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

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

舜出了家門,也沒有多想,經直往西走去,他想到靈甫那裡暫住一時。

可是當他走到雷澤畔時,一陣涼風吹過,他的頭腦清醒了:不能去,回家才幾天,又被父母逐出了家門,也太丟人了!何況這次回家帶了那麼多漁產,竟然還得不到父母的歡心。送的那顆空青,沒有治好父親的眼睛,卻給自己帶來了災禍。這些如何對朋友去講?難道讓朋友恥笑自己的父母嗎?那些漁人將會怎樣看自己!思前想後,還是不去爲好。那麼該往哪裡去呢?心中沒了目的,只有沿着山根漫無目的的信步往前走去。

走了一會兒,實在太乏了。他就坐在道旁一塊大石頭上歇息。一直等到天亮。

他站起來,迎着晨曦,繼續往北走。一路上,但見那大澤之中,波光瀲灩,時有小舟盪漾。勾起了他那釣魚之心。乾脆在這兒釣幾天魚再說,也好歇息歇息。

他那行李中還有魚鉤,從岸邊竹林中折了一根小竹竿,很快就綁好了一個釣魚竿。接着,他又從旁邊的泥土中挖了幾條蚯蚓,靜靜地坐在雷澤岸邊釣起魚來。他一邊釣魚,一邊休息一下勞累的身體。

有了魚就不怕沒飯吃,他在這兒整整釣了兩天魚。才收起魚竿,背上行李繼續往北走去。

心中煩悶,他只管埋頭走路,一直走到了中午分時。

走累了,心裡就不想走了。到那裡是目的呢?他不知道。

前邊有一個村子,舜信步向那個村子走去。他邊走邊想,到村子裡去看看,只要能落腳就行了。身上有的是力氣,到哪裡都是不會餓着的。

這個村子是個大村,人戶很多。多數都是從洪水中逃難來的。家家都住着簡易的茅舍,米穀都是靠官廳救濟的。而器皿卻少的可憐,而且質量很次!在這兒停了幾天,他覺得應該去製陶。一可利民,二可獲得一點小利。於是他就在這兒擇土製陶〔今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城北有陶城,即舜製陶遺蹟。《蒲州府志》:“陶邑之名,因城乃有,千載無改,跡條遠古,永復傳之。今郡城北陶邑鄉即其處。”《括地誌》:“陶城在蒲州河東縣北三十里,即舜所都也。”《水經注》:“其水西南流歷蒲阪西,西流注於河。河水又南經陶城西。舜陶河濱。《元和志》載:“在縣北四十里。今永濟縣北有陶邑鄉。”“舜陶河濱。”守敬按:《史記•五帝本紀》文。皇甫士安以爲定陶,(守敬按:皇甫說詳見《瓠子河注》。)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阪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守敬按:詳下蒲阪縣。)南去歷山不遠,(守敬按:歷山亦詳下。)或耕或陶,所在則可,何必定陶方得爲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稱,(守敬按:見下卷孟津。)蓋從此始之。(守敬按:《魏書•孝莊帝紀》,車駕巡河,西至陶渚。據《北史•爾朱榮傳》,陶渚在河陰西北三裡,南北長堤之西,則在孟津之上 勃氏於陶城,謂陶河之稱從此始,不誣也。)南對蒲津關〕。

按舜的想法,只是尋一點活幹幹,一爲餬口,二爲給這裡的百姓造一些吃飯的器皿。因此,他住下以後,便不慌不忙地做起了陶器。

舜製陶器,非常精心。他細緻地倒胚飾色,認真地烘焙煅燒,一切務求結實耐用。所以,製出來的陶鉢、陶罐很受歡迎,人們爭相購買。買的人多了,舜實在忙不過來,就請了當地幾個人幫忙製做,他給他們出一定的工錢。

由於舜制的陶器質量好,價錢低,越賣越有名氣。許多人遠道而來,專爲購買他的陶器。但舜始終不肯擡價,始終不肯偷工減料,仍保持着陶器的質量。儘管利薄,還是積攢了一些錢財。

一日,舜正在製做陶坯。彎腰時間長了,感覺有點困,便直起腰來伸展了一下。當他擡起頭時,看見從村外來了一個十幾歲的童子,由兩個大漢伴隨着,三個人徑直向這邊走來。來到了工棚的時候,那個小童向舜稽首問道:

“麻煩一下,請問此處離孟門山還有多遠?”

舜放下活計,仔細一看,只見那童子生着虎鼻、河目,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雖只有十來歲年紀,卻昂首挺胸,舉止沉穩,談吐不俗,一付大人氣派!便放下手裡的活計,與他還禮道:

“此處離孟門山還有一百多裡之遙。請問小兄弟姓甚名誰?去孟門山何事?”

“小子名文命,字高密。家父是崇伯鯀。受家父影響,自幼喜歡研究天文地理、山川河流,又遇恩師鬱華授我治水之策。家父外出未歸,家母病逝,我無事可做,便想出來走走,考察一下水勢。思謀出一個治水的好方略。將來有機會就去治理這肆虐的洪水。”那童子應道。

舜聽了文命的一番話很是吃驚,這個孩子小小年紀竟有這麼大的抱負!於是拱手道:

“原來是崇伯公子,失敬!失敬!請棚裡坐,先喝點水再說。”

文命便叫了兩個隨從大漢,隨舜走進了工棚。

落坐以後,舜問道:

“這二位是何人?”

“這位叫真窺,這位叫橫革,是家師遣來扶助我的朋友。”文命介紹道。接着又反問道:

“仁兄尊姓大名?”

“我姓姚、名舜,又名重華。”

說罷給文命三人倒了兩鉢開水,便與文命聊了起來。

閒聊之時,文命將他治水救民的抱負向舜傾吐了一番。舜心裡非常佩服,問道:

“你已觀察了許多地方的水勢,那麼你的治水方略是什麼?”

“多數大水都被包圍在羣山之間,沒有出路。這些年大雨太多,一遇大雨,那些沒有出路的水四處漫溢,淹沒農田、房屋。只有給它一個出路,才能使它不再成災。這條出路就是大海。氾濫在平原的洪水,總應有一條渠道排走。要給山中之水出路,就得將山鑿開;要讓平原之水歸渠,就得浚地。這開山浚地之策是否可行,我正在邊觀察,邊思考。不知妥否,敬請施教。”

舜聽了這番話,心裡很是佩服,說道:

“你小小年紀竟有這般雄心大志,所論方略,都是常人所不敢想象。非常大的災難,就必須有非常的辦法去治理,才能取得成功。墨守古時之法,有時亦會弄巧成拙的。”

二人越談越投機,竟談論起了治國平天下的事來,此時,舜總想探探文命的見識,不斷地提出一些問題。所問之事,文命竟都能對答如流,政見非凡。舜深感這個文命的才華遠在皋陶及八元、八愷之上。

二人談得投機,不覺天色已晚。於是舜就留下文命三人吃飯。

吃罷晚飯,舜挽留文命等人住下,到次日天亮再走。文命亦覺天黑不好走路,便欣然領情,就在舜的工棚裡住下了。

夜間,舜和文命挨着睡覺,兩人一談就是半夜。話題很廣,志趣相投,傾心吐膽,兩人從此結爲至交。

次日天亮,文命心裡有事,不便久留,即起身辭別。舜知道他治水心切,也沒有挽留,拿了些食物盤纏,送文命北上。

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十一回 雷澤捕魚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十一回 雷澤捕魚第三十一回 虞舜讓國第十一回 雷澤捕魚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十七回 歷山成邑第三回 安頭牧牛第三十回 功在千秋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三回 安頭牧牛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十三回 空青之禍第十三回 空青之禍第三十三回 治理水患第二十三回 帝都探親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三十一回 虞舜讓國第三十二回 舜陟帝位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十三回 空青之禍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十回 遭繼母陷害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三十四回 歷山省親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第五回 離家出走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十回 遭繼母陷害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三回 安頭牧牛第二十七回 帝堯退位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五回 離家出走第十七回 歷山成邑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二回 虞槹續絃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十二回 化解鬥毆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三十四回 歷山省親第十三回 空青之禍第十三回 空青之禍第五回 離家出走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三十四回 歷山省親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八回 化導衆庶第三十四回 歷山省親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七回 象耕鳥耘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三十二回 舜陟帝位第三十五回 封象有庳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二十三回 帝都探親第七回 象耕鳥耘第三十回 功在千秋第十二回 化解鬥毆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二十二回 騾子不下駒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三十三回 治理水患第三十一回 虞舜讓國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
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十一回 雷澤捕魚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十一回 雷澤捕魚第三十一回 虞舜讓國第十一回 雷澤捕魚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十七回 歷山成邑第三回 安頭牧牛第三十回 功在千秋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三回 安頭牧牛第十八回 帝堯訪賢第十三回 空青之禍第十三回 空青之禍第三十三回 治理水患第二十三回 帝都探親第三十九回 禪位於禹第二十五回 禍不單行第三十一回 虞舜讓國第三十二回 舜陟帝位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十三回 空青之禍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十回 遭繼母陷害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三十四回 歷山省親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四回 師務成子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第五回 離家出走第十六回 探親庠弟第十回 遭繼母陷害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二十六回 平陽赴任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三回 安頭牧牛第二十七回 帝堯退位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五回 離家出走第十七回 歷山成邑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二回 虞槹續絃第二十八回 代堯攝政第十二回 化解鬥毆第十二回 鳳凰咀聚賢第三十四回 歷山省親第十三回 空青之禍第十三回 空青之禍第五回 離家出走第一回 虞舜降生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三十四回 歷山省親第九回 回家探親第十五回 牛屁股吊簸萁第八回 化導衆庶第三十四回 歷山省親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二十四回 雙井逃生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七回 象耕鳥耘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三十二回 舜陟帝位第三十五回 封象有庳第十九回 茅舍娶妻第三十八回 雷雨薦賢第二十三回 帝都探親第七回 象耕鳥耘第三十回 功在千秋第十二回 化解鬥毆第三十六回 墨臣警丹朱第六回 落腳嬀水第二十二回 騾子不下駒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第三十三回 治理水患第三十一回 虞舜讓國第十四回 河濱製陶第三十七回 庠舍施教第二十回 全家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