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立基(2)

“淮安誠王業之基”

太子所言,自然是以陳名夏最先贊同。他急欲表現自己,便急着道:“城高險峻易守難攻此其一,地廣人稠此其二;地方富庶此其三;民風剽悍易爲兵此其四;地理重要,此其四有此四者,已經誠爲王基之業,而今太子又並劉澤清兵,有兵則有根基,下一步,便是連絡南都,把餉、糧、軍資充實,殿下親臨軍營練兵,數月之後,怕不有十萬虎賁到時候,北拒南下強敵,破陣斬功,立不世中興大功,殿下將來,將名垂青史一生功業,怕不在李唐太宗之下”

這般一古腦的說下來,又是急切而言,不過畢竟是肚裡有幾把涮子,不光是稻草和詩文的幹才,寥寥幾句話,就把未來方向說了個八九不離十,而且言語極具煽動的能力,一席話說下來,不僅自己說的滿面飛光,就是其餘跟隨的人,此時都是以太子班底自詡,聽着陳名夏的話,誰不十分的興頭?

中興大明,成爲一時名臣,而太子功業真的超過唐太宗,什麼凌煙閣圖形名臣,自己豈不是一定有份?

李靖之流,到時候又算得什麼?

人心之中,不外乎是名利二字,能看破跳出的就不是常人,無非僧道隱士之流,就算是僧道隱士,實則也有借身份博名的,所以在場不被陳名夏打動的,也實在是沒有。

劉孔和是從自己駐軍的軍營中趕來,此時的他不復數日前那種窩囊樣子,披着紫色茄花披風,頭頂紅櫻銀盔,一身山文甲修飾的整潔乾淨,左手控繮,右手按在腰間寶劍上,也是十分的意氣風發,他被陳名夏說的十分興奮,臉上也滿是笑意,接口道:“陳大人說的十分精當,不過,臣在清江,更知道淮安實在是福地。”

“哦,”朱慈烺很注意的問道:“怎麼說?”

“清江浦有戶部所建的四十個倉房,高大堅固,常人所難想象……”劉孔和很起勁的道:“每年有湖廣、江西、浙江漕糧一百五十萬石,奉旨交進清江浦倉庫,然後徐徐北上。今臣駐軍清江,劉澤清尚不大清楚底細,臣去倉庫親眼看過,每倉都有過萬石的倉儲,具體雖不大清楚,不過六十萬石以上的儲糧,當絕無疑問。”

朱慈烺大爲高興,連聲道:“好,好”

軍興不可無糧,這一層是誰都明白的。雖然江南富裕,但前幾年也是年年鬧災,而且因爲隆萬開關,江南一帶一般百姓靠幾株桑樹和婦女的一張織機就能過好日子,所以人人都不願下苦,男子着絲綢,華衣美食,每天閒逛或是賭錢,就不願做正經營生。時間久了,雖然對外貿易還進來大量銀子,但本地的實業反而不如以前,最少,糧食產量並不見長,因爲大量的人拋棄田地,真正種田的底層農民反而更辛苦了。

現在這種時候,舊糧將盡,新糧未下,光景就更困難了。

再加上政府和賬面上超過二百萬人的軍隊,雖然大半朝廷是不管發餉的,不過無論如何不能不說是沉重的負擔。

崇禎在北京時,就是因爲財政支拙,左右爲難,最後弄的驕兵悍將不爲遙制,士無效忠之心,民心失盡,而軍心也散盡,這才弄成無藥可救的死局。

到南京後,一定要涮新政治,財政是重中之重

這一點,朱慈烺是心知肚明,一時半會的,朝廷也是十分困難。而且,釐清軍隊,裁撤冗員雜費,行政和軍務上都要有大革新才成,這一切也是和崇禎說好的,只是暫且還摸不着頭緒,急不得。

江北淮揚相比全國也是很富裕,但糧食是軍國重器,最重要的軍資物品,手中有糧,那就放心的多了。

當下朱慈烺只是展顏而笑,恨不得在劉孔和肩膀上使勁多拍幾下纔好。

劉孔和也只是笑,咧着嘴又道:“清江到山陽之間,還有漕運船廠,也是咱大明最大的船廠,有四個大廠,六十幾個小廠,工匠牙役商人過萬人綿延三十餘里……”

這一點,朱慈烺和身邊的近侍們都是深有體會。

打從死城一樣,在這兩年連年爆發瘟疫的北京逃出來,到了清江浦後就如同來到另外一個世界,什麼天災人禍,流賊兵亂,北虜東虜,似乎就是另外一個世界的產物一般……

“好了,吾知之矣,不必多說”

擇一善地而練兵,鞏固基業,這是必然之事。

就算是崇禎現在允他建軍,朱慈烺也沒有打算完全依靠整個南明的力量來做這件事。第一,容易遭受攻擊,易受掣肘。

第二,崇禎的善變是出了名的,現在是事事依從,句句話都聽的進去,將來如何?誰能逆料?凡事不預則廢,先做些打算纔是對的。

最要緊的一點,便是時間。

到明年此時,清軍由英親王阿濟格和多鐸等人率領,與吳三桂和三順王、洪承疇等部漢軍合軍一處,從北京一路西向,輕輕鬆鬆攆在李自成屁股後頭一勝再勝,大順軍一片石敗後沒有根基的毛病盡顯,一路敗如雪崩,根本收拾不住,結果連潼關也不守,清軍在潼關分做兩路,一路是阿濟格領,從陝西追擊李自成至湖北,最終大獲全勝後回師北京。

另外一路,則是多鐸率領,從潼關至河南,直擊淮、揚,招降劉澤清等部後,三日破揚州,殺史可法,然後渡江,明軍水師不戰而逃,南京忻城伯趙之龍率二十三萬軍隊投降,多鐸入南京時暴雨,跪迎的明朝官員手本摞的如小山一般

留給朱慈烺的時間,也就是一年而已

一年

這一年時間,哪怕就是偷和搶……當然,他已經這麼做了……就算是偷或是搶,然後吞併不法臣子的部曲……殺人,立威,用銀子砸,無論如何,都要有一片基業,有一隻無論何種情形之下,都只忠於自己的強軍

這個決定,絕不會有任何的改變,他來到這個世間,放棄了自己曾有的一切,所爲者,豈不就是如此?

現在朱慈烺身邊,一個小小的集團已經形成,成份複雜,不過依附太子是沒錯的。一見朱慈烺決心下定的樣子,各人都是面露喜歡之色。

這個時代,正是風雲激盪,儘管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迫在眉睫的異族威脅,而還是把李自成當成生死大敵,但無論如何,亂世之中,擁有自己的實力纔是最重要的,太子英睿,衆人唯一擔心的就是他被崇禎限制,現在朱慈烺如此決斷,自然是個個歡喜。

“當務之急,殿下要趕緊回南都一次”

陳名夏的心思動的十分之快,朱慈烺決定大計之後,他便皺眉道:“皇上那邊,明後日必有消息,殿下打算何時回京?”

“總得十數日,要挑兵跟隨”朱慈烺對他的想法也是十分了然,想了想,便吩咐道:“你可以先回南都,多帶些銀子,以備使費。”

“是,是”皇太子不僅懂自己心思,而且安排的十分妥當,陳名夏幾乎有五體投地之感

這位小爺,不過十五歲多的年紀,怎麼懂的就這麼多

見在場的的尚在懵懂,陳名夏又頗爲矜持的一笑,傲氣十足的道:“殿下先在京師、天津,先後立下大功,這個皇上當然會和羣臣分說。前大司馬馮老先生,還有天津巡撫等老先生也會力證有此事。但南都羣臣無論如何不曾親見,所以一定會存疑。太子殿下畢竟年紀太小,所以……”

“我明白了。”馮愷章笑道:“今殿下以先生先至南都,廣爲散播淮安之事,更爲殿下多造聲勢,而殿下留在淮安,挑選精銳兵馬跟隨,然後再從容入南都,則前後呼應,非使得南都羣臣並民間的縉紳百姓信服不可。然後皇上以殿下先後所立不世之奇功,自然會更加信任倚重殿下……”

“是的,正是此意。”

馮愷章如此靈敏,陳名夏也是吃了一驚,他瞟了這個世家公子一眼,有一些話,就不肯再往下說了。

其實他不說,馮愷章也差不多想明白了。

淮安這裡軍民新附,還有幾萬劉澤清的舊部在,非得使勁分化利用,等局勢真正穩定下來,太子纔敢離開。

現在就走,確實是太早了一些。

“好了,我們去路大巡撫那邊看看,過了幾天了,聽說今天路軍門大人要行大令殺人……這等大熱鬧,怎麼能不好好去瞧瞧?”

底下這些人的明爭暗鬥,朱慈烺看的清楚,只是不加理會,說完之後,快馬一鞭,便是疾馳入城。

其餘衆人,當然蜂擁跟隨,等到了巡撫衙門的下馬石附近時,路振飛似乎是已經審結,轅門之下空曠的廣場上已經被肅清一空,但沿街道路上和高處滿滿當當的全是看熱鬧的百姓,還好有淮安府衙門和山陽縣衙的差役維持秩序,等朱慈烺帶人趕過來時,這些穿着青布圓領,薄底快靴,手裡拿着鞭子的衙役拼命揮鞭,水火棍子也敲的山響,甚至用腰刀把子把那些靠的過近的百姓抽打開去,衆人又因爲太子來了,一時敬畏,有人就在路邊跪下,有人只顧瞪眼看熱鬧,身子卻站的筆直,就是那些衙役差人,這一生又何曾見過皇太子,一邊攆人,一邊也是扭過脖子來看熱鬧,原本就是熱鬧極了的場面,這一下,更是鬧的沸反盈天。

更多到,地址

第114章 南京(2)第313章 會戰(49)第44章 變數第251章 轉折(31)第171章 練兵(3)第309章 會戰(45)第26 助餉第348章 決勝(23)第7章 崇禎第249章 轉折(29)第113章 南京(1)第329章 決勝(4)第77章 驕兵第322章 會戰(57)第249章 轉折(29)第222章 轉折(2)第198章 餘波(6)第1章 重生第32 羣英會(2)第135章 南京(23)第29章 閣臣第200章 餘波(8)第91章 風雲(7)第160章 南京(48)第233章 轉折(13)第11章 瘋狂第293章 會戰(29)第106章 立基(8)第167章 淮上(5)第310章 會戰(46)第48章 遊騎第162章 南京(50)第54章 理想第142章 南京(30)第248章 轉折(28)第74章 誓師第261章 序幕(7)第308章 會戰(44)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7第252章 轉折(32)第83章 重逢第25 殺人第98章 風雲(14)第24章 各方第93章 風雲(9)第48章 遊騎第144章 南京(32)第21 晉商引子第268章 會戰(4)第16章 潰敗第323章 會戰(58)第261章 序幕(7)第54章 理想第179章 變化(5)第249章 轉折(29)第331章 決勝(6)第97章 風雲(13)第296章 會戰(32)第230章 轉折(10)第335章 決勝(10)第288章 會戰(24)第237章 轉折(17)第173章 李巖(2)第55章 突變第339章 決勝(14)第318章 會戰(54)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85章 風雲(1)第68章 熱血(11)第135章 南京(23)第343章 決勝(18)第221章 轉折(1)第4章 拉攏第158章 南京(46)第236章 轉折(16)第33章 羣英會(3)第49章 城門引子第250章 轉折(30)第291章 會戰(27)第83章 重逢第11章 瘋狂第259章 序幕(5)第102章 立基(4)第182章 變化(8)第87章 風雲(3)第310章 會戰(46)第270章 會戰(6)第47章 總兵第269章 會戰(5)第332章 決勝(7)第117章 南京(5)第72章 六率第68章 熱血(11)第31 羣英會(1)第148章 南京(36)第330章 決勝(5)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19章 都中
第114章 南京(2)第313章 會戰(49)第44章 變數第251章 轉折(31)第171章 練兵(3)第309章 會戰(45)第26 助餉第348章 決勝(23)第7章 崇禎第249章 轉折(29)第113章 南京(1)第329章 決勝(4)第77章 驕兵第322章 會戰(57)第249章 轉折(29)第222章 轉折(2)第198章 餘波(6)第1章 重生第32 羣英會(2)第135章 南京(23)第29章 閣臣第200章 餘波(8)第91章 風雲(7)第160章 南京(48)第233章 轉折(13)第11章 瘋狂第293章 會戰(29)第106章 立基(8)第167章 淮上(5)第310章 會戰(46)第48章 遊騎第162章 南京(50)第54章 理想第142章 南京(30)第248章 轉折(28)第74章 誓師第261章 序幕(7)第308章 會戰(44)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7第252章 轉折(32)第83章 重逢第25 殺人第98章 風雲(14)第24章 各方第93章 風雲(9)第48章 遊騎第144章 南京(32)第21 晉商引子第268章 會戰(4)第16章 潰敗第323章 會戰(58)第261章 序幕(7)第54章 理想第179章 變化(5)第249章 轉折(29)第331章 決勝(6)第97章 風雲(13)第296章 會戰(32)第230章 轉折(10)第335章 決勝(10)第288章 會戰(24)第237章 轉折(17)第173章 李巖(2)第55章 突變第339章 決勝(14)第318章 會戰(54)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轉折34第85章 風雲(1)第68章 熱血(11)第135章 南京(23)第343章 決勝(18)第221章 轉折(1)第4章 拉攏第158章 南京(46)第236章 轉折(16)第33章 羣英會(3)第49章 城門引子第250章 轉折(30)第291章 會戰(27)第83章 重逢第11章 瘋狂第259章 序幕(5)第102章 立基(4)第182章 變化(8)第87章 風雲(3)第310章 會戰(46)第270章 會戰(6)第47章 總兵第269章 會戰(5)第332章 決勝(7)第117章 南京(5)第72章 六率第68章 熱血(11)第31 羣英會(1)第148章 南京(36)第330章 決勝(5)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第19章 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