻擊來攻城,那好麼?

心中有這樣的疑惑,可是遼將還是做出了簡單的佈置,真的要是攻城,那也不容易應對,索性就躲避一下箭雨吧。

遼將進入到了城樓,這是全部磚石結構,甚至古老到可以贅述到上百年前的。

折津府在遼國的手中,是得到過擴建的,可是這個擴建的效果並不好,實際上,折津府最爲強悍的防禦,永遠是一百多年前,漢人修築的,契丹或許在重騎兵這個領域,冠絕整個東亞,防禦是什麼,他們懂麼。

長箭雖然可怕,破甲箭更加的可怕,可是面對着兩尺有餘的大青石,這玩意還真的是穿不進來,聽着外面箭雨的刷刷作響,看着遠處,箭雨瀰漫的戰場,遼將的心中,反倒是輕鬆了起來。

隨手拿出了幾個長箭,這是剛剛,在進入到城樓的時候,順手撈的,觸摸着上面的鋒利,遼將心中微微的一動,宋軍的武器,更加的強悍了。

遼國,在冶煉上面,本就不如北宋,戰無不勝的鐵林軍,他們的裝甲,無論是防護度,還是各種指標,跟宋軍比起來,都是要差一個檔次的,如果不是遼國盛產戰馬,用戰馬抵消了雙方之間的差距,遼國還能夠這麼的壓制北宋麼?

按照這些長箭的質量,北宋的軍備裝備,他們的質量上面,明顯比之前,更高出了一個檔次,更加可怕的是這個密度。

底下有多少宋軍,遼將稍稍看看就知道了,不低於9萬,多也不會超過11萬,就算是11萬全部都是弓箭手,要保證這個速度,射速要多快的,更別說,很明顯,還有2萬左右的步兵。

遼將從這個意義上面,也算是一個能幹的,只是從上面看一眼,就把北宋的軍隊看的七七八八了,甚至也進行了針對性的佈置,如果狄青不是攜帶了長弓,還有炸藥過來,單憑被加強的原來北宋步兵,還真的拿不下折津府。

可惜,在某些時候,落後就要捱打,當工業化產生革命的時候,技術的領先,會帶來壓倒性的優勢,這個優勢,不但是實際上的,也是認知上的。

比如說,遼國沒有見過長弓,所以哪怕在最初的接戰之中,沒有犯什麼錯誤,可是最終,一個照面之下,就損失了兩千多的弓兵,比如說現在,當炸藥的導火索,正地下燃燒的時候,遼軍還一無所知。

地下,巨大的導火索,在快速的燃燒,最終,進入到了火藥的範圍,這是通過丁海軍,而不是之前那樣,單純提供的火藥。

按照在西夏的使用,還有幾次實驗之中,不少次,放入了炸藥,可是最終的效果,並不是那麼的好,好多次都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炸是炸了,卻沒有的最終的效果。

如果換成普通的攻城,就算是效果不好,也可以接受,可是這是折津府,這是遼國的南京,是整個幽雲十六州之中,最爲核心的地方。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所以,早在開戰之前,就由三司主動向丁海軍提起,詢問是否有解決的方法,或者是提供一些質量更好。

炸藥這種東西,在大名府的時候,就被趙信暴露給了韓琦,可是從始至終,趙信都沒有告知北宋,炸藥的完美配方,也就是一些匠人,在發現了炸藥跟之前北宋的那些火藥有些類似,進行了研究,可惜沒有研究出所以然來。

關於熱武器,這一點是丁海軍目前最爲核心的地方,所有的一切,幾乎都是對着趙信負責。

雖然說黑火藥,已經從丁海軍的主流熱武器裝藥之中給去掉,可是整體的威力一點都不小,這下子東京那邊的負責人沒辦法決定,輾轉就傳給了趙信。

對於這個,趙信沒有猶豫,幽雲是一件大事,哪怕他有別的想法,也不會想到破壞北宋拿下幽雲。

熱武器是趙信最先提出的,當然也研究的最爲透徹,之前禁軍的實驗報告也發回來了,當時研究的結果非常的簡單,燃燒不充分。

別小看了這個,別說是在這個時代,就算是放在21世紀,也會有炸彈燃燒不充分的現象的,只不過經過了工業化的檢測,避免了。

趙信提供給北宋的,是單純的火藥,導火索倒是有,卻被隨便的安放,以北宋不嚴密的手工,肯定會出問題的,到時候炸藥的衝擊力,把還沒有燃燒完全的炸藥給拋灑,掩埋,就沒有那麼的威力了。

丁海軍在熱武器的研究極爲深入,雖然還沒有製作出廉價的,可以大批量生產的鐵炮,可是銅炮和其他的爆炸物,還是有的,特別是銅炮的引線,也從最開始的隨便弄,變成了現在,相對比較精準和嚴格的,這種情況下,製作幾個炸彈是沒有問題的。

熱武器就是有這一點的好處,你給了實物,卻不給製造方法的前提下,可以用,卻製造不出來,這就是好的地方,解決了問題,又不必擔心,最終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這個可以稱之爲大型炸彈的東西,按照10石作爲標準,算起來,也差不多相當於500公斤了,可惜這只是加了料的黑火藥,它在威力上,比起一般的黑火藥,要強大很多,可是,他還是黑火藥,如果全部都是由硝化棉,還有一些硝酸甘油構成的炸藥,威力上比這個要高出幾倍。

再怎麼簡單,他也是炸藥,擁有着巨大的威力,500公斤,炸一個碉堡,甚至是基層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應該是沒有多大的問題了,這也是炸掉城牆的關鍵。

一共給宋軍提供了16個大型的炸彈,這些可不是的隨便佈置的,他裡面是通過實驗,分別佈局的火藥,然後有最少3重回路的導火線,保證每一個部分,都會得到充分的燃燒,不相互影響。

現在,當導火索被引燃,只要進入到了炸藥的區域,代表着這個爆炸,再也無法逆反。

通過了合理的佈置的導火索,在瞬間,被全面的引燃的火藥,瞬間爆炸,釋放出爲數衆多的龐大的氣體,然後化學能的威力,向外極具的擴張,最終的,把所有的一切都給撕裂推開,這是一場如同地震一樣的震動。

因爲土層的遮擋,聽不到什麼山崩地裂的聲音,可是巨大的力量,大部分都作用到了的城牆上面,城牆上面的遼軍,猛然的感覺到,自己的腳下,再也不是平整的,而是如同水面那樣,波濤洶涌了起來。

本身,牢固的陣營,頓時亂了,有些比較薄弱一點的防護,也因此被破壞,而此時此刻,長弓的攻擊一直都沒有停留,在炸藥炸響的時候,無數長弓手,還在毫不停歇的向着城頭,傾瀉着弓箭的怒火,這個怒火,會產生巨大的殺傷。

只是這麼一瞬間,可能就有數百人,直接就傷亡在了這個攻擊之下的,而當能量宣泄達到了一個極致,已經超過了城牆能夠承受的極限的時候,城牆立刻被破開,而且大塊的缺口成型。

城破了?這不但是守將的想法,也是剛剛從山崩地裂之中清醒過來的所有遼軍的想法的,以爲堅固無比,就算是有10萬大軍圍城,都不在話下城牆,就這麼的破了,到底宋軍是如何的做到,難不成,真的有妖術麼。

從攻城開始,到現在,遼軍的傷亡已經很慘重了,3000弓箭手,在措不及防之下,損失了差不多大半,之後又有被長弓射中的,還有炸藥造成的影響,累計下來,接近5000。

換做尋常,5000不算什麼,整個遼國,有百萬大軍之多,可是在目前的情況之下,只有1.5萬人,估計來自周圍的援軍,十多天都沒有到,恐怕短時間也不會到了,他們在沒有城牆的前提下,要面對10萬大軍,還是北宋精銳的禁軍。

就算是守將出身皇族,自信極強,也不可能覺得,可以在野戰之中,以一當十,那是幾乎不可能的,而且是在士氣喪失的前提下。

撤退,這個念頭,在守將的心中升起,然後越來越劇烈的起來,可惜,爲時已晚,因爲北宋的攻擊,又已經開啓了,一個個方陣,在剛剛他們晃盪的時刻,已經突破了界限,衝了上來。

在爆炸和長弓的掩護下,差不多1.5萬的重步兵,已經越過了雙方的接觸線,向着缺口衝了過來,首當其衝的,就是兩個最精銳的千人隊。

在1.5萬重步兵之中,差不多有1萬人是原來的重步兵,北宋的禁軍,因爲長弓的出現,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的,從原來的重步兵爲主,調整成爲了長弓爲主,重騎兵和重步兵爲輔助,這種變革是巨大,帶來了北宋戰鬥力的明顯的提升的。

以往,軍中的主力是重步兵,在輔助了少數弓手和神臂弩之類,重步兵是最精銳的兵種,也是起到防禦和殺傷作用。

數量的減少,甚至是重要性的降低,並不代表這些兵種成爲了二流,所有的遠程兵種,在沒有發展到熱武器的時代,都有一個的重要的問題,攻強守弱。

攻擊力天下無敵的前提下,一旦被近身,不給他們拉開距離,那麼就是噩夢,甚至一些簡單的兵種近身了,都會給長弓兵產生巨大的殺傷。

長弓兵比起其他的兵種,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拉開的時間更快,射程更遠,可是一些天然的弱勢,必須要解決,那麼重步兵和重騎兵就應運而生了。

他們都是爲了長弓拉開距離,並且提供時間的,雖然數量減少了,卻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他們肩負的任務更重要了。

總體而言,當數量降低到十分之一,挑選的條件也逐步的放大,本身禁軍就是優中選優,現在,就更加是如此,力量,身高,甚至是體力,這方面都非常出色的,纔會被選入到重步兵之中,在輔助丁海軍的步人甲,更是武裝到了牙齒。

只有這樣,才能夠以少敵多,在面對着敵人優勢兵力的衝鋒的時候,擋得住,守得下,不然的話,在對方強力衝鋒衝了過來,被突破了,連他們都擋不住,那些只有一把刀護身的長弓兵,又能夠如何,恐怕很快,就是被屠戮了。

現在,把他們放在攻城的野戰之中,那真的使物盡其用的,在炸城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已經被佈置到了距離城牆300步左右的位置,藉助着炸藥的威力,他們快步的向前,迅速的跨越了相互之間的位置的。

300步,對於全速前進的戰士來說,可能不到30息的時間,就能夠跨過,對於全副武裝,身披着重甲的戰士的,也不超過60息,此時此刻,城牆的波動,還沒有最終的停下來,不斷有各種各樣的碎石頭,向下落下,可是這部分步兵義無反顧的衝上去。

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二百一十七章 價格和利潤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請港口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
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二百一十七章 價格和利潤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請港口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