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七年(二更)

時光如水, 轉瞬即逝。

齊地安慶府。

顧雲浩在府衙處理了一上午的政務, 只覺脖子有些發酸。

“東翁, 吃盞茶吧。”見着顧雲浩似有倦意, 趙啓放下手中的公文, 倒了杯茶遞了過去。

“多謝。”

顧雲浩含笑接過那茶碗, 吃了口茶, 卻又問道:“博彥,今天的邸報可到了?”

“還未曾,我去問問看。”聞言, 趙啓忙站起身來,往外而去。

看着趙啓離開的背影,顧雲浩放下手中的茶碗, 不由感嘆時光之快, 一轉眼,他都已經出京七年了。

這七年, 他一直都在齊地的安慶府任職。

只是卻還是從正五品的同知, 成爲現在正四品的知府。

這個擢升速度並不算慢, 但也絕對稱不得快, 屬於尋常官員的升遷範圍之內。

距離京城千里之遙, 雖然掛念着朝中的局勢, 掛念着師祖孫惟德的安危,但卻是隻能從邸報上知曉京內朝局之事。

因着之前改良邸報,一共將邸報分爲兩個版本, 一個版本是面向尋常百姓, 一個是發往各地官衙僅供官員們閱看。

在餘鑫的掌控之下,邸報經過這七年的發展,邸報的影響力更是今非昔比。

那一個面向百姓發刊的版本赫然已經成爲操控輿論,掌控民心的利器,而發刊至官員手中的版本,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官場的風向。

三年前,顧雲浩去信給餘鑫,讓其建言元化帝,將邸報利益化。

獲准之後,餘鑫大刀闊斧的進一步改良了邸報,不僅豐富了刊載內容,更是分出多個板塊。

除了內供官員們的邸報之外,那些面向百姓的邸報如今已經針對不同的人羣又單獨專設了兩個板塊。

針對商人,設定一版,專門刊載各地貿易及朝中商貿稅冊等事。

針對讀書人,則是着重於文壇儒林,及各地科考等事宜。

此外,邸報得了元化帝的獲准之後,在全國各州府增設報業行,正式開始大量發刊,實行收費制。

除了之前以公告的行事在各地衙門張貼之外,各地報業行加大刊印數量,開始單份出售。

當然,這是針對於那些有錢的富人來說,畢竟一天花個十來文錢,足不出戶就能盡知天下事,他們也是比較樂意的。

因着邸報盈利化,朝中便在稅入跟官田之外,又多了一份收入。

雖然不是很多,但一年上百萬兩的銀子,也足以令元化帝頗爲詫異了。

爲此,元化帝特意嘉賞餘鑫,正式給邸報署定級。

在這之後,邸報署完全從翰林院分離出來,成爲一個嶄新的正五品機構。

餘鑫的官職也自從五品正式擢升爲正五品,手下更是配備了不少官員,專司邸報之事。

遠在安慶的顧雲浩在得到消息之後,也是很爲這個學弟而高興。

七年的時光,曾經跟在他跟季航身後‘學兄’‘學兄’喊的餘鑫,也已經成長爲能獨當一面的官員了。

眼下邸報的影響力着實不小,不僅是官員們每日必看之外,就是那些稍微有些關心時局的百姓讀書人們,也是時刻通過邸報在關注着朝中的動態。

除了邸報之外,自顧雲浩離京之後,元化帝通過利用左相杜允文跟右相孫惟德纏鬥,開始一步一步收攏軍心。

將顧雲浩臨行前的三策細細思量了一番,元化帝直接令兵部初擬了統軍之策,親自爲軍中將領們制定了考覈擢升機制。

最後,元化五年,朝廷正式下令,凡軍中將領,亦是同文官一樣,由兵部主持對其三年一考覈,凡考覈合格者,便能予以擢升。

此策一出,朝中武將皆是歡喜萬分。

要知道武將晉升,大多是要靠着在戰場上拼來。

但現在華朝並無戰事,這也就等於這些武將們在這些年來幾乎沒有擢升的希望。

也正是因着這個緣故,軍隊方面的將領們方纔獨統一軍數年,漸漸地將華朝的軍隊養成了自己的部隊。

也正是因着這個緣故,勳貴們方纔能影響到軍心。

元化帝如今不言新政,又制定出武將們晉升的機制,給了勳貴和武將們一個上升的空間,那些勳貴和武將集團自然是沒有反駁的道理。

要知道華朝立國已經有好些年了,勳貴們養尊處優久了,勳貴子弟也很少有成器的,平日不惹事就罷了,哪裡會再願意上戰場去拼殺,現在此令一出,令其能在京中全無危險的便得到擢升,又有誰人不擁戴這一政令呢。

隨着元化五年這一治軍之策頒發之後,華朝軍中上下並無什麼反駁之聲,次年,元化帝正式令兵部依着新策行事,開始對華朝軍中大小將領進行考覈。

只是這一次,元化帝卻好似並不着急一般,僅僅是考覈將領這一事,兵部就前前後後拖拖踏踏的花了大半年。

知道元化六年的年底,方纔拿出結果上奏元化帝。

天知道在這一年裡,軍中的將領和勳貴們簡直是恨死兵部了。

要知道現在武將出了考覈機制,若是順利的話,三年便可擢升一級,這樣一來,對武將們而言,每一年那都是極爲重要的。

畢竟早些上了一級,也好再等三年又能更進一步。

但兵部偏偏是拖拖拉拉,元化帝好似也並不是很上心,這可急壞了武將們。

即便是心裡着急,武將們也是不敢去埋怨元化帝,因此,兵部瞬間變成了衆矢之的,每天都有武將和勳貴們上門,明裡暗裡埋怨兵部行事拖沓。

面對這個情況,兵部尚書何奇驊只覺有苦難言。

這哪裡是他們兵部的緣故,分明是陛下那邊不上心,甚至還私下示意讓他行事從緩。

只是何奇驊乃是元化帝一手提任之人,算是個鐵桿的帝黨,自然不會做出出賣君主之事,遂雖然受着衆多武將跟勳貴們的嘲諷和埋怨,他也是佯裝不知,埋頭受了,並未多言一句。

元化六年年底,在吊足了勳貴跟武將們胃口之後,元化帝總算是下令兵部,按着考評結果,開始爲符合擢升條件的武將們擬定官職。

此事完全甩開了吏部,直接交由兵部負責。

一時間,武將跟勳貴們皆是歡喜不已,紛紛開始盯着兵部。

兵部也因着元化帝此令一下,瞬間成爲了朝中炙手可熱的部門,全然不似之前給軍隊搞後勤時那麼毫無存在感。

然而這個時候,兵部尚書何奇驊更是頭疼不已。

每個符合條件的將領都想要得到一個好位置,只是武將們不同文官,行事大多較爲粗獷。

有的直接擡上銀子就往他家送的,有直來直去直接問的,更有那些勳貴世家們仗着根深葉茂出言威脅。

面對這樣的情狀,何奇驊哭笑不得,最後總算是趕在年前,擬定了擢升任職方案。

武將們從日日盯着兵部,開始變成了時時仰頭等着元化帝准奏蓋印。

但偏生又趕上了過年,元化帝又將此事壓下了。

心中悶悶的過了個年,武將跟勳貴們也只得盼着元化七年年初,元化帝能儘早定奪此事。

果然,在衆人的期盼中,元化帝七年二月,元化帝正式蓋印,準兵部所奏按例擢升武將之事。

在元化帝蓋印之後,兵部行事極快,數日之內,便辦好了所有的文書和官服。

只是這一次的擢升,卻並非都是在原軍中任職,也是有不少將領被提拔到了別的軍中,多得是這一支軍隊的統帥擢升一級,轉而負責統率另一支軍隊。

但這些高級將領的任職,卻是都有一個特點。

那便是新統領軍隊的規模要遠遠大於之前所統之軍。

雖然不能在原軍中得到擢升,讓武將跟勳貴們有些不悅,但眼見着能提升一級官階,新統領的軍隊又較之前的規模大,即便是有些不滿,在思量一番之後,卻都還是接受了這一次的任職。

元化七年六月底,所有將領們全數按着新定的職位到位了。

不僅是在京中的元化帝鬆了口氣,就是遠在安慶府的顧雲浩,也只覺得心中的那塊大石頭方纔落地。

武將集團經過這一次的任職調整,軍士們面對着新任的將領,再也不會似之前那般死忠效命,兵與將之間將會出現空隙,須得好一段時間方纔能重新整合在一起。

趁着這個機會,元化帝便能利用自己安插進去的將領們慢慢的收攏軍心,從而架空各軍統帥。

奪軍之策,基本已經成功了!

眼下已經乃是元化十一年。

之前臨行前的三計,如今奪軍之策、控民之計都已成了,只剩下藩王……

顧雲浩皺了皺眉,只有再拿下藩王們,元化帝方纔能真正的坐穩帝位,只有元化帝的帝位穩固,方纔有新政的可能,季家也纔有翻案的機會。

“東翁,邸報到了。”

這時,卻見趙啓手中拿了一份爲拆封的紙捲進來。

顧雲浩接過那紙卷,拆開一看,不由雙目含笑,神情愉悅。

“什麼事值得東翁這般高興?”趙啓笑着問道。

“你看看。”

顧雲浩將那邸報遞了過去。

趙啓笑着接了過來,打開一看,當下卻是見着邸報上書:元化十一年六月,陛下祭天祭祖,夜得先皇託願,定於年底重修皇陵。

顧雲浩擡步出了書房,看着外面蔚藍的天空,只覺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

等了七年,總算是等到了……

第204章:狠毒的丞相(一更)第171章:階下囚第108章:相聚第120章:豪賭第36章:府試第162章:背鍋俠第101章:搬家第100章:師兄第90章:熱鬧第14章:練字第178章:不太平第29章:選擇第177章:風起雲涌第111章:突變第103章:開考第20章:救人第118章:殿試第62章:顧雲浩的建議(捉蟲)第48章:背靠大樹的感覺第75章:脊樑(二更)第10章:秋收第93章:紅燭下第83章:鄉試第42章:胡知縣的心思(捉蟲)第164章:救不得第78章:輪流虐狗第181章:羽翼第89章:榮光第167章:李文旭第160章:彈劾第144章:死諫(二更)第53章第39章:家(二更)第82章:初定第104章:會試第150章:幕僚第171章:階下囚第98章:右相第189章:大廈傾覆第20章:救人第161章:顧忌第80章:趙妍(一更)第81章:親事(二更)第56章:姐弟第85章:放榜第157章:吏部第41章:衙門第48章:背靠大樹的感覺第170章:難對付第119章:閱卷第103章:開考第81章:親事(二更)第34章:家事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4章:打架第22章:一百兩(捉蟲)第48章:背靠大樹的感覺第165章:當年會試第73章:羣架(二更)第9章:決定第13章:學堂第86章:鹿鳴之宴第89章:榮光第202章:權傾朝野(二更)第162章:背鍋俠第134章:戶部事端第95章:進京第139章:決斷第136章:冠禮第142章:舊歲第91章:銀錢第9章:決定第177章:風起雲涌第7章:意外第143章:風波第193章:兩封信(二更)第5章:夫妻夜話(捉蟲)第100章:師兄第59章:那位姑娘第34章:家事第126章:尷尬第161章:顧忌第84章:疲憊第152章:對策第178章:不太平第156章:所謂‘黨派’第39章:家(二更)第127章:家常第125章:家第80章:趙妍(一更)第122章:奪魁第146章:板上釘釘第157章:吏部第113章:生產第194章:爭奪(三更)第127章:家常第148章:升官第62章:顧雲浩的建議(捉蟲)第93章:紅燭下第84章:疲憊
第204章:狠毒的丞相(一更)第171章:階下囚第108章:相聚第120章:豪賭第36章:府試第162章:背鍋俠第101章:搬家第100章:師兄第90章:熱鬧第14章:練字第178章:不太平第29章:選擇第177章:風起雲涌第111章:突變第103章:開考第20章:救人第118章:殿試第62章:顧雲浩的建議(捉蟲)第48章:背靠大樹的感覺第75章:脊樑(二更)第10章:秋收第93章:紅燭下第83章:鄉試第42章:胡知縣的心思(捉蟲)第164章:救不得第78章:輪流虐狗第181章:羽翼第89章:榮光第167章:李文旭第160章:彈劾第144章:死諫(二更)第53章第39章:家(二更)第82章:初定第104章:會試第150章:幕僚第171章:階下囚第98章:右相第189章:大廈傾覆第20章:救人第161章:顧忌第80章:趙妍(一更)第81章:親事(二更)第56章:姐弟第85章:放榜第157章:吏部第41章:衙門第48章:背靠大樹的感覺第170章:難對付第119章:閱卷第103章:開考第81章:親事(二更)第34章:家事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4章:打架第22章:一百兩(捉蟲)第48章:背靠大樹的感覺第165章:當年會試第73章:羣架(二更)第9章:決定第13章:學堂第86章:鹿鳴之宴第89章:榮光第202章:權傾朝野(二更)第162章:背鍋俠第134章:戶部事端第95章:進京第139章:決斷第136章:冠禮第142章:舊歲第91章:銀錢第9章:決定第177章:風起雲涌第7章:意外第143章:風波第193章:兩封信(二更)第5章:夫妻夜話(捉蟲)第100章:師兄第59章:那位姑娘第34章:家事第126章:尷尬第161章:顧忌第84章:疲憊第152章:對策第178章:不太平第156章:所謂‘黨派’第39章:家(二更)第127章:家常第125章:家第80章:趙妍(一更)第122章:奪魁第146章:板上釘釘第157章:吏部第113章:生產第194章:爭奪(三更)第127章:家常第148章:升官第62章:顧雲浩的建議(捉蟲)第93章:紅燭下第84章: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