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下旬的盛京仍然是春寒料峭,十分的寒冷。
大清的順治皇帝仍然是幼稚蒙童,在自己大哥豪格和叔王多爾袞爭位的夾縫之中,福臨異軍突起,小小年紀,居然就成爲大清皇帝,數百萬各族人民之主,疆域如果算是蒙古部族的話也儼然是北方雄強大國……這樣一位君王,儘管只在稚齡,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仍然備受矚目!
這一天是皇帝出臨三官廟典學的曰子,清朝有鑑於明朝皇子和親藩政策的失敗,在這個時候也是開始重視教育,儘管福臨已經是皇帝,但現在還是有早期部落集體統治的殘餘,小皇帝在他那些赫赫有威名又有實權的伯王叔王們面前,仍然只是一個需要栽培和照顧學習的孩子罷了。
在二月的時候,輔政睿親王就吩咐禮、工二部打掃預備,把整個三官廟都整治的煥然一新,根本看不出原來的樣子,然後又挑好了四位老師,兩個教漢文經義,兩個教滿文,除此之外,將會還會有幫着小皇帝“壓馬”的王公親貴,負責教小皇帝練弓箭和摔跤功夫的“諳達”等等,一應事物,都是兩個輔政親王一手艹持,底下的各衙門和官員也不敢怠慢,到了皇帝出臨讀書這一天,整個三官廟內外也是王公親貴和大臣們站班伺候……畢竟是頭一天上學,所以要擺出這麼鄭重其事的姿態來,以後曰常當然也就不必如此了。
而況,今天還會有重大事情會宣佈!
盛京內外,稍微有點消息來源的都已經在暗中傳聞,睿王已經決定動員全族出征:十歲以上,七十以下的男子,全部在出徵點兵的範圍之內!
老實說,本朝國號還叫後金的時候,連年征戰,就算是王公貴族也是常年在戰馬上度過,大家也不覺爲苦,有肉吃,有暖和房子睡覺,就覺得很舒服了。
到現在,明軍只是苦守寧遠和山海衛城,松山大戰後,再無進取之力,每隔幾年大軍入關,也就是大規模的打草谷,明軍絕不敢戰,出關一次,死傷極其有限,而帶回來的卻是數十萬的百姓和無數的金銀珠寶,大批的騾馬牛羊,“國人”上下,當然都是歡欣鼓舞,十分高興,而掌握着更多資源分配權力的當然是上層王公,大家都是起了豪華壯麗的王公府邸,每個府邸裡都是數不清的包衣奴才伺候起居,論起盛京的宮室當然不及明朝京師壯麗豪華,但勝在全部是新修的建築,而城中除了王公和高級官員,就只剩下伺候這些貴人們的包衣奴才,所以乾淨整齊,衛生情況也比燕京強的多……所以這幾年舒服曰子過下來,大家的進取心實在有限的很,如果不是睿王拿大主意,願意出兵去和號稱有五十萬大軍的“流賊”死磕硬拼的滿洲貴族也實在沒幾個人。
“聽說範學士上了書子,睿王很贊同,大政方針,也是靠着這範學士的建言就定下來了。”
“哼,太宗皇帝在時,雖然用這范文程,不過大政方針,仍然要召齊諸王貝勒並固山貝子會議,甚至各固山額真、梅勒章京都有資格建言……現在?哼!”
“這一次動靜可真大,從鄂倫春到索倫,所有男丁全部徵發!”
“以前進關是打草谷,這一次睿王是要真真正正奉小主子到燕京坐龍庭了。”
“咳,在盛京不是挺好?聽說關裡冬天還好,夏天可熱!”
“可不是?我也是這麼想來着,冷點沒什麼……熱,那可真是受不了。”
“現在是睿王爺當家麼,還多說什麼?指哪兒打哪兒吧。”
“哼,反正我是跟着肅王爺!”
今天是福臨上學的好曰子,所以跟過來的上三旗的人特別多,圍攏在三官廟的入口處,口舌生風,說的正是熱鬧。
現在盛京很流行吃煙,肅王和睿王,還有濟爾哈郎都喜歡抽兩口,連帶着,旗下稍有身份的人也都很喜歡抽上兩口,睿王又喜歡看戲,所以貴戚之家,好歹不拘都有幾個戲班子。
今天這種天氣,雖然春寒猶重,但對通古斯密林裡竄出來的這個小部族的人而言就是和漢人的夏初感覺差不離,風暖暖的,吹在身上很是舒服,若不是三官廟這裡有皇差應份,大夥兒就必定在家裡,嘴裡一根菸袋,堂房高坐,家奴班子演戲來看,舒服安樂,可不比在三官廟這裡吹風要強的多?
再想想要萬里從戎,一路打出關去,聽說是洪承疇的建言,不去攻打磐石一般的寧遠和山海關,而是繞道密雲和薊鎮,破口而入,直接去攻打明朝京師。
後方還橫絕着一個山海關,吳三桂已經奉命兼併了高第的兵馬,又在寧遠難民中挑了一些民壯,兵丁湊齊了五萬左右,馬步均有,關寧一向是明朝的國防第一重鎮,鎧甲和兵器都是舉國之力供應,堪稱最精,還有大量火器,馬匹,足可供應半年以上的糧草,這麼一個重鎮橫絕身後,衆人對能否長期佔領燕京,甚至在關內立足,都是有極大的疑慮!
可以說,吳三桂在身後不除,糧道隔絕數千裡,而要在關內面對不瞭解的農民軍對手……如此種種,這些打老了仗的滿洲貴族心中明白,此行是拼命一賭,他們對前途命運的擔心,絕不會因爲多爾袞的強勢就完全放鬆!
…………普通的官員都在廟外伺候,在三官廟裡則是身份地位都很過的去的上三旗內的大人物,福臨即位,多爾袞的企圖失敗,都是和上三旗的團結和鬥爭有關。
這其中,最爲得力的便是以索尼、譚泰、鰲拜等人有關,就是他們爲主,號召了一大批忠於皇太極的官員將領,盟誓只效忠太宗後人,這麼一股龐大的力量,再加上豪格的實力聯合一處,終使多爾袞讓步,也免使八旗內鬥,算是這個小朝廷度過一劫,否則的話,現在就算是機會擺在眼前,這個小部族爲主體的小朝廷是否還有餘力入關,就真的是一個絕大的疑問了。
但事急時衆人一心,其後卻是被多爾袞分化左右,除了索尼等人還死硬之外,譚泰等人已經或明或暗的投了睿王,而同爲輔政王的濟爾哈郎軟弱無能,在國事大政上不能力爭,權柄已經漸漸落在睿王手中,今天這種曰子,大夥兒早早就到了,連小皇帝也召見了四個滿漢師傅,在師傅們行禮過後,開始抄寫預先寫好的字帖,濟爾哈郎和多爾袞等人卻遲遲未至……索尼明白,這內外的議論和嘲諷聲,其實也是對睿王的一種抗議!
按說這股子心氣十分可用,可是索尼心中明白,現在上三旗沒有一個真正的主心骨,不象多爾袞和多鐸、阿濟格這三兄弟牢牢把握着手中實力,特別是以睿王爲核心,凡事依命而行,有幾分實力就能用得幾分。
相反,上三旗的真正主子,也就是正在學寫字的皇帝還小,而豪格的格局氣度太小,先皇留下的臣子,多半對其不服,根本無力左右局面。至於自己等人,緩急時還能號召一二,但平時有什麼政爭時,就沒有辦法隨心所欲了。
而現在又是要舉族出征的要緊關頭……想到這,索尼對着長相兇獰,而身形十分魁梧,正挺胸凸肚,伺立在自己身邊的鰲拜道:“外頭太吵,叫他們安靜點兒。”
與索尼的資歷和手中的實力比起來,鰲拜當然差的很遠,平時行事,也多半是索尼拿主意,所以鰲拜儘管不大樂意,臉也板的鐵青,還是邁着因爲長期騎馬造成的羅圈腿,搖搖擺擺的出去了。
等鰲拜出去,譚泰臉昂的高高的,向着索尼道:“我出去瞧瞧去,睿王爺大約也快來了。”他又冷笑一聲,道:“還好是叫鰲拜制止他們,不然的話,我正打算出去用馬鞭好好抽打一下他們,敢這麼議論諸王,大約是活膩味了吧。”
他說罷就走,也不理會別人,當初密議共保太宗之子的八大臣,除了索尼、鰲拜、圖賴、圖爾格外,以譚泰的叛變對衆人的打擊最爲沉重。而譚泰與索尼之間,又是明爭暗鬥不止,兩人早就結下仇怨,一有機會,便會互相攻訐。
“哼,”看着譚泰背影,索尼輕輕冷哼,心道:“等着瞧吧!”
眼下這位正黃旗的貴族大臣可沒有順治晚年時的尊榮和城府心機,遇到事情,當然也是怒氣顯露於形,只是他畢竟心機深沉,所以能隱而不發罷了。
“睿親王到!”
就在譚泰出去不久,三官廟外傳來昂揚悠長的叫喊聲,很快,沿街傳來馬蹄嗒嗒的響聲,接着就是萬籟俱寂,原本略顯嘈雜的場面立刻寂靜下來,方圓數裡內外,除了馬蹄聲和馬匹的嘶鳴之外,就再也聽不到一點兒聲響。
如此威勢,就是連在書房裡專心描摹的福臨也停下了筆,他看了看侍立在屋角的四個滿漢師傅,見這幾個師傅也是面露不安之色,彷彿沒能出去迎接,就心不自安的樣子。
小皇帝滿心不解的想道:“額娘說我是天下之主,誰都該敬我怕我,怎麼適才我來的時候,都沒有九叔王來的時候鬧這麼大的動靜,而大夥兒又是這麼安靜和害怕,就連喘氣也變的這麼小聲?”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