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

從清江一直不停傳出來的,便只是皇太子繼續練兵,並且清江一帶,每天炮聲隆隆,而凡有自清江往返的,無不盛傳太子在清江鑄炮之多,造車之多,並且購買了大量戰馬的消息。

無論如何,天下戰亂多年,有這麼一支漸漸強大起來的武裝,控制在淮河與長江上游,江南一帶的生民百姓,大約可以安心。

而皇太子的形象,倒並沒有因爲這些金戈鐵馬的新聞而變的生硬起來,百姓們津津樂道的反而不是軍事上的改變與見聞,相反,卻是那些關於賦稅,厘金,鑄幣等諸多與民生相關的大事。

因爲種種好處,雖然商人對厘金的敵視與報怨沒有絲毫變化,而捐納之事,更被不少人譏評爲賣官,但無論如何,東南半壁的情形在這半年多裡發生了天大的變化,隨着閩浙湖廣都把兵備道分守分巡諸道取消,以總督巡撫領各營兵,裁撤冗兵,並且派駐軍法司後,很多公然的搶劫與敗壞軍紀的行爲都減少了很多。

再加上允許江南百姓以本色繳稅,驛站等雜費取消,銀元便民流通,在這幾件大事之下,不滿的只是官員和士紳,而皇太子的形象在普通百姓的心裡卻是變的仁德可親,特別是在方以智等人新聞宣傳之下,並沒有刻意拔高和神化皇太子,反而是把太子每曰情形都登在新聞之上,這樣一來,皇太子的形象也就越發生動鮮明。

整個東南半壁,就是在這種奇特的情形之下,一改之前如一潭死水般的寂靜,官心一變,民氣也是一變,便是秦淮河上的風光因爲要加徵胭脂稅,也是與數月之前,絕然不同了。

…………一轉眼便至崇禎十七年的九月中旬。

這一段時間,除了清廷宣示與明爲敵國,左懋第等使團不肯屈服,物資銀兩黃金被扣,使團上下被驅趕回來這一件大事外,整個東南半壁都在安靜與激盪之中這樣的矛盾之中。

在清江,行營和新軍已經是天下矚目的中心,在這裡,幾乎每天都會有深刻的變化,只是這些變化有的迅速傳遍大江南北,有的卻是秘而不宣,只有身在清江行營之中的人才能知曉其中深刻的變化。

而與此同時,清軍已經兵分兩路出京,一路是阿濟格領的西路軍,由燕京直入山西,預定的目標當然就是關中西安。

其兵勢也是除了入山海關之外的最強,除了八旗之外,洪承疇,吳三桂、姜鑲、唐通等諸多投降漢軍明軍,都是併入其麾下。

這些明軍,也是除了南方少數幾個鎮外,明軍營兵強鎮之中實力最強的。不論是帶兵的將帥還是軍隊的裝備甲胃,還有騾馬,訓練,在這些硬指標上,這幾部明軍幾乎可以與八旗相提並論。

如果不是算上全部主力,關寧精銳以一千對一千八旗,倒未必就沒有得打。

這樣的一支強軍,人數在八萬以上,旌旗如雲,猛將如虎,旌旗指處,便是李自成爲首的大順軍。

另外一路,則是多鐸的南路軍,不過相比西路軍行進的迅捷,多鐸的速度就要慢很多,到了九月中旬時,兵馬主力尚在河北。

現在山東與河南一線,方孔昭與朱大典經營的都是十分活躍,山東一線,猶其出色。

朱大典的能力與經驗都是第一流的,如果不是刻意壓制了屬下的進取心,還有在當初時並沒有全力經略黃河以北,恐怕一直到臨清和德州、濟寧一線,包括登萊在內,山東絕大多數地方,都將是重回明朝治下。

不過這樣自己一方吸引到的注意力就太大了。

清軍可以由天津直接南下,而不是選擇由河南迂迴的道路,這樣河南一帶的闖軍可以不受任何搔擾與攻擊,這樣明軍方面付出的代價,未免太高。

現在的態式則是搶佔了濟南沿線,以徐鎮爲後勁,形成了一個半圓的戰略整體,在進取和防守上,都有可乘之機。

可能也是顧忌到山東明軍的方向,多鐸的動作沒有那麼大,在他南下之前,饒餘郡王阿巴泰也是奉命帶本部佐領南下,連同輔兵在內,大約也就是五六千人左右的數字。

只有這支軍馬南下,護衛南征軍的側翼時,恐怕多鐸纔會大舉南下。

不過,可想而知,清軍南下的動作,絕不會有他們想象的那般順利。

…………“大雷,喔,哨長,已經查清楚了。奴兵一共十二人,距離咱們不到十里,現在這個時候已經歇下了,他們十分驕狂,哨探不嚴!”

夜色之中,在靠近黃河的河灘地上,月色星光之下,如果不是在極近的距離觀察,根本看不到一羣人圍住在河灘邊上的一個土丘之下,這一隊人大約是不到三十人,距離他們不到二十步遠的地方,就是這些人的馬匹,全部系在原地,馬已經全部餵過豆料,幾個穿着玄甲的士兵正在依次拉着馬脖子,方便馬匹把吃的豆料早點送到胃中。

這一隊人的首腦便是隊官呂大雷。

聽到尖哨回報的話,呂大雷精神一振,環顧左右,壓着嗓門道:“以我之意,奴兵人數不及我,又放鬆戒備,不始就今晚夜襲他們!”

“哨官說咋辦就是咋辦!”

“聽哨官的!”

“幹了!”

全是二十來歲的壯棒小夥子,先是吃一兩五的訓練餉,然後現在是轉職成了正式的騎兵,除去自己的俸祿,還有出來打仗的行軍鹽菜銀子,馬匹的豆料銀子。給的全是打寬了的,不黑心剋扣也有剩餘,不要說呂大雷這個哨官,就是普通的騎兵,每人一個月總有六七塊錢的銀元入袋。

和最早發行的標重的銀幣不同,軍中直接發行的就是標明的一元和五角、一角的銀幣和輔幣,銀幣錢息這一塊,行營財稅司和鑄幣局是志在必得。但開始發行要取信於民,所以只是標重發行,但軍中發餉和官員俸祿就沒有這種麻煩,直接下發就可以了。

反正成色夠,每個月六七塊錢到手,這在數月之前,這些大頭兵是想也不敢想。

此時奉命從睢州過河,上頭的意思就是做小股騎兵的搔擾,練兵爲主,搔攏打仗爲輔。這個大宗旨大前提之下,雖然過河好些天了,但除了殺了幾個搔攏地方的杆子流賊外,所有的騎兵都是不曾撈到過仗打。

這些小夥子都是練了幾個月了,從普通的農家子弟變成渾身肌肉,眼神銳利如剛出鞘寶刀般的軍人,又是在馬上苦練數月,馬術和騎兵戰法也是練了好久,所等待的,不過就是眼前的這個良機!

但睢州對面的奴騎實在太少,而且領軍的是肅親王豪格,此人做戰經驗十分豐富,而且持重不發,因爲與多爾袞的矛盾極大,豪格不願進取,但只願守成便是。

所以這些天來,約束兵馬,很少逾規越界。

敵人原就不多,又一直縮着防守,很少給呂大雷等人機會,這一下,清軍反而成了烏龜,讓這些才上陣殺敵的新軍騎兵將士們都是十分的難受。

有敵在前而不能廝殺,所有人都是憋壞了。

所以一聽說敵軍只有十餘人,連同呂大雷這個哨長在內,都是熱血沸騰,直欲一戰。

騎兵挑選,也是極爲嚴格,有夜盲症或是短期內沒有改善的都不能入選,此時這三十餘人並不是全部來自一個哨,甚至不是一個隊。

挑選北上精騎時,都是優中選優,三個營的騎兵,挑出五六百人的尖子部隊,可是費了王源不小的功夫。

既然決定,這些精銳騎兵便紛紛牽出自己的馬匹,整扎馬鞍,勒緊腹帶,自己也是檢查兵器,做最後的準備。

整支騎兵過河,呂大雷這裡應該是第一戰,他們都是呼吸沉重,心中有一股強烈的自豪與使命感。

這麼些天,軍營中的教育也是深入人心,國家與民族氣運,亡國與亡天下之分,也是沉甸甸的種在了這些青年人的心頭。

呂大雷和自己的尖哨棚長在最前頭,身後三十餘騎,緩緩相隨。

頭頂是星空彎月,身邊是蜿蜒流淌的黃河水,草澤在側,林木相隨,雖是九月夜晚,十分清冷的同時,還隱約能聽到一些蟲鳴聲響。

走了數裡地,就能看到一座村莊在烈火中焚燒,一股難聞的焦臭味道順風飄過來,薰的人直想嘔吐。

“這是奴騎造的孽。”領頭的尖哨怒聲道:“大夥兒一會殺奴,切莫心慈手軟。”

“過河之後,見他們殘害百姓多了。”衆人都是面色鐵青,紛紛答道:“東虜豬狗不如的東西,枉披了一張人皮,殺他們比豬狗還容易,豬狗又不會搶人殺人,燒人家的莊院房子!”

半個時辰不到,在哨探的帶領下,一行人終於摸到另外一個莊子。

因爲要在這莊子住下,這一隊也是沿河巡邏的清軍並沒有燒莊,此時時辰不早,已經是正經的半夜,但隱約還能聽到有笑聲和哭聲,還有一陣陣酒菜的香氣。

“狗曰的作死。”呂大雷這個純樸厚道的莊戶子弟,終於也是怒氣勃發,緊了緊手中的馬刀,低聲喝道:“分成三路,包抄他們,要快,狠……兄弟們,殺奴!”

“殺奴!”

夜色中,三十餘條漢子握緊了手中長刀,低聲怒喝。

(未完待續)

第237章 轉折(17)第312章 會戰(48)第158章 南京(46)第143章 南京(31)第37章 羣英會(7)第316章 會戰(52)第71章 犧牲第48章 遊騎第150章 南京(38)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115章 南京(3)第42章 好手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74章 誓師第223章 轉折(3)第73章 盛京第116章 南京(4)第63章 熱血(6)第106章 立基(8)第106章 立基(8)第119章 南京(7)第335章 決勝(10)第78章 密議第48章 遊騎第286章 會戰(22)第53章 撲騰第92章 風雲(8)第189章 變亂(6)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216章 收穫(9)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229章 轉折(9)第45 離去第249章 轉折(29)第264章 序幕(10)第186章 變亂(3)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59章 熱血(2)第162章 南京(50)第319章 會戰(55)第113章 南京(1)第295章 會戰(31)第257章 序幕(3)第147章 南京(35)第28 松山第145章 南京(33)第217章 收穫(10)第5章 賜刀第66章 熱血(9)第330章 會戰(39)第338章 決勝(13)第193章 餘波(1)第86章 風雲(2)第109章 立基(11)第59章 熱血(2)第239章 轉折(19)第116章 南京(4)第88章 風雲(4)第138章 南京(26)第246章 轉折(26)第281章 會戰(17)第273章 會戰(9)第263章 序幕(9)第59章 熱血(3)第230章 轉折(10)第15章 一揖第8章 進言第46 父子第57章 陷落第259章 序幕(5)第135章 南京(23)第32 羣英會(2)第57章 陷落第174章 李巖(3)第69章 熱血(12)第231章 轉折(21)第89章 風雲(5)第17章 渭南第187章 變亂(4)第146章 南京(34)第205章 餘波(13)第324章 會戰(59)第340章 決勝(15)第56章 出宮第274章 會戰(10)第180章 變化(6)第269章 會戰(5)第18章 非常第317章 會戰(53)第285章 會戰(21)第12 揉搓第312章 會戰(48)第29章 閣臣第324章 會戰(59)第151章 南京(39)第294章 會戰(30)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152章 南京(40)
第237章 轉折(17)第312章 會戰(48)第158章 南京(46)第143章 南京(31)第37章 羣英會(7)第316章 會戰(52)第71章 犧牲第48章 遊騎第150章 南京(38)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115章 南京(3)第42章 好手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74章 誓師第223章 轉折(3)第73章 盛京第116章 南京(4)第63章 熱血(6)第106章 立基(8)第106章 立基(8)第119章 南京(7)第335章 決勝(10)第78章 密議第48章 遊騎第286章 會戰(22)第53章 撲騰第92章 風雲(8)第189章 變亂(6)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216章 收穫(9)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三章 轉折33第229章 轉折(9)第45 離去第249章 轉折(29)第264章 序幕(10)第186章 變亂(3)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8第59章 熱血(2)第162章 南京(50)第319章 會戰(55)第113章 南京(1)第295章 會戰(31)第257章 序幕(3)第147章 南京(35)第28 松山第145章 南京(33)第217章 收穫(10)第5章 賜刀第66章 熱血(9)第330章 會戰(39)第338章 決勝(13)第193章 餘波(1)第86章 風雲(2)第109章 立基(11)第59章 熱血(2)第239章 轉折(19)第116章 南京(4)第88章 風雲(4)第138章 南京(26)第246章 轉折(26)第281章 會戰(17)第273章 會戰(9)第263章 序幕(9)第59章 熱血(3)第230章 轉折(10)第15章 一揖第8章 進言第46 父子第57章 陷落第259章 序幕(5)第135章 南京(23)第32 羣英會(2)第57章 陷落第174章 李巖(3)第69章 熱血(12)第231章 轉折(21)第89章 風雲(5)第17章 渭南第187章 變亂(4)第146章 南京(34)第205章 餘波(13)第324章 會戰(59)第340章 決勝(15)第56章 出宮第274章 會戰(10)第180章 變化(6)第269章 會戰(5)第18章 非常第317章 會戰(53)第285章 會戰(21)第12 揉搓第312章 會戰(48)第29章 閣臣第324章 會戰(59)第151章 南京(39)第294章 會戰(30)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152章 南京(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