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立基(11)

“你們可真是立了大功了”

朱慈烺接過玉璽,神色間是十分的歡喜。過幾天他就要回南京去面見崇禎,奪軍立基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開始,再加上這些玉璽,怕是崇禎的心裡會十分的高興吧。

他對這個皇帝老子心裡是有數的……性格太多疑善變,所以最好只報喜,不報憂,多做事,少攬權,一年時間,多打基礎

“奴婢不敢居功,”費珍娥不怎麼敢說話,怯生生的道:“都是魏姐姐的主意,當時宮中大亂,太監們都四散奔逃,魏姐說既然我們要設法追隨皇爺,就得把玉璽帶上……哦,對了,還有奉先殿中的神主御容,我們也全帶來了。”

“你們的忠心,實在是十分可感。”

“回奏小爺……”魏清慧立下大功,皇太子迭聲誇讚,她也並沒有什麼居功自傲或是沾沾自喜的表情,冷美人仍然十分冷靜,看着朱慈烺,眼神中也是清澈冷靜。

她緩緩道:“我姐妹二人都是孤女,並無親人,自幼在宮中長大,皇爺和皇后待奴婢都不薄,所以……”

“好,我知道了”

朱慈烺知道自己剛剛語意中的懷疑觸痛了這個敏感而聰明的少女,於是很快豎起手掌,止住了魏清慧的話頭。

他沉吟了一會兒,臉上就帶出笑來:“以你們立的大功,父皇也不便再叫你們做宮女的活計。而且有功而不賞,非上位所爲。這樣吧,倉促之間也沒有什麼好的安置……魏嶽,這兩個宮人,就認你爲大哥,由你安排妥當”

這麼一來,就算是把兩個美貌少女交給魏嶽負責,接到這種任務,在千軍萬馬和刀槍劍戟中毫無懼色的魏嶽也是一副要死了的模樣,不過既然這兩個少女立下如此大功,又因爲是女子的身份不可能給什麼官爵或銀錢賞賜,估計皇家下一步就是在勳戚子弟中擇善者賜婚……對一個女人來說,這就是最大的賞賜了。

所以魏嶽只能大步上前,抱拳一揖,沉聲道:“我現在尚在軍旅之中,只能先委屈兩位了。”

“妹妹見過大兄。”

“見過大兄。”

兩個女孩子倒是落落大方,可能在朱慈烺決定之前,她們自己也曾經商量過到達南京後的結果是怎麼樣了。

“對了,這個慧梅姑娘,也到魏嶽那裡吧……嗯,就是這樣。”

在魏嶽跳腳之前,朱慈烺翻身上馬,淡淡一笑,道:“這個關卡十分要緊,不過這麼擾民胡來也是不成,聽說還有幾處卡子因爲有油水而大打出手的……你們說,該怎麼辦?嗯?”

到了此時,再也沒有人敢懷疑皇太子不通軍旅之事,事實上各地防務都十分混亂,甚至各劃地盤,大家各自搶錢,反而正經的防禦守備根本不曾有人操心,大家全部往好的地方鑽,關卡都是臨河或是要緊官道,反而沒有什麼大的村落和鎮子,誰願意認真守備?

眼前這處河塘守備,還是徐震知道太子要巡視防禦,所以特別派了自己的班底過來,結果碰了一鼻子的灰……現在這功夫,是沒有人敢胡亂出主意了。

“我看,定鎮分營,劃分守界的事,也不能再拖了。”朱慈烺聲音雖然平穩,不過也是蘊含着堅定不移的決心,他想了想,便道:“原本的山東鎮自然要改淮安鎮,分段設防至於我的六率是以內操爲主,挑選精壯男子入營,不要你們的兵,放心了沒有?”

這麼一說,衆將都只是笑,一個個裝憨兒,擠眉弄眼的只是不說話。

只有徐震剛剛捅了簍子,此時連忙拍馬上前,十分恭謹的道:“殿下要建六率,錢糧騾馬當然是現成的,但勁卒銳兵,非朝夕可得,臣這裡好歹有幾百精卒,十年征戰的功夫也是有的,殿下若是不嫌,臣願獻兵入六率,爲太子之親兵”

也虧他只是個鎮標將領,說起話來倒也十分動聽,只是朱慈烺點頭的時候,這廝的同僚當然也是對他恨的咬牙了。

普通的輔兵和壯丁是無所謂的,征戰有年的老兵都是用熟了的,十分聽話之餘也能打仗,都是用銀子餵飽了的……交出來,誰不心疼?

“徐將軍忠心可感,不過……再說吧。”朱慈烺只微微一笑,掃視了衆將一圈,便是冷然道:“各人心裡都有一本賬,這麼些年,朝廷對你們可是夠優容的了,這個時候,還不肯拿出天良來?兵馬都是朝廷以糧餉養育,難不成就是你們的私兵了不成?今天就是這樣,回去之後,自己沒事墊高了枕頭,好好多想想”

一席話說的諸將都是冷汗淋漓,翻身下馬匍匐在地,一個個伏首低頭,根本不敢動彈一下。今天出巡,除了東宮的親軍將領之外,剩下的最低也得有個參將的官職,麾下的兵馬多則幾千,少了也有千多人,都算是劉澤清舊部中的實力派。

當然,十分忠於舊帥的已經被清洗了,現在腦袋還被放在小籠子裡,掛在淮安新舊夾三城的各處城門之上,其中最爲死忠的就掛在瞻岱門上,和劉澤清齜牙咧嘴的腦袋掛在一起。

現在情形就更加明白,太子是一定要把兵馬和淮安府拿在手裡,這裡是南北要衝,地方豐饒,是一個真正的好地方,既然掌握地方,將來錢糧也是跑不掉的,既然太子有如此決心,倒也是不得不好生想個法子出來了。

“老馬,怎麼樣?你手裡頭可是有四千多人,騾馬有五百沒有?殿下要建軍成立六率,怎麼着,你要報效多少?”

“我的家底你們還不明白?四五千人是不假,一多半是剛拉的壯丁,怎麼也不如咱們徐大哥,人雖不多,個個是頂尖的精銳,他獻幾百,就頂咱全部了。”

“說的也是,徐大哥,你這一下可是在太子跟前有了立身的地方,將來發達顯貴了,可不要忘了咱們兄弟……要記得,咱老王和你一口鍋裡攪過馬勺”

“老徐你記得不?上回你喝酒喝醉了,還是我揹你回的營”

“請客,老徐要是不請客,咱們就撞他營裡頭去不走了”

一羣人明捧暗諷,實則心中也是明白,太子連劉澤清也殺了,他們這些人是以外圍將領的身份才保住性命權位,現在太子一張嘴要兵,自己又能如何?當下只不過是要出一口惡氣,衆人七嘴八舌,把徐震臉色損的十分難看,只是衆口一詞,這廝也只能自認倒黴罷了。

等衆將依次策馬離開之後,他才惡狠狠的向地上吐口唾沫,罵道:“姥姥,老子就他孃的投太子了,瞧你們咬了老子的鳥不成”

……

……

崇禎十七年四月十七日。

佔領北京尚且不足一個月,李自成已經在行軍山海關的路上了。

在四月十三日晨,知道和吳三桂必須一戰以後,李自成的決心下的很快,大軍即刻起行向着山海關出發,但到了三河縣時,他遇到了吳三桂派來的使者,請求大軍緩行,吳三桂將再次投降。

面對關寧軍,這位大順朝的皇上心裡實在沒底。

大約是曹文詔和洪承疇所領的關寧軍給他的印象實在太深刻,在崇禎十三年前後,就是來自關外的強兵把他打的灰頭土臉,主力星散,差點就徹底玩完。

在這個關鍵時刻,他再一次上當了。

從北京到山海關,大軍行動也不會超過五天,但李自成放慢速度,開始在心中不切實際的幻想着吳三桂能輸誠投降。

在他的軍中,帶着吳襄在身邊,按歷史史實的話,還會有皇太子和幾個皇子,但現在只有吳襄和秦晉二王。

靠着這些人,還有伯爵之封,李自成希望能兵不血刃的解決麻煩。

當然,如此忍讓,一而再再而三的對吳三桂抱有幻想,也是因爲他對戰勝吳三桂沒有太大的信心。

雖然,在他麾下有近七萬大軍,大量的騾馬,這些人是跟隨他多年的主力,是老營中的老營

只是大順的皇上不是當年的闖王,而且他也沒有辦法深入軍中,查察將士們的心思。順軍其實士氣不高,在佔領北京後,銳氣全失,而且因爲長達數月的行軍做戰,就算一路順利,兵也是疲兵,需要長期的調整休息,以訓練來恢復體力和士氣。

但新成立的大順沒有時間,在這一點上,李自成和劉宗敏、牛金星等人都十分明白,一路上望風投順的官紳將領都沒有實際掌握,他們靠的是大順擁有新朝天命,所以得到人心,一旦吳三桂不降而且新朝沒有辦法加以打擊,人心就會立失。

而更要命的,就是崇禎和皇太子逃走,這個打擊,實在是太致命了……

……

……

相對於北方的風雲變幻,南方各地,除了中原諸省有流賊,匪寇爲禍,有鄉寨發生小規模的戰鬥,簡直可以算是太平盛世。

當然,大局不穩,財政失敗,軍隊多而繁雜無用,左良玉一鎮就號稱八十萬,有多少可用之兵,恐怕連左鎮自己也不知道。

入不敷出,人心不穩,都是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猶爲可慮的就是張獻忠,此人在十六年克長沙,佔領湖南大部,如果一直向南,兩廣、福建,甚至雲貴,全將不保。因爲南方空虛,除了雲南四川有一些總兵兵馬和土司兵可用外,幾乎沒有任何一部可以擋八大王之兵鋒。

不過,可以叫人放心的就是張獻忠已經在這一年轉爲向四川,兵鋒主力已經出湖南,全面西向了。

這是一件可以鬆一口氣的大事

而相形之下,皇太子在淮安並奪劉澤清兵馬,並且在數日之後,宣佈成立太子六率的事,在很多人眼裡,除了不合祖宗體制禮法之外,倒也並不是那麼值得關注了。

第172章 李巖(1)引子第319章 會戰(55)第58 熱血(1)第13章 異心第347章 決勝(22)第246章 轉折(26)第308章 會戰(44)第65章 熱血(8)第232章 轉折(22)第5章 賜刀第58 熱血(1)第285章 會戰(21)第332章 決勝(7)第99章 立基(1)第134章 南京(22)第54章 理想第297章 會戰(33)第324章 會戰(59)第105章 立基(7)第247章 轉折(27)第59章 熱血(2)第37章 羣英會(7)第209章 收穫(2)第282章 會戰(18)第199章 餘波(7)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140章 南京(28)第217章 收穫(10)第168章 淮上(6)第235章 轉折(15)第135章 南京(23)第33章 羣英會(3)第247章 轉折(27)第142章 南京(30)第75章 告示第347章 決勝(22)第315章 會戰(51)第97章 風雲(13)第231章 轉折(21)第181章 變化(7)第139章 南京(27)第137章 南京(25)第38章 羣英會(8)第245章 轉折(25)第202章 餘波(11)第97章 風雲(13)第167章 淮上(5)第1章 重生第246章 轉折(26)第63章 熱血(6)第165章 淮上(3)第170章 練兵(2)第239章 轉折(19)第160章 南京(48)第143章 南京(31)第110章 立基(12)第87章 風雲(3)第330章 會戰(39)第343章 決勝(18)第79章 爭執第208章 收穫(1)第146章 南京(34)第32 羣英會(2)第266章 會戰(2)第10章 校閱第210章 收穫(3)第33章 羣英會(3)第112章 立基(14)第192章 變亂(9)第348章 決勝(23)第37章 羣英會(7)第160章 南京(48)第102章 立基(4)第221章 轉折(1)第134章 南京(22)第316章 會戰(52)第218章 火器(1)第233章 轉折(23)第13章 異心第133章 南京(21)第72章 六率第83章 重逢第309章 會戰(45)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106章 立基(8)第90章 風雲(6)第258章 序幕(4)第161章 南京(49)第337章 決勝(12)第203章 餘波(12)第182章 變化(8)第307章 會戰(43)第315章 會戰(51)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章 南京8第202章 餘波(11)第201章 餘波(10)第308章 會戰(44)第155章 南京(43)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9
第172章 李巖(1)引子第319章 會戰(55)第58 熱血(1)第13章 異心第347章 決勝(22)第246章 轉折(26)第308章 會戰(44)第65章 熱血(8)第232章 轉折(22)第5章 賜刀第58 熱血(1)第285章 會戰(21)第332章 決勝(7)第99章 立基(1)第134章 南京(22)第54章 理想第297章 會戰(33)第324章 會戰(59)第105章 立基(7)第247章 轉折(27)第59章 熱血(2)第37章 羣英會(7)第209章 收穫(2)第282章 會戰(18)第199章 餘波(7)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140章 南京(28)第217章 收穫(10)第168章 淮上(6)第235章 轉折(15)第135章 南京(23)第33章 羣英會(3)第247章 轉折(27)第142章 南京(30)第75章 告示第347章 決勝(22)第315章 會戰(51)第97章 風雲(13)第231章 轉折(21)第181章 變化(7)第139章 南京(27)第137章 南京(25)第38章 羣英會(8)第245章 轉折(25)第202章 餘波(11)第97章 風雲(13)第167章 淮上(5)第1章 重生第246章 轉折(26)第63章 熱血(6)第165章 淮上(3)第170章 練兵(2)第239章 轉折(19)第160章 南京(48)第143章 南京(31)第110章 立基(12)第87章 風雲(3)第330章 會戰(39)第343章 決勝(18)第79章 爭執第208章 收穫(1)第146章 南京(34)第32 羣英會(2)第266章 會戰(2)第10章 校閱第210章 收穫(3)第33章 羣英會(3)第112章 立基(14)第192章 變亂(9)第348章 決勝(23)第37章 羣英會(7)第160章 南京(48)第102章 立基(4)第221章 轉折(1)第134章 南京(22)第316章 會戰(52)第218章 火器(1)第233章 轉折(23)第13章 異心第133章 南京(21)第72章 六率第83章 重逢第309章 會戰(45)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106章 立基(8)第90章 風雲(6)第258章 序幕(4)第161章 南京(49)第337章 決勝(12)第203章 餘波(12)第182章 變化(8)第307章 會戰(43)第315章 會戰(51)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章 南京8第202章 餘波(11)第201章 餘波(10)第308章 會戰(44)第155章 南京(43)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