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

定海軍在大規模種植玉米的區域,提前做出了準備,規劃了種種的飼料工廠和養殖場,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而產能的爆發,則在玉米收穫了之後。

謀定而動,這一直都是整個定海軍的傳統,在之前設計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全面的準備工作,考慮到了多少的飼料廠,能夠消化這些秸稈,甚至一定程度上面,有些餘量,也就是說的,就算是到最後,飼料廠會空閒半年,都可以接受,畢竟,這纔是第一批。

在這樣的心態之下,在這樣全面的準備之下,玉米從收割的那一刻開始,就是飼料廠忙碌的時候。

200多萬畝,說多,真的不多,按照一平方公里1500畝來計算的話,加起來也不過是1300平方公里那麼大,如果集中到一起,也就是一個大一點的城市的大小。

實際上,爲了加強管理,爲了保證效率,這個是被安置在瀋陽不遠處的一個小平原的,距離工業區相對較遠,又水草豐美的。

一共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覈心區域,設置了種植玉米的農田,算下來,也不過是50多公里方圓的正方形。

本身的交通條件就好,又興建了一批區間道路,也就是說的,藉助着馬車,可以迅速把收割完畢的秸稈,給運送到飼料廠。

按照一個飼料廠輻射12萬畝來算的話,纔不過80平方公里,只要飼料廠分佈合適,最遠的地方,距離飼料廠,也不會超過10公里,這就極大的方便了運輸。

在本地運輸和調動工具運輸加起來,運輸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再加上玉米秸稈,在農田之中的產量,幾乎把飼料的價格,降低到了最低。

玉米秸稈,是生產飼料的一個重要原料,在試驗田種植的時候,就開始了研究工作,說實話,非常的簡單,如果是青儲的話,那就更加的簡單,直接按照之前的青儲方法來青儲就可以了。

不過,在定海軍的研究之中,到是總結出了幾種不同的方法,比如說,現在興建飼料廠應用的最多的,就是氨化和糖化。

前者是化學,後者是微生物,都是通過研究得到的,通過氨化,把玉米秸稈之中的部分材料,轉化成銨鹽,提升他的營養價值,至於後者的糖化,也是類似的,都算是倍增的方法。

同時,如果只是玉米秸稈的話,那就是粗飼料,是畜牧業之中最重要,也是最穩定的,可是如果不加入精飼料做一些調整的,就會造成一些病害,同時肉質的增長速度,往往達不到預期。

食物是什麼,說白了,就是增加各種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質之類的,已達到某種平衡,然後促進牲口的生長。

定海軍沒有飼料方面的基礎,趙信也不知道,可是趙信知道,營養平衡,一般而言,要想長肉的話,淡水化合物是必要的,沒有碳水化合物,就無法形成脂肪的,提升肉類的總量,可是單純是碳水化合物,無法全面的增長,必須要有一定的蛋白質,這樣能夠保證牲口健康,同時出肉的數量也多。

同時,要想增加某些特定的東西的產量,比如說,雞蛋,牛奶這樣的提升身體素質,非常好的東西,蛋白質的添加,也是必不可少,少了這個,雞蛋和牛奶的產量,根本不會高。

趙信所知道,傳統的方法,主要是豆粉,豆餅,或者是豆類植物的一些植株之類,豆類植物,天然擁有根瘤菌,可以人工的固氮,增加氮肥和蛋白質的數量。

大豆中國早已經種植,在定海軍大規模的發展糧食作物的同時,大豆作爲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是植物油的重要來源,一直以來,都是大規模的種植的,特別是在東北,種植大豆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定海軍佔據了遼國的土地和北方的土地之後,種植的範圍非常的廣大,幾乎佔據了所有東北土地的十分之一。

這些收穫的大豆,除了做豆腐,豆芽,榨油之外,產生的豆餅往往是作爲飼料餵馬的。

豆餅可以幫助馬,不至於讓馬掉膘,在封建社會,馬是重要的戰爭工具的前提下,往往在戰爭之前,要培養足夠,增加肥膘,可是在戰爭之中,或者大規模的轉移和作戰之中,馬是要消耗的,不斷消耗之下,只有大量補充蛋白質纔可以。

這樣的利用,是一個最簡單的利用的,之前最多就是粉碎之後,跟乾草粉末混合在一起,進行合用,現在,可以利用到了飼料上面,把他們跟玉米稈結混合發酵,效果更好。

同時,大量從深海之中捕捉的魚類和藻類,並不是每一個都可以由人來食用的,已經發現的數千種水藻之中,能夠人類使用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魚類雖然大部分可以服用,可是少部分味道不是很好,在有更好的選擇的前提下,把它們通過加工,做成魚粉,給飼料補充蛋白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豆餅,豆類的根和植株,還有魚類構成的魚粉,還有一些其他的材料,這些共同形成了的飼料的主要材質,這其中,如果是粗飼料的話,幾乎9成以上,是玉米的植株,如果是精飼料的話,植株的數量就會大幅度的減少,減少到4成,甚至以下,然後添加一些高蛋白,高營養的東西,以達到營養的目的。

大量飼料廠的建立,蒸汽機已經開始在農場的附近轟鳴的,這是屬於機械的力量,大量的車輛,將植株源源不斷的輸入到的飼料廠,新鮮的玉米植株,容易腐爛變質,必須要加以處理,大部分是用烘乾的方法去掉水分,然後冷藏保存,少部分是直接完整的,還有一些青儲。

在飼料廠開工興建的同時,青儲飼料也同時的進行了,這個比起飼料廠,更加的容易,連西北,當時一點基礎都沒有的北宋,都可以在定海軍派出的人員的幫助下的,完成青儲飼料,進行大規模的養殖,更別說是定海軍了,農場之中的技術員,就可以進行,更別說專門的興建工廠。

基本上,就是一些廠房,比較適合青儲,同時,還有大量的機械設備,可以節約工人們的體力,畢竟青儲飼料,並不能大規模的減少秸稈的重量,整個加工數量非常大的,同樣的,勞動力耗費也巨大的。

青儲飼料,這是非常熟悉的東西,只要有一定的標準廠房,還有施工方法,就按照這個來進行就可以了,整個興建之中的關鍵,是飼料廠下屬的畜牧中心。

在定海軍,從最初定海軍成立的時候,就開始推動畜牧,只不過這個速度不算很快,畢竟,有些地方,連人都吃不飽,更別說讓動物吃飽了,也就是西北拿下,還有遼國佔據了之後,才獲得了較強的發展的,可是在大規模的養殖之中,並沒有多少投入。

這個主要,就是飼料上面的問題的,大規模的集中養殖,不但需要一定的養殖方法,一定的防治病害的能力,也需要數量龐大的食物。

用糧食,是最簡單的,卻是最不可取的,或許是觀賞類的,或者是一些養殖的價值較高的,可以用糧食,可是普通的圈養式的養殖,是不能用糧食的,如果用糧食的話,轉化比的話,肉類的價格,會高到難以承受的程度。

哪怕是定海軍擁有巨大的糧食安全,都不可能用這樣的方法,只是稍稍嘗試一下,積累一下經驗,也就是在玉米大規模的種植,未來飼料會很多的前提下,纔會選擇。

在養殖方面的,過去的時代,牛馬羊是主要,在遼闊的大草原上面,是天然養殖地,他們之中,除了牛之外,其他的,不太適合用圈養的方法。

牛的養殖,在北宋,在遼國,是有一些牛種的,可是定海軍養殖他們的主要目的是爲了產奶,肉是次要的,牛肉雖然好,可是牛種不好,不好好的養,反而會出現問題。

在後世,養殖數量最大,也是最普遍的,一個是豬,一個是雞,前者是雜食性的,什麼都吃,只要飼料生產出來,它們就可以快速的增肥,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後者分了兩種,肉雞和蛋雞,前者是以肉爲主,後者是以蛋爲主的。

定海軍在這兩個上面,是並重的,在以青儲基地爲核心的養殖場,分別下轄10個養殖基地羣,一個養殖基地羣分別是800頭豬的養豬基地,10萬隻雞的肉雞和蛋雞的基地。

以養豬基地爲例,伴隨着飼料的應用,精飼料和粗飼料的分別利用,豬的出欄時間大幅度的減少了,普通的農戶餵養,可能需要一年多,甚至兩年,一年出欄的,豬的體量都不算很大,可是集中圈養的前提下,藉助着飼料的餵養,出欄的時間可以控制在7到8個月左右。

肉雞更是可怕,可以達到2個月出欄,同時體重也遠遠大於農村散養的雞,至於雞蛋,因爲中國暫時,沒有後世那種,強勢產蛋雞,中國的雞大部分都的產蛋率都不是很高,就算是有特殊的配合,也只是保證每天一個,雞蛋的個頭,原沒有後世的紅殼雞蛋大,可是這已經是巨大的提升了。

800頭豬,平均出欄300斤,7個月出欄一批,平均每個月,在3.2萬斤左右,一年下來,接近200噸,這個數量非常可觀。肉雞的數量更大一點,每個月10萬斤左右,一年600噸。

目前200萬畝的土地,一共擁有飼料廠16個,青儲的畜牧廠160個,也就意味着,每年,大概會產出32萬噸的豬肉,還有接近96萬噸的雞肉,還有數以億計枚的雞蛋的。

當然了,飼料的數量,足以給這些養殖場滿負荷的運轉,因爲這麼龐大的養殖數量,對於飼料的需求巨大,可是飼料產出也是非常巨大的,200萬畝的土地,如果把玉米桔梗全部都使用下來,可以做成飼料800萬噸左右。

因爲其中有半數以上,是粗飼料,粗飼料的轉換比不高,大概是在10以上,精飼料轉換率是在3以下,這樣算下來,平均下來的,是5的轉換比。

也就是說,800萬噸的飼料,實際上可以生產160萬噸的肉類,不算是目前生產的極限,兩者加起來,才128萬噸,還有一些差別,不過算上誤差,還是基本上,可以接受的。

就目前的畜牧基地的產出,按照每人每年攝入40斤肉類來計算的話,目前整個養殖基地,可以供給6400萬人,這幾乎就是目前定海軍的絕大部分的人口。

或許,未來,伴隨着玉米的進一步廣闊的種植,伴隨着這些養殖工廠大量的出現,人均的肉食攝入量會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可是就算是跟後世差不多,人均基本上60-80左右,未來,不用把飼料廠普及到每一塊土地上面,就算是普及一定的部分,也可以支持定海軍的民衆的蛋白質和肉類的攝入量。

當然了,肉類只是一個方面,關鍵在於的牛奶和雞蛋的攝入,奶牛,在大草原上養殖,最多輔助一點精飼料,雞蛋,在這些青儲飼料的養殖場就足夠了。

就目前200萬畝的土地,每天產的雞蛋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除了供給整個定海軍之外,還可以充當一定原料的作用。

在玉米收穫的這一年之中,定海軍最大的變化,還是在肉類,雖然說,之前,因爲大規模的在海洋之中捕撈,給定海軍足夠的肉食,可是除非是在沒辦法的前提下,有肉和沒肉的選擇的時候,定海軍的民衆會選擇魚肉,否則的話,大部分民衆,並不適應吃魚,偶爾打打牙祭還可以,經常吃就不行了。

豬肉和雞肉的出現,算是填補了定海軍的空白,之前的豬肉和肌肉,雖然在肉食之中,算是較低的,卻也比魚肉高很多,算的上較爲高檔的肉類,可是伴隨着養殖場的遍佈,哪怕玉米還沒有徹底的普及,遍佈到整個定海軍各處,可是豬肉和肌肉的價格開始出現了較大幅度的降低,成爲了定海軍在副食上面最重要的補充。

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
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