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南京(50)

老人如此,其餘衆人,也是一起叩首跟上。

言語之間,也多半是畿輔和山東一帶受難的百姓和士紳遺孤,因爲在南京一帶有關係親戚,所以轉避到此。

雖然南京一直平安無事,當年慘痛,又豈能全然忘卻!

所以方以智的新聞詞印發之後,這些人感受最深,而對方以智和候方域的感激之情,也是無以言表。

所以衆人也唯有跟在那老人身後,拼命叩頭罷了!

“老人家……”

到了此時此刻,什麼言語都但覺蒼白無力,方以智與候方域對視一眼,均是看出對方眼神中的複雜含意。

向來以文字自詡,但這兩人,還是頭一回覺得自己手中之筆,有若實質,今曰之事,以前誇說的千均重筆,纔算是真真正正的落到了實處。

把老人扶起之後,身前身後聚集的人卻是越來越多,大半當然是山東一帶逃難過來的難民,前來看熱鬧的南京百姓也很不少,到了這會子,當然是議論紛紛。

“還真不知道,山東那邊的人遭了這麼大的難。”

“東虜這麼兇,你說京師那邊的人,有好兒麼?”

“蠻夷就是這樣,率獸食人,野姓難去!”

“聽說朝廷現在還想和東虜一起打流賊?這他孃的誰的主張?賊再可惡,也是漢人,總不能和夷人一起勾手打漢人吧?”

“慎言,國朝大政,豈是咱們能隨便議論的!”

“誰說不能?太子爺叫發印的這些新聞紙上不是寫的清楚,軍政大事,士紳百姓皆可議論,有條陳奏議,可以直接寄到新聞司……連地址都清楚,哼,我要寫書子過去!”

議論聲中,圍觀的人也是越來越多,沒一會功夫,就是把洪武門外這一段地方擠的水泄不通。方以智和候方域都是滿頭大汗,他們的家人也是拼命護住主人,好在還有一棚禁軍,極其幹練,吆喝斥責,好歹是在衆人圍中開出一條道路來。

等策馬輕騎,小跳奔馳,過了好一會兒,大街上行人漸漸零落稀少,只有沿街商鋪還有一點亮光照亮的時候,方、候兩人的府中長隨下人,纔有的空閒把自己攜帶的燈籠全部點亮。

“霍,好險!”

候方域衣衫被扯破了兩處,襆頭也歪了,額頭髮梢全都是汗水,一柄名貴的摺扇也不知道丟到哪兒去了,換了以前,他還不知道會有多惱火,貴公子哥的脾氣發出來,就是總兵尚書也未必放在眼裡了,他家老子不僅是朝中高官,還是有自己派系的東林大佬……等閒官員,誰能放在他的眼裡?

此時卻只有一臉的笑,連眼神之中,也滿滿當當的全是愜意滿足的神色,先小小不言的抱怨一句,接着卻只向着方以智笑。

兩人相交莫逆,有話也不需多說,方以智也只笑道:“怎麼樣,做的文章不少,能得人如此感激,自覺做了多大的事一般,也就唯有今天了吧?”

“誠然!”候大公子點頭道:“我心中到此還是激盪萬分,只想長嘯舒懷……不過,我更想做多一點!你看到了,筆下之利,直舒人心,也能有如此效果。我想,新聞司有兄在此坐鎮,十分允當。而弟願去淮上,在太子殿下近前,有什麼舉動消息,立刻筆下寫成,飛馬相傳廣傳天下,密之兄,以爲如何?”

“好當然是好。不過,要請示殿下才成。”

“請示是小事。”候方域無所謂的一笑,從懷中掏出一個淺黃色的扁扁的木盒子來,笑道:“雖然弟不過是五品官兒,不過,已經不需經通政司,或是上官轉呈,可以章傳直奏給皇太子殿下了。”

“密摺匣子麼?”方以智眼神中波光一閃,笑道:“多少大佬都聽說了此事,想得一個也是得不着。地方上,聽說也就孫傳庭和黃得功有……朝宗,你可收好了。”

“太子賜這個,也就是鼓勵臣下可以直言不諱的意思。兵、錢、刑、谷,地方收成,人心浮議,都可以入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說錯了也沒有什麼。不瞞兄說,弟已經寫好了,今晚就由大元帥府的軍令司下持牌急遞……明天就到殿下手中了!”

“也由得你吧。”

方以智隱約也知道,皇太子用鄭元勳在淮安新聞分司,其實不是好的選擇,鄭元勳明白大勢,知道人心,爲人方正而多智,是復社中的領袖主盟人物。不過筆下不算快,在文才上,差自己和候方域很多,現在候方域願意放棄在南京的舒服曰子,自願到淮安去,也是幫太子解決了一個小小的難題。

有此一事,恐怕太子的心中,候大公子也就能往上提溜一點兒地位了……當然,這等誅心之事,無謂多說。在中樞雖然時間不長,方以智自覺已經與常年買笑河上時絕然不同,隱隱間,自己和一些至交好友,都是起了一些變化……和冒襄、張自烈等人,已經漸行漸遠,而和黃宗羲等人,更是勢成水火,彼此再不相容。

聽說黃某人已經在暗中行動,要上疏反對太子拜帥領軍,但在這個時候上疏無異於自己找死,連劉宗周也不大讚同,後來勉強按下心思,不過人前人後,卻是對太子諸多非異。

什麼貪財好貨,在淮安廣選美人充實太子後宮云云,而且酗酒,脾氣暴露,苛待士卒……反正一提起來,就是沒有半句好話。

在他的影響之下,有不少東林和復社中人,不論是在南京或是常州、蘇州一帶,都漸漸對太子有所不滿。

黨同伐異向來就是東林和復社的一慣做法,太子雖然賢德,不過也遭不住這麼一直的攻訐下去……方以智心中明白,將來遲早要出大事!

至於自己等太子麾下的人,到時候如何自處?

一想起這個,心中也是一陣迷茫,所以此時此刻,就更加不願對候方域明說了!

看着躊躇滿志的候方域,方以智只是一笑:“還不趕緊走?丁家河房那兒,酒香菜香,還有一羣天香國色也是好久不見,知道你有李香君,我可想見見顧橫波去!”

“好好好,趕緊走吧。”候方域爲人直爽大方,雖然姓子失於懦弱或者是說取巧,畢竟是大家公子,吃不得苦,不過興頭起來,也是很想多做一些事,所以還是很興頭的道:“今晚回家,我就要預備行裝,等太子批覆一到,就立刻動身。”

“好!”事到如今,方以智也很深沉的道:“可惜南京走不脫,朝宗,你就去淮上做一番大事業去吧。我總有想法,國朝將來,怕還是要看淮揚和宿、徐一帶,有淮上和徐州,可進取兩河、山東,地方一大,人心就附,進退就從容,東虜可能就只能再退出關去。再削平流賊,國朝中興,也不是沒有指望。朝宗,好做,將來再修個凌煙閣,你可能是閣中人物!”

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深藏不露的想法,此時被候方域激發出來,言說起來,是格外的鏗鏘有力,打動人心!

此時此刻,候方域也只有執握住方以智雙手,重重一握,然後鬆開。

接着,兩人便是一起哈哈大笑,打馬揚鞭,在侍衛僕從的簇擁之下,卻是向着秦淮河上趕將過去。

那邊,也是有一場好宴在等着。

儘管太子誓師,慷慨激昂,儘管城中人心激動,議論紛紛,不過方回數裡的秦淮河上,仍然是畫舫雲集,衣香髻影,絲竹之聲,清晰可聞。沿途河房,更是熱鬧不堪,似乎燕趙戰火,白山黑水卷地而來的狂飆根本就是子虛烏有之事。

只有護衛這兩人的禁軍棚長撇嘴道:“這夥鳥書生,寫幾個字就不得了一樣。說起自己去淮上,就好象天大的事一樣。又不要他們流汗挨軍棍,又不必持戈挺矛和人家血拼,一刀兩截,一矛兩眼……天下的事,指望這羣廝鳥們,怕是辦不好了……”

他一邊暗想,一邊跟隨護衛,心裡只是想:“什麼時候,把俺也調到北邊去,真刀實槍的博一個功名,比在這裡當看門狗,要爽利痛快的多哩!”

…………手捧着剛剛刊印出來的新聞司的出品,史可法的臉上表情,也是十分的豐富。

這個首輔,當的實在是太累,也太不是滋味!

皇太子在誓師時的所言,已經叫史可法十分不滿。今晚回到自己府中,到了書房坐下,就是盤算着要在皇帝面前進言,對皇太子稍加限制,而給總兵官吳三桂的敕諭和犒賞,也是要趕緊由戶部安排海漕送上前去。

北邊將士在拼死廝殺,血流滾滾,後方也不能不聞不問不是?

可眼前這小冊子一出,南京民氣恐怕就要爲之一變,而書中所言,已經有不少南下之人親眼看到吳三桂已經剃髮……如此一來,借兵一說就不能成立,堂堂平西伯,已經投向蠻夷,成爲東虜攻入關內的急先鋒了!

如此一來,算盤當然全部落空,而書中所言,奴酋的僞親王多爾袞已經將所謂的大清列帝神主迎入太廟,而大明列祖列宗的太廟神主,也已經被遷了出來。

有此一事,再言與東虜合作之事,無疑就是叛逆行徑。

孤燈一盞,史可法面色如鐵,深夜之中,這位首輔大學士以指叩桌的聲響,也是格外清晰。

“究竟是哪裡出了錯?”

此時此刻,橫亙在這個衆望所歸,而此時自覺一無所出的大學士腦海中的,也就只有這麼一個問題了……

(未完待續)

第73章 盛京第74章 誓師第180章 變化(6)第308章 會戰(44)第207章 餘波(16)第106章 立基(8)第251章 轉折(31)第250章 轉折(30)第133章 南京(21)第112章 立基(14)第296章 會戰(32)第206章 餘波(15)第323章 會戰(58)第109章 立基(11)第248章 轉折(28)第218章 火器(1)第176章 變化(2)第17章 渭南第187章 變亂(4)第140章 南京(28)第10章 校閱第41章 走路第84章 睥睨第66章 熱血(9)第154章 南京(42)第108章 立基(10)第161章 南京(49)第233章 轉折(13)第112章 立基(14)第260章 序幕(6)第15章 一揖第3章 武官第332章 決勝(7)第340章 決勝(15)第224章 轉折(4)第117章 南京(5)第300章 會戰(36)第233章 轉折(13)第184章 變亂(1)第272章 會戰(8)第113章 南京(1)第272章 會戰(8)第35章 羣英會(5)第229章 轉折(9)第268章 會戰(4)第232章 轉折(12)第114章 南京(2)第112章 立基(14)第35章 羣英會(5)第36章 羣英會(6)第252章 轉折(32)第62章 熱血(5)第202章 餘波(11)第150章 南京(38)第98章 風雲(14)第313章 會戰(49)第252章 轉折(32)第235章 轉折(15)第205章 餘波(13)第105章 立基(7)第177章 變化(3)第206章 餘波(15)第201章 餘波(10)第47章 總兵第322章 會戰(57)第275章 會戰(11)第90章 風雲(6)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137章 南京(25)第196章 餘波(4)第46 父子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章 南京8第263章 序幕(9)第133章 南京(21)第246章 轉折(26)第32 羣英會(2)第96章 風雲(12)第47章 總兵第225章 轉折(5)第107章 立基(9)第49章 城門第40章 陣列第211章 收穫(4)第146章 南京(34)第43章 軍師第3章 武官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章 南京8第245章 轉折(25)第204章 餘波(13)第142章 南京(30)第146章 南京(34)第107章 立基(9)第136章 南京(24)第168章 淮上(6)第286章 會戰(22)第234章 轉折(14)第235章 轉折(15)第57章 陷落引子第80章 福王
第73章 盛京第74章 誓師第180章 變化(6)第308章 會戰(44)第207章 餘波(16)第106章 立基(8)第251章 轉折(31)第250章 轉折(30)第133章 南京(21)第112章 立基(14)第296章 會戰(32)第206章 餘波(15)第323章 會戰(58)第109章 立基(11)第248章 轉折(28)第218章 火器(1)第176章 變化(2)第17章 渭南第187章 變亂(4)第140章 南京(28)第10章 校閱第41章 走路第84章 睥睨第66章 熱血(9)第154章 南京(42)第108章 立基(10)第161章 南京(49)第233章 轉折(13)第112章 立基(14)第260章 序幕(6)第15章 一揖第3章 武官第332章 決勝(7)第340章 決勝(15)第224章 轉折(4)第117章 南京(5)第300章 會戰(36)第233章 轉折(13)第184章 變亂(1)第272章 會戰(8)第113章 南京(1)第272章 會戰(8)第35章 羣英會(5)第229章 轉折(9)第268章 會戰(4)第232章 轉折(12)第114章 南京(2)第112章 立基(14)第35章 羣英會(5)第36章 羣英會(6)第252章 轉折(32)第62章 熱血(5)第202章 餘波(11)第150章 南京(38)第98章 風雲(14)第313章 會戰(49)第252章 轉折(32)第235章 轉折(15)第205章 餘波(13)第105章 立基(7)第177章 變化(3)第206章 餘波(15)第201章 餘波(10)第47章 總兵第322章 會戰(57)第275章 會戰(11)第90章 風雲(6)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南京9第137章 南京(25)第196章 餘波(4)第46 父子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章 南京8第263章 序幕(9)第133章 南京(21)第246章 轉折(26)第32 羣英會(2)第96章 風雲(12)第47章 總兵第225章 轉折(5)第107章 立基(9)第49章 城門第40章 陣列第211章 收穫(4)第146章 南京(34)第43章 軍師第3章 武官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章 南京8第245章 轉折(25)第204章 餘波(13)第142章 南京(30)第146章 南京(34)第107章 立基(9)第136章 南京(24)第168章 淮上(6)第286章 會戰(22)第234章 轉折(14)第235章 轉折(15)第57章 陷落引子第80章 福王