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

在賓館的自助餐廳,包括韓琦在內的衆多北宋官員們,在吃的痛快的時候,在上面總統套房之中,也吃的痛快。

沒有外人的緣故,趙信陪着的苗妃和福康公主,吃了一頓飯。

本身就注重飲食的趙信,又是挑選整個撫順賓館,最爲出色的菜餚,出色廚藝,加上精心的準備,特別是比較合乎的苗妃和福康公主的胃口。

在知道苗妃過來的時候,趙信幾乎把能夠調查的東西,都給調查了一遍,苗妃和福康公主的喜好,當然也在其中,這頓飯,那是在今天上午,過來休息的時候,就已經主動的提點和準備了。

這中間,以海味爲主,畢竟,皇宮是整個的天下最富貴的地方,或許之前,因爲財政上面的問題,仁宗的日子都過的緊巴巴的,后妃們也好不到那裡去。

可是伴隨着趙信的資助,還有整個北宋的財務狀況,不斷的向好,大河有水小河長流,包括貴妃在內的後宮的待遇,也跟着水漲船高。

山珍這種東西,在皇宮之中,不說是天天吃,卻也吃的不少,可是海味,就少了,哪怕是有趙信供給,一些珍貴的海味,也不可能天天都有。

這裡是撫順,趙信當然不可能選擇生鮮的,那個運過來的代價太大了,撫順也沒有備用的資源,不過一些生髮類的珍貴海味,還是有的。

無論是魚翅,扇貝,還是鮑魚,石斑魚之類的,全都是難得的精品的。

趙信從後世而來,不是什麼大廚師,卻也知道炒的原理,再加上一些美食欄目之中得到的東西,指點了一下定海軍的廚師,在擁有豐富的資源的前提下,在沒有一些掣肘的情況之下,定海軍的餐飲發展非常快。

在趙信特別提到的味道,以鮮香爲主,多側重於甜食的基礎上面,這一餐相當的精緻。

無論是苗妃,還是福康公主,都吃的非常的開心的。

吃了飯,自然有人收拾,苗妃坐在沙發上面,旁邊是福康,而對面就是趙信。

在燈光之下,認真的看着趙信,已經是活脫脫的一個年輕人的樣子了,可是苗妃知道,他的真正年紀,還不足10歲,一個10歲的孩子,本應該是承歡父母膝下的,可是他卻成爲了一國的皇帝,肩負起一個國家,千萬民衆的共同利益,這是何等的重擔。

有無數的話,想要給趙信說,可是偏偏,到了當頭,卻有些說不出來的,千言萬語卻沒有一句話,反倒是趙信一句話說完,苗妃的眼淚就又下來了,趙信說的很簡單,既然來了,就多住幾天,我給你們建了一個宮殿。

趙信簡單的告訴了苗妃,他給苗妃和福康公主,安排的地方,風景優美,特別還有許多的娛樂,這中間,福康公主也有些大膽的湊上來,詢問這些地方到底是什麼。

宮殿就不用說了,很簡單,只不過盡心的做了很多的園林,還有一些自然景觀,這些都需要過去看,才能夠看到,單純說,也理解不了多少。

反倒是遊樂場,可以說的東西很多,遊樂場算的上是趙信的得意之作,能夠在目前的狀態之下,達到這樣的效果,這中間,錢都是次要的,花費的心力纔是最重要的,甚至還動用了一臺蒸汽機。

這一臺蒸汽機,是火車的實驗失敗之後,被破壞的,經過了修理之後,才恢復了運轉,在動能減少了許多,已經不能夠成爲的火車頭牽引器,可是放在遊樂場,卻很關鍵,不少需要動力的設備,都使用到了它,大概可以同時牽引五六個項目的,讓遊樂場的項目,更加的多樣化。

畜力和人力,都有一個極限,況且,作爲小孩子玩的遊樂場,也不能總是派出一大批人,或者一大批動物,一直都在這裡,一臺蒸汽機相當於很多的動物,而且佔地極小。

遊樂園,這種專門爲孩子建設的地方,不但在這個時代,甚至在幾百年後,都是首創,這個時代,哪怕是皇宮,也沒有專門給孩子玩的地方。

在趙信的講述之下,彷彿夢境一樣的遊樂場,立刻吸引了福康公主的眼光,不管她多麼的懂事,從根本來說,他纔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她更喜歡的是玩是遊戲,不過是深宮的生活,壓抑了她的這種情感,在這個特定的場合,在沒有禁宮沒有父親,也沒有什麼大臣質疑,只有趙信的關心,這讓她非常的高興。

在總統套房之中,苗妃和趙信,其樂融融的情況之下,趙信講述了很多定海軍的新鮮東西,苗妃和福康,也講述了很多的自己的趣事,趙信一臉的笑容,並沒有因爲這些事情都過於簡單而不想聽,反倒是聽的津津有味的,這就是家和家人的感覺。

在下面的兩層,位於4樓的套房之中,韓琦跟富弼兩個人,坐在茶臺的前面,臉色有些木然。

他們兩個人,吃飯的速度不慢,在大部分人還沒有吃完之前,就已經吃完,然後到了這個被安排好的房間了。

這個套房,比起總統套房要小很多,大概只有180平方米,可是華麗的佈置,還有各種貼心的佈置,讓這個房間非常的豪華。

此時此刻,韓琦也好,富弼也罷,都沒有觀看這個豪華房間的心情,他們對坐在茶臺前面,臉色全部是凝重的。

見面時間不短了,可惜有些事情,說話的場所,有些情況,書信之中,不方便寫也不敢寫的,在這樣面對面的情況之下,富弼把他所知道額,所擔心的,簡約的跟韓琦說了一遍。

主要是在定海軍的實力上面,這中間,有相當的一部分,是猜測,可是這些猜測,都是有基礎的。

錢,工業能力,還有科技的能力,這些都是定海軍強大的地方,這些之前韓琦也知道,卻沒有這麼的清楚,在之前他們掌握的情況之下,又增添了好幾倍的樣子,定海軍的實力,已經可怕到了非常的地步。

不過這些,都不如富弼偶然得到的一個消息,在得到了這個情況,並且分享給了韓琦之後,更是讓他感覺到不寒而慄。

這個意外的消息居然是教育,並且還是全面的義務教育,整個定然海軍的民衆,從小孩子四五歲開始,就開始啓蒙教育,大概到了7歲的時候,開始進入學校,進行12年左右的教育,之後,可以進行選擇,一些程度較好的,進入高等學校,進行4年到12年不等的學習,而一些較差的,也會選擇一到兩年的技術教育,這纔會進入工作的。

多達14年,甚至更多的教育,不說這個教育時間,北宋很多白首窮經的讀書人,爲了科舉,十幾年,幾十年的學習,這也是比比皆是,關鍵是,這些學習,這些不同學科,不同時間的學習的,都是免費的。

從儒家的聖人,著書立說,教書育人,就已經開始的教育,一直都是儒家的重點,在孔子的著作之中,有教無類,之類的做法,比比皆是,3000底子,72賢人也是無數儒家之人的追求,進則朝堂,掌管天下大權,退則教書育人,教育後輩,植樹造林。

想象着每一個人都學習,麼一個人都成才,人人如龍的時代得,沒有在儒家的生地出現,卻在非儒家的定海軍出現。

定海軍具體推崇的是什麼樣的理念,這個暫時還不知道,但是定海軍,對於儒家而言,沒有感覺,不但沒有優待,反而,有諸多的限制,這是所有人都非常清楚的,這麼一個國家,居然保證了人人讀書,正因爲是科舉出身的讀書人的,他們更加了解讀書的花費,所以他們非常清楚人人都讀書,有多麼困難。

富弼和韓琦,都算是大家出身,富弼要稍稍差一點,可是也是宰相的女婿,被衆多的大師看重,從來都沒有爲錢困擾過,可是他們的同窗,同僚,甚至學習之中佼佼者,有多少是無力更進一步的,只是因爲這個錢的關係。

讀書是一個非常費錢的事情,窮秀才還可能出現,但是舉人,進士,授官,一步步的坐下來,還真的沒有幾個窮的,真正窮的,無法在這麼一步步的摘選之中,更進一步的。

因爲清楚,所以才覺得可怕,現在,定海軍,以3700萬以上的人口,保證人人讀書,這是什麼概念。

當時得到這個消息的富避,第一個想法,就是,這是不是虛晃一槍,是不是在騙人,可是在深入的瞭解了定海軍,特別是瀋陽的這一切之後,他明白了,真的如此。

雖然說,教授的東西,並不是儒學經典,而是格物一類的東西,可是能夠保證每一個人上學,人人的筆墨紙硯,還有一頓營養的午飯和兩個加餐,這個已經足以證明,定海軍在這個上面投入的巨大。

毫不客氣的說,定海軍不但不是短視的,而且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從這一條線,繼續的發展下去,真的給了更多的時間,那會如何。

他更是發現,利用這個,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在認真的之中,他們擁有相當多的學校,專業的培養了大批專業的人才,定海軍數目龐大,幾乎無法計算的得機器,基本上,都是這些新銳發明出來的,而一些所謂的體系理論,也讓他們感慨,這個果然是的非常可怕的,

本身,定海軍,就讓整個北宋都非常的棘手,這是一個新興的,卻又強大無比的勢力,又加上了這個,可以說,非常的有遠見的一個的,還有這麼雄厚的基礎,未來將怎麼樣。

韓琦是意志力非常的強悍的,就算是他,也感覺到了一陣陣的無力,很多東西,真的是沒辦法說,可是他卻恰恰存在,越是瞭解定海軍,越是感覺到定海軍的可怕,難不成,整個世界上面,真的有生而知之者的存在,之前,就感覺到了趙信的不凡,當年,他不選擇迴歸宮中,而是選擇了定海軍,不是的預見到了這一切。

現在回過頭想想,還真的有可能,如果現在他回到宮中,或許,會穩固地位,成爲仁宗的太子,可是太子之路就那麼好走,歷史上的太子,少有安然度過的,越是強大的帝王,當他的太子,也就不容易,就歷史無數的例子證明了。

仁宗的身體不錯,還在壯年,那麼趙信要抱着幾十年的太子來做,那麼,他能夠成爲皇帝麼,甚至說,不是定海軍在外的話,北宋由會有多少的改變。

看起來,還是皇子,甚至更加聰明的趙信,應該有這個遠見和能力,在皇宮之中生存下去,可是他要等多久呢,10年,20年,甚至是30年,以仁宗的身體,最少可以再活二十年以上,趙信在這個時候,就只能夠等。

皇帝和太子,這是一對父子,可是真的可以毫無保留的信任,那是不可能的,太子要想強大,就必須從皇帝的手中分了權利,有能力,有權利,還有繼承皇位的資格,會不會架空皇帝,這個誰也不得而知,歷史上,類似的事情,比比皆是。

現在仁宗沒有兒子,只有趙信這麼一個的話,不管是賢良與否,他都沒有的選擇,可是如果仁宗還有呢?到時候,會怎麼樣,哪怕是皇帝,也會多疼小兒子吧,情感是一個方面的,另外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年齡,只有老了,精力不濟了,感覺到大限將至的時候,纔會選擇放權培養,在壯年就立下的太子,在皇帝的歲數稍稍大一點,都沒有多少好下場的。

當時,很顯然,趙信就看到了這個情況,對自身有足夠的信心,直接跳出了王位繼承的圈子,跑到了沒有人看好的定海軍,藉助着更強悍的能力,直接在定海軍崛起的,並且在展示了實力之後,直接奔向了北方,拿下整個遼國,最終成爲了皇帝,這個看似後退了一步,卻直接縮小了很多的時間,直接登頂,這些趙信幾年前就想到了,這會怎麼的可怕。

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二百一十七章 價格和利潤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七百八十一章 四星和自助餐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三百一十九章 險惡局勢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熱潮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槍的可怕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
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二百一十七章 價格和利潤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七百八十一章 四星和自助餐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三百一十九章 險惡局勢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熱潮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槍的可怕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