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獲獎

朱慈烺說完之後,頓首無言,而整個大殿之中,除了崇禎來回踱步的聲響外,就是一點聲息也無。

崇禎的性子,內廷衆人,絕不可過問朝政!

崇禎十一年時,有內監公然關說外朝事情,崇禎大怒,在乾清門問清之後,親手持永樂年間留下來御用龍泉,一劍誅之。

有此一事,內監固然是老實萬分,整個內廷之中,也再也沒有人敢過問關說外事。

便是當年田貴妃,備受寵愛,也絕不敢在外廷之事上多嘴饒舌。

因爲皇帝又忌刻,也多疑,稍微不慎就被懷疑,一旦被疑,就很難有好下場了。

所以此時周後眼淚汪汪,唯恐崇禎暴怒下重罰愛兒,但就是一個字也不敢說出口來。

“你的這些話……”半響過後,崇禎才又開口。思謀這麼久,他似乎想的極深,極遠,此時開口,竟是連嗓音也嘶啞了,看着朱慈烺,他吶吶道:“若是早些和朕說,朕沒準能聽你一兩句……然而現在大軍已動,耗費了國家多少銀兩,還有糧食,布匹、草料,光是支應大軍的民夫就得十萬人以上。軍中所用的鎧甲兵器,箭矢、鐵、牛筋、生漆,哪一樣不是朕和內閣諸臣並工、兵、戶諸部辛苦蒐羅而來?這賊不去打他,他便四處流竄,攻陷州府,荼毒生民,他們破得一個府,便只知道開倉放賑邀買人心,只放不收,不事生產,卻不知這麼一弄,地方官府幾年都緩不過氣來!朕,也實在是難哪……”

崇禎緩緩而言,聲音中也是充滿疲憊,在場的人,卻全是呆了。

幾時聽過皇帝用這種口吻說話來着?

“原來父皇苦衷若此,兒臣知道了。”朱慈烺心中卻滿是失望,說來說去,還是改變不了原本的歷史軌跡麼?不過崇禎倒也並不完全是推託,戰爭之害,大約是自己這種現代人和處於深宮中的皇太子無法想象的。而大軍一動,一切物資供應上去,以現今大明的國力,恐怕也很難下定決心撤回。

但十萬王師,就這麼輕易浪擲了?

崇禎此人,似乎就陷進一個怪圈。越想早點解決麻煩,回覆國力,就越是把有限的資源,輕易浪擲。

松山之戰是如此,朱仙鎮是如此,現在的大戰,又是如此。

悲劇的國力和現實造就了悲劇的性格,不知道是崇禎屈就現實而成了現在急燥操切的性子,還是他的這個性子,使得國事越發崩壞?

“兒臣想請父皇下詔,如果孫傳庭尚未與賊決戰,不妨後保糧道,徐徐進擊,不可輕兵浪戰。”

“這個可以,今日你這麼一說,朕亦覺得糧道不大保險。”

崇禎略作沉吟,已經頷首答應。他畢竟是秉國十餘年的君主,孫傳庭的糧道長達千里,又無重兵保護,着實危險。

沒有人提也罷了,朱慈烺適才一說,崇禎也是覺得糧道有些孤懸,確是危險。

此時的父子二人,已經象是正經的君臣奏對,崇禎也象是與大臣商討國事,正襟危坐,神情也是鄭重起來。

“吾兒確實有長進了……”

說完此事,崇禎已經走到了跪在地上的朱慈烺面前,伸出手來,在朱慈烺的頭頂脖間輕輕摩挲着,眼神之中,適才眼神中的那些陰冷與懷疑已經消失不見。

朱慈烺的這些見解如此高明精到……崇禎可以斷定,東宮那些講官是說不出來的。

便是朝中大臣,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可用之才,便是被斬首的陳新甲,現在回想起來也是難得的幹才了。

所以毫無疑問,眼前的這個將成年未成年的長子,確實是已經有了質的蛻變!

“回奏父皇,”朱慈烺現在身心俱疲,只想離開,不過他性格堅毅,以前習武,練的腸子都粘在一起了也沒叫過一聲苦,現在雖然身處逆境,但總得死中求活,多布几子,越多越好。因向崇禎奏道:“兒臣今天去內操閱看,見京營武官還有幾個可堪造就的,想選取教習,伴兒臣習武。”

“可以,朕知道了,需着什麼,可以叫吳祥奏朕知道。”

吳祥是乾清宮的掌事太監,論說起來比王德化和王承恩還要和崇禎關係近些,有這麼一句吩咐,自是崇禎十分讚賞朱慈烺今晚的表現,方會有如此吩咐。

“兒臣謝過父皇!”朱慈烺也是十分的歡喜,跪下謝恩。

“日後你要多關心政務和軍務,大明天下,遲早也是你的。”崇禎心情極好,向着朱慈烺道:“但願吾能治平天下,不使得你將來真的有用武之地。”

“是,父皇定能使天下治平。”

“好了,退下吧。”崇禎又深深的看了朱慈烺一眼,這才轉過身去,向着周後等人笑道:“一場家宴,卻是如此情形,朕也深感意外。”

“這是皇上厚德,哥兒也知道爲聖君分憂了。”

周後不便說什麼,反是袁妃上前,笑着褒獎挪揚,顯見這一後一妃,關係尚算不壞。

“唔,唔。”

袁妃的話十分重聽,崇禎坐在御案之後也是笑容滿面,頻頻點頭。

這樣的情形在內廷中也是很少見了,適才崇禎大發雷霆也是將衆人嚇的不輕,此時氣氛和緩,長平與昭仁兩個公主便先笑鬧起來,幾個皇子也是到朱慈烺身後,他們都是十二三歲,適才朱慈烺在崇禎面前絲毫不懼,侃侃而言,定永二王嚇的臉都白了,現在無事,衆皇子還留有少年心性,此時都是向朱慈烺攀話,極盡仰慕之情。

鬧到二鼓時分,崇禎還要批折,所以衆人才都辭出。

出得乾清宮正殿殿門,周後便是拉住朱慈烺,四手相執,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會兒。

“真沒想到,我生的孩兒,居然有如此大的出息。”

“娘娘!”

朱慈烺已經快十五,實在不適合做這種親呢的動作了。

“好好,這一回就放了你。”周後鬆開他手,卻又好生端詳了一會兒,這才忍俊不禁地一笑,只道:“小小人兒,真的看不出來,一下子就變的這般老成。”

“娘娘,國事氣運不好,當兒子的不能耽於燕樂了。”

“唉,外事我們女人家也不懂。不過,你今日表現,你父皇也是讚許的。以後,更要上心,遇事也能幫你父皇分擔一二……記得沒?”

“是,兒臣記得。”

這麼殷殷囑託,半響過後,周後纔在衆宮人的簇擁下轉過乾清宮的東牆,向着坤寧宮的方向去了。

袁妃也含笑說了幾句,今日朱慈烺頗承她的情,自也是禮數週全的應答,送了袁妃走後,諸皇子辭別,回皇子所居的南三所,昭仁公主就住昭仁殿,自也有大羣的保姆宮人伺候,時間這麼晚,小姑娘已經睡眼惺鬆,被人抱着離去。

長平公主居處在壽寧宮,一大家人適才還全在一殿,這麼一別,連昭仁那個小孩兒也自有一番天地格局,想來也真是好笑的很。

步輦已經在下頭等着,深秋的北京夜間寒氣逼人,他一邊走,一邊回頭看去,只見乾清宮明間裡還是燈燭通明,顯然,崇禎已經開始辦公了。

一想起適才那些親人不久將來的結局,他的面色便是難看的很了。

崇禎不必說了,上吊煤山,國君死社稷,還算是死得其所。

周皇后和天啓帝的張皇后,再加上袁妃,都是自縊而死。

周後臨死前抱怨崇禎二十年不聽她一語,以至於全家落到這種地步,到了那時,崇禎也只能沉默不語了。因爲在事急時,南北道路交通還暢通,周後便勸崇禎早日南遷,以做將來之計。但剛一開口,就被滿腦子祖制,認爲后妃絕不能幹政的崇禎給堵了回去。

等到一家大小都被一鍋燴的時候,卻是後悔也晚了。

原本的太子朱慈烺、永王、定王等皇子先是在宮門前跪迎李自成,亡國後悽慘落魄就不必說了,其中滋味,恐怕只有這些皇子自己知道。

但李自成好歹有一點大氣和胸襟,並沒有爲難這三個孩子,封太子爲宋王,帶在身邊。

不過後來李自成敗於建奴之手,太子並永定二王,也是落在了清軍之手。

清朝統治者可沒有絲毫憐憫之心,假稱太子和永定二王全是假的,俱都斬首了事。皇五子朱慈煥是最慘的一個,在戰亂中僥倖逃脫,後來民間屢次以朱三太子造反,就是用他的名義。

其實朱慈煥一直隱姓埋名,教書爲生,何曾有過造反的念頭?

這麼一直躲到康熙四十七年,朱慈煥已經是七十五歲的老翁,有子女六人並一個孫子,還有一妻一妾,一家老小甚是和樂。

但不幸行蹤暴露,康熙以“雖無造反之實,但未必沒有造反之心”的理由,將朱慈煥凌遲處死,妻妾上吊死,六個子女和一個孫兒,全部被斬首。

已經是康熙四十七年了,建奴仍然放不過一個衰頹老朽無用的教書先生,其狹隘刻忌狠毒,簡直不似人類。

就這麼一個皇帝,還有人高唱“再活五百年”的讚歌給他,真不知道從何說起!

至於長平公主,亦是在亡國之時,上演了一出世人皆知的悲劇。

當崇禎揮劍砍落她一隻胳膊,慘喝道:“你爲什麼生在帝王家!”的時候,不知道這個十五歲的少女,心中與肩頭的創痛,哪一種更痛一些?

不幸生在帝王家啊……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238章 轉折(18)第151章 南京(39)第218章 火器(1)第285章 會戰(21)第273章 會戰(9)第89章 風雲(5)第267章 會戰(3)第36章 羣英會(6)第99章 立基(1)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328章 決勝(3)第191章 變亂(8)第350章 會戰(41)第283章 會戰(19)第247章 轉折(27)第282章 會戰(18)第288章 會戰(24)第306章 會戰(42)第95章 風雲(11)第327章 決勝(2)第216章 收穫(9)第52章 京城第289章 會戰(25)第284章 會戰(20)第244章 轉折(24)第292章 會戰(28)第252章 轉折(32)第8章 進言第68章 熱血(11)第72章 六率第286章 會戰(22)第80章 福王第43章 軍師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233章 轉折(13)第233章 轉折(23)第70章 免送第307章 會戰(43)第244章 轉折(24)第259章 序幕(5)第59章 熱血(3)第5章 賜刀第274章 會戰(10)第197章 餘波(5)第261章 序幕(7)第38章 羣英會(8)第31 羣英會(1)第195章 餘波(3)第336章 決勝(11)第223章 轉折(3)第330章 會戰(39)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147章 南京(35)第176章 變化(2)第46 父子第279章 會戰(15)第36章 羣英會(6)第208章 收穫(1)第322章 會戰(57)第311章 會戰(47)第320章 會戰(38)第38章 羣英會(8)第167章 淮上(5)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172章 李巖(1)第142章 南京(30)第271章 會戰(7)第148章 南京(36)第182章 變化(8)第277章 會戰(13)第101章 立基(3)第348章 決勝(23)第109章 立基(11)第167章 淮上(5)第287章 會戰(23)第216章 收穫(9)第101章 立基(3)第222章 轉折(2)第322章 會戰(57)第88章 風雲(4)第298章 會戰(34)第343章 決勝(18)第118章 南京(6)第89章 風雲(5)第336章 決勝(11)第63章 熱血(6)第56章 出宮第193章 餘波(1)第208章 收穫(1)第5章 賜刀第342章 決勝(17)第199章 餘波(7)第61章 熱血(4)第70章 免送第340章 決勝(15)第309章 會戰(45)第343章 決勝(18)第340章 會戰(40)第259章 序幕(5)
第238章 轉折(18)第151章 南京(39)第218章 火器(1)第285章 會戰(21)第273章 會戰(9)第89章 風雲(5)第267章 會戰(3)第36章 羣英會(6)第99章 立基(1)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328章 決勝(3)第191章 變亂(8)第350章 會戰(41)第283章 會戰(19)第247章 轉折(27)第282章 會戰(18)第288章 會戰(24)第306章 會戰(42)第95章 風雲(11)第327章 決勝(2)第216章 收穫(9)第52章 京城第289章 會戰(25)第284章 會戰(20)第244章 轉折(24)第292章 會戰(28)第252章 轉折(32)第8章 進言第68章 熱血(11)第72章 六率第286章 會戰(22)第80章 福王第43章 軍師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233章 轉折(13)第233章 轉折(23)第70章 免送第307章 會戰(43)第244章 轉折(24)第259章 序幕(5)第59章 熱血(3)第5章 賜刀第274章 會戰(10)第197章 餘波(5)第261章 序幕(7)第38章 羣英會(8)第31 羣英會(1)第195章 餘波(3)第336章 決勝(11)第223章 轉折(3)第330章 會戰(39)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四章 南京12第147章 南京(35)第176章 變化(2)第46 父子第279章 會戰(15)第36章 羣英會(6)第208章 收穫(1)第322章 會戰(57)第311章 會戰(47)第320章 會戰(38)第38章 羣英會(8)第167章 淮上(5)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172章 李巖(1)第142章 南京(30)第271章 會戰(7)第148章 南京(36)第182章 變化(8)第277章 會戰(13)第101章 立基(3)第348章 決勝(23)第109章 立基(11)第167章 淮上(5)第287章 會戰(23)第216章 收穫(9)第101章 立基(3)第222章 轉折(2)第322章 會戰(57)第88章 風雲(4)第298章 會戰(34)第343章 決勝(18)第118章 南京(6)第89章 風雲(5)第336章 決勝(11)第63章 熱血(6)第56章 出宮第193章 餘波(1)第208章 收穫(1)第5章 賜刀第342章 決勝(17)第199章 餘波(7)第61章 熱血(4)第70章 免送第340章 決勝(15)第309章 會戰(45)第343章 決勝(18)第340章 會戰(40)第259章 序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