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立基(4)

隨着朱慈烺一聲令下,號炮聲響中,幾十個高品武官人頭落地,四周更是歡聲如雷,朱慈烺索性就在校場四周縱馬繞行了一圈,更是向着人羣頻頻揮手。

自萬曆以後,大明天子就很少出宮禁,普通官員想見一面都很困難,更加不提普通百姓。在萬曆之前,天子祭祀乞雨,參加某些儀式之時,從宮禁出城,或是到某個行宮別苑時,百姓纔有機會一瞻天顏……不過,那也是幾十年前的事了。

這一次,淮安百姓算是有福,一睹皇太子容顏,不少人笑的合不攏嘴,有些老秀才已經在打着腹稿……將來墓誌銘上可得重重寫上一筆才成

一直鬧到太陽成一個紅球,即將落下,朱慈烺才進入巡撫衙門休息,而四周圍觀的百姓也在軍兵和衙役的勸說疏導之下,亂紛紛的散去。

這一次事件鬧出很大的動靜出來,一直到數月之後,餘波還沒有完全消散。

而事後可以得知,朱慈烺行雷霆手段,兼併一藩強軍,悍然誅殺總兵並麾下大將,連同山東鎮客兵作奸犯科者,前後誅殺幾近千人,如此果決強悍,在收服一支數萬人組成的大軍的同裡,也是震懾了很多人,其作用之大,有時候連朱慈烺自己都沒有徹底弄清楚。

在他來說,只是一口吃成了胖子,好歹沒有撐死……接下來的事還很多,最少,吃下來是吃下來了,但朱慈烺如同一隻吞下了一頭野豬的巨蟒,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做不了什麼事了,能做的,就只能是消化。

不過,這對朱慈烺來說也是十分有利,因爲從自己習武到小規模的練兵,做戰,再到突襲劉澤清,朱慈烺做事一直是在踩鋼絲。

不客氣的說,是十分的急功近利。有不少事,都是行事操切,十分着急。

而處理淮安這樣的情況可不比突襲殺人那麼簡單,淮安是兩州九縣,戶口按賬簿上說也有一百多萬,而實際上明朝隱戶十分嚴重,最少有四到七倍的隱戶,也就是說,在他治下有名義上的六萬左右的軍隊,騾馬五六千匹,還有大型的船廠,倉庫、數百萬的生民,而崇禎剛到南京,政權還在混亂的時候,南京顧不上,路振飛有些事不便插手,而且太子在,也不是一個巡撫能隨意左右的。

結果這一段時間把朱慈烺累了個臭死,在他去南京之前,也只是勉強把各地局面穩住,官員和士紳的情況調查個七七八八,駐軍也初步穩定,叫他敢放心離開一段時間。

就是這樣,也是耗盡了心血,不過有此考驗,往後的施政治軍也算是真正有了一個開端。

朱慈烺也不再是一個處於深宮不知世事的皇太子,更加不是後世略帶無賴氣,行事愛幻想,甚至是粗魯不計後果的莽夫了。

……

……

陳名夏一直跟隨在朱慈烺身邊,在皇太子接受歡呼的時候,他很有分寸的退在太子身後,等路振飛過來,這個向來傲氣十足的青年官員對前輩還是十分客氣的,拱了拱手,笑道:“大人將劉澤明等人留給殿下處置,十分妥當,學生很佩服。”

路振飛這些天明顯十分的疲憊,眼窩都陷進去幾分,還禮也是輕飄飄的,有氣無力,不過聽到陳名夏的話,還是很鄭重的答道:“禮、法俱不可廢,學生所爲,只是按朝廷規矩辦事罷了。”

“雖然如此,但大人辦事十分清楚,殿下雖未言,但學生知道殿下十分滿意……”陳名夏沉吟着道:“大人,將來太子或持節撫淮安,到時候,大人可就更是殿下的左膀右臂了。”

陳名夏的試探之意十分明顯,在這個階段,就算有些私意,但此人爲朱慈烺拼命拉班底,擴充實力,這一層心思還是十分熱切的。

畢竟此人現在完全依附朱慈烺,皇太子強,他將來準定能入閣拜相,成一代名臣。以陳名夏的熱衷,又怎麼會不拼命賣力?

路振飛微微一笑,答非所問的道:“南都方面,如若皇上知道消息,怕也會派信使過來了。”

他不答而答,意思也很明確,一切以崇禎的意旨爲意旨,本人並沒有什麼一定之見。

這個回答不算滿意,不過也算不錯了,最少路振飛從頭到尾都很合作,現在也是沒有什麼牴觸的情緒。

陳名夏哈哈一笑,笑的十分誇張……他傲然答道:“吾等豈能束手待命?今學生已經向太子殿下請行,今天夜裡就要動身往南都了”

他一邊說,還一邊拂拭着自己衣袍上並不存在的灰塵,一副智珠在握,十分牛叉的形象。只可惜朱慈烺在向萬民招手,而魏嶽等人貼身護衛,馮愷章和鞏效祖等人也散開了,除了一個若有所思的路振飛,沒有幾個人看到他這般威風的形象。

“以足下去,果然十分恰當。”

好在路振飛是個聰明人,點一點頭,笑道:“我有幾個家僕,經常往南都去,好馬也有幾匹,不知道百史要否?”

“當然要”

對這種更加親近一步的表示,陳名夏自然答應下來,欣然同意。

到了天黑之後,朱慈烺親自面授機宜,掌燈時分,雖然前幾天還從揚州奔行了一個來回,但陳名夏卻仍然帶着自己的幾個心腹家人,加上路振飛所給的人馬,一共六人,掌着火把連夜上路,預計在明日下午,趕回南都。

……

……

在朱慈烺抵達淮安,並且考察數日,暗中安排,準備冒險一搏奪劉澤清一軍的時候,崇禎皇帝也是在龍江關登陸,並且在江灘上面見羣臣,然後在翰、詹、科、道等導引官的導引下,騎乘御馬吉良乘自龍江關入南京,沿途百姓聽到風聲,怕不有幾十萬人圍在道路兩側,不少人家自發擺上香案,燃起香燭,擺上果酒,等黃羅傘蓋下的御駕一到,百姓們不待人言,自然而然的就叩拜下去……不少老人是涕淚交流……多少了年咱南京沒來過皇上了……

史可法原本接的是福王,不料人還沒過江,倒是把皇帝給接了回來。

這一下是大喜事,不過辦事的人也是鬧了個人仰馬翻。

因爲原本給福王預備的是內守備府,也就是忻城伯趙之龍的地盤,前一陣就派人打掃了,該修的地方也修了,彩畫也畫了,裝飾物品也擺了,絲綢用具房內裱糊,足足報銷了十來萬銀子……這一下銀子徹底打了水飄不說,皇帝住哪兒,可也成了大難題。

“朕當然住宮裡,”史可法和趙之龍等人無法,只得上前請示,崇禎倒很爽快,立時便道:“而且,當然還住乾清宮。”

“是是,這原本是該當的……”趙之龍心裡有鬼胎,因爲他擁立也很賣力氣,而更賣力氣的劉孔昭十分狡猾,適才也趴在皇帝面前大哭,然後這個誠意伯就跑的沒影了,把一切事情都推給了趙之龍和史可法。

而史可法又沒有捷才,兩人在陽春四月的南京城中汗落如雨,半響過後,纔是史可法硬着頭皮道:“原本是以爲……唉,臣等原本是要迎福王,收拾的是內守備府,南都宮禁都二百多年,長久沒有君上居住,都已經破壞不堪,十分潮溼破舊,不少地方也坍塌了,皇上如何能住?”

史可法陳奏時,只是低着頭一直說,倒是沒有看崇禎的臉色。

其時已經進了朝陽門,因爲皇帝要先去孝陵祭祀太祖高皇帝,所以特地繞行了一圈,從朝陽門進的城,因爲路邊行人太多,皇帝臨時在一處地方停下休息,四周是隨行的大臣,一個個都是走的滿頭大汗,但卻又是臉上放光。

適才因爲是跟隨聖駕行走,所以不論是騎馬的將軍和所有的親兵下人奴僕,又或是坐轎的文官,所有人都只能下馬步行,只有皇帝一個人騎馬,所以沿途萬民一見,就是山呼萬歲,十分的激動,到了此時,崇禎是小感疲憊,那些平均年紀在五十以上的文官們卻都是累的不行了,皇帝要歇息,也多半是照顧他們。

這在以前的崇禎是不可想象的,經過大難之後,就算是鐵石心腸,也確實是有所改變了。

此時跟隨的大臣就在附近,聞訊趕過來夠資格面聖的更是一大羣,衆人聽了史可法的話,也是面面相覷,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嗨”崇禎十分的不以爲然,輕輕一頓足……以往這個動作之後,必定就是雷霆暴雨,韓贊周等十分明白皇帝心理和習慣的太監都是臉上變色,一個個嚇的面色慘白……不料皇帝就是一頓足,然後還是聲調很平和的向着兩個大臣道:“朕還是住宮禁,什麼潮溼?難道能比海上還難住?”

這麼一說,史可法先是一楞,接下來,這個最近弄的自己焦頭爛額的大臣淚如雨下,趴在地上連連叩首,只道:“臣死罪,死罪,死罪”

他一叩首,數百大臣也自然跪下叩首,一時地面都爲之抖動。

不過衆人十之八九都是誠心正意,對皇帝十分敬服。不少人心裡都想:“皇上宵夜旰食,不事奢華,不好享受,果然是實,南京宮禁中狐兔縱橫,根本就是荒廟一樣,皇上也不以爲意……實在是……只是,有君上如此,怎麼又會鬧到如此地步的

第159章 南京(47)第237章 轉折(17)第233章 轉折(23)第11章 瘋狂第230章 轉折(20)第312章 會戰(48)第338章 決勝(13)第234章 轉折(14)第145章 南京(33)第34 羣英會(4)第248章 轉折(28)第267章 會戰(3)第137章 南京(25)第164章 淮上(2)第27 年末第274章 會戰(10)第228章 轉折(8)第215章 收穫(8)第177章 變化(3)第20章 巧遇第190章 變亂(7)第136章 南京(24)第81章 史公第324章 會戰(59)第276章 會戰(12)第340章 會戰(40)第50章 哭廟第220章 火器(3)第178章 變化(4)第88章 風雲(4)第341章 決勝(16)第309章 會戰(45)第62章 熱血(5)第38章 羣英會(8)第7章 崇禎第77章 驕兵第340章 會戰(40)第331章 決勝(6)第98章 風雲(14)第231章 轉折(21)第117章 南京(5)第64章 熱血(7)第230章 轉折(10)第311章 會戰(47)第1章 重生第117章 南京(5)第344章 決勝(19)第245章 轉折(25)第137章 南京(25)第291章 會戰(27)第297章 會戰(33)第194章 餘波(2)第333章 決勝(8)第200章 餘波(8)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272章 會戰(8)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285章 會戰(21)第336章 決勝(11)第81章 擇賢第94章 風雲(10)第245章 轉折(25)第221章 轉折(1)第185章 變亂(2)第201章 餘波(9)第340章 會戰(40)第33章 羣英會(3)第263章 序幕(9)第163章 淮上(1)第161章 南京(49)第285章 會戰(21)第273章 會戰(9)第45 離去第325章 會戰(60)第176章 變化(2)第93章 風雲(9)第21 晉商第46 父子第140章 南京(28)第181章 變化(7)第222章 轉折(2)第183章 變化(9)第80章 福王第323章 會戰(58)第135章 南京(23)第284章 會戰(20)第10章 校閱第156章 南京(44)第328章 決勝(3)第152章 南京(40)第97章 風雲(13)第62章 熱血(5)第54章 理想第114章 南京(2)第42章 好手第148章 南京(36)第230章 轉折(20)第278章 會戰(14)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
第159章 南京(47)第237章 轉折(17)第233章 轉折(23)第11章 瘋狂第230章 轉折(20)第312章 會戰(48)第338章 決勝(13)第234章 轉折(14)第145章 南京(33)第34 羣英會(4)第248章 轉折(28)第267章 會戰(3)第137章 南京(25)第164章 淮上(2)第27 年末第274章 會戰(10)第228章 轉折(8)第215章 收穫(8)第177章 變化(3)第20章 巧遇第190章 變亂(7)第136章 南京(24)第81章 史公第324章 會戰(59)第276章 會戰(12)第340章 會戰(40)第50章 哭廟第220章 火器(3)第178章 變化(4)第88章 風雲(4)第341章 決勝(16)第309章 會戰(45)第62章 熱血(5)第38章 羣英會(8)第7章 崇禎第77章 驕兵第340章 會戰(40)第331章 決勝(6)第98章 風雲(14)第231章 轉折(21)第117章 南京(5)第64章 熱血(7)第230章 轉折(10)第311章 會戰(47)第1章 重生第117章 南京(5)第344章 決勝(19)第245章 轉折(25)第137章 南京(25)第291章 會戰(27)第297章 會戰(33)第194章 餘波(2)第333章 決勝(8)第200章 餘波(8)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272章 會戰(8)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285章 會戰(21)第336章 決勝(11)第81章 擇賢第94章 風雲(10)第245章 轉折(25)第221章 轉折(1)第185章 變亂(2)第201章 餘波(9)第340章 會戰(40)第33章 羣英會(3)第263章 序幕(9)第163章 淮上(1)第161章 南京(49)第285章 會戰(21)第273章 會戰(9)第45 離去第325章 會戰(60)第176章 變化(2)第93章 風雲(9)第21 晉商第46 父子第140章 南京(28)第181章 變化(7)第222章 轉折(2)第183章 變化(9)第80章 福王第323章 會戰(58)第135章 南京(23)第284章 會戰(20)第10章 校閱第156章 南京(44)第328章 決勝(3)第152章 南京(40)第97章 風雲(13)第62章 熱血(5)第54章 理想第114章 南京(2)第42章 好手第148章 南京(36)第230章 轉折(20)第278章 會戰(14)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