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熱血(7)

適才這一劍的風情,也果然令得朱慈烺眉目舒展,心花怒放。

側身讓過,右手疾速一抓,再一抖,對方就已經手軟,拿不住劍,掉落在地。還不等對方說什麼,朱慈烺就勢一跪,沉聲道:“父皇!”

“啊?”

對方一聲驚呼,從掩身的假山後頭顯露出身體來,卻不是崇禎又是誰?

“你?”崇禎披頭散髮,神情也是狼狽不堪,但眉宇之間也是掩飾不住的驚疑之色,當然,眼神之中,也是有藏不住的歡喜。

“小爺,你怎麼回來了!”

王承恩也是閃身而出,適才他們看到有一隊騎兵在玄武門到萬歲山下飛馳而出,離的遠看不清楚,但料想在宮禁之中奔馳的騎兵總不會是自己人,必定是闖逆騎兵,正驚疑不定的時候,又見幾十人翻上山來,急切之間想上吊是來不及了,於是挺劍藏身,等朱慈烺走近時,崇禎按捺不住,想出劍拼命,總比被人俘虜要好的多……

事情就是如此,王承恩臉上則滿是痛苦之色,他搖頭道:“何苦來?賊兵已經入外城,小爺,你何苦進來大家都陷在一起?”

“王承恩說的是!”崇禎這會已經看到鞏永固等人趕過來,因而臉上又恢復了不少帝王威嚴,只看向朱慈烺道:“人都說你聰明,爲什麼要做這種傻事?”

“父皇御極多年,威望早入人心,沒有父皇壓陣,兒子就是能領兵上陣,滿朝文武,又有誰能制之?”

說完,朱慈烺微微一笑,向着崇禎道:“再者,畢竟是父子。如果父皇殉國,兒臣已經派人將定王送到南京,有他在,也是一樣的。”

“不一樣!”崇禎沒有細想朱慈烺前頭的話,只是針對他後頭的話,怒喝道:“定王怎麼和你比?這般自誤自輕,朕十分不喜!”

“君臣亦是父子,”朱慈烺呵呵一樂,笑道:“人生總有做幾件傻事的時候。再說,父皇,兒臣覺得捨身救父,也不能說是傻事。”

“唉!”崇禎仍然是頓足,不過,眉宇間的神情,卻也是柔和了很多。

父子親情,也畢竟是抹殺不掉的。

便是朱慈烺,初時還有點做戲的味道,演戲要把細節也做全。但話到最後,畢竟靈魂中還有與崇禎的父子之情,這也是壓制不了的真實情感,所以說出來,真實感人,並沒虛矯之意。

只是他的話,崇禎沒有聽仔細,但別人卻已經聽出味道來了,不知不覺間,朱慈烺已經把日後與崇禎的權力劃分輕輕定了基調,在場的人都是極聰明的,話一入耳,就都聽了出來。

鞏永固暗暗點頭,心道:“太子年輕,但英武異常,就看調教出來的三百多內操騎兵就知道了。所以仿唐太宗率精騎征伐於外,而皇上御極馭內……這樣的打算,還真的很叫人期許啊……”

太子話語中含義太深,衆人一時間也是品不完全,劉文炳上前一步,躬身道:“請皇上和太子儘速出城!”

“是的!”鞏永固也道:“臣等沿途進來,賊兵對外城尚未完全控制,不少地方尚且寬鬆無人把守,現在出城,一路急馳出去,可保無虞!”

“外城尚在?”

王承恩也是又驚又喜,他總責提督,對京城防禦瞭然於心,外城猶在,賊兵當然不能深入,一路出城,輕騎逃走,確實還大有機會。因而也向崇禎道:“皇上不可再猶豫,奴婢願誓死保護聖駕。”

關鍵時刻,朱慈烺一直以來的表現終於打動了崇禎,父子親情,再加上求生的慾望,披頭散髮,十分嬉皮風範的大明皇帝終於點了點頭,向着朱慈烺溫語道:“既然如此,朕就與吾兒一起,拼命一試也罷!”

“是,父皇!”朱慈烺心中十分高興,崇禎的性子是十分的執拗彆扭,總是在關鍵時刻掉鏈子,這一回事關他自己性命,朱慈烺也是十分害怕,唯恐這位大爺真的要捆起來才肯走。

這樣做不是不行,不過事後的樂子肯定也不小就是了……

衆人匆匆下山,崇禎騎術雖一般,好在可以縱馬奔馳,仍是從來路出門,玄武門一路穿永巷出去,再打東華門出宮。

到了金水橋前,太監宮人已經多半因朱慈烺的話而散去,只留下一地的破衣爛鞋,還有金水橋之下,到處的浮屍飄蕩在水中,除此之外,就只是紅牆黃瓦的皇宮,朝陽之下,仍然是那樣的巍峨堂皇。

不知不覺間,崇禎撥轉回馬頭,眼神徵徵的看向東華門和宮門內的高大宮殿,仍然是熟悉的一切,只是,此刻卻不得不暫別了!

這個三十四歲的皇帝,一出身就是錦衣玉食,除了父親在皇太子生涯裡的謹小慎微的那幾年的日子難熬之外,就算是客魏猖獗的年頭,天啓皇哥也沒叫他這個親弟弟受過一星半點的委屈。然後爲帝王,御極天下十七年,到了今天,卻也是不得不倉皇辭廟了……

這個皇宮,打他出生那天就住在這裡頭啊……對別人來說,這裡可能神秘而威嚴,或是承載着太多別樣的東西,但對崇禎來說,這裡就是他的家,如此而已。

“走吧!”

沒有潸然淚下,前幾天哭廟前後,崇禎也是流了不少眼淚,此時的情形反而是絕望中又有新的希望,既然如此,又何必哭?

他只是下死眼看了東華門最後一眼,然後向着朱慈烺厲聲道:“吾兒記着,此生絕不可有偏安江南的打算,不能重回京師,吾死不能瞑目!”

“是,父皇。”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朱慈烺也十分感慨……如果不是這點子情感,人之爲人,又有什麼意義?

當下不露聲色,只重重一點頭,雖是倉皇而走,倒也是沒有太多淒涼之感了。

此時外城仍然寂寂無人,放眼看去,街道上空無一人,唯有出東安門,向着外城行進之時,看到不少百姓和門戶之間也是已經打出了降旗,不少人家門前擺放着香案,書寫着“順民”字眼的黃紙帖的到處都是……見此情形,適才還一臉堅毅之色的崇禎,臉上也是格外的難堪起來。

他重重嘆一口氣,若是往常,必定是會痛罵大臣誤國,而滿城百姓此時卻已經棄他和舊朝,轉身投向新朝,放眼看去,除了一些太監宮人自殺,舉城之中,也就正陽門等幾個地方有抵抗,爲皇帝到如此地步,全然怪責別人,又有什麼意義?

這樣的情形叫崇禎看看,對他的觸動,倒真的是彌足珍貴的經歷!

他在想自殺時,還在想在遺書上寫上請賊首不要苦害吾民的話語,現在看看,舉城百姓降了個精光,曾經被佔領的地方也是平安無事,再問鞏永固等人才知道,賊兵昨天入城之後,秋毫無犯,除了攻打城門時殺傷多人以外,一人未曾誤傷,根本沒有抄掠情形。

這種話聽在耳中,再看看眼前情節,自然是格外的傷心慘目!

到得朝陽門附近,遠遠看到有不少穿緋着綠的大臣跪下迎駕,崇禎久蓄的眼淚終於又滾滾落下,當下只是慘笑着道:“舉朝皆降,朕以爲除了吾兒和皇親之外,再也沒有效忠我大明的人。現在看來,畢竟還有一些忠義之士在!”

說罷自己催騎向前,到了王家彥等人跟前,竟是親自俯身下腰,用手將李邦華和王家彥等人扶了起來。

李邦華起身之時,老淚縱橫,只道:“皇上平安,真是我大明之幸,天下臣民之幸!”

“別說了!”崇禎對着李邦華這個元老重臣,也是少了掩飾的心思,況且,這種時候,也該他說兩句實話,當下只是向着李邦華道:“臣民皆叛,是朕有大失德之處。”

“不然!”李邦華正色道:“非是皇上待臣民苛刻,亦非是皇上失德,雖然,用人行政,皇上確實有失誤之處,但馭下以誠,自身絕無失德。眼下臣民俱降,實是趨利避害,人所同心,也沒有什麼可說的。將來天兵重返之時,臣敢保,城中不僅沒有爲李闖效忠的,更會郊迎出城,歡呼萬歲。”

畢竟是幾朝老臣,解釋起來,也是頭頭是道。

見崇禎聽的不住點頭,王家彥便道:“既然如此,臣等就護衛皇上,急速離京。到南京後重整軍馬,誓師北伐。”

“臣等亦願護衛皇上親征南遷!”

此時城門處也是多了十幾個聞迅趕來的勳戚和大臣,其中不乏幾個侯伯之類,崇禎掃他們幾眼,也不大放在心上,倒是有幾個文學近侍之臣,崇禎特別多看了幾眼,因道:“朕以爲文臣之中,皆是無恥之徒,不料還有卿等忠忱之士……古語說,疾風勁草,板蕩忠臣,果不其然。”

一羣青年官員中,當是以陳名夏爲魁首,此時聽着皇帝誇獎,又見皇太子笑眯眯看向自己,不覺只是一陣心慌,他向來能言善辯,此時卻是口中吶吶,竟是不知道說什麼是好了。

“只要來了就好!”朱慈烺此時在御前已經頗有大戶人家當家大公子的風範和地位,當下看看日頭,斷然道:“賊軍重整兵馬再次追趕也並不難,吾等最多還有半個時辰時間趕路……不能再耽擱了!”

“好,就聽吾兒的!”崇禎此時終於有點意氣風發的樣子,馬上揮鞭,長聲笑道:“出發!”

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157章 南京(45)第115章 南京(3)第218章 火器(1)第293章 會戰(29)第180章 變化(6)第271章 會戰(7)第327章 決勝(2)第44章 變數第195章 餘波(3)第7章 崇禎第342章 決勝(17)第202章 餘波(11)第51章 兄弟第220章 火器(3)第229章 轉折(9)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328章 決勝(3)第31 羣英會(1)第165章 淮上(3)第15章 一揖第166章 淮上(4)第137章 南京(25)第42章 好手第44章 變數第160章 南京(48)第58 熱血(1)第297章 會戰(33)第201章 餘波(10)第220章 火器(3)第99章 立基(1)第34 羣英會(4)第175章 變化(1)第293章 會戰(29)第177章 變化(3)第178章 變化(4)第65章 熱血(8)第159章 南京(47)第209章 收穫(2)第110章 立基(12)第81章 史公第80章 福王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章 南京8第47章 總兵第324章 會戰(59)第63章 熱血(6)第39章 羣英會(9)第192章 變亂(9)第256章 序幕(2)第161章 南京(49)第93章 風雲(9)第293章 會戰(29)第163章 淮上(1)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292章 會戰(28)第327章 決勝(2)第181章 變化(7)第63章 熱血(6)第114章 南京(2)第287章 會戰(23)第108章 立基(10)第280章 會戰(16)第215章 收穫(8)第134章 南京(22)第144章 南京(32)第22 選擇第59章 熱血(3)第193章 餘波(1)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147章 南京(35)第343章 決勝(18)第8章 進言第88章 風雲(4)第46 父子第277章 會戰(13)第109章 立基(11)第170章 練兵(2)第306章 會戰(42)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200章 餘波(8)第22 選擇第323章 會戰(58)第246章 轉折(26)第75章 告示第301章 會戰(37)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118章 南京(6)第330章 會戰(39)第237章 轉折(17)第53章 撲騰第229章 轉折(9)第175章 變化(1)第115章 南京(3)第282章 會戰(18)第268章 會戰(4)第28 松山第5章 賜刀第186章 變亂(3)第250章 轉折(30)第337章 決勝(12)
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157章 南京(45)第115章 南京(3)第218章 火器(1)第293章 會戰(29)第180章 變化(6)第271章 會戰(7)第327章 決勝(2)第44章 變數第195章 餘波(3)第7章 崇禎第342章 決勝(17)第202章 餘波(11)第51章 兄弟第220章 火器(3)第229章 轉折(9)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328章 決勝(3)第31 羣英會(1)第165章 淮上(3)第15章 一揖第166章 淮上(4)第137章 南京(25)第42章 好手第44章 變數第160章 南京(48)第58 熱血(1)第297章 會戰(33)第201章 餘波(10)第220章 火器(3)第99章 立基(1)第34 羣英會(4)第175章 變化(1)第293章 會戰(29)第177章 變化(3)第178章 變化(4)第65章 熱血(8)第159章 南京(47)第209章 收穫(2)第110章 立基(12)第81章 史公第80章 福王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章 南京8第47章 總兵第324章 會戰(59)第63章 熱血(6)第39章 羣英會(9)第192章 變亂(9)第256章 序幕(2)第161章 南京(49)第93章 風雲(9)第293章 會戰(29)第163章 淮上(1)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292章 會戰(28)第327章 決勝(2)第181章 變化(7)第63章 熱血(6)第114章 南京(2)第287章 會戰(23)第108章 立基(10)第280章 會戰(16)第215章 收穫(8)第134章 南京(22)第144章 南京(32)第22 選擇第59章 熱血(3)第193章 餘波(1)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147章 南京(35)第343章 決勝(18)第8章 進言第88章 風雲(4)第46 父子第277章 會戰(13)第109章 立基(11)第170章 練兵(2)第306章 會戰(42)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200章 餘波(8)第22 選擇第323章 會戰(58)第246章 轉折(26)第75章 告示第301章 會戰(37)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118章 南京(6)第330章 會戰(39)第237章 轉折(17)第53章 撲騰第229章 轉折(9)第175章 變化(1)第115章 南京(3)第282章 會戰(18)第268章 會戰(4)第28 松山第5章 賜刀第186章 變亂(3)第250章 轉折(30)第337章 決勝(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