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南京(2)

來者確實是太子的先導隊伍,按着儀制,都是穿着淺黃色的圓領長袍,戴着青色紗帽,打着的是太子出遊用的導旗,識貨的人一看便知道,儀制規矩,那是一點兒也沒有錯。

先是四人,再下來便是每四人一隊的儀衛接連而來,一時間衆人都是看的傻了,天際之間,除了連綿不絕的各式旗號之外,似乎就再無別物!

等再近一些,便是聽到整齊劃一的嗒嗒的馬蹄聲,導騎們漸行漸近,但到了近前之後也並沒有停止行進,只是把向前的速度又放慢了一些。

等過百的旗號慢慢過去之後,才又看到又是四人一隊的騎士逶迤而來,全部是鐵甲銅盔,身後一領大紅披風,微風拂過,就如同一座移動着的銀紅相間的錦色長蛇,是說不出的殺氣騰騰,而又威風凜凜。

先前導騎過來的時候,四周的百姓已經被震懾住了,很少有人再敢亂扭亂動,也沒有人敢隨意說笑,談天,官員們看出太子儀衛不凡,也是漸漸住了嘴,開始向着太子來路使勁的張望。等到了這些騎士慢慢過來之後,所有的官兒們都是站直了腰身,開始聚集在道路兩邊,臉上的神色也是嚴肅恭謹,再也沒有適才那種輕鬆閒散的氣氛和模樣了!

“太子這麼做,似乎有些僭越啊?”

史可法身邊,自然都是閣部要員,現在政權還在初建當中,皇帝到底是怎麼個意思,是怎麼個恢復南京中樞運作,這一切都還沒有定局,但史可法公忠體國,崇禎一至南京就是當面褒獎,而現在城中暫且維持的也是史可法,整個南直隸和與湖廣、閩浙、甚至是雲貴,當然,還有近在畿輔的馬士英等人的聯絡,國政,特別是軍事上的佈置,都是以史可法爲主來進行。

可以說,皇帝如果在近期重新任命內閣首輔的話,史可法肯定是當然不二的第一人選。

以本兵入內閣爲首輔,在大明也是不多見的,政權在手,軍權在手,很多事都可以放手施爲,有此認識之後,在他身邊聚集了大批的東林黨人,世交舊誼,也就不足爲怪了。

開聲說話的,便是詹事姜曰廣,擁立失敗,他心中十分不悅,幾次想要掛冠告病,後來崇禎回到南京,姜曰廣便又坦然復職,只是不知道爲什麼,做事見人的興頭都不大濃,每天都是懶懶散散的樣子。

這一次太子回南,此人倒是突然積極起來,這會子看到皇太子儀仗逶迤而來,不覺冷笑道:“吾皇南下,輕舟簡從,怎麼皇太子如此張揚其事?”

他這麼說,衆人都是不好答,史可法皺了皺眉,剛想說些什麼,一邊的錢謙益一笑擺手,答道:“燕公,太子儀衛都是以禮而行,並不曾違制!”

“哦,原來如此。”

姜曰廣神色十分冷淡,瞪眼看了錢謙益一眼,便扭頭不理他了。

錢謙益在龍江關迎駕之後,好歹史可法在奏表裡給他轉圓說話,作好作歹,崇禎此時也不想再來多事,繼續刺激這個東林黨首,好歹錢謙益詩詞十分出色,在東林和復社有深廣的人脈,名聲很是不壞,削籍之後也一向老實,崇禎對他的惡感也是漸漸消彌。

但也只是重新補官,給了他一個禮部左侍郎先幹着,就算如此,錢謙益也是紗帽圓領,玉帶皁靴,十分的得意了。

此時他這個禮部堂官說話,姜曰廣當然不便再說什麼,只是冷笑一聲也就罷了。

“蠢材!”

錢謙益臉上笑眯眯,並不看出什麼來,但心裡自是對姜曰廣十分鄙薄,此人和劉宗周那老梆子混在一起,一心想着攪和添亂,最少是藉着眼前良機,限制皇上的權力……這豈不是癡人說夢,炭上喉頭的糊塗蛋?

今上英察果毅,是容易讓權的人麼?當年隆慶年間,是有大學士勸皇帝回家養孩子的話,可現在是什麼時候……現在這時候來謀幹這種勾當,真是糊塗,糊塗啊!

只是轉念一想,南京畢竟不似燕京,士大夫勢力根深蒂固,而且皇上畢竟失國過半,大失人心,只要衆人一心,明着當然不敢說,但聯手起來,捧史道鄰上位,大權掌在東林同道手中,未始不是一條好路子!

最少,中樞佔着,江南一帶全是東林復社的天下,哪怕湖廣、閩浙,地方官十之八九都與東林有關,不是東林或復社的人,哪裡有機會做官?

聽說皇上打算認命的禮部尚書是王鐸……無論是資歷還是人望,王鐸哪一點能與他錢某人比?

還不是王鐸是太子的人!

自己已經年登花甲,再不好好謀劃,難道還是以侍郎終老?難道錢某人就當不得宰相不成!

這麼一想,心思倒又活泛了……看來劉宗周和姜曰廣、張慎行等人是打算從皇太子入手,公然和皇上過不去那是不成的,但彈劾太子,處處給太子找點麻煩,這一點,倒是可行的一着妙棋啊………史可法身邊當然是十分的熱鬧,不過在間隔不遠的地方,也是有一小羣人聚集在一起,目光也都是隨着越來越多的甲士而移動。

“旌旗如雲,甲士如雨……”左都御史,新近被特別加了少師兼太子太保銜的李邦華鬚髮如銀,站在衆官之前,也是十分的顯眼奪目。此老資歷是萬曆三十二年的進士,在場衆官,怕是沒有幾個在科名上比他更早的了。明朝做官,職位相當的便是看科場先後,以李邦華的本職、加官,再加上是科場前輩,南京城中,能與他當面分庭抗禮的,也確實是沒有幾人了。

此時老頭子心情十分的好,眼看着數不清的騎兵從他身前馳過,儘管灰塵十分的大,此老還是捻着下巴上的鬍鬚,十分高興的道:“果然是殿下不凡,啊,是不是?才幾天功夫,就已經帶了這麼多強兵出來!”

“這該是劉澤清的兵馬!”王家彥到南京後,仍然爲兵部侍郎,崇禎因此召見一回,表示歉意,而且,加官榮銜也不便再給……畢竟是打燕京逃出來的,要是拼命給衆官加勳階,自然會有言官說話,憑白鬧的無趣。

“那夥子烏鴉的脾氣,卿也知道……只能稍待了。”崇禎當時頗爲無奈,也只能這麼安撫。

王家彥本人倒是無所謂,在京師時,放眼看去是一團漆黑,什麼事都沒有希望,任何舉措都是垂死掙扎,毫無意義。

此時雖然只是偏安之局,但李自成根基不穩,求功太切的毛病也暴露出來,現在他已經上奏皇帝,請以孫傳庭經略山東一帶,而他願意到湖廣去,防守四川的同時,相機經略河南,最少,不要是現在這種不死不活的局面。

是否成行,尚在兩可之間,迎接太子儀駕的衆人之中,王家彥的心情十分愉悅,而且他十分內行,看了一會兒,便道:“奇了,殿下的內艹武官並沒有打散分下來……這麼說來,這支兵馬還是以往的諸將帶着……”

有些話他沒有說出口來,畢竟以人君奪臣子之軍,說來並不是那麼理直氣壯。就算劉澤清十分該死,但畢竟是東林黨的外援武力,現在南京城中,對此有非議甚至十分不滿的人大有人在,甚至有些楞頭青在坊市之中公然表示不滿,爲着此事,史可法也頗有幾句微詞……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沒有把這支兵完全抓在手裡……這可就太不值得了。

王家彥雖未說完,但在場的全部是心向東宮的人,當下各人都露出點憂色。

只有王鐸一臉矜持的笑,似乎是向着衆人,也似乎是自言自語的道:“短短時間,殿下便以如此儀導,如此強兵入城,天子父子同蒙塵南逃的不光彩事,似乎一下子就消彌無蹤。這個手段,確實是高妙。雖然有些犯忌,不過只要分說清楚,皇上還有不歡喜的麼?”

“果然如此!”

“唔!”李邦華微一點頭,笑道:“這話見的是了。”

衆人到了此時,才又都有點明白過來的樣子。

帶這麼一支強兵入城,當然頗爲犯忌,以當今皇上那種多疑善變的姓子,要是換了以前,肯定要有人大倒其黴。

但現在就不同了,爺倆帶着幾千號人,狼狽逃到南京,皇上身邊兩千兵也沒有。這麼一來,衆臣子,士紳老爺們,儒學生員和平頭百姓們都是怎麼個想法,會不會有人什麼異樣心思,那可就十分的難講。

今次太子入城,鬧出這麼大的動靜,現在過去千多兵馬,還是沒瞧着太子的影子,衆官翹首以盼,眼都瞪的直了,如此一來,是不是天家威風,又實打實的回來幾分?

光是隨意四處一打量,那些原本都一臉無所謂的南京百姓,此時也都是露出點誠惶誠恐的樣子來,光棍閒漢們,更是戰戰兢兢,根本不敢亂動。

適才是內守備府的忻城伯趙之龍親自維持,嗓子都要叫啞了,可那些百姓誰不摸南京京營兵的底?扛着木杆子上個紅纓鐵槍頭就來唬人?

姥姥!

可大隊殺氣騰騰的騎兵一至,那氛圍就立刻變了,原本是熙熙攘攘一場廟會,現在各人臉上神色各異,有人惶恐,有人憤怒,有人害怕,但那種嬉皮笑臉,不拿這事當正經差事的神色,卻是再也瞧不着了。

這麼一揣摸,各人看向王鐸的眼神也是不同,此人倒不愧是太子身邊近臣,一直以爲只是詩詞文學侍臣,今曰看來,倒也不能完全小視了。

(未完待續)

第231章 轉折(21)第46 父子第189章 變亂(6)第110章 立基(12)第184章 變亂(1)第214章 收穫(7)第13章 異心第311章 會戰(47)第221章 轉折(1)第198章 餘波(6)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285章 會戰(21)第30章 失控第146章 南京(34)第330章 決勝(5)第62章 熱血(5)第223章 轉折(3)第214章 收穫(7)第150章 南京(38)第197章 餘波(5)第112章 立基(14)第64章 熱血(7)第114章 南京(2)第15章 一揖第347章 決勝(22)第237章 轉折(17)第57章 陷落第26 助餉第185章 變亂(2)第59章 熱血(2)第7章 崇禎第329章 決勝(4)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147章 南京(35)第20章 巧遇第29章 閣臣第68章 熱血(11)第248章 轉折(28)第24章 各方第193章 餘波(1)第171章 練兵(3)第136章 南京(24)第20章 巧遇第139章 南京(27)第331章 決勝(6)第160章 南京(48)第234章 轉折(14)第247章 轉折(27)第298章 會戰(34)第5章 賜刀第209章 收穫(2)第350章 會戰(41)第247章 轉折(27)第182章 變化(8)第153章 南京(41)第43章 軍師第77章 驕兵第90章 風雲(6)第26 助餉第171章 練兵(3)第319章 會戰(55)第81章 擇賢第80章 福王第58 熱血(1)第81章 擇賢第235章 轉折(15)第179章 變化(5)第205章 餘波(13)第23章 機緣第23章 機緣第316章 會戰(52)第250章 轉折(30)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36章 羣英會(6)第48章 遊騎第268章 會戰(4)第204章 餘波(13)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151章 南京(39)第67章 熱血(10)第333章 決勝(8)第107章 立基(9)第345章 決勝(20)第315章 會戰(51)第247章 轉折(27)第106章 立基(8)第1章 重生第224章 轉折(4)第81章 史公第71章 犧牲第216章 收穫(9)第346章 決勝(21)第135章 南京(23)第53章 撲騰第346章 決勝(21)第348章 決勝(23)第4章 拉攏第338章 決勝(13)第226章 轉折(6)
第231章 轉折(21)第46 父子第189章 變亂(6)第110章 立基(12)第184章 變亂(1)第214章 收穫(7)第13章 異心第311章 會戰(47)第221章 轉折(1)第198章 餘波(6)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20第285章 會戰(21)第30章 失控第146章 南京(34)第330章 決勝(5)第62章 熱血(5)第223章 轉折(3)第214章 收穫(7)第150章 南京(38)第197章 餘波(5)第112章 立基(14)第64章 熱血(7)第114章 南京(2)第15章 一揖第347章 決勝(22)第237章 轉折(17)第57章 陷落第26 助餉第185章 變亂(2)第59章 熱血(2)第7章 崇禎第329章 決勝(4)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147章 南京(35)第20章 巧遇第29章 閣臣第68章 熱血(11)第248章 轉折(28)第24章 各方第193章 餘波(1)第171章 練兵(3)第136章 南京(24)第20章 巧遇第139章 南京(27)第331章 決勝(6)第160章 南京(48)第234章 轉折(14)第247章 轉折(27)第298章 會戰(34)第5章 賜刀第209章 收穫(2)第350章 會戰(41)第247章 轉折(27)第182章 變化(8)第153章 南京(41)第43章 軍師第77章 驕兵第90章 風雲(6)第26 助餉第171章 練兵(3)第319章 會戰(55)第81章 擇賢第80章 福王第58 熱血(1)第81章 擇賢第235章 轉折(15)第179章 變化(5)第205章 餘波(13)第23章 機緣第23章 機緣第316章 會戰(52)第250章 轉折(30)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三章 南京11第36章 羣英會(6)第48章 遊騎第268章 會戰(4)第204章 餘波(13)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151章 南京(39)第67章 熱血(10)第333章 決勝(8)第107章 立基(9)第345章 決勝(20)第315章 會戰(51)第247章 轉折(27)第106章 立基(8)第1章 重生第224章 轉折(4)第81章 史公第71章 犧牲第216章 收穫(9)第346章 決勝(21)第135章 南京(23)第53章 撲騰第346章 決勝(21)第348章 決勝(23)第4章 拉攏第338章 決勝(13)第226章 轉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