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

賠償,這是一個比較新的名詞,以前有些相似的,就是軍隊之中的撫卹金,這個撫卹金是對於傷殘軍人的補償,這部分的補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本就是把士兵的月俸存起來一部分,再加上朝廷的賞賜,最終形成一個數字。

這個數字整體來說,不算很大的,一般都在100貫左右,這筆錢,對於家人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補充,也算是在親人傷殘之後,獲得一定的幫助。

軍隊是國家暴力機關,在戰爭之中,他們的腦袋,也是綁在腰帶上面,只有足夠的獎賞,才能夠讓他們奮勇殺敵,保家衛國。

可是在日常的工作之中,一般危險性很低,就算是偶然間遇到危險,也不會賠償,因爲沒有什麼先例。

也只有一些危險性的行業,比如說保鏢和護院,他們在接到工作之前,就已經會約定撫卹。

一般的工種,是不會預先的做出的,在這個大災難發生的時候,整個定海軍都是懵逼的,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大的災難發生。

鍊鋼廠之前在他們的眼裡,那是一個寶庫,是源源不斷的創造價值的地方,原來,一個鐵匠一天也就是有兩千斤的產出,現在,平均每個人,每天都是幾萬,幾十萬斤的出產,哪怕每一個的價格,已經降低到了相當低的程度,當數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可以獲得很多的利潤。

可是當這些鋼水失去的控制的時候,也會非常的可怕。這一次鍊鐵廠的災難,分外的慘烈。

20噸的鋼水,1000度的溫度,一旦流出來,這不是凡俗的力量,能夠抵擋的,所過之處,一片不毛之地的,有些人,甚至連屍骨都沒有收回來,只要流經的地方,不會有人受傷的,都是死掉的。

400多人,幾乎都是在鋼水流經的過程之中,至於數量更多的傷者,他們要麼是被少量鋼水濺到,或者是被鋼水推到的建築物砸到。

這些工人,大部分,都是剛剛轉換的工人,他們在半年前,或者是一年前,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在逃難之後,這纔來到了定海軍。

說實話的,到了定海軍之後,他們纔算是過上了好日子,工作雖然有些勞累,可是賺錢也多的,他們只要付出勞力,就可以獲得收穫的,過上以前難以想象得到生活。

如果說時間比較長,這些家庭依靠着高昂的薪水,在一兩年之中,也足以積累出的足夠的資本,可是定海軍的成立,到現在,還不足一年的時間,這些正值壯年的勞動力,他們一旦死亡,對於家庭來說,就是一個大的災難。

趙信看到的就是這樣,他依靠着後世的經驗,制定了一個高昂的標準,並且親自的落實,把這些賠償,交給了這些家屬。

這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簡直是從未聽說過,在過去,給人幹活,出現問題,拿幾個錢就可以了,真的大包大攬的賠償的,幾乎沒有。

夥計們認定的是天災人禍,只要不是東家故意,根本就想不到要去賠償的,東家看意思,給幾個是幾個,有時候,真的有人死傷,東家的損失,也相當的慘重,這個時候,不找他們要錢,就算是不錯了。

可是趙信的規則,是按照後世的標準的,工傷分不同的品級的,死亡的,一律按照20年的基本工資,重傷致殘的也是同樣,一些輕傷,則看恢復程度和傷殘程度,有一個標準,就算是最普通,只是受一點點的輕傷,可能十天半個月就能夠恢復的,也會得到3個月的薪水。

鍊鐵廠,那是定海軍最熱門的工業企業之一,工資標準本就不低,一般的技術性的工種,一個月能夠拿到60貫左右,基本工資基本上是定在30貫左右,按照20年的標準,一個人就是7200貫。

這可不是一筆小錢啊,按照一頭牛10貫,7200貫可以買到720頭牛,就算是土地,也可以買到幾百畝了,一下子,從一個死人的悲痛,變成了巨大的經濟補償,這些家屬們幾乎不敢相信,通報而來的消息,這也太過難以相信了吧。

那些失去丈夫,或者是父親的,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會獲得如此多的賠償,可是一各個閃亮的定海幣,說明了這是實實在在的賠償。

шωш▪Tтká n▪C○

一下子定海侯的名聲,成爲了萬家生佛,誰都不敢保證,沒有一個萬一,以前遇到了事情的話,就只能夠依靠自己來抗,天災人禍,讓一個旺盛的家族,直接從繁盛到滅亡的,不是沒有。

可是現在,只要在定海軍工作,不但工資很高,一旦有什麼意外,還會得到20年薪水的賠償,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簡直是巨大的保障。

不過這個賠償方案,在最初的時候,還有一些人不同意,認爲是給的太多了,要知道,這一次死亡就400多人,如果按照這個來陪的話,幾乎就是300多萬貫,還有傷殘,輕傷的,簡單的算下,最少要700萬貫賠出去。

在他們看來,20年太高了,5年差不多了,就算是五年,按照現在的標準,死一個人,也會得到1800貫。

這對於普通的家庭而言,也是一個的難以想象的鉅額財富,只要應對靈活,也可以獲得180畝左右土地,這對於一個家庭而言,也是立家之本。

這樣的想法,在整個定海軍,各個層次之中,得到了廣泛的同意,雖然說,定海軍家大業大,賺錢多,支出也大,幾百萬貫,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是一次性的撫卹的,這筆錢,可能就不會流通起來,這對於的定海軍來說,是有一定壞處的。

爲什麼後世設定這個標準,20年的撫卹,對於任何人來說,同樣是一筆很大的錢,如果減少的話,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未來標準定下來的時候,還會產生巨大的隱患。

這種當時很是在定海軍引發了一陣的波瀾的,最終卻被趙信強壓着通過了,他是從21世紀走來的,他很清楚,只要定海軍繼續發展,貨幣實際上,是會貶值的,這些錢現在看起來,很客觀的,未來就不一定的,同時一個高標準的,不但是要求他現在興辦的工廠,也是在要求未來的手工作坊和私營企業的,只有從源頭堵住了,纔會避免以後悲慘的事件的發生。

整個定海軍的財富,都是由趙信來締造的,雖然說,這是超過預算的東西,擠出來,也不是沒有辦法,在經過了簡單儀式之後,把這一筆錢,交給了這些死亡者的家屬。

用撫卹金,穩定了人心,讓本身因爲這一場巨大的事故,人心惶惶局面,立刻被扭轉了過來。

工廠的工作,給的薪水非常的高,可是卻存在着未知的危險,雖然這半年的時間,纔出了這麼一個大的事件,可是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下一個,他們可不希望最終落到他的頭上。

現在,定海軍給出了直接的賠償,7200貫的賠償,足以讓一個家庭發生改變,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們。

穩定局勢,不過是趙信第一個做法,然後,就是查清楚原因。

這纔是首要的工作,犯錯誤出事故,這都不是問題,趙信有很多的時間進行改變,定海軍才半年的時間,就算是從苗家莊來算起來,也才一年多的時間。

目前北宋的一切狀態很好,有了棱堡和長弓,就算是蒙古最強的時候來攻擊,也未必能夠攻破北宋的防線,他有足夠的時間,慢慢積累。

實際上,原因已經找到了,一方面,操作人員沒有嚴格的按照操作規程,存在着疏忽,另外一方面,高爐的質量也有一定的問題,兩者加在一起,形成了這麼一個巨大的事故。

趙信在21世紀,雖然貴爲博士,卻是文科的博士,哪怕小高爐的技術含量不高,也是一個真正的工業化的生產,其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和安全規程,都需要在逐步的生產之中,慢慢的摸索出來,這是趙信所缺失的地方。

他沒有預見性,有些東西,他曾經見過,並且比葫蘆畫瓢做出來的,這中間存在的問題可就多了去了。

藉助着這一次的機會,趙信重新的強化了一些安全生產,把類似的,可能出現的疏漏,都給仔細找一遍。

定海軍的工業化,到現在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其中積累了大量的問題,可惜這個時代的工人,並不懂得總結這些問題,很多東西,只要不影響到生產,就不會有人重視。

現在,有了趙信加入,這些平常注意不到的地方,有趙信幫助之下,問題迅速的得到了解決。

在工作上面,遇到問題的,第一線的工人和管理者,他們最爲清楚,趙信所要提供的,就是一個眼光,還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也正是這樣的行動開始,才讓趙信認識到了,原來定海軍的發展,有巨大的隱患,其中跟鍊鐵廠的問題同樣級別的隱患,就有上百個之多。

這樣的隱患,看的趙信頭皮發麻,定海軍的高速發展,是建立在如此危險的境地,其中一些大規模的隱患,那是運氣好,纔沒有被爆發出來,一旦爆發出來,就算是他,也別想倖免。

用了兩個月的時間,集中進行了安全生產方面的一些補漏,極大的減少了危險發生的可能性,讓整個定海軍的發展,更加的穩定。

小農經濟和手工作坊,他們的生產效率很低,也就不存在什麼危險,就算是有,也最多影響一兩個人。

可是工業化不一樣,越是快的節奏,使用的各種機器衆多,在快節奏之中,就容易產生問題,平日裡面,可以輕鬆工作的機器,一旦瘋魔起來,就會變成傷人的工具,一些化工產品車間,他們的高腐蝕性,毒性的化學藥品,一旦泄露,也會引發諸多的問題。

其中最可怕的就是化工廠,因爲趙信的出現,以三酸兩鹼爲核心的化工產業,已經在定海軍初步的建立起來。

趙信之後就有些疏漏了,化工發展居然走向了另外一個額極端,雖然說,有很多不錯的產品,毒性氣體就更多了,其中兩種的化工材料,就在很近的兩個廠房之中出產,一旦這兩種化工產品混合到一起,就會產生致命性的毒氣,一旦這個毒氣蔓延,說不定定海軍就會被毀掉。

趙信也沒想到,自己會坐在這樣的一個定時炸彈之上,解決的方法很簡單,這兩種化工產品的,只要隔了足夠多的距離,就不會發生問題,同時,對於化學的東西,進行了一定的限制,不再如同鋼鐵和其他的產品那樣,自由的發展,而是按照目前條件,平穩的發展。

解決了諸多的隱患,趙信放鬆了許多,這些是趙信本應該想到,卻沒有注意到的,藉助着這一次的機會,一一的查漏補缺的,或許,沒有達到後世,科學安全生產的程度,比起之前,卻是要大大的提升,只要嚴格的按照的生產的規程,就不會出現問題。

藉助着這一次的機會,也用慘痛的教訓,說明了安全生產的關鍵性,工人們開始認識到,他們所從事的,不單單是一項工作,還是一項責任的,一旦出現問題,將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波折是有,卻不大,沒有在危機蓄積到相當的程度爆發出來,定海軍還是有些小,哪怕是他已經極可能的合理佈局的,可是集中了衆多的工業的前提下,還是容易產生問題。

工業區,各種工廠之間,是有一個界限的,會存在一個緩衝區,可惜,這些在定海軍,是沒有辦法的,整個定海軍都集中在這個島上,除非是圍海造田的,否則的話,很難擴大陸地的面積。

在趙信的計劃之中,會逐步進行調整,暫時縮小一些規模,等到未來,佔據更多的土地之後,再把他們遷移出去,而現在,只能夠儘可能的控制住規模,讓他在比較安全的界限之中,平穩的運行。

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
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