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轉折(15)

“派左仲及和陳洪範、馬紹愉三人北上。”

一進內閣,也不必再寒暄,史可法劈頭便道:“此三人,公以爲如何?”

左仲及就是左懋第,應天巡撫,以清名和耿介聞名,骨氣很硬,資歷也差不多夠了。原本馬士英是提議由馬紹愉爲主使,陳洪範爲副手,此時史可法又加一個左懋第出來,顯是對馬、陳二人並不放心,要有一個能鎮住場面,並且在關鍵時刻頂的住的人。

象馬紹愉和陳洪範,一個在崇禎十五年就曾經在陳新甲的指派下去見過濟爾哈郎,算是明廷之中難得的參與過私下議和的人物。

當然,品格不大靠的住。

陳洪範是武將,自請參與議和,朝中議論紛紛,都覺得不大靠的住。不過史可法覺得陳洪範熟知虜情,又是自願效力,未必要冷了武臣自效之心,所以還是作主答應了下來。

“左仲及確爲合適人選。”馬士英點頭道:“首輔有識人之明,國家幸事。”

“哪裡。”史可法謙謝一句,又道:“如果定議的話,給左仲及加兵部侍郎,馬紹愉加大理寺卿,陳洪範加左都督……這樣辦理,如何?再有,此三人已經在外間朝房候着,召來見面談一談,如何?”

馬士英笑而不答,只是端起茶來喝了一口。

藉着升騰而起的茶霧,他也是遮擋住自己臉上鄙薄的表情。

北使在即,這位內閣首輔想的不是大政方針,不是未來整個國家的規劃,卻在這裡一本正經的商量起使臣的加官……這是什麼樣的大事,也值得一問!

至於見面,其實也大可不必,內閣和軍務處吩咐下去,着他們按吩咐辦事就是了。

不過史可法的面子也不能不給,當下便一笑點頭,算是答應了。

他打量閣中,除了史可法外,李邦華和王鐸、張國維都不在,只有一個高弘圖和一羣東林出身的中書舍人侍立着。

見馬士英看向自己,高弘圖也是微笑以應。

“對了,子猶!”馬士英轉向高弘圖,問道:“太子殿下請加撥三十萬斤生鐵的事,工部推給戶部,戶部這邊又怎麼說?”

“沒有。”高弘圖言簡意賅,笑道:“戶部沒有半斤存鐵,殿下要用鐵,自己和工部打擂臺去罷了。”

“禁軍和侍衛處也要數萬斤鐵,用來打造兵器鎧甲,子猶,你可不能和我打這個擂臺!”

“京營若要用,那便有了。”

“哈哈,子猶,你真是妙人。”

江南各處鐵礦銅礦其實不少,論說起來,礦產資源是足夠豐厚的。但生鐵和銅的開採不足,也是事實。

明朝的採礦手段落後也還罷了,私礦衆多而不能管理就是一大情弊,而官礦中的礦徒又如同豬狗,待遇極其差勁,比起清朝都遠遠不如。

別的不說,就以雲南爲例,在清朝雍乾年間,雲銅一年出產數百萬斤,出銅佔天下用銅一半以上,明朝極缺銅錢,鑄錢少的可憐,而清朝錢荒卻比明朝輕的多。一樣的銅礦,可這會擱明朝又如何?連清朝的十分之一也沒有。如此產量,要是不缺銅鐵纔怪了。

原本就少,現在到處軍興,鐵礦更是不是是民生,更是事關軍國大計,現在太子幾件事情都與東林黨爲敵,高弘圖等人若是肯老老實實將鐵礦等軍需物資撥給太子,那才叫奇怪。

到現在爲止,東林背景的官紳商人地主還有不少抗着厘金不肯交,高弘圖這裡每天都是焦頭爛額……此事解決不了,他在東林黨內部的地位就急劇下降,這段時間下來,高輔臣頭上的白髮也是加多了不少根出來。

“下官叩見列位列位大人。”

“叩見列位大人。”

三個北使團的成員就被史可法傳召在外頭的朝房等着,一聲召喚,就是一起進來。

內閣中的都是一品高官,左懋第是從四品,相差三級以上,就以大拜禮相見了。至於陳洪範雖是一品,不過武職官就算皇太子再擡舉,在衆人心裡還是不大值錢的。

若是執掌軍權手握重兵的總兵,另當別論,陳洪範這種光桿司令,當然不敢在輔臣們面前挺腰桿子。

“都請坐下。”史可法要解決南北相峙戰和難定的大事,所以此時神態是難得的輕鬆。爲首輔以來,他心緒一直不算很好,今天這個時候,卻是笑的格外溫和。

“叫諸君過來,就是要說一下北使的事。”史可法斟酌着道:“北使之事十分要緊,既要與清國致和睦通好之意,又不能失我大明上國之體,這其中的關節,是最爲要緊,一定要把握好了。”

這樣的大宗旨,其實史可法公開和私下都說過很多次,馬紹愉和陳洪範都聽了不少次,不過兩人還是露出一臉笑容,並且拼命點頭稱是,就象是頭一回聽到。

“下官當然遵首輔之令。”左懋第皺着眉頭,道:“但大宗旨,還是要先問明白了才行。是彼此爲敵國麼?”

一句話問出來,史可法臉色難堪,就是一直一臉矜持笑容的馬士英,也是變了臉色。

大明向來是自詡和前宋不同,絕不和親,也絕不輕撫蠻夷。

當初和蒙古韃子開邊互市的事,朝野之間就有不少人不痛快,覺得失了顏面。等崇禎年間傳出過皇帝私下議和的事,結果就是捅了馬蜂窩一樣,最後連崇禎也壓不下去,斬了兵部尚書陳新甲纔算有了交待。

這內閣中人,史可法當年還不夠資格到中樞,馬士英免官在家,不過馬紹榆可是個人中,是專職談判的人,這會子聽了左懋第的話,他也是神色難堪,輕輕搖頭。

當年他可不是使者,還是天朝上國的大臣,是“議撫”而不是議和,就這樣,還臭了名聲。

“咳,”衆人皆默然,到最後,馬士英才張口道:“皇上爲叔,彼幼君,爲侄。”

“也只能如此!”

史可法面部表情十分痛苦,不過也是點頭表示讚許。

有兩個軍政兩邊的執政都同意了,別人還有什麼話可說?左懋第臉上毫無表情,只是躬身道:“是,立叔侄之約……那麼,彼此以何爲界?”

“當然是以……”史可法頓了一頓,臉上也有猶豫之色,半響過後,才道:“先不必提此事吧,若以敵國相稱,謹守疆界互不相攻,彼此相安最好。”

這就是以現有的實際控制區域爲疆界,算是一個比較務實的說法了。

“若有地方上所謂官紳,豪傑,土帥攀附,請朝廷北伐,請使臣們務必不可答應。若恐傷仁人志士之心,不妨勸其南歸。”

馬士英老而彌辣,站起身來,神色淡然的道:“總之,能與清國通好,彼此相安,能保我江左太平無事,使臣便是立了大功。我想,清國初至關中,還要與西邊的流賊交戰,此時我們與他們通好,時機剛好。”

史可法等人最爲擔心的就是馬士英話裡的兩層意思,一層,便是清軍滅李自成後,會以全力大舉南下,於其那時再設法,不如現在通好。

第二層,便是隱隱有擔憂,咱們這邊都知道和東虜通好以獲實利,流賊難道就不知道?

這些無君無父之流賊,難道還會講什麼氣節?

想不到馬士英也點醒了這一層,當下史可法也是霍然起身,雙目炯然,目視三個使臣,沉聲道:“虜與寇合,再犯東南,宗社之危,無過於此。三位,此行之重要在此,其不勉之!”

這就是把天大的擔子壓在了三人身上,馬紹愉面色有點兒發白,陳洪範只是一臉奉迎之色,毫無見識,只有左懋第重重嘆了口氣,道:“此行所攜物資,由海漕北運,吾等由陸路兼程而行,至天津會合……請高輔臣一定派得力人手,用心提調。”

“這自然。”高弘圖笑道:“這樣的事若是學生辦砸了,這個戶部尚書當然沒臉再做下去。”

別的事,他確實可以不放在心上,但與東虜議和關係到宗廟存亡,最少是換主子的大事,多年經營功夫在,他倒真沒有投降別股勢力的心思。

況且,高家出了兩個侍衛,還有一大羣子弟憋着要捐監生,這個時候國事要是有什麼大的動盪,整個家族都會倒黴。

“如果虜有歲幣之說,只要不太多,不妨可以答應。”

歲幣當然很難堪,不過總比增加軍費要強的多,而且當年陳新甲主持議和時也曾經談起過這個,現在雖然沒有具體的數字,不過東虜總會是在當年談判的基礎上來談,最多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就是了。

聽到這話,左懋第的臉色自然更加的難看,不過也是重重一點頭,便算是答應下來。

“時間緊急。”史可法又一次顯示了自己瑣碎細緻的一面,屈着指頭算了一算,道:“一應物資準備完畢,上船發運,諸君的儀衛和隨行預備好也得有幾天,我想,二十一號起行,如何?”

“一如首輔吩咐就是。”

左懋第願意北行,主要原因還是母親死在燕京,不得不到京師去發運屍骨,忠臣孝子兩個身份,什麼隨侍儀制,倒不必太講究了。

當下便是說定了,使臣們都是面色沉重,史可法等人自覺了了一樁大心事,卻都是一臉喜色。此時辰光不早,軍務之後頭一起面聖說事的大臣們已經下來,史可法面色沉靜,眉宇間是掩不住的喜歡之色,心中也只是在想:“但願左某人得力,能與東虜致款和好,本朝偏安之局,勉強可成!”

(未完待續)

第228章 轉折(8)第65章 熱血(8)第15章 一揖第321章 會戰(56)第66章 熱血(9)第230章 轉折(10)第331章 決勝(6)第208章 收穫(1)第220章 火器(3)第208章 收穫(1)第23章 機緣第319章 會戰(55)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117章 南京(5)第189章 變亂(6)第13章 異心第76章 彷徨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227章 轉折(7)第50章 哭廟第232章 轉折(22)第334章 決勝(9)第212章 收穫(5)第285章 會戰(21)第140章 南京(28)第222章 轉折(2)第40章 陣列第33章 羣英會(3)第166章 淮上(4)第166章 淮上(4)第4章 拉攏第197章 餘波(5)第18章 非常第139章 南京(27)第30章 失控第335章 決勝(10)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149章 南京(37)第210章 收穫(3)第196章 餘波(4)第264章 序幕(10)第238章 轉折(18)第50章 哭廟第344章 決勝(19)第229章 轉折(9)第116章 南京(4)第315章 會戰(51)第199章 餘波(7)第76章 彷徨第78章 密議第230章 轉折(20)第1章 重生第72章 六率第119章 南京(7)第184章 變亂(1)第316章 會戰(52)第218章 火器(1)第69章 熱血(12)第326章 決勝(1)第272章 會戰(8)第201章 餘波(10)第34 羣英會(4)第192章 變亂(9)第18章 非常第31 羣英會(1)第251章 轉折(31)第95章 風雲(11)第93章 風雲(9)第260章 序幕(6)第286章 會戰(22)第266章 會戰(2)第12 揉搓第260章 序幕(6)第211章 收穫(4)第68章 熱血(11)第78章 密議第236章 轉折(16)第8章 進言第292章 會戰(28)第252章 轉折(32)第301章 會戰(37)第324章 會戰(59)第77章 驕兵第147章 南京(35)第84章 睥睨第156章 南京(44)第52章 京城第234章 轉折(14)第110章 立基(12)第176章 變化(2)第20章 巧遇第236章 轉折(16)第89章 風雲(5)第238章 轉折(18)第287章 會戰(23)第212章 收穫(5)第193章 餘波(1)第276章 會戰(12)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
第228章 轉折(8)第65章 熱血(8)第15章 一揖第321章 會戰(56)第66章 熱血(9)第230章 轉折(10)第331章 決勝(6)第208章 收穫(1)第220章 火器(3)第208章 收穫(1)第23章 機緣第319章 會戰(55)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117章 南京(5)第189章 變亂(6)第13章 異心第76章 彷徨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227章 轉折(7)第50章 哭廟第232章 轉折(22)第334章 決勝(9)第212章 收穫(5)第285章 會戰(21)第140章 南京(28)第222章 轉折(2)第40章 陣列第33章 羣英會(3)第166章 淮上(4)第166章 淮上(4)第4章 拉攏第197章 餘波(5)第18章 非常第139章 南京(27)第30章 失控第335章 決勝(10)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149章 南京(37)第210章 收穫(3)第196章 餘波(4)第264章 序幕(10)第238章 轉折(18)第50章 哭廟第344章 決勝(19)第229章 轉折(9)第116章 南京(4)第315章 會戰(51)第199章 餘波(7)第76章 彷徨第78章 密議第230章 轉折(20)第1章 重生第72章 六率第119章 南京(7)第184章 變亂(1)第316章 會戰(52)第218章 火器(1)第69章 熱血(12)第326章 決勝(1)第272章 會戰(8)第201章 餘波(10)第34 羣英會(4)第192章 變亂(9)第18章 非常第31 羣英會(1)第251章 轉折(31)第95章 風雲(11)第93章 風雲(9)第260章 序幕(6)第286章 會戰(22)第266章 會戰(2)第12 揉搓第260章 序幕(6)第211章 收穫(4)第68章 熱血(11)第78章 密議第236章 轉折(16)第8章 進言第292章 會戰(28)第252章 轉折(32)第301章 會戰(37)第324章 會戰(59)第77章 驕兵第147章 南京(35)第84章 睥睨第156章 南京(44)第52章 京城第234章 轉折(14)第110章 立基(12)第176章 變化(2)第20章 巧遇第236章 轉折(16)第89章 風雲(5)第238章 轉折(18)第287章 會戰(23)第212章 收穫(5)第193章 餘波(1)第276章 會戰(12)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