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

遼東半島,這個遼國並不怎麼看重的地方,只不過因爲北宋偷襲的關係,在這裡駐紮了一些軍隊,大概也就是2萬人左右,用於拱衛整個東京,防止遭受到北宋的再一次的進攻。

之前,這裡是安定的後方,可是現在,伴隨着北宋的佔據幽雲,距離這裡更加的近了,大海擋不住,只能夠在陸地上抵擋。

在遼國看來,就跟北宋之前那樣,也就是幾千的人馬上來,2萬人,守衛住戰略要地,足以抵擋。

沒錯,如果真的按照遼國所想象的,用4000人左右,跟2萬人打,這很難,可是定海軍不一樣,他不但裝備更好,一個全副武裝,擁有火炮2000人陸軍,足以幹掉2萬人以上的遼國正規軍,更別說,這一次,是傾巢出動

30萬大軍,在上千艘大大小小的船隻的運送之下,一次性的投入到了整個渤海灣,會分成18個部分,分別進攻遼國的主要的城市,其中,在遼東半島,只有一隻隊伍,總數只有2萬人。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一點,一直都是兵法之中所推崇的,現在,在定海軍投入實戰之後,哪怕是戰鬥力和武器裝備,遠超過對手,也做好了系統的調查。

位於遼東半島的遼軍的主力,分別在5個城市,而北宋也分兵了的,差不多用了4000人左右,放在遼東半島跟東北的連接處,用於阻擋潰兵的逃離,剩下的,基本上三四千人,分別攻擊5個城市,拿下五個城市,就代表着整個遼東半島被佔據。

聽起來很複雜,可是實際上,做起來根本不復雜,在最少4艘戰艦的護航之下,裝載了四五千人的船隻,直接在距離城市最近的地方登陸,這些地方都是經過了調查,適合船隻登陸。

然後,經過了嚴格訓練,裝備什麼方面,都異常的出色的定海軍主力,立刻給了遼軍一個下馬威,本身,定海軍的戰鬥力,構成了戰略集羣的前提下,可以一個打十個,現在,不但數量差不多,遼軍還一點都沒有想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是當敵人打到面前了,還不知道,甚至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這個仗還能打麼?

遼東半島之戰,在整個滅遼之戰的前面,它的佔據,將會成爲整個滅遼之戰的根基,因爲距離濟州島較近,同樣的,還有來自定海軍的船隻支持,大量物資卸下,然後直接支持未來的東京和中京之戰。

整個戰局,只是經過了一天的時間,就落下帷幕了,火炮和火槍的配合,有兩個城市的軍隊,直接連軍營都沒有出,在睡夢中,就遭受到了優勢火炮的覆蓋攻擊,加上後續火槍的包圍,幾乎只是支撐了一刻鐘,就了賬了。

最晚結束的,是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的攻擊,不是因爲他的戰鬥力更強,是因爲,他們缺少糧食的關係,選擇了派人去附近的山裡打獵。

最少有1000多人散出去了,哪怕端了老巢,要想把這些人從山裡弄出來,清理掉,也需要時間。

不過,在開戰之後的第二天,整個戰局就結束了,整個遼東半島2萬多遼軍,最終直接被幹掉了1.2萬,剩下的,或者傷,或者投降。

遼東半島的戰爭,註定,只是一個開胃菜,然後28萬的軍隊,次第的在渤海灣登陸,他們在不同的地方,方向也不一樣,但是在登陸之後的一兩天時間,都會進入到城市或者軍隊的範圍之中,開戰。

南方開打了,北方也不例外,在差不多同樣的日子天才剛剛的暖和,北方的冰雪還沒有徹底的花去,從綏化出兵的30萬大軍,兵鋒直指瀋陽。

而從蒙古出兵的20萬大軍,則威脅中京,一東一西,兩個現存京城,被定海軍直接威脅。

南北雙方,採用了截然不同的戰略方法,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爲了封鎖消息。

定海軍只要攻擊遼國,滅亡遼國,那麼這個消息就不可能瞞得住,一個跟北宋密切相關,並且投入了大量的密探,進行調查的國度,說滅了就滅了,還不知道是什麼人滅掉的,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除非趙信會跟蒙古那樣,一戰而下,然後屠城,殺掉所有的人,剩下的奴役。

先不說,從後世走來的趙信,這麼做之後,所存在的心理上面的壓力,就說價值方面,趙信都不會這麼做。

連之前,從幽雲俘虜的人員,都已經在這幾年的時間之中,逐步的創造了價值,他們的民族不一樣,歷史背景也不一樣,可都需要向前看的。

更好的生活,更加平等的,更舒適的日子,不管什麼人都願意幹,趙信建立的工業社會,是需要一大批的勞動力,同時還需要受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動力,而不是最簡單的努力,這就更加促進了這一切。

哪怕是北地漢民,融入到丁海軍世界的,已經超過了70%,就算是契丹族,還有蒙古族,他們融入的速度都不慢,越是底層越是如此,反倒是在高層,貴族之中,有些頑固派。

這些既得利益,曾經過了更好的日子的一批人,他們不願意就這麼的臣服,對於他們,做法很簡單,繼續壓迫,用肉體的折磨,讓他們逐步的想明白,或者,把遼國滅掉,讓遼國皇帝和高官貴族,親自給他們講述前途。

連這些人都可以放過,其他的人,就更加是如此了,在這次,除了必須作戰之中殺掉的,剩下的,能夠俘虜的,儘可能的俘虜,爭取不傷害,這就必然,無法清理聲音。

爲了避免麻煩,在趙信看來,這一次的滅遼之戰,不存在意外的可能性,只不過,如果被北宋知道了,過來干涉,或者是通過某種情況干涉,會讓他非常難做,只有拿下了遼國,趁北宋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之前拿下,剩下的,就好辦很多。

既成事實之後,又展現了自己的力量,會讓北宋的這些人,重新的做出選擇的。

徹底的保密,當然是不可能完成的,可是一定時間之中,選擇保密,卻是可以做到的。

相對於南方,要阻截所有的區域,不給任何人通過,向南方通報任何的情報,北方就簡單了很多。

如果情報人員向北,繞道幾百公里,在定海軍的控制區域之中,繞路逃出去,到了更北方,在沒有足夠的快捷的方法的前提下,可能會浪費十幾二十天的時間。

定海軍從來就沒有想過,徹底的封鎖消息,他要做的,就是十幾二十天的時間。

如果換成之前,在沒有火炮的前提下,哪怕遼國弱成渣,也別想用十幾二十天的時間,拿下遼國,可是在擁有了火炮之後,特別是重型的攻城炮之後,一切就簡單了,沒有任何的城市,能夠阻擋定海軍的腳步。

按照約定,南方先行登陸,而在登陸之後2天,控制到南方的諸多交通要道,在這些全部都做好了之後,北方菜開始攻擊。

定海軍通過相互的聯絡,幾乎動手的時間相差無幾,在這樣的高強度的攻擊之下,遼國措不及防,一下子,在短時間之中,就失去了大部分城市,一個個的戰略要點被拿下。

這些戰略要點,都是經過了認真的考慮,最終拿出來的,南方是齊齊的平推,如果不確定能夠阻截,或者全部拿下,可以暫緩攻擊,甚至等到中京和動靜相繼攻破了之後再說,可是北方,無論是蒙古方向攻擊中京,還是綏化方面攻擊東京,都是儘可能的快。

綏化到東京,1300多公里,可是實際上,定海軍控制的範圍,差不多是綏化周圍600裡左右,這已經足夠的剋制了,這也就意味着,大軍只要行進700裡,就可以抵達是瀋陽的城下。

在冷兵器時代,甚至是相對於之前的炸藥攻城的時代,行軍700裡,不算什麼,在擁有足夠的馬匹的前提下,一天可以保證200裡以上,3天就可以攻擊到瀋陽城下。

可是這中間遼國擁有最少4個重要的城市,換做炸藥炸牆,每個城市會耽誤15天的時間,這已經是儘可能節約的最快的時間了,可是在定海軍擁有火炮的前提下,每一個城市,就浪費了半天的時間。

10天的時間,這是計劃之中底線,可是實際上,速度更快。

炸藥要挖掘地道,整個地道挖掘的時間,最少也是15天,不是不能加快,在加快的話,容易產生坍塌,並且被敵人發現。

可是有些東西,做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保不住了,就如同第一個大規模用炸藥來攻城的太平天國,在初期,面對任何的城市,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是後期,爲什麼攻城的步伐就慢了很多。

或許有太平天國佔據了南京之後,攻擊力保守的關係,可是另外一點,太平天國的攻擊勢力在大規模的下降,伴隨着清軍對太平天國的套路的熟悉,有了防備之下,攻城的速度立刻就會大規模的降低了的。

對於遼國,不是趙信小看他,遼國能不能明白,炸藥是什麼回事,都有問題,可是有了火炮這樣的武器,要什麼炸藥,火炮纔是攻城最佳的選擇。相對於埋設到下面的火藥,火炮,特別是重型火炮,對於城牆的破壞作用更大一些,特別是安裝了穿甲彈的火炮。

專門的,特別用來破壞城牆的火炮,重量大了一點,就算是在定海軍的挽馬部隊的移動速度下,整體的速度也不快,比起全力前進的士兵要慢一點,可是在大量馬匹和後勤支持的前提下,還是做到了每天150裡的速度。

這個速度非常的快了,之前計劃之中,火炮能夠每天前進100裡已經是達標了。

畢竟,所有攻城的火炮,在陸地上面,已經算是重炮了,每一個2000斤的重量,相當的沉重,以往的橋樑,道路,能不能支撐,就不好說,一旦遭遇到問題,說不定,就要停下來。

綏化這邊,提前做了很多的工作,甚至在確定下攻城的時候,進入到遼國境內做了一番測繪,測量適合前進的道路,橋樑,順帶的,攜帶了一些鋼鐵的組合橋樑。

這些橋樑相對比較的方便,可以保證不超過30米的水面的越過,在挑選了合適的地方之後,保證了每天150裡的速度,總計700多裡,繞路了200裡,也就是說,路上走了6天。

路上走了6天,可是攻擊就相對容易了很多,火炮,本身就是超越這個時代的武器,遼國的城牆,是從北宋學到的,還沒有學到精髓,他們的這些城牆,就算是巨木,或者是衝車,都能夠輕鬆的突破。

遼國從來都善於守城,遼國的強大在於進攻,在於強悍的,足以毀滅一切的重騎,而不是守衛城池。

如此的差別之下,連棱堡都能夠攻破的攻城重炮,對於這些城牆的破壞力是非常的驚人,火炮的,只要這些抵達,那些看起來強悍的,足以阻擋一切的城牆,根本擋不住火炮的攻擊。

在綏化方向,15天的時間,拿下了7座城,其中4座是重點的,必須突破的城市,另外三個,則是順帶的攻破的,比縣城大不了多少的小城,隨便的火炮攻擊,也就幹掉了。

比起來,根本沒有歷史上五天破10城的將軍更可怕,這不是定海軍的速度不夠快,是遼國屬於是遊牧民族,所處的地方,城市的密度太小了一點。

說另外一個數字,就可以較爲清楚的明白了的,從綏化出動20萬大軍,用了7天的時間,前進了900,抵達了東京的城下。

路上平均每天150裡,可是7個城,只是浪費了1天的時間,原因很簡單,除了攻城的短時間之中,其他的時候,火炮部隊都不休息,連後續的攻城都不參加,更別說善後工作了。

普通的軍隊,速度比起火炮更快,這樣爭取了一點點的時間,比預計早了3天以上抵達東京城下。

蒙古這邊,稍稍快了點,平均一天160裡,只不過,他們的距離更長,比起東京,差不多在出動之後的第八天,抵達了中京的城下,從整個遼國的意義上面,遼國目前所剩下的重要城市,就只有中京和東京了,滅亡在即。

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三百三十二章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
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三百三十二章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