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

安全性的測試真的是必要的,因爲鐵路對於安全性的要求,非常的高,鐵路不同於公路,幾乎沒有容錯性,一條鐵路最多修建複線,向一個方向的,沒有一個替代,一旦出現問題,就需要對整個運行圖進行調整。

調整運行圖,就算到了科技發達的21世紀,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當然了,跟21世紀的快節奏有關係,可是在這個消息靠傳,通知靠喊的時代,那就更加困難,稍稍不慎,就是一個大規模的事故。

在集中耗費了3天的時間,在連續,間斷性的進行了的一兩個月的時間,對於一些關鍵性的數據,進行了系列的調整。

按照不斷進行持續性測試,8匹馬最安全的區間,大概是在80公里左右,也就是說,一匹馬連續奔跑1個半時辰,或者是2個時辰之後,纔會因爲氣力力量耗費,降低速度,可能出現什麼問題。

ωωω .тt kдn .¢O

既然是鐵路,不是追求那種極限的能力,而是安全性,在安全的區間下,保持火車的速度,這纔是最好的事情,同時,在100裡的範圍之中,是不會有力量耗盡的情況出現,同時,速度也是最高的。

任何一個鐵路,保證成功的運行就可以了,只要不出現傾覆等大規模的時間,否則,不會讓鐵路斷絕,一條鐵路斷絕,對於繁忙的鐵路來說,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那麼在極限的狀態之下的,保證的足夠安全性,按照50公里爲一個節點,也就是的不足一個時辰的時間的,然後會休息3-4個時辰,最多一匹馬,一天,不奔跑2個時辰以上的,也可以保證足夠多的速度。

輪換了之後,保證的足夠的速度,一般的馬,可以進行一兩個時辰的長時間的奔跑。

當然了,馬種的不同,也會產生巨大的差別,趙信當時是隨便弄到的馬種,或許是北宋最頂尖的,可是在天下之間,那就不一定了。

蒙古馬甚至可一天5個時辰,甚至是6個時辰的快速的奔跑,橫掃天下的蒙古騎兵,他們下身的馬,居然是母馬,這恐怕是很多人無法想象的。

可是它卻天然存在,蒙古騎兵之所以會騎乘母馬,不是應爲某些惡趣味,而是真正的戰鬥需要。

在蒙古橫掃天下的時代,那是技術最不發達的時代,甚至蒙古人的愚昧,也沒有什麼科技成果,長途奔襲,這對於後勤要求很高的一個的戰鬥,可是蒙古,只是派出了2個萬人隊,就開始西征,最遠打到了多瑙河。

這可不是所謂的千里之遙,那是真正的上萬公里的跋涉,這中間,大本營,根本無法提供足夠的物資。

可是蒙古恰恰在這樣極爲不利的情況下,橫掃整個草原和歐亞大陸,被稱爲可怕的黃禍,原因就在這個母馬身上。

母馬性格堅韌,特別是有了馬駒之後,可以忍耐極爲惡劣的環境,這是一個基礎,可是最大的好處卻在於,在極爲不利的情況下,在沒有足夠的補給的前提下,馬奶可以替代水和食物。

也就是說,在有草的地方,有馬的食物的時候,就會有人的食物,這是天才的創舉,也是蒙古騎兵能夠橫掃天下的秘訣。

類似蒙古馬的神奇,西夏馬和遼國馬也各有千秋,甚至中國還有云貴馬這樣,比較耐用的馬,可是這一切,都不能夠適合於現在的情況。

無論是輕騎還是重騎,對於馬而言,是負重很輕的情況之下。

相對於馬拉火車來說,這些負重真的很輕,15噸左右的車廂的,不等於前部壓在馬身上,那會把馬壓塌,這是一個平滑表面上面的水平作用力。

決定力量大小的,那不僅僅是重量,而是重量跟摩擦力之間的比較。

兩輪馬車,他的極限,大概是600公斤左右,這不是馬車所拉動的極限,卻已經是兩輪馬車的極限,在歐洲所發展起來的四輪馬車,他的極限可以達到2噸,甚至更多。

不同種類的路面,普通的,完全沒有處理的泥土路,砂石路,青磚路,甚至是後面的水泥路,路面的不同,帶來的摩擦力的不同,也會讓馬車的極限,逐步的降低。

可是在鐵路上面,那就不一樣了的,他的摩擦力,已經降低到了最小的程度。

雖然是同種金屬,可是硬度和標準的不同,趙信在設計鐵軌的時候,就注意到了這一點,特別做了一些摩擦力的實驗,簡單的,有些像是中學生的實驗的測試,讓相對兩種鋼鐵之間的摩擦力,降低到了所能夠降低的最低程度。

這就極大的降低了馬的負擔,同種情況之下,馬可以堅持的更遠。

類似的實驗,還放在設計上面,鐵軌和輪子,都是專門的挑選下來,經過了獨特的設計,不但卡盒的很好,不容易,經過某些原因,傾覆,或者是造成其他方面的問題。

這些最基本的問題解決了之後,最終測試出來的數據,直接決定了以後的佈局。

這些數據最終彙總到了一起,趙信通過歸納,並且儘可能留下餘量的前提下,最終確定了鐵路的一個基本的數據。

100裡一個車站,這個車站,會分成兩個方向,火車會相隔百里進行簡單的停留,進行換馬作業,也就是說,馬最多也就是跑1個時辰左右。

對馬的挑選,也有相當的規定,必須要是原來北宋標準以上良馬,或者是西夏,遼國的普通馬。

這樣才能夠拉動火車以較快的速度前進,同時,也對速度進行了監控,這個時代,還沒有測距儀這樣精確的測試工具,卻可以用別的來代替。

火車畢竟是輪式的工具,在連成一體的前提下,每向前滾動一輪,所有的輪子都是同樣的,這樣做一個簡單的撥絲擺動,把輪子的轉的圈數給記錄下來,這個不難解決,一個卡簧和撥絲就能夠解決,然後按照固定的輪子的長度,就可以得到一個大略的距離,在加上計時工具的,就可簡單的判斷出的速度。

這個速度,比起後世的精準測距來說,有較大的誤差,可是能夠保證誤差在2米每小時之內,這已經是一個可怕的精度了。

列車運行圖,在沒有電話,電腦和網絡的時代,只能夠通過固定的速度,以時鐘確定區間,然後保證在安全距離之下的行進。

類似的測試,已經開始在環島鐵路上面進行,積累的也是最初步的經驗,可是這些,已經可以推斷出整個北宋的鐵路網了。

暫時,馬拉火車,無法進行多車廂的測試,把馬分散起來,也不行,太過浪費,容易出現危險,所以只能夠單獨的進行。

按照一個車廂8匹馬的標準,5裡一個安全距離,這樣下來,一個100裡的區間車站,哪怕是一天12個時辰不間斷的更換,最多也需要480次更換,也就是說,需要準備,接近兩千匹馬。

極限操作是不行的,甚至在夜間,也會減少,或者是停止列車的運行,這樣減少之下,暫時,趙信給這些車站定下的標準,大概是一天200次的更換。

一個車站200列火車的換馬需要,一匹馬經過休息之後,一天可以進行2個時辰左右的連續工作,那麼需要800匹馬,一個2000里長鐵路,需要遍佈20個車站,那麼最少就需要幾1.6萬匹馬。

北宋需要多少鐵路,保守估計,10萬公里是必須吧,那就是20萬里,需要160萬匹馬。

這甚至是一個基礎的數字,未來,當列車運行的平穩了,總結出了更多的經驗,列車的密度,也會大大的增加,甚至達到並且超過極限的程度,一個車站需要更換400,甚至是800次,那需要馬就更多了。

聽起來,居然投入最大的,居然是馬的身上,一條2000里長的單線,可能總投入就在200萬貫左右,複線大概是在400萬,可是1.6萬匹馬,稍稍普通一點,就是160萬貫,甚至更多。

可是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錢對於定海軍而言,根本就是數字,甚至如果這些馬全部到位的話,可以賺到更多。

鐵路可是比馬車有效率的多,一些損傷,是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中,更加出色鐵路和輪胎,摩擦力更小,馬所用的力量也就更少,在平穩的前提下,保證馬的使用效率的,用160萬匹馬,完成10萬公里的鐵路線,這已經是非常寬裕了,但是他們的運貨量,可能就是普通的馬車的數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

就按照現在所謂的密度,5裡一個安全區間,一條單線2000裡,可以容納400列火車,複線就是800列,一輛火車15噸,一天基本上就是1.2萬噸的運量,一年可能就超過400萬噸。

比起21世紀,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可是在這個時代,這幾乎代表着800萬批次的馬車,同時,遠隔2000裡進行販運。

這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字,並不能夠代表一切,可是隻要鐵路完成,用1.6萬匹馬,完成了800萬,甚至是1600萬馬車的運輸量,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會開拓一個可怕的,屬於火車的時代。

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長江口漁場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槍的可怕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
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長江口漁場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槍的可怕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