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那邊在發展太平天國,陳新元這裡卻沒有急着擴招軍隊,而是一面以發行報紙,以輿論來對蠱惑人心,同時發展工業。
“我們在婆羅洲的橡膠工廠已經奠基了,在一年內即可開工生產橡膠,可以年產橡膠五萬噸。”肖柏拿着剛剛從婆羅洲送來的信向陳新元彙報。
“目前在蘭芳,我們有六千戶膠農,一戶人家可以種植兩千一百棵橡膠樹,每一棵樹一年可以產橡膠四公斤,一戶膠農一年可以產橡膠八噸左右。六千人,一年的天然橡膠產量只夠我們工廠消化的,更何況,現在大部分橡膠樹還未長成。”陳新元看着蘭芳王國的種植園報表說道。
至於文萊蘇丹,已經向蘭芳王國投降了。雖然文萊蘇丹在婆羅洲島上是一個小蘇丹,但是陳新元對文萊那一小塊土地卻十分感興趣,因爲陳新元知道那塊土地下面蘊藏着豐富的石油資源。蘇丹土王肯定是不能再保留了,但是當地的土人已經投降了,那就對他們進行漢化教育好了。
“馬上給羅元亨寫信,讓他準備在文萊蘇丹的土地上挖掘油井,開採石油,然後我們要修建一座大型煉油廠。至於煉油技術,我這裡可以派遣幾名技術人員過去。”陳新元讓肖柏立即給蘭芳王國回信。
隨後,陳新元開始培訓一批煉油技師。
培訓煉油技師,並非是在工廠教的,而是在華夏大學化工學院裡面直接開始對學生授課。陳新元自己也兼任華夏大學化工學院院長,自己還是化工教授。
華夏大學化工學院1848級學生徐壽和華蘅芳坐在教室裡面,他們都是江蘇人,徐壽,1818年2月26日出生在江蘇無錫縣社崗裡,是一個比較貧苦的農民家庭。徐壽的祖父審發務農的同時兼作商販,家境日漸富裕。徐壽的父親文標大概是徐家的第一個讀書人,但不幸的是年僅26歲過早去世了,徐壽時年僅4歲。母親宋氏含辛茹苦,將他和兩個妹妹撫養成人。在他17歲那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在此之前,他已經娶妻,並有了一個兒子。
徐壽爲了考科舉,可是喜歡鑽研格物的他,八股文對他來講真的不合適,雖然他很有才華,但幾次科舉都名落孫山。
當徐壽看到《香港文匯報》的時候,對上面介紹那些西洋科技的文章很感興趣,於是年齡已經30歲的他,毅然放棄了科舉,在上海坐上一艘開往香港的輪船,去了香港大嶼山,成功考取了華夏大學,成爲華夏大學化工學院的一名學生。
而華蘅芳卻只有15歲,他和徐壽是忘年交。華蘅芳從小就師從當年著名的數學家李善蘭,李善蘭也是才華橫溢,從小就學《九章算術》和《幾何原本》等書籍,但李善蘭也是不善於八股,因此幾次考秀才都未能考中,至今年近40的李善蘭還是一名童生。如今,李善蘭爺來到華夏大學,畢竟他看過了《香港文匯報》之後,覺得去華夏大學的物理學院和化工學院,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在華夏大學可以獲得深造。
上課鐘聲響起,李善蘭、徐壽和華蘅芳等人已經坐在教室裡等候了。這個班級,有大約五十名學生,都是在清廷參加科舉失敗,連秀才都考不上的童生,但是這些學生都有他們的特長,不是精通數學就是精通格物,所以他們認爲只有來華夏大學纔有前途。
上課鐘聲響起後不過幾秒鐘,一名年輕男子就從教室前門走進,走上了講臺。
“同學們好!”這名男子站在臺上。
“老師好!”所有同學全部站了起來。
“各位同學,想必大家也都認識我吧?我不僅是你們的化工老師,而且是你們的化工學院院長,化工系主任!”陳新元環視了一圈道。
“各位能夠通過初級的考試,又通過了化工學院的考試,在基礎數學方面,我知道你們各位的水平,都還過得去的!否則也不會坐在這裡聽我講課。”陳新元笑眯眯的說道。
這些學生能夠坐在化工學院的教室裡面,都是通過了兩次考試:第一次考試是最基本的考試,只考最簡單的識字,只要識字,會寫字,就能被華夏大學錄取,不過錄取的新生都是安排在基礎班,基礎班上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基礎課程,大致相當於後世的初中課程。而通過初步考試的學生,可以直接參加高等考試。
所謂的高等考試,主要考的是數學、物理和化學的基礎知識,難度不是很大,但是對於當年的中國人來講,能夠通過高等考試的人是少之又少。
而徐壽、華蘅芳和李善蘭這一批在滿清連秀才都考不上的讀書人,在通過了華夏大學初級班考試之後,連初級班都沒有去上,直接去參加華夏大學高等考試,結果他們一下就通過了考試,順利成爲高等班的學生。
陳新元的講課水平很高,畢竟在前世的時候,他就是一名化學教授,他的學生都是博士碩士之類的,今天讓他來將普通大學的課程,簡直是輕車熟路。
雖然臺下這些學生的才學遠不如陳新元,甚至還不如當年的西方大學生,但是陳新元對這些學生卻十分重視,因爲他們都是中國未來的科學家!在這個讀書只教八股的年代,這些學生能夠自學數學、格物,從而通過了華夏大學高等考試,被高等班錄取的學生,都是一羣天才!只要給他們良好的教育,必然能夠成大器。
只不過陳新元並不知道,真是歷史上的徐壽是江南造船廠的首席工程師,是第一個造出輪船的中國人,而且他在江南製造局還負責生產無煙*、*和*,是中國近代偉大的化學家和機械學家。
至於年僅15歲的華蘅芳,在真是歷史上也是不得了的人物,當年洋務運動之後的清朝,需要進口硝酸才能生產*。而華蘅芳則打破了硝酸只能進口的迷信,自己造出了硝酸,而且還造出了中國第一顆載人氣球。
而李善蘭,是華蘅芳的數學老師。
坐在講臺下的,還有張文虎、戴煦、汪曰楨等一批清末科學家。
當然了,這個時代的著名科學家還有魏源、龔振麟等人,可是魏源有進士功名,龔振麟又是監生出身,擔任滿清官員,這些讀書人是不可能爲陳新元所用的,陳新元只能爲魏源這些人感到可惜。
第一節課,陳新元是對這些學生進行基礎化學知識講課,他手裡拿着試管,講臺上面放着燒瓶和酒精燈,當着學生的面,做化學實驗,並在黑板上寫下各種公式。
“真的好神奇啊!”年幼的華蘅芳感嘆道。
“好了,同學們,今天我的課就講到這裡!明天我們上實驗課!我會先教會你們基礎實驗,之後會教給你們實用性,可以投入工業化生產的實驗。”下課鈴響了,陳新元收起了講臺上的講義和實驗設備,對學生們說道。
“起立!”班長徐壽喊了聲。
全部的學生站了起來:“老師再見!”
“同學們再見!”陳新元向學生們道別之後,便夾着講義走出教室。
華蘅芳和另外一名學生有幸被陳新元點名,幫他把實驗設備搬回到辦公室去。
講了一個月的基礎化學知識課程後,陳新元開始教學生們煉製石油的實驗。這天上午,石油化工課就在實驗室上課。
徐壽、華蘅芳等人走進實驗室內,陳新元早就在實驗室裡等候多時了。
“前幾天,我已經對同學們講了要如何把石油提煉成各種成品油的理論課,還初步描述了各種成品油的用途。今天在實驗室,我將會親自教會你們,如何提煉石油!”陳新元站在實驗室的講臺上說道。
目前的石油提煉成品,有汽油、煤油和重油三種,其中只有煤油有用,因爲煤油可以用來點燈,可以用來燒煤油爐,煤油在國內被成爲洋油。而重油可以當潤滑油,其實重油還能再次提煉,能夠提煉出柴油、重油、潤滑油和瀝青。只是目前還用不上繼續提煉,這時候的重油只能當潤滑油或者當成蒸汽機的燃料。
重油蒸汽機,比燃煤蒸汽機要乾淨得多,而且操作方便多了,只要控制油閥門即可,不需要司爐來添加煤炭。只不過用重油燒蒸汽機太過於浪費,所以陳新元希望能夠造出一種新式的機器——蒸汽輪機,這種機器比蒸汽機的效率高多了。
重油鍋爐驅動的蒸汽輪機,是直到二十一世紀,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艦船都在使用的一種動力系統,只是這個年代還未誕生。
而汽油在這個年代,除了用來製造武器之外,就沒有別的用途了,因爲汽油機還未發明,陳新元只能把煉出的汽油一部分用來*,另外一部分儲存起來。
在陳新元的教導之下,徐壽和華蘅芳製造出一種新式*,那是在陶罐或者鐵罐裡面灌入經過特殊加工的汽油,內含有橡膠等其他物質,這種*爆炸之後,燃起的大火用水是根本無法撲滅的。
而心狠手黑的陳新元還教學生們製造狠毒到極點的*!這是一種使用壓縮氣體噴射粘稠汽油的武器,射程雖然只有50米,但卻是一種令人心驚膽戰的武器,添加了橡膠等雜質的汽油噴到人身上,根本甩不掉,只能被活活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