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閩省清吏司

顧雲浩知道現在稅改開始, 戶部上下都在忙着這事, 而各省清吏司的第一件要務, 便是重新清點丈量各省田地。

而現在卻是這般巧, 錢卓然讓他去閩省清吏司?

不過即便是如此安排, 他亦是不懼的。

而且, 說不定還可以藉此機會, 有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裡錢卓然看着顧雲浩並無什麼不滿之色,眼中亦是微微帶笑,吃了口茶, 繼續又道:“如今戶部人手緊缺,就是原本的侍從也都分派到了各司,倒是不能再給你指派侍從, 只得待過些時日, 新招了一些可靠的,再派給你吧。”

與端茶遞水的雜役不同, 六部的這些侍從們雖然並非是有正式編制的官員, 但都是讀書人出身, 平日裡的工作也是襄助部中官員處理政務的。

往直接點了說, 這戶部的侍從跟翰林院的職能差不多, 其實就相當與這些官員的秘書。

顧雲浩眼下官階雖然算不上高, 但好歹也是一司裡面的‘二把手’,自然是應當配有侍從的。

不過見錢卓然說人手不夠,他自然也不會多言。

畢竟眼下戶部正在全力開始稅改, 在這個關鍵時刻, 即便是侍從,也還是需得要用信得過的人才是。

更何況他還被分到情況複雜的閩省清吏司,自然更是要小心纔好。

“下官明白。”顧雲浩點頭道。

不過錢卓然此刻又是眼珠一轉,隨即說道:“閩省清吏司那邊確實要需得注意一些,不若這樣,你那邊若是有信得過之人,也可招進來,從此跟着你便是了。”

身爲在朝多年的戶部左侍郎,老家又在閩地,錢卓然自然曉得各省中閩地情況最是複雜。

如今部中侍從不夠,招幾個讀書人進來倒是小事,怕就怕從中出個什麼問題,那豈非是他這個專管內務的侍郎的責任?

倒還不如讓這顧雲浩自己物色人選,即便真的出了什麼事,也是他顧雲浩識人不清,怨不得旁人。

顧雲浩自然也猜到了錢卓然的心思,當下思忖了片刻,便道:“下官曾在翰林院有一侍從,品性不錯,待下官問過他,看此人是否有意來戶部吧?”

說到這裡,顧雲浩又頓了頓,繼續道:“若是那人不願,還是要勞煩侍郎大人。”

“恩,你且去吧。”

錢卓然達到目的,含笑應下,便遣了顧雲浩自去閩省清吏司報道。

尋常來說,各省清吏司一般都是僅三名司務,但或許因着閩省情況複雜,自新政開始之後,錢卓然又爲閩省清吏司這邊加派了兩人過來。

戶部的官員較多,一般只有正六品主事以上的官員纔有自己的侍從,因而他們閩省清吏司這邊,其實除了九名官員之外,還另有三名侍從。

當然,由於顧雲浩新到任,他的侍從還未選定,因而再過兩天,他們司裡還會再添一人。

如此十二三個人的部門,雖然算不上多大,但也絕對是不小了。

戶部的格局劃分的極爲規整,前面乃是部中尚書、兩位侍郎的公務室,以及各下屬部門。而後衙,方纔是各省清吏司所在。

顧雲浩在司務的指引下到了閩省清吏司的公務室。

因着戶部的部門和官員衆多,公務室也比尋常部門要緊上一些,他們閩省清吏司一共九名官員,外加三名侍從,一共才三間公務室。

其中作爲司裡‘一把手’的郎中陸安寧自然是獨用一間,員外郎跟兩位主事三人共用一件,剩餘一間較大的公務室則是五名司務跟侍從使用。

此時,郎中陸安寧正在查閱閩省的田地登記冊子。

陸安寧今年不過四十多歲,然華髮早生,加上近來事忙,整個人顯得比實際年紀要蒼老許多。

只見他一臉凝重地放下原來的田地登記簿,眉頭仍是未見一絲舒展。

端起茶碗吃客口茶,陸安寧不由伸出手指捏了捏自己的眉心。

閩省那邊瞞報土地很嚴重啊……

“陸郎中,左侍郎大人吩咐下官引了顧雲浩顧大人來了。”那司務敲了敲門,在得了陸安寧的允准之後,便進屋說道。

顧雲浩?

聽到這個名字,陸安寧神色微動:“請進來。”

顧雲浩踏入房門,上前拱了拱手道:“下官顧雲浩,見過陸郎中。”

聞言,陸安寧放下手裡的茶碗,笑道:“早便聽聞顧大人之名,今日幸得左侍郎大人體恤,派了顧大人前來相助,若不然咱們這閩省清吏司怕是要落後於人了。”

戶部二十三省清吏司都屬於平級單位,因而即使大家平日裡私下相處的不錯,但在工作上還是有一個競爭關係。

陸安寧現在才四十多歲,在官途之中,正是屬於年富力強的時候,自然對自己的仕途還有追求。

因而由他主管的閩省清吏司,一直以來,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想要走在其餘各司的前頭。

這也乃是人之常情,顧雲浩並不反感陸安寧的這種思想,聽聞他此言,便笑道:“大人過譽,既然下官爲閩省清吏司的官員,自然一切聽從大人吩咐。”

見着顧雲浩態度不卑不亢,言辭頗爲誠摯,又絲毫不見年輕人的自滿傲氣,陸安寧對這位新來的助手也比較滿意。

“好。”

陸安寧打發了那名指引顧雲浩的司務,又問:“前些時日聽聞說是現在人手緊,你的侍從可指派了?”

“未曾。”

顧雲浩搖了搖頭,說道:“左侍郎大人說讓下官可自己尋摸一個。”

“可有合適的人選?”陸安寧又問。

“倒是有一個,乃是下官在翰林院的院侍從,只是不曉得他願意與否。”

顧雲浩所說的人自然是趙啓。

他在離開翰林院的時候,趙啓已經向他投誠了。

眼下戶部這邊缺人,顧雲浩的第一反應,便是準備將趙啓聘任到戶部。

只是趙啓乃是讀書人,讀書人一般都向往翰林院,也是不知趙啓願意不願意。

聽聞顧雲浩此言,陸安寧便只笑笑,說道:“如此甚好,翰林院的院侍想來是錯不了的。”

言罷,陸安寧就起身攜着顧雲浩到去介紹給司裡衆人認識。

他們司裡的兩位正六品主事分別爲楊光跟李輝。

兩人都年紀不大,都還未到四十。

至於戶部的司務,那都只是從九品的官職,基本都並非兩榜進士出身,而是由舉人補的差,或是蔭封得的官職。

本朝優待士人,規定只要官居正四品以上,都可以爲家中取得秀才功名的讀書人,求一個蔭封的官身。

“見過顧大人。”

顧雲浩乃是從五品的員外郎,是他們司裡的‘二把手’,因此,大家見着他,都還是比較客氣。

“不必多禮。”顧雲浩笑着點頭道。

介紹完畢之後,陸安寧又囑咐楊光道:“楊主事,今後閩省一帶田地丈量之事,便由顧大人主理,你必當全力協助纔好。”

“是,下官明白,自當竭盡全力。”楊光拱手一禮,應了下來。

但顧雲浩聽到陸安寧的話,卻是目色一閃。

如今戶部全力推行稅改,目前還是在初期階段,主要的任務是清理丈量全國田地,其次便是再次統計全國的人口。

因而,每一省的清吏司現在的工作都是分爲這兩大塊。

他才一到任,這陸安寧便將清理田地這一事推了過來……

看來,閩省的情況只怕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艱難許多。

這很明顯是將難題推給了顧雲浩,陸安寧對自己的決定好似也有些不好意思,在吩咐完楊光之後,又含笑向顧雲浩解釋道:“閩省的人口瞞報較爲嚴重,也需得注意纔可,如此咱們兩人各負責一項,再有楊主事協助你,整體上咱們司也能進展的快些。”

聞言,顧雲浩心中不由暗笑。

這陸安寧倒是打的好算盤,說起來是他們兩人一人負責一項,但他自己卻挑了輕鬆又不得罪人的人口清理之事。

卻是將內裡牽扯較多的田地之事交給他負責?

雖然心裡知曉陸安寧的小心思,但顧雲浩也並未多言,只點了點頭應下。

沒辦法,誰讓陸安寧是正五品的郎中,而他是從五品的員外郎呢?

所謂官大半級壓死人,整個閩省清吏司爲陸安寧負責,陸安寧如此安排,表面上又說得過去,他也不能毫無由頭的撂挑子說不幹。

見着顧雲浩還算頗爲識趣懂規矩,陸安寧不由也鬆了口氣。

他是知曉這位新科狀元郎顧雲浩的身份背景。

不過一個農家子出身,然而去拜了淮安知府江程云爲師,從此攀附上了右相孫惟德,成爲右相門下的得意弟子。

可真是好運氣啊!

陸安寧先前便知曉這位顧雲浩會被派到他們司,先前還在擔心這位顧狀元會藉着右相的權勢,在司裡攪風攪雨,不服自己的安排。

但現在看來,好似這顧雲浩年紀輕輕,卻是比較懂官場規矩,不是個仗勢張揚之人。

即便指派了艱難的差事,不論他心底如何思量,但面上卻是不見絲毫不悅。

如此人物,難怪能讓右相大人那般看重……

第157章:吏部第7章:意外第122章:奪魁第109章:士子鬧事第116章:會元第110章:結果第175章:分散第51章:分家第201章:丞相之位(一更)第105章:暈倒第25章:同窗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61章:初治水患第85章:放榜第111章:突變第21章:季老爺第163章:杜家第177章:風起雲涌第198章:令人眼紅(一更)第162章:背鍋俠第104章:會試第139章:決斷第21章:季老爺第187章:君臣默契番外一:傳說中的丞相第164章:救不得第9章:決定第16章:考校第187章:君臣默契第189章:大廈傾覆第74章:集體開後門(捉蟲)第139章:決斷第73章:羣架(二更)第124章:回鄉第47章:成爲師徒大結局:千古一相(二更)第184章:可進可退第24章:拜師(捉蟲)第189章:大廈傾覆第73章:羣架(二更)第164章:救不得第144章:死諫(二更)第135章:尚書人選第62章:顧雲浩的建議(捉蟲)第19章:自己的書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96章:京城第74章:集體開後門(捉蟲)第51章:分家第167章:李文旭第35章:考前第137章:師祖的謀算第5章:夫妻夜話(捉蟲)第45章:案首第193章:兩封信(二更)第7章:意外第156章:所謂‘黨派’第174章:學弟第176章:放榜第163章:杜家第99章:局勢第127章:家常大結局:千古一相(二更)第196章:七年(二更)第105章:暈倒第27章:回家第1章第59章:那位姑娘第124章:回鄉第107章:風聲第175章:分散第62章:顧雲浩的建議(捉蟲)第187章:君臣默契第170章:難對付第84章:疲憊第118章:殿試第184章:可進可退第191章:未來(二更)第31章:放榜(捉蟲)第40章:拜望第109章:士子鬧事第70章:不畏浮雲(二更)第184章:可進可退第131章:初到翰林院第34章:家事第183章:老禍害第201章:丞相之位(一更)第154章:難題第174章:學弟第95章:進京第136章:冠禮第50章:筵席第32章:顧雲濤的改變第193章:兩封信(二更)第196章:七年(二更)第141章:開局第149章:閩省清吏司第94章:新婦第189章:大廈傾覆
第157章:吏部第7章:意外第122章:奪魁第109章:士子鬧事第116章:會元第110章:結果第175章:分散第51章:分家第201章:丞相之位(一更)第105章:暈倒第25章:同窗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61章:初治水患第85章:放榜第111章:突變第21章:季老爺第163章:杜家第177章:風起雲涌第198章:令人眼紅(一更)第162章:背鍋俠第104章:會試第139章:決斷第21章:季老爺第187章:君臣默契番外一:傳說中的丞相第164章:救不得第9章:決定第16章:考校第187章:君臣默契第189章:大廈傾覆第74章:集體開後門(捉蟲)第139章:決斷第73章:羣架(二更)第124章:回鄉第47章:成爲師徒大結局:千古一相(二更)第184章:可進可退第24章:拜師(捉蟲)第189章:大廈傾覆第73章:羣架(二更)第164章:救不得第144章:死諫(二更)第135章:尚書人選第62章:顧雲浩的建議(捉蟲)第19章:自己的書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96章:京城第74章:集體開後門(捉蟲)第51章:分家第167章:李文旭第35章:考前第137章:師祖的謀算第5章:夫妻夜話(捉蟲)第45章:案首第193章:兩封信(二更)第7章:意外第156章:所謂‘黨派’第174章:學弟第176章:放榜第163章:杜家第99章:局勢第127章:家常大結局:千古一相(二更)第196章:七年(二更)第105章:暈倒第27章:回家第1章第59章:那位姑娘第124章:回鄉第107章:風聲第175章:分散第62章:顧雲浩的建議(捉蟲)第187章:君臣默契第170章:難對付第84章:疲憊第118章:殿試第184章:可進可退第191章:未來(二更)第31章:放榜(捉蟲)第40章:拜望第109章:士子鬧事第70章:不畏浮雲(二更)第184章:可進可退第131章:初到翰林院第34章:家事第183章:老禍害第201章:丞相之位(一更)第154章:難題第174章:學弟第95章:進京第136章:冠禮第50章:筵席第32章:顧雲濤的改變第193章:兩封信(二更)第196章:七年(二更)第141章:開局第149章:閩省清吏司第94章:新婦第189章:大廈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