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的冬天,真的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海參崴還稍稍的好一點的,因爲靠近海洋的關係,雖然有從北冰洋過來的洋流,比起低緯度地區要冷,可是跟同樣維度的內陸相比,已經暖和了許多。
大量軍民收縮,在建築物保溫之下,在加上足夠的燃料,雖然說,這些燃料,都是從內陸挖掘出來,通過陸路運輸到了海州,再通過海州,運送到了海參崴,可是比起木柴來說,已經好了很多。
同樣的,雖然海參崴獲得的時間還短,可是已經有了產出了,大量來自東北的木材,成爲了他獨特的產品。
跟中國內陸相比,這裡的森林覆蓋非常的廣闊,特別是靠近海洋的這一片地方,因爲降水量足夠,不是傳統草原氣候,是森林氣候,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讓所有人都感覺很好。
丁海軍受木材的影響,已經非常的大了,沒有足夠的木材,大量的造船廠,沒辦法滿負荷的運轉,只能夠修建一些小型的船隻,這些全部都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木材,這些木材,或許不都是的適合做船材的,可是有了這些木材,再加上適合船材的,丁海軍的造船開工量,都可以提升了很多。
最關鍵的在於,船不打空,這個纔是關鍵。
之前,龐大的船隊,給海參崴運送了足夠多的物資,可是回去的時候,最多就帶點繳獲和人口,這裡是一片不毛之地,還是未開化的地方,又有什麼好東西。
這種情況之下,等於是用了兩趟的耗費,運了一趟的東西過來,雖然對於丁海軍來說,他財大氣粗,不怕這個,也給的起,跟土地相比,這些財富算什麼。
可是現在,木材的開發,一定程度上面,讓這些船的利用率相當的高,能夠節約成本,還能夠給丁海軍帶回去更多的原材料,何樂而不爲。
丁海軍有各種各樣的專業的工具,在來到海參崴的時候,趙信已經知道,在西伯利亞,在整個東北,森林資源異常的豐富,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反倒是草地和平地,是少數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只要離開海參崴二三十里,就可以看到大量的樹木,合適做爲船材的更是比比皆是。
後世的俄羅斯,就是以這種高品質的木材而著稱,這些木材,一直都是俄羅斯出口的重要資源,其中有相當的部分,都送到了中國。
在初步的穩定了周圍之後,就在距離丁海軍最近的地方,開設了12個木材加工廠,以丁海軍機械化,半機械化的各種的砍伐工具,可以很方便的砍伐大量的木材。
砍伐總是比種植來的容易,丁海軍的各種工具,效率也相當的高,再加上一些運輸的工具,或許無法全部裝滿所有的運輸船,可是裝滿一部分就可以了。
大量來自東北的松木,還有各種其他的木材,送上船之後,送到了丁海軍,或許一兩個月之後,就可以全部的變成各種的船隻,持續不斷的增加丁海軍的運輸能力。
如果丁海軍,不涉足到大陸,單純琉球,濟州島和北海道,這個運力基本上足夠,可是一旦涉足大陸,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對於運力的需求,那是永無止境的。
在入冬之後,在連續幾次船隊運過來之後,趙信也來到了海參崴。
說句實話,海參崴在趙信的心中,有別樣的意義的,這個被俄國佔據,離開中國很久的城市,在這個時間段,在這個時間,迴歸到了他的手中,站在海參崴的棱堡上面,看着一覽無涯雪原,另外一邊,則是蔚藍的海水。
海參崴,作爲曾近遠東最高維度的港口,號稱是不凍港,可是每年還是有110天左右的封凍期,不過相對於那些更高緯度的港口,這個封凍並不徹底,一般從12月份開始,到第二年的三月份,其中12月份到3月份,封凍非常的輕,有一個破冰船,就可以開出一條海道。
趙信到來的時候,海水還沒有封凍,過個半個月走的時候,只是稍稍的封凍,只要破冰船開出幾十公里,進入到深海,就沒有封凍了。
趙信不但視察了整個海參崴,也看了12個衛星城市,看到所有的一切都非常的好,在寒冬到來的時候,海參崴的軍民們,也一直都沒有停着,一直都在做工作,大量的生產各種的物資,保證效率足夠的高。
只要度過這個冬天,對於海參崴而言,根基更加的紮實了,預計明年開春的計劃,會進行的更加的順暢。
趙信沒有在海參崴停留多長的時間,他來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鼓舞士氣,要知道,近百萬人,都停留在這裡,還是在寒冬的時候,東北的冬天,最少是五個月,進入十月,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之間。
在寒冷的冬天,除了呆在室內之外,其他的事情什麼都幹不了,這對於士氣有巨大的打擊,如果沒有高層過來鼓舞,甚至宣揚和授勳,說不定就會有影響。
可是趙信還是多慮了,丁海軍派出的這些人,最少的,也在丁海軍超過3年的時間了,在3年的時間之中,他們在丁海軍,享受了丁海軍不錯的待遇,基本上每一個都過的如同過去的富豪一樣,甚至在他們之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也相當的歸心。
人沒錢的時候,顧不上別的,需要滿足自己的溫飽,先吃飽飯,生存下去纔可以。
可是吃飽了之後,甚至是吃的好,吃的很好的情況之下,就想着獲得地位。
丁海軍之前,要想獲得地位,相當的困難,整個丁海軍才300多平方公里,龐大的城市,人口密度相當的高,可是在這樣的人口密度之下,就算是中品官員,也只是掌握了幾個街區,甚至更少,這樣的地位並不高。
可是在大陸,這纔多長時間,就佔據了超過150個丁海軍那麼大的地盤,未來,會更多,就算這些土地,不是每一個都能夠發展到丁海軍的程度,可是隻要差不多,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促進,誰不想更進一步。
而帶兵的將領就更是如此了,他們作爲接觸到秘密的一批人,他們很清楚,丁海軍有多麼強大,之前,丁海軍是收着,防止被北宋看到,現在,一旦進入到大陸,這一點是瞞不過的,在遼國受到了巨大的損失的前提下,他們似乎滅掉遼國也不成問題。
到時候,就算無法回到北宋稱王稱霸,單純一個遼國的皇帝,這也是一個方向,他們怎麼說,也是從龍之臣麼,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巨大的誘惑。
因爲隨時都有可能冰封,趙信只是在海參崴呆了一個星期,留下了大量的獎賞和補給物資,然後帶着船隊離開,這一次,他從丁海軍出發,是直接的抵達海參崴,沒有在濟州島和北海道過多的停留,可是回去的時候,這兩個地方都要去。
濟州島和北海道,這兩個丁海軍倉促開發的島嶼,實際上經營的並不怎麼樣,丁海軍在最初的時候,是把這兩個地方,作爲跳板來使用,他們的作用,就是在丁海軍大規模的在海參崴登陸的時候,作爲中轉站,並且負擔一些東西的生產。
畢竟,全部都從丁海軍出發運輸,不但耗費的代價更大,時間也會更長,如果濟州島或者北海道有一定的產出,這對於這邊的支持力度會更大。
要知道,在北海道最近的地方,距離海參崴也不過是900多公里的樣子,就算是港口的位置,也不會超過1000公里,這樣的距離,跟丁海軍這邊,超過3000公里的距離比起來,不知道近了多少。
北海道地廣人稀,在之前的佔據之後,就已經在北海道種植了,加上北海道的漁場,大量的漁場,提供了龐大魚肉,加上了少量的糧食和物資,最終制作成成品的軍糧,然後運送過來,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運力。
wWW• тт kān• ¢ Ο
同時,一些工廠也會在北海道建立,這個只是臨時性,到明年,一旦丁海軍向大陸內部進軍,在大陸的內部,佔據了足夠土地,建設起了城市的前提下,這些工廠都會向內陸遷移。
再怎麼說,就算是在北海道,距離海參崴也有1000公里左右,水運畢竟要產生費用和時間,一旦建立起了工業化的城市,以丁海軍的複製速度,最多半年的時間,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產出,到時候,大部分的物質,都可以從城市之中產出,可以支持丁海軍長時間的作戰。
就在趙信離開了丁海軍,前往北海道的時候,北宋汴梁,一年一度的統計再一次的開始了。
從慶曆五年年底開始第一次的統計之後,三司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對整個財政收入和投入進行統計,看起來,多增加了一個司的人員,最少有成百上千,可是最終產生的效果卻是非常好的。
明白了北宋目前的收入,到底有多麼的可怕,龐大的收入,每年都以相當的程度,瘋狂的增長,最重要的是,一些細微的地方,根本就沒有注意到的地方,被注意到。
僅僅是慶曆六年的年初,就揪出了數百個蛀蟲,因此減少的損失超過了500萬貫,這是葉清臣也沒有想到的。
500萬貫,放在慶曆四年之前,那幾乎是財政的四分之一收入,這筆錢夠打一場高強度的戰爭了,要知道整個對幽雲攻擊,單純直接的軍費,也就是幾百萬貫而已,真正花錢的,是後面的賞賜。
而且這個貪腐是持續的,在慶曆四年的時候,因爲收入少,可是他們造成的損失,也在150萬貫以上。
葉清臣之前累死累活,也不過是扣出了幾百萬貫,這才能夠把當時的局面給支應過去,雖然多了150萬貫,也不能夠增加點什麼,可是多了,總比少了好。
之後,伴隨着統計的繼續,又更加細微的東西被發現,牽扯的人員更多,設計的總額也更多,這也讓葉清臣重視起來。
千里堤壩,潰於蟻穴,這些小的地方不注意,在北宋收入如此龐大的時候,一旦出現,造成的影響可就大的多了。
同樣的,除了統計能夠的發現這些細微的地方,還有就是統籌,以往撥款和建設,隨意性太強,有的時候,等到撥款開始的時候,有些東西就跟着漲價了,耗費更多。
可是提前計劃,在宣佈之前,就把各方面都準備好,這樣,耗費居然比之前更加節約,花更少的錢,辦更大的事情,這一直都是葉清臣想要去實現的,可是他沒有想到,實現就這麼的簡單。
這個制度,就這麼在這裡實現了下來,並且用了3年的時間,越做越好,開始只是幾十個臨時湊起來部門,後來成爲了常設部門,甚至進行培訓,從各地的官員之中抽調,甚至在從中央到地方,形成了體系。
雖然因此產生的變化還沒有出現,可是首先的好處就已經出來了,在目前,沒有集中突擊,沒有刻意的去做,把全年的一些指標收集起來,再加上其他的方面,就已經得到了整體的數據,毫不客氣的說,非常的準確。
在慶曆七年,整個年度計劃完成了12成,比預計的更高,同時各種的花費進一步的減少,同樣的,總收入也開始增加,在慶曆七年,因爲幽雲的佔據和逐步開發,再加上各種生產活動的高漲,整個北宋的財政收入正式的突破了1億貫,拋開投資和各種的花費,結餘高達2500萬貫。
這不是最高的收入,畢竟,在慶曆六年,因爲計劃不太合適,剩餘的資金很多,超過了3500萬貫,可是之後很快就花出去了。
這一次是真的剩下了,因爲整體的投入有些飽和,無論是工廠,還是鐵路,葉清臣甚至不知道,這些錢要怎麼花。
這恐怕是葉清臣入住三司之後,第一次有這樣的想法,之前結餘了3500萬兩,就沒有這樣的想法,無論是小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還是擴大建設鐵路和公路投入,一下子就把錢花出去了,當時還有超出,差點在年底鬧出赤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