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海空對抗

如果有人問徐傑,德國公海艦隊和德國空軍要是進行一場海基航空兵和陸基航空兵直接的交戰的話,他更看好誰。徐傑八成會選擇空軍。這一點是基與歷史經驗的,首先從歷史上看,在同等技術條件下。海基航空兵存在着太多的限制。如果對方陸基航空兵位於分散的島嶼上的話那麼還可以各個擊破,而且即使這樣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比如說當年2戰中美帝橫掃日本控制的島嶼時,近10艘航空母艦組成的龐大艦隊在聖克魯斯之後,也是用近1年時間才逐漸逼近馬里亞納。而如果對方部署在大陸的話,那麼情況肯定會比較悲催。

更何況,這個位面德國海軍中誰能用好航空兵徐傑不知道,但是歷史上里希特霍芬(紅男爵的親戚,歷史上曾經是第八航空軍軍長,要問這哥們參加過那場戰鬥?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攻防戰就是他指揮的。)凱塞林這些堪稱妖孽的存在。尤其是前者,在戰術層面幾乎是德國最高水平。而後者也是大明鼎鼎的空陸雙料指揮官。所以徐傑比較看好德國空軍。

但是在這次代號爲伊比利斯揮劍演習中,讓徐傑始料未及的是,德國海基航空兵在和空軍的對抗中卻在開始佔據了一定的優勢。而這其中的原因也是讓人感到哭笑不得,甚至從某種程度上,德國海軍對伊比利斯半島掌握的情況比待在陸地上的德國空軍都要強很多!

要知道德國海軍早在1戰的時候就已經在西班牙部署潛艇基地了。隨後當時的同盟國地中海艦隊還在西班牙常駐過。雖然德國空軍也進入過西班牙,但是可惜的是在戰爭結束後他們都撤回了本土,而德國海軍卻留下了,尤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重要的沿海軍港,德國海軍多多少少都有所涉及。德國人想在大西洋模擬一場真正的海陸對抗。可是事到臨頭才發現西班牙和葡萄牙可以提供的飛機場數量相對於規模龐大的德國空軍軍團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於是乎,在德國從參謀部進行協調後。相當一部分德國空軍進入了德國海軍的機場,你還別說,這些原本就是給四發遠程巡邏機準備的大型機場還真挺好用。

而這帶給海軍的一個優勢就是。海軍對這些機場的瞭解比空軍都清楚,那裡部署有高炮。從那進入可以最大程度的藉助地勢的掩護,機庫、彈藥庫、飛行員宿舍和油庫以及重要跑道的位置德國空軍都一清二楚。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那還算了。但關鍵是德國空軍和海軍的密碼體系以及指揮調度機制都有很大的不同,前者還好一些,對於德國空軍來說完全可以用一臺新的啞謎密碼機和有線電話來解決。至於後者可就要了德國空軍的老命了。

同樣是航空引導,對海攻擊可要比對地攻擊難多了,首先前者沒有所謂的地標建築來確定方向,2戰中英國皇家空軍夜間轟炸機部隊甚至有地形掃描雷達來輔助導航。海上你怎麼辦?其次,海上的目標是會動的。偵察機即使咬住了對方艦隊,對方艦隊在不斷移動,那麼攻擊機羣也需要不斷的改變航向。紙面上都是400km的航程的話,實際行程上,對海攻擊的機羣走的是一個個折線。而對陸攻擊的話,如果不考慮必要戰術要素的話,那麼走的就是直線。航程其實是不一樣的。德國海軍研究這東西已經很久了,但是德國空軍幾乎是一抹黑。而且考慮到雙方對抗和剛剛爆發的衝突,德國海軍似乎無論如何也做不出引導空軍來攻擊自己的艦隊這種事情吧?於是乎。德國空軍果斷的掉進坑裡了。

在雙方交手的第一天,德國海基航空兵釋放了300架飛機的龐大集羣在黎明時分起飛,然後輕易的繞過了沿海漏洞百出的雷達網出現在了一處空軍基地旁邊。在經過短暫的模擬攻擊後,摧毀了機場中的兩個中隊的戰鬥機和一箇中隊的轟炸機,短短半個小時內,德國空軍一個大隊的力量機會被打殘。而另外一個機羣則摧毀了一個物質轉運站,5000噸的零件、燃油和其它軍需用品被判定摧毀。

剛開始就被打了一棒子的德國空軍自然表示無法接受。在集中一陣調動之後,三個遠程偵察機中隊從不同方向搜索海上的艦隊。託德國海軍艦載機航程較近的福,德國空軍的偵察機果斷的找到了對方的位置,但是隨後凱塞林等人發現一個問題,對方已經跑出了戰鬥機掩護的範圍。而單純派遣轟炸機無異於送死。於是乎,德國空軍只能看着對方退到外海。第一天交戰結束。

第二天,德國空軍趨向於保守的防禦。雷達全部開機,而戰鬥機早早的升空準備迎敵,原本以爲防禦沒啥問題的,結果德國空軍快速攻擊機羣在首先把德國海軍自己打個落花流水以後,又果斷打了空軍一個措手不及。德國海軍發動的進攻距離非常近,一般選擇在350km左右。試想一下,所有的整備工作和戰鬥計劃可以在夜間完成。當太陽剛剛升空的時候就可以派出機羣進行攻擊,他們攻擊的可是沒法動的機場,而不是四處遊弋的艦隊,根本不用怎麼偵查,直接數百架飛機就掃過去了。在這種情況下,海基航空兵唯一的優勢——兵力集中就發揮的淋漓盡致!如果理想化一些的話,那麼德國空軍從天氣矇矇亮開始到攻擊結束返回,甚至可以趕上一般人的早飯時間!這麼快的打擊速度怎麼防禦?更何況,德國空軍有的基地用的是海軍的雷達站,盲區都讓人抓的一清二楚。有和沒有差別真的不大!於是乎第一天被打了一頓的德國空軍在第二天又被走了一頓。兩處航空基地被突襲,雖然提前升空的戰鬥機給德國海軍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可惜的是寡不敵衆,一個機場最多部署三個中隊的戰鬥機,而他們需要面對的敵人則是200到300架的大機羣!在抵抗了一陣後,又有至少兩個大隊的兵力化爲泡影。

俗話說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一個人不能老在一個坑裡跌倒吧?但是事實證明在有的時候這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爲在某些關鍵問題解決之前。德國空軍很難對海上游蕩的大規模艦隊造成致命打擊。而倉促建立的指揮協調機制也似乎很難應對對方類似點穴一般的快速打擊方式。德國海軍一點都不貪,一天就攻擊一到兩次,德國海軍要的是勝利。而不是徹底把德國空軍演習部隊全部吃掉,因爲後者並不現實。如果論總兵力的話,後者的數量是前者的1.5倍左右。德軍高層在設計這次對抗的時候就已經考慮了實際情況,因爲在未來的戰場交戰中,德國海軍面對的肯定是優勢的陸基航空兵,所以在演習中多給空軍一點飛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即使經過幾輪消耗,德國空軍總兵力依然佔據優勢,至於說交換比嗎?好吧,有點慘不忍睹。

不過凱塞林也不是庸才。人家也在適應戰局,並且根據前一段時間的情況作了適當的調整。首先空軍的部署開始向後退縮,在沿海作戰的話對方可以輕易夠到自己的機場,打鳥和端鳥窩那個效率高一目瞭然,而爲了放置自己的機場被對方繼續斷掉,凱塞林理智的選擇了後撤,你夠不着總沒有辦法吧。畢竟大家都用的是bf109,這貨的短腿在海空軍中也是出了名的。

其次,設立更多的野戰備用機場。一些原本因爲條件並不太好而被放棄的機場被利用了起來,這些條件簡陋的機場主要用於戰鬥機的起飛。因爲這些類似的機場太多。海軍也不知道對方的部署情況。所以在德國空軍採取這兩條行動後,海軍的打擊效率也直線下降。因爲原本在海軍看來應該部署有飛機的機場空無一物,而出去攻擊的機羣則被不知從哪出來的德國空軍戰鬥機偷襲。戰場情況向膠着方向發展。

但是僅僅這樣也不行啊。是個軍人都知道收縮方向當縮頭烏龜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更何況,在前期德國海軍已經領先了太多了。這樣拖下去的結果就是德國海軍獲得勝利,而這對於空軍來說同樣是無法容忍的。就在這個計劃剛剛開始實施的時候,凱塞林接到了里希特霍芬的指令。空軍元帥大人對演習的結果十分不滿,相當不滿!甚至還透露了從參謀部對前不久剛剛定下的飛機分配指標有重做調整的打算。一聽到這個信息,凱塞林頓時急了。一場演習輸贏的勝負已經不算啥了,要是好不容易爭取到的份額就這樣沒了的話,元帥大人固然臉上無光,而德國空軍在未來的伊朗戰役中可能就不好打了。

至於他自己的前途。那麼恐怕也毀掉了大半,意大利內戰的時候空軍雖然損失比對方大不少。但是好歹最終贏了,而且還有一些亮點。而這一次,似乎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是各種悲催。所以爲了自己的未來,凱塞林也需要搏一把。

“拼了!不過了!”咬牙切齒半天后,凱塞林終於決定投入空軍自己的遠洋偵察機,託空軍軍費比較充足的福,這些用he177型四發重型轟炸機改裝成的遠洋偵察機可是裝備了對空和對海搜索雷達的!而且4臺jumo發動機也給它提供了較爲充足的動力,而較大的載油量更是讓它有超遠的航程,比海軍目前使用的fw200型遠洋偵察機強了太多!這些飛機甚至可以在後半夜就放出去,然後在事先分配的海域進行巡邏。雖然早期的對海雷達只能用悲催來形容,但是德國海軍的艦隊規模實在是太大了。更爲重要的是,德國海軍沒有夜間空戰的能力。即使空軍告訴海軍在他們頭頂上空5000米有一架he177,後者也沒有辦法。

當然,光這樣也不行,畢竟這最多隻是解決了偵察問題。德國空軍還需要解決攻擊問題。隨着空軍部署的後撤,德國海軍想要打到空軍基地固然增加了不少難度,但是同樣的道理,自己想要打到對方同樣不容易!考慮一下航程,德國空軍發現單發飛機必須掛副油箱纔可以勉強保證爲雙發轟炸機護航。如果是戰時的話,自然會主動出擊。但是這畢竟是演習,要是演習中有一堆飛機因爲沒油掉進大海或者說再淹死幾個飛行員的話,那就太失敗了。海軍攻擊空軍的飛機是打地面目標。沒油了可以在陸地上迫降。但是空軍攻擊海上目標,本來跟蹤就費勁。想要估算油料會更困難。要是萬一出點事怎麼辦?而且作爲空軍高層,凱塞林也知道空軍對艦攻擊能力實在有限,你讓他們炸炸商船沒問題,打打單艘戰艦也行。但是要強攻有上百架飛機掩護的超級大艦隊那還是算了吧。空軍就沒練過這個。一方面是沒有緊迫性,而且實際上空軍到哪找艦隊對練啊!這次演習是第一次!

所以這位歷史上的德國空軍元帥制定了兩個作戰計劃,將部分先進的雙發快速轟炸機和遠程雙發戰鬥機集中起來作爲攻擊部隊,這支部隊實際上抱着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算的想法。而且根據格里姆等人的建議,攻擊機羣將放棄對航空母艦和戰列艦這樣的主力艦攻擊。因爲機羣攜帶的重磅炸彈是500kg級別的,按照演習的規定,這種級別的炸彈很難擊穿航空母艦的裝甲,而要是攜帶800kg的炸彈的話,要麼削減航程,要麼減少炸彈攜帶數量。而且帶着如此重的炸彈俯衝本身就是一個技術活,能做好的人太少了。雖然這些炸彈不會真扔到航母上,只要飛機做出俯衝動作就可以了,但是正因爲這個問題,所以飛行員在拉起的時候必須掌控好飛機的過載和速度。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失控,畢竟炸彈不扔下去,但是當成炸彈的配重可是真實存在的啊!

想了想自己的本錢。凱塞林還是決定抱着試一試的態度組建這支打擊艦隊,能取得戰績最好,無法取得的話就算了,反正不指望他們打糧食。雖然對擊潰公海艦隊本身沒啥太大的期望,但是對於折斷公海艦隊的利劍,這位空軍天才可是很有想法的!只要能重創德國公海艦隊海基航空兵,那麼至少也是一個不勝不敗的結局了,如果實際交戰的話,那麼賺的就是空軍了。因爲海基航空兵的培養本身就比陸基飛行員要難很多,別的不說。戰艦上起降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大家都用一樣的飛機,雖然空軍在對海攻擊方面沒有海軍強。但是要論及空戰的話,空軍可要比海軍強一些了,無論是在戰術調度上還是戰術選擇的方便性上有地面支持的空軍都比海軍有更多的優勢。別的不說,主場作戰的空軍可以藉助地面塔臺和空軍自己的雷達來更好的獲知對方的動向。隨着空軍部署的收縮,對方想要打到機場就需要深入更危險的縱深。這不僅僅代表在距離的增加和對手的增多,同樣代表着空軍有更多的機會來施展自己的戰術。

“我們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在開始就和對方的機羣拼死一搏,這樣是低效的。我們應該像狼羣一樣先讓對手疲於奔命。對方的戰鬥機航程幾乎已經接近極限,如果我們在對方進入戰場後先通過不斷的騷擾讓對方過早的拋棄副油箱的話,那麼對於在攔截一波之後,這些失去副油箱的飛機顯然無法繼續護航,那麼他們只能撤離。經過幾次騷擾和消耗之後,他們的戰鬥機會降低到一個非常低的程度,到時候,我們只用集中一個戰鬥機聯隊就可以徹底解決問題。”最終凱塞林專門針對海基航空兵的特點制定了一個計劃,當然,這些過早刨掉副油箱的戰鬥機同樣不能放過,空軍會集中王牌飛行員對這些急着回家的人實施攔截。

而最終之戰確實沒有超出凱塞林的預測。在演習結束前兩天,德國海軍航空兵最終遭到了這次演習中唯一一次慘敗。和以往一樣,多達400架的各種飛機升上天空,也許是前一段時間的勝利耗光了人品。在機羣剛剛出發十幾分鍾後,一架空軍的he177型遠洋巡邏機就在6500米高空發現了這個龐大的編隊。爲了兼顧轟炸機,德國海軍航空兵的飛行高度在4500米左右,再加上光線的原因,並沒有發現在自己頭頂2000多米的空軍巡邏機。此時雙方之間的直線距離不過30千米左右,當如同蜂羣一般的光電出現在雷達顯示屏幕上的時候。德國飛行員也被嚇了一跳。不過很快,指揮這架飛機的機長就發現升官發財的機會來了!這麼遠的距離對方很難用目視發現背光方向的he177。而這架裝備了遠程雷達的飛機卻可以看見這個龐大的機羣。雖然距離和方向角肯定會有較大的誤差,但是跟蹤對方的運動方向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於是乎。伊比利斯大屠殺正式拉開序幕。

收到消息的凱塞林並沒有立即在外海攔截這些目標。400架飛機中大概有150架左右的戰鬥機。這波機羣的數量要比原來大一些,看來對方是打算憑這一次的勝利收官了。爲了給對方一個驚喜。凱塞林也稍稍調整了一下計劃,並沒有過早的展開騷擾和攔截,而是等對方進入陸地上空後先起飛一批雙發飛機在雷達的引導下遠遠的綴在目標機羣后面。bf109的後視視野本來就悲催,以至於2個大隊的戰鬥機藉助地勢和雲層的掩護成功的避開了海航的視野。

隨後,從8點鐘進入的第一批戰鬥機開始從側後方向攻擊海航機羣,位於後面的戰鬥機被迫丟掉副油箱準備迎敵。雙方糾纏了一番,對方就撤離了,而和凱塞林估計的一樣。失去副油箱並且經過一番空戰的海軍戰鬥機油量不夠了。負責帶隊的指揮官也不含糊,果斷同意機羣返航的要求。經過幾番騷擾後,海航戰鬥機被擊落的不多,但是退出戰鬥的卻多達50架左右。一般而言到這種時候就應該完了。但就在這些飛機返航的時候,後部防線空出一大片的編隊正好處於綴在後面的兩個雙發戰鬥機的炮口之下。這些幾乎從後方6點鐘殺入的轟炸機殺手在第一時間就將整個機羣右翼衝散。這些原本用來對付重型轟炸機的傢伙擁有可怕的火力和裝甲,他們纏鬥肯定打不過戰鬥機,但是當目標是單發或者雙發轟炸機的時候可謂是虎入羊羣。

猝不及防之下,海航的戰鬥機錯失了第一波攔截的機會。而隨後當他們的戰鬥機重新組織起來準備攔截的時候,德國其它戰鬥機聯隊開始投入戰鬥。經過前一段時間的消耗後,德國空軍已經佔據絕對優勢。轟炸機攜帶者炸彈自然逃不過戰鬥機。而轟炸機不走,戰鬥機就必須死命抵禦對方的攻擊。而且在混亂的戰場中,即使機羣接到了命令。恐怕也只是走一部分,畢竟整個機羣已經陷入優勢對手的攻擊,陣型全部都亂了。甚至於不少戰鬥機都只能抱團自保。

不僅僅是戰場上海航被壓制,就算提前返航的戰鬥機也被雷達引導的戰鬥機不斷截殺。凱塞林使用的是單發和雙發飛機一起攔截的戰術,雙發飛機油量比較多,可以長時間保持高速巡航狀態,而海航的bf109爲了甩開對手也必須保持高速巡航,這樣一來燃油消耗就比較大。再加上是不是從正面出現的戰鬥機,這些飛機還需要不斷的戰鬥。

“我們就像被狼羣跟蹤的鹿羣一般。他們輪番攻擊和試探,消耗着我們的體力。直到最後把我們拖垮。有不少戰友不是被判定擊落的。而是因爲燃油耗盡,而被迫認輸。對方充分利用了他們的優勢。我不得不承認,海航與陸航正面對抗很難佔到優勢。”一名德國戰鬥機中隊長這樣評價這次交戰。

德國空軍本着打不下來也要耗死你的原則,轟炸機肯定是跑不掉,直接被拍死,戰鬥機則是被活活耗死。最終,聲勢浩大的機羣能回去的不超過120架!好吧,除了這些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凱塞林在攔截海航機羣的同時,還派出了一支對海攻擊編隊。先不說素質如何,但是至少聲勢是夠了。逼迫德國海軍後退了40海里左右。而正是這段距離,讓原本能回去的一些飛機最後被判定落入海中。

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1124章 謀劃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1139章 重創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1505章 大棋局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1129章 跑路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1132章 謀劃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196章 血戰(一)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484章 突破第1028章 華夏的航母之路第1121章 圍殺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327章 抉擇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641章 運動戰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1097章 瓜分第753章 第二輪擴充的開始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1472章 慘烈對攻戰1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1307章 宿敵2第480章 雙保險第13章 厲害的女人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1505章 大棋局第480章 雙保險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1440章 談判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276章 俄國人的蹤跡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969章 撞上了第155章 日本海軍戰略第116章 英國人來了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799章 俄國海軍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1523章 決戰拉開序幕!第1472章 慘烈對攻戰1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758章 培養俄國軍官第791章 導火索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723章 防禦戰第491章 折中第1343章 貓捉老鼠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1393章 增大的籌碼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472章 追逐第95章 拜會劉公(三)第621章 劍拔弩張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1101章 亞平寧風暴第678章 收官之戰第19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1276章 後續反應
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1124章 謀劃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1139章 重創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1505章 大棋局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1129章 跑路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1132章 謀劃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196章 血戰(一)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484章 突破第1028章 華夏的航母之路第1121章 圍殺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327章 抉擇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641章 運動戰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1097章 瓜分第753章 第二輪擴充的開始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1472章 慘烈對攻戰1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957章 全新的局面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1307章 宿敵2第480章 雙保險第13章 厲害的女人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1505章 大棋局第480章 雙保險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1440章 談判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276章 俄國人的蹤跡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969章 撞上了第155章 日本海軍戰略第116章 英國人來了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799章 俄國海軍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1523章 決戰拉開序幕!第1472章 慘烈對攻戰1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758章 培養俄國軍官第791章 導火索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723章 防禦戰第491章 折中第1343章 貓捉老鼠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1393章 增大的籌碼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472章 追逐第95章 拜會劉公(三)第621章 劍拔弩張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1101章 亞平寧風暴第678章 收官之戰第19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1276章 後續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